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饭,睡你
写在前面
五月份我发过一条微博记录生活,大意是,附近有两家卤肉卷饼外卖店,一家粥好喝但饼难吃,另一家则反过来,而单点的话,无论哪一家都不够配送费。
我还矫情地给它升华了一下,说“于是,即使是一顿早餐,也往往要忍受50%的痛苦。”
我为什么突然提起这件事呢,就是我最近看到了一部新剧,居然真把这种拧巴的生活琐屑给拍了出来。
又好玩,又新奇,又有着被偷窥的害怕,又忍不住要像期待新的一天一样,继续期待它。
《爱很美味》
乍看剧名我也和大家一样,觉得起得够敷衍,什么爱很美味,多鸡汤啊。
可看完14集再回过头,又觉得起得也没错,这剧讲的本来就是那么一点生活小事,小情感,小滋味,小情绪。
所以虽然它综合了爱情、事业、中年困境等热门话题点,却把视野压得比较窄,就是三个女孩的生活。
只以擅作美食、对爱情严苛的刘净(李纯饰),外貌出色、情感坎坷的方欣(张含韵饰)、学习和事业皆优异的夏梦(王菊饰)这不同类型的三位女性为三个中心点,在日常的嬉笑打闹,移步换景之间,勾描出当代的一地鸡毛零碎。
这种小格局探索,缺憾是很明显的,毕竟要从多段情感关系的交错里去补足信息量,叙事逻辑容易显仓促。
比如男性角色出场过快,夏梦刚和前任分手,新cp马上上线,喘气空间几乎没有。
其次爱情议题的比重过大,对女性人物的勾勒也会不自觉地显得片面。
比如刘净只是在浴室里不慎和男主撞见一次,剧就会让她立刻梦到彼此接吻。
但比起这些瑕疵,《爱很美味》的好更为难得。
我们一直在说国产剧不接地气,没有生活(更没有性生活),它就是一次突围。
它很像一道不那么光鲜的家常菜,你说它真的特别好吃吗,也没有。
但它一定没加什么人工糖精和色素,刚刚好就是漂泊在外的我们,会反复想尝的两个味道——
食和爱。
一
“美味”
既然我们把剧比作了一道菜,我们不妨也就倒推回去看看,主创即主厨,是怎么把这道菜“做”到入情入味的。
第一步,我想是食材足够应季应景,选品越原生态,质感越容易出来。
这剧就是如此,选择不同视角的女性支线,都是围绕着当代当时的生活图景,去捕捉荒诞下的日常真实。
比如刘净,要面对母亲逼婚,要满足母亲近乎窒息的面子工程,顺着她心意编造了“刚出完国、有过优秀海归男友”的圆满故事,透着恒久无解的现代焦虑。
方欣和夏梦则是同而不同,有着不同方面的出色天资,但同样都被围困。
方欣美貌出众,在生活中有所得利,比如能接收吃喝,鲜花等小恩惠。
而美貌又同时是成长路途里的门槛,她要被迫接受陌生人,身边人,尤其是职场的性骚扰和工具化。
夏梦则是学习和工作的综合能力突出,但优秀也成为了障碍,尤其是情感上的障碍。
男方无法接受自己能力比她弱,职位比她低而提了分手,于是夏梦在面临下一个心仪对象时,开始装穷。
别人都是穷人装富,她被迫要脱下高跟鞋装灰姑娘。
这两组对冲设定,既便于制造啼笑皆非的笑料,更戳破着女性难得掌控自我的伪光鲜面目。
更有意思的是,除了女性视角的困境观察,还有紧贴时事的讥讽。
夏梦因一次防疫人员检查,才得知与“疑似患者有接触”的老公早已出轨。
这种戏剧化设定显然源自现实,更把生活的无常本质表达得淋漓可见。
包括在夏梦和老公离婚时,民政局人员说的“吵架可以,但要保持安全距离”,也贴合了疫情时代的荒诞氛围。
除了原材料的质朴,把这道家常菜做好的第二步,就是烹调顺序。
生活本身就是一团混沌,而《爱很美味》能够紧凑不乱,秘诀或许在于取舍有度。
三位女性的叙述支线都很精简。
例如刘净去给副导演送饭,而剧组刚好需要一位切菜的女性手替,于是剧直接省略了刘净和副导演协商的过程,一个转场之后,就给到刘净给女演员当手替,副导演陪伴一旁的画面。
这处省略由于遵循了刘净为了努力抓住爱情,会愿意做出妥协(至少在表面)的人物特性。
