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研读笔记(19)《德国农民战争》
主讲人
刘广睿
一、恩格斯《德国农民战争》的写作背景、写作目的、著作特点
(一)写作时间
《德国农民战争》是1850年夏恩格斯在英国伦敦写成的。它首先刊载在马克思主编的《新莱茵报 · 政治经济评论》杂志的第5期和第6期的合刊上。
(二)这部著作的姊妹篇
1848 年革命失败以后,马克思、恩格斯为了总结经验教训,阐明历史唯物论和阶级斗争的基本原理, 围绕无产阶级革命必须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工农联盟等问题,发表了一系列的光辉著作。他们大体上有个分工,马克思侧重研究法国的问题,恩格斯侧重剖析德国的问题,恩格斯的《德国农民战争》与马克思的《1848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是同时完成的。随后马克思发表了《路易 · 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 , 恩格斯则发表《德国的革命与反革命》 ,《德国农民战争》便是这些经典著述的姊妹篇。
这一时期是马克思、恩格斯 “生平事业中的中心点” 时期 ( 列宁语 ) 。
(三)写作背景与写作目的
恩格斯在《德国农民战争》的序言和简短前言中,表述了写作此书的主要目的和背景:
写作背景:《德国农民战争》是在革命的低潮时期,恩格斯期望以农民战争所体现的坚韧不拔的精神,鼓舞人民群众斗志所写的著作。总之,恩格斯的《德国农民战争》是根据历史时代和阶级斗争的需要而写成的,是为无产阶级指明前进道路 ,为德国革命造革命舆论的产物。
1848年革命失败后,革命暂处于低潮,反动势力复辟倒算,残酷地镇压革命战士,人民群众处于“生不能、死不得”的处境。此时一些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的革命家悲观失望,对革命前途缺乏信心,甚至脱离了革命。无产阶级也不知道怎样干,很需要革命导师指导他们,鼓舞士气,对他们进行革命传统教育。轰轰烈烈的1524至1525年的德国农民战争是德意志历史上的英雄时代,它充分体现人民的革命精神。因此恩格斯指出 : “ 目前几乎到处出现消沉状,在这种情况下,把伟大的农民战争中那些笨拙的、但却顽强而坚毅的形象重新展示于德国人民之前,是很合时宜的。”
(四)著作特点
1.用德国农民战争和1848年革命比较的方法,来更好地总结 1 84 8 年革命的经验教训。
1524 年 1525 年的农民战争,性质属于资产阶级革命与后来的18 4 8 年革命有很多相似之处,譬如 : 革命任务相同,都是消灭封建割据势力,统一德国;革命对象也基本相同,封建诸侯、贵族是两次革命的共同敌人;革命的领导阶级也是相同的,是资产阶级 , 1848年资产阶级的状况也没有多大变化;革命的结局也相似 , 由于资产阶级的叛变 , 致使两次革命都陷于失败。
2.《德国农民战争》用历史事实阐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恩格斯指出:《德国农民战争》所用的材料,大都引自德国民主主义史学家戚美·尔曼的《伟大的德国农民战争》,他写作这部著作并不奢望提供独立研讨过的新材料,而是要论述戚美尔曼原著中的不足之处。他说 , “我是打算指明:当时德国的政治制度,反对这一制度的起义,以及当时那个时代的政治的和宗教的理论,并不是当时德国农业、工业、水陆交通、商业和货币流通所达到的发展程度的原因,而是这种发展程度的结果”。这个唯物主义历史观是马克思、恩格斯同时发现的。
3.细细阅读《德国农民战争》,我们可以看到恩格斯自始至终贯穿着的阶级分析原理 ,以及经济基础和阶级关系的决定性作用。
