查看原文
其他

大物理学家给小朋友上量子力学课

2017-03-09 谢晨星 深港书评

广见闻,开心智,乐人生。这里是《深港书评》。

书评君小Tips


闲暇时不知道看什么书?点击“书单”给你推荐

安静时不知道如何修心?点击“氧气”读点书吧

寂寞时不知道如何排遣?点击“文化”查看文化动态


▽本期关键字▽

李淼 | 百科全书 | 量子力学 | 儿童读物



“如果真有黑洞,那将一把椅子和一本百科全书都扔进黑洞,椅子和百科全书被绞碎了,但百科全书中的知识哪里去了?”


“正物质比反物质多,为什么?”


“黑洞有没有量子纠缠?如果黑洞有量子纠缠,那跟它纠缠的那个量子消失了,黑洞也跟着消失吗?”


“在宇宙大爆炸之前只有奇点,我们可否在计算机上创造宇宙?可否在计算机上找到创造宇宙的数据?”



看到这些问题,你是否已经头晕了呢?


如果告诉你,

这些问题的提问者都只是深圳的小学生,

你是否头更晕了?



日前,著名物理学家、中山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研究院院长李淼带着科普读物《给孩子讲量子力学》来到后海小学和西西弗书店万象城店,给小学霸们讲了一节量子力学课。连李淼都感到意外,深圳孩子们对物理学的兴趣和提问水平,超出了很多成年人。


李淼在深圳科普分享活动现场



大物理学家给小朋友上课


原创科普读物难寻踪迹


一说起科普读物,人们的回忆还停留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那些经典作品上,那时候几乎人手一套《十万个为什么》;科普作家叶永烈出版于1978年的科幻小说《小灵通漫游未来》发行量达到300万册;而徐迟的《哥德巴赫猜想》更是影响了一代人乃至几代人。


《小灵通漫游未来》内页


时间过去了快半个世纪,别说写给孩子们的了,连写给成人的优秀科普读物都难寻踪迹。在书城满坑满谷的梳理,科普读物区大都是内容陈旧、形式单一,一看就是互相摘抄,“攒”出来的科普读物,真正原创性、创新性的科普作品非常少。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从国外引进的科普书大受欢迎。以大家最熟悉的霍金的《时间简史》为例,该书自1988年问世以来,被译成30多种语言,长期“霸占”科普读物销量榜首。而天体物理学巨擎基普·索恩的天文学通识读本《星际穿越》,更是借助电影《星际穿越》的热映,成功跻身畅销榜。


孩子们对科学、对宇宙的了解欲望正在增长,充斥在身边的却是质量参差不齐的读物。这值得我们思考,中国有那么多顶尖科学家,为什么却没有像样的科普读物呢?


用段子式的语言“破解”量子力学


从顶级物理学家到“网红”科普作家,李淼可以说给众多科学家提供了一个完美的范本。


△李淼


十多年前,李淼就开始科普事业,他所授课的学生中,有马云、徐小平、罗振宇等名人,但更多的是热爱科学的小学生。李淼讲的物理知识,生动有趣接地气,连小朋友都能听懂。


于是,李淼一路红遍了博客、微博、微信、知乎、果壳及各类直播平台。在他的笔下,暗物质、黑洞、引力波、量子力学这些艰涩的学术语言,都被段子式的语言给“破解”了。


△现实中的李淼是这样的


比如,他这样给一个六岁的孩子解释“量子纠缠”:“打个比方,有一对年轻的夫妻,妻子去美国生小孩,丈夫留在国内工作。在孩子呱呱坠地的那一刻,丈夫就自动升级为父亲,哪怕他当时与妻子隔着千山万水。换句话说,丈夫当没当上父亲,完全取决于妻子变没变成母亲,两人之间存在着一种神秘的、不受时空阻隔的联系。在微观世界里,两个或多个粒子之间也可能存在这种神秘的关联。这种粒子间幽灵般的相互作用,就称为量子纠缠。”


有一次在微信群给孩子们的讲量子力学时,李淼发现这种课程特别受孩子和家长的欢迎。李淼精心准备了许多小故事和图片,用孩子们能接受的语言,把量子力学讲述得易于理解。一分钟一段的语音,每堂课李淼都讲足一个多小时。在助手的帮助下,这些课程内容编辑成文字,经过再三校订和编辑,于是有了《给孩子讲量子力学》这本书。


《给孩子讲量子力学》


十年前不懂我的那批人都后悔了


作为一本顶尖科学家写给孩子的科普读本,《给孩子讲量子力学》从非常具体的角度切入,用四个吸引人的问题“量子世界是什么样的”“物质为何能保持稳定”“量子力学有什么用”“我们的大脑是不是量子计算机”引领孩子们进入量子力学的世界。在书中,李淼将抽象难懂的量子力学巧妙化为日常可感的事物,配上有趣的插图。而书的销量也证明了,孩子们很吃这一套。