更借演戏的元设定,讽刺了女演员综合能力欠缺的影视圈丑况,显得顺滑合理。
即使是分手这种强情绪的段落,剧也只是借一个场景的切换就表达完成。
夏梦冲着前任离开的空房间说“你又把我的吹风机放哪”,就这么几秒的沉默和失落,此日工作便恢复如常。
支线精简之外,偶然的三人交汇也同样是在做减法,简单来说,就是一戏多用。
就拿设计最亮眼的酒吧夜来具体说,这场戏花了两集的篇幅,但仍显精致。
因为酒吧在这场戏里就是一个大型的修罗场设计,它的主题点和辐射点都是抓得很具体的。
不仅要糅合推进女性的三条分支人物线,更要凸显人物特性,还原某种时代情绪。
而主题点是什么呢?就是刻画三位女性都在自己的情感关系上进退摇摆。
所以编剧让夏梦为了装穷,扮作服务生来关注来酒吧玩的健身教练。
因为是服务生,所以走位和调度,台词都非常少,只是借吃醋“闺蜜到底和教练说了什么”,以及疑虑“教练为什么支开自己”两处暗扣,凸显了她对教练的在意,也强调了她在情感中惯于掌握主导权的积极特质。
刘净这边也是,借由富二代发小的潜在助攻,看清副导演心意,也只借了几个错位的对视,以及真心话游戏。
这种在情感上与夏梦截然不同的婉转,也正符合刘净心里在意,但不肯主动的性情。
而酒吧里的噪音,灯光,人群的迷乱。
以及富二代朋友为了证实昏倒的女生只是在钓鱼富豪,进行的一大段酒吧乱状科普,则都是在烘托物欲膨胀,情感失落让位的灰度情绪。
所以整段戏看下来,是看似琐琐碎碎碎,又实际汇聚一章,分寸掌控得很妙。
把菜做好的最后一步呢,我想就要聊到酱料了。
所谓酱料,就是那些没那么明显,但又有辅助意义的东西,说白了,就是细节。
这剧的细节不少,点缀得相当精巧。
就拿个好玩的来说,剧里会出现他们微信对话的画面,而标点符号的使用,就是隐性的人物区分。
喜欢刘净的富二代性情单纯耿直,每次都是一堆热情感叹号。
而刘净性子冷,就三两个字,包括对副导演也显得很利落。
如此层层扎实功夫做下来,这道菜,也就有了取材生活的细腻味道。
二
“爱”
有趣的是,其实任何一部好剧好片,也都是可以套用上面这套做菜公式的,公式本身并不特别。
但《爱很美味》的味道是特别的,因为它的重点并其实不在于“美味”,而在于“爱”。
爱在这部剧里并没有那么常规,它不单指向向外的诉求,更是向内的介入。
什么意思呢?
就是我们很容易从剧里复杂的情感关系里认为,这剧探讨的还是食色性也,是男男女女的情感流动。
但实际上,它是在探讨一种更本质的爱,即该如何爱自己。
更具体一点说,就是女性该如何索求不依赖外界,更多地满足于自己的爱。
所以你看这里面的女性情感诉求都是偏向纯粹的。
看似缠绕物质、阶级展开,但又从未把这些外在的东西,作为实际的影响物。
也是为了实现这一点,剧情显得有点抓马,但表达的恰恰是女性对爱的理想化的诉求。
这一点在夏梦和刘净身上体现得很明显。
夏梦会扮演灰姑娘,并不单是为了顾虑是否重蹈前任覆辙,更是因为她想要撇开外在因素,留住男生对一无所有的她的喜欢。
享受爱情,更在这种与物质完全无关的精神上,得到补偿和满足。
刘净对副导演有过很长时间的摇摆,也和富二代的追求、和副导演的声名或追捧没什么关系。
她最在意的,始终是副导演是否对她有心,是副导演能否给到自己足够的陪伴和爱,就这么一点事。
这些也当然不能说是多么复杂的诉求了,但好像真的实现起来也并不容易。
唯一能确定的只是,当女孩们把取悦自己放在前面,看起来,确实要比一味求全,要快乐很多很多。
写在最后
对了,截止最新的14集,我最喜欢的两句话,来自刘净和夏梦。
一句是当女孩们调侃刘净总是对伴侣要求太多,问她“为什么和前任可以维持两年”。
刘净说:“就那方面比较合嘛。”
一句是女孩们问夏梦的,问:“如果前任突然和你复合了,你还会去健身房(找喜欢的教练)健身吗?”
夏梦在犹豫了片刻后,说:“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