恩格斯在阐述农民战争的背景、经过和结果的各章中 , 一向是把各个阶级分别加以论述和具体分析的 , 尤其着重剖析了农民和中产阶级的阶级性。《德国农民战争》在头一章中就指明 : 封建诸侯、高级僧侣和城市贵族是革命的敌人 ; 农民、多数的城市平民和下层僧侣是革命的动力。他还剖析了骑士、中产阶级有可能参加一段农民战争 , 但必然是动摇的。
恩格斯从研究经济、政治和阶级关系的状况出发,来论述德国农民战争的背景,对德国农民战争的起源给予了唯物主义的论述。他指出:由于经济的发展变化,决定了政治的特征和阶级结构的变化,同时 ,政治的分裂反过来又加深了经济上的不平衡,在德国,基于阶级关系的演变以及人民处境的极端恶化,才出现了革命风暴的形势。这样既弄清了因果关系 ,又揭示了农民战争的原因以及农民战争中各阶级的不同政治要求的根据。
二、序言
由于《德国农民战争》在创立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论述德国历史,指导工人运动等方面的重要性 , 所以恩格斯很重视这部著作 , 他在每次革命转折时就出版这本书。为适应德国和欧洲革命运动的需要 , 1870年、1874年,此书两次再版 ,恩格斯先后写了两篇序言 ( 即第二版序言和序言的补充 )。1874年三版时 , 1870年对社会各阶级分析仍是有效的。
这两个序言主要讲 1850一1874年间德国历史大转折时期 , 德国的政治经济形势 , 分析各阶级地位以及对革命的态度,使无产阶级认识到无产阶级掌握领导权、工农联盟的重要性。
第二版序言18 70 年二月 , 当时德国正处于由傅斯麦自上而下统一德国的前夕。1 8 4 8年革命失败了 , 但这次革命对封建势力是一次大打击 , 为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创造了一定条件。十九世纪六十年代西欧各国开始工业革命 , 德国也进行了工业革命 , 资本主义在各部门相继出现 , 在工业高涨的刺激下 , 德国的农业也逐步发展起来。在工业迅速发展 , 资产阶级队伍壮大的同时 , 无产阶级队伍也壮大了。社会发展迫切要求统一德国。德国经济高速发展 , 统一条件成熟了。当时 , 德国统一存在两条道路 : 一条是自下而上统一 , 这是革命的道路 ; 一条是通过普鲁士、奥地利经过王朝战争实现统一 , 这是自上而下的道路。自下而上的道路符合人民的利益 , 自上而下的道路会加强德国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联盟。恩格斯希望通过自下而上革命的道路实现统一 , 就要教育无产阶级加强工农联盟 , 用革命的手段实现统一。因此恩格斯及时地出《德国农民战争》第二版。
1870 年《德国农民战争》第二版问世以来 , 德国发生了很大变化 , 工业突飞猛进发展 , 德国阶级关系也随之发生变化 , 资产阶级与容克地主的矛盾被排挤到后面去了 , 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矛盾提到前面来了,资产阶级与容克地主合流共同对付无产阶级。德国无产阶级经历了国际、国内斗争的考验。在这转折关头,恩格斯写了第二版序言补充 , 目的是向无产阶级指明工农联盟的重要性 , 18 7 4年出了德国农民战争》第三版。
马克思说 , 无产阶级革命如果得不到农民的 “ 合唱 ” , 那么 “ 它在一切农民国度中的独唱不免要变成孤鸿哀鸣。他们在总结德国革命时 , 也提出了类似的观点。根据德国农民战争的历史经验 , 马克思在1 8 5 6 年4月16日给恩格斯的信里 , 进一步提出了 “ 德国的全部事情 , 都将以是否有可能由某种再版农民战争来协助无产阶级革命为转移。所以恩格斯要把《德国农民战争》做为德国历史转折点拿出来。