从一位科学家,变成科普作家,李淼坦言,十多年前不少同行对此很不理解,觉得自己天天在网上写些“不务正业”的东西。而如今,他们终于意识到,这条路行得通,真正有趣的科普读物不愁没有人看。


李淼的课程深受学生喜爱


但真正要写好科普读物,却不是每个科学家都能做到的。李淼说:“写论文还有人指导怎么写,但写科普却是没人教的,这条路完全是我自己摸出来的。”


除此之外,科普作品对写作者的要求很高,不仅要占有大量的科学资料,还要具有将科学知识通俗化的文学写作能力。而目前的科学工作者中,既懂科学又会写作的人并不多,有些人实验做得很好,但论文摘要都写不好,更不要说写生动活泼的科普读物了。


但李淼表示,看到这么多孩子喜欢物理,喜欢科学,自己对这项工作就有了动力。接下来,他将写一本《给孩子讲宇宙学》,也会培养自己的学生们都来写科普读物。



对话

李淼

Q | 谢晨星   A | 李淼



Q:当初是怎么想到做科普的?


A:1999年我回国做博导,隔了半年我给当时科学院引进的一套中小学科普杂志写了一篇文章。那时候天涯论坛等社交平台很火,我喜欢在上面潜潜水,发发言。之后我同事办了一个物理学的BBS,我就在里面严肃地讨论物理学,后来居然还出了一本书,就是《超弦史论》,算是开始用通俗的语言讲专业问题。后来开始写专栏,甚至还写过故事。但真正想到做科普是2013年我调到中山大学,觉得应当做更接地气的科普。因为我觉得知识就应该是服务性的,而不是宣扬我所知道的东西。


Q:为什么要把量子力学作为给孩子上的第一节课呢?


A:这其实不是我个人的选择。如果是我来选,会觉得这个主题太具有挑战性了。《给孩子讲量子力学》这本书源自我在一个微信群里开的课,主办方给我定的题目就是是讲量子力学。后来这个课的内容编成了这本书。当时讲课是每周一节,孩子们非常喜欢,反响特别热烈。前一两次讲的还有点深,有些孩子反映没听明白,后来我就改进,用非常直观的故事来讲。到第四次课的时候,讲完就全是“鲜花”了。这个课程结束一年了,但这个群还没没有解散,还有很多人在讨论。


Q:那如果您自己选择的话,会首选讲什么内容呢?


A:如果我来选的话,首选还会是量子力学。我这么说可能有点事后诸葛亮。按常规来说,我们一般会从地球啊这些基础知识讲起。现在从孩子的接受度来看,从量子力学讲起是完全可以的。


Q:给孩子讲量子力学,作用是什么?孩子年龄还小,可能没法完全理解。


A:孩子可以Get到概念,我们不需要教给孩子严谨的物理数学知识,但要给他们概念,以及这些在生活里有什么用。我觉得孩子能开始跟大人交流的时候,在可以听童话故事的时候,就已经可以接受这些物理知识了。但要讲到接地气,这个是比较重要和有挑战的。


Q:您怎么看国内的儿童科普工作?


A:我虽然做了十多年科普了,但实际上真正接地气的也就这两年。很多从事科研的人会觉得,“我干嘛考虑孩子呢,没必要”。你可以看一些公号,那些内容充满了很多术语,非专业的还是看不懂。我以后写作,能不用术语就不用术语。


Q:那以您的学术水平,为什么会想要来做儿童科普的工作呢?


A:坦率地讲,我研究的领域,到了50岁已经很难出成果了,我每年也还带团队,也有上学者榜,但都是靠老文章,这也说明了新文章不如老文章,很难超越自己了。那还不如给学生讲讲课,这才是能改变世界的事情,多写两篇论文是达不到这种效果的(笑)。



近年来李淼的部分科普作品



文字 | 谢晨星

编辑 | 罗婉



亲可能,还会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点击文字获取相关内容


女人的画像|穿越时空,与那些黑暗中的女人对话|给见字如面的一封信|我为什么要去东莞?|老树画了啥我们知道,他上周末在深圳还说了啥?|帕蒂·史密斯不着边际的时光列车|这本书何以 “世界最美”?|一流的文章是李翰祥的化妆|虽然《沉默》无缘奥斯卡,但这无损远藤周作的经典性|深圳美术展开年放“大招”,你被闪到了吗?村上春树新作书评,他在2000多张稿纸上都写了什么



深港是起点 书评是风帆

这里是《深港书评》

如需转载,请联系后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