三、第一、二章主要内容
这部著作由前言和七章正文构成。
前言,恩格斯指出德意志民族有自己的革命传统,16世纪德国农民战争虽然已过300年了,但它与1848年德国革命有许多相似之处;1848-1849年到处叛变的资产阶级早在1525年它处于发展较低阶段上就已经叛变革命了。
第一章,(1-4)回顾16世纪初叶的德国状祝。16世纪初叶,德国的工业有了显著进步,但远远落后于英国、意大利,没有全国性的工商业中心。德国处于经济上的落后分散状态,处于封建帝国解体和诸侯割据的分裂局面。
(5-25)5-13、14-25马克思运用阶级分析的方法,分析了从中世纪到随着商业和手工业的兴盛而从城关市民中产生的不同阶级。分析了诸侯、中层贵族、下层贵族(骑士等级)、僧侣(贵族阶级、教皇、僧侣中的平民集团),城市贵族、市民反对派、平民反对派,还有最受剥削的农民。
1848年德国社会是由封建贵族、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农民和无产阶级所构成。恩格斯指出当时斗争的局面农民占全德意志民族的绝大多数,只有与其他等级结成联盟才能有胜利的机会。
第二章,分析16世纪德国农民战争的实质以及路德和闵采尔在农民战争中的作用。
恩格斯把16世纪德国的阶级结构大体分成三大营垒,即处主教派或反对派,路德式的市民改良派、革命派。恩格斯分析了德国农民战争的实质。16世纪德国农民战争尽管是在宗教标志下进行,各阶级的利益、需要和要求还隐蔽在宗教的外衣下,但并没改变阶级斗争的实质。恩格斯具体分析了德国农民战争期间三大营垒的阶级构成。第一营垒即保守的天主教营垒中,包括帝国政府、僧侣诸侯、部分世俗诸侯、富裕贵族、高级僧侣、城市贵族。第二营垒即反对派中的有产分子,包括大部分低级贵族、市民阶级、一部分与帝国和僧侣矛盾很大的诸侯,这是路德宗教改革的阶级基础。第三营垒即农民和市民,这是革命派营垒。它的理论和要求都由闵采尔表现出来。
恩格斯运用唯物史观对路德和闵采尔进行了对比分析。恩格斯高度评价了闵采尔的理论和活动,他的神学哲学理论攻击了天主教基督教的一切主要论点。他的政治观点和革命宗教观点紧密相连,正如他的宗教哲学接近无神论,他的政治纲领也接近于共产主义,闵采尔的纲领与其说是当时平民要求的总汇,还不如说是对当时平民中刚刚开始发展的无产阶级因素的解放条件的天才预见。闵采尔的宣传旅行对于人民派的组成和要求的明确提法,对于1524年4月德国农民战争爆发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最后,恩格斯通过分析和比较,认为路德的妥协动摇和他代表的市民阶级的二重性相吻合;闵采尔的气魄和果断则与平民和农民中的革命派相吻合。但是闵采尔远远超出了平民与农民的理想和要求,提出建立一个革命队伍中最精锐分子组成的党。
刘红梅
第三章主要内容:
首先,通过汉斯向群众布道,鼓动群众起义的活动中,分析了“禁欲主义”“平民和无产阶级的禁欲主义”,介绍了第一次起义遭到教会骑兵的镇压而失败。然后叙述了为农民战争作了准备的两大密谋组织:“鞋会”和“穷康拉德”的活动,他们密谋造反,提出将教会财产收回俗用以造福人民和建立统一而不可分的德意志君主国两项要求,这影响着农民和平民的进步团体,也影响了闵采尔,起义遭到无数次的镇压和失败,但仍再接再厉,重整旗鼓,知道最后大规模起义的机会,恩格斯赞扬了他们这种顽强坚韧的精神。通过鞋会的十四条款得出两点,一方面,农民和平民的要求已经越来越明确和坚决,另一方面,他们不得不对温和怯懦分子作出相应的让步。鞋会和穷康拉德的起义都遭遇了失败。最后,叙述了匈牙利农民战争,鞭笞反动统治者的残暴与残酷。
第四章主要内容:
开头部分介绍了路德通过《九十五条论纲》希望一切反对派形成联盟,但并没有维持多久,联盟分裂,回到彼此对立的状态,贵族、诸侯、僧侣、市民、平民、农民这些成分之间的厉害和要求有很大的分歧,这也是恩格斯最后分析战争失败的原因。在第四段分析了德国贵族和帝国政权是一致的,贵族没落,政权也会没落,并提出贵族是最有民族意识的等级。他们的代表人物胡登和济金根要求改革帝国建立以君主为首的贵族民主制,恩格斯指出在德国这是不可能的,因为贵族民主制是是社会较低发展阶段上的社会形态的一种政治形态,封建等级制度显然已经是更高的阶段了,16世纪的德国没有建立贵族民主制的社会历史条件。而贵族光靠自己没有足够的力量完成改革大业,需要同盟者,由于贵族阶级的本性使它不会放弃封建特权,农民不会同压迫他们最厉害的等级结成联盟,所以结成联盟是不可能的,贵族孤军奋战,独立对付诸侯,诸侯制服贵族,贵族只得为诸侯效力并听从诸侯指挥。
王艳
第五章主要内容:
主要叙述1524年—1525年农民战争爆发后的总体形势以及各支农民起义军的战斗情况,歌颂了农民军和革命领袖的英雄行为,痛斥反动统治阶级对农民的屠杀罪行,揭露了德国城市市民等级对封建统治的妥协和叛卖革命农民的行径。大体上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8段)主要说明了1524年在邦伯领地施蒂林根拉开了农民战争的序幕,在布尔根巴赫的汉斯.弥勒的率领下,同市民联合创立新教兄弟会,此外,还吸收农民入会,确定会旗为德意志三色旗,在闵采尔的影响下,于8月24日开始德国的农民起义运动不断扩大。
第二部分(9-36段)主要说明了1525年,德国境内第一批农军活动在各个地区的起义的发生和发展过程。
9-16段:三月初,在上士瓦本建立起六支农军,约3万-4万起义农民武装起来,并分析了这些农军的性质是复杂的,其中包含了革命派(骨干、核心)、农民群众和流氓无产阶级。
17-20段:在农军集结期间,士瓦本联盟军的司令迫于形势,和农民军达成停战协议,企图伺机反扑;然而,农军却未发现其目的,为与官方谈判,拟定著名的十二条款,要求减轻剥削赋税。最终,士瓦本联盟撕毁协定并对农军进行进攻。
21-36段:各处群情日益激昂,农民同贵族之间的地方性冲突不断(主要集中在法兰克尼亚、奥登林山、普法尔茨、符腾堡地区),详尽叙述了各地区农民运动的情况。
第三部分(37-56)主要说明了1525年,特鲁赫泽斯从最初的孤军奋战到在诸侯和城市的支持下,消灭了农民起义军,士瓦本和法兰克尼亚战争以失败告终。其揭示了农民固有的软弱性、地方狭隘性的观念,农民四分五裂的状态,缺乏统一的领导,批判了城市市民态度不坚决以及叛变的行为,最终在残忍的封建迫害下,农民起义运动得以结束。
第五章的中心问题就是叙述1524-1525年士瓦本和法兰克尼亚的农民战争,表明了农民是反封建的主力军,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许多寺院和教堂被捣毁,许多教会领地和其他财产被没收,从根本上动摇了天主教会在德国的统治,削弱了教会在欧洲的特权地位。但同时也明确表明农民自身仍有一定的局限性和妥协性,市民阶级也带有反叛性质,二者都不能够成为革命真正成功的领导阶级,因而,德国农民战争的结果也必然无法成功。
李泽陆
第六章主要内容:
这一章高度评价农民运动领袖闵采尔在图林根、米而豪森的革命活动给德国农民战争的巨大影响。
第一部分(1-10)
(1-5)讲述了闵采尔领导米尔豪森农民起义,分析了这次起义失败的原因,及闵采尔的理论与现实之间存在着的巨大差距。他所代表的阶级还在形成着,他所幻想的社会变革在当时的物质条件下都过于缺乏基础。因而闵采尔作为没有成熟的阶级领袖硬去实现这个阶级的理想一定会失败的。
(5-10)菲力普以卑鄙的手段攻打农民,农民被雇佣军击败,溃不成军,闵采尔及其他人遭致杀害。
第二部分(11-14)
介绍了阿尔萨斯的起义,说明了阿尔萨斯队伍组成及在初期取得的战果,但是在洛林的安东公爵的镇压下最终失败。
第三部分(15-22)
分析了奥地利阿尔卑斯山区农民战争。分别是在宗教迫害和横征暴敛下促发的萨尔茨堡城起义、施泰尔马克等四地的起义以及在蒂罗尔起义。
第七章是对德国农民战争的总结,及与1848-1850年战争的对比分析。
第一部分(1-5)
分析了德国农民战争的失败对德国各个阶级的影响。
第二部分(6-8)
德国农民战争失败的原因在于,德国各地处于分裂割据的极端落后状态。地方狭隘性和省区狭隘性破坏了整个运动,市民、农民、平民都不能采取集中的全民性的行动。起义农民之间互不支援,结果造成了共同失败。
第三部分(9-12)
运用历史比较法比较了两次革命的同异。相同点:(1)在16世纪德国农民战争和1848年德国革命中参加革命的各阶级都各行其是;(2)参加革命的各阶级都有严重的地方狭隘性。不同点:(1)尽管两次革命完全类似,但是两次革命又有本质的区别,1848革命证明欧洲的进步,德国革命是整个欧洲革命的组成部分,而1525年的德国农民战争则是德国地方性事件。因此,1848年革命不能像1525年革命那样结束。(2)得益人不同,德国农民战争最终受益人是诸侯,而1848革命的得益人是大诸侯,而站在大诸侯后面的是大资产者。
这篇著作是阶级分析的典范,它在分析农民战争时,首先分析德国总的经济状况,各阶级的经济地位和政治态度,进而分析这些阶级间的相互关系,让人们清楚地看到广大农民是反封建的主力军。但农民要取得彻底解放,还需要无产阶级的坚强领导,而无产阶级同样也只有与农民结成巩固的联盟,才能领导革命取得胜利,从而把错综复杂的农民战争清晰地呈现在人们面前。
汪海燕
一、文章内容与写作背景的关联性
虽然文章题为《德国农民战争》,所写的内容大多围绕16世纪初德国农民战争的爆发背景、经过、发展、结局而谋篇布局,但作者是以一种深邃的历史眼光对1848-1850年的德国革命形势、背景、最终结局进行分析,在文章最后一部分,作者写到“德国分裂割据的状态的加剧和巩固是农民战争的主要结果,也是农民战争失败的原因。”“地方和各省区的分裂割据状态以及由此产生的地方和省区的狭隘性断送了整个运动”,作者追溯历史、反观现实,分析了这次革命的深层次原因,即德国的分裂割据使整个革命过程中难以形成集中统一的全国性行动,每一个阶级都自行其是。
二、对15-16世纪的德国基本国情、社会现状的全景介绍
作者从当时德国的基本国情研究入手,对德国当时的社会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尤其指出了德国发展的落后性,并对当时复杂的社会阶级关系进行了全面介绍分析,为我们呈现了当时德国社会中几个重要社会阶层:诸侯、下层贵族、僧侣、城关市民、农民,其中包含着宗教势力与世俗社会的矛盾、诸侯与贵族的矛盾以及教会、诸侯、贵族与市民阶级、农民的矛盾,这些错综复杂的矛盾为农民战争的爆发埋下了种子。在中世纪的国家,农民无疑是受压迫剥削最为深重的一个阶级。每一次农民战争的爆发都是社会矛盾发展到无法调和地步下的必然结果。
三、对无产阶级革命运动规律的正确认识
马克思用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分析德国的社会阶级现状,在对闵采尔领导的农民运动进行分析的过程中指出了农民运动失败的原因,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观点:最糟糕的事情莫过于运动还没有达到成熟的地步,还没有使他所代表的阶级具备进行统治的条件,他所能做的事,并不取决于他的意志,而取决于不同阶级之间对立的发展程度,取决于历来决定阶级对立发展程度的物质生活条件、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的发展程度。这里指出了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规律,即只有在社会物质生产条件成熟的条件下,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冲突发展到一定程度时,无产阶级革命不可避免会发生,只有无产阶级成为自觉的阶级后,才能取得革命的领导权,才能取得最终的胜利。
四、闵采尔“千年天国”思想对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影响
马克思充分肯定了闵采尔的政治理论,认为他的纲领接近于共产主义,与其说当时平民要求的总汇,不如说是对当时平民中刚刚发展的无产阶级因素的解放条件的天才预见,他的千年天国理想,是一种理想的社会状态,体现在没有阶级差别,没有私有财产,没有异己的国家政权,实行最完全的平等。这些主张对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形成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赵磊
在《德国农民战争中》恩格斯指出了宗教改革前德国的神学异端和异交的不同形态,在恩格斯看来,这些神学异端和移交不仅是当时社会阶级状况在宗教形态上的反应而且宗教改革和农名战争有十分紧密的关系。恩格斯指出在教会占主导的欧洲社会,对于群众来说,任何活动都不得不采取宗教的形式。也就是说反对封建制度的斗争必然是反对教会的斗争。因此一切变革社会的宗教思想,必然是以神学异端的形式出现的。用恩格斯的话说,革命反动派随着时代条件的不同,或者是以神秘主义的形式出现,或以公开的异端的形式出现,或以武装起义的形式出现。所以恩格斯说:“说到神秘主义,大家知道,宗教改革和他有多么重要的关系;闵采儿也从神秘主义学到很多东西。”由此可见神秘主义作为中世纪反对封建主义的革命反动派,其历史作用和社会意义是不容忽视的。总而言之,中世纪以来的欧洲,宗教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圣经条文具有法侓权威;人民群众的信念和感情都具有浓厚的宗教情节。恩格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原则和阶级分析法,即剖析神学异端和宗教运动的形式,为科学的认识和评价历史上的神学异端,异教运动提供了光辉的典范。
蔺奥
文章开始写道:“自农民战争以来,三百多年过去了,有些事情也已改变,然而农民战争和我们今天的斗争相去并不甚远。”文中全面地比较分析了1525年革命与1848年革命的异同,相同之处:1.各地方起义都是被同一诸侯军镇压的;2.城市资产阶级在革命中的表现“相同得令人好笑”;3.参加运动的各阶级的地方狭隘性,不能团结一致;不同之处:1.前者得胜的是诸侯,后者是大诸侯;2.站在1525年小诸侯背后的是小市民,站在1850年大专侯背后的是大资产阶级,大资产阶级背后的是无产阶级;3.1525年“革命是一次德国地方事件”,1848年革命是“伟大的欧洲事件的一个部分”。
历史是现实的一面镜子,恩格斯通过上面的对比,指出两次革命“要反对的敌人大部分还是相同的”,“1848年革命中叛卖的那些阶级和那些阶级中的某些集团,其应早在1525年已经是叛徒了,不过当时是在较低的发展阶段而已”。首先透过历史明确1848年革命的主要敌人,挖掘了在这次革命中所奉行的立场和历史根源;指出了这种内在联系的同时,恩格斯没有陷入宿命论与循环论,而是进一步阐明1848年革命不能与1525年革命同日而语,二者“大有本质的区别”,与1525年革命中的农民、平民和骑士相比,无产阶级是先进的具有远大前途的阶级,这种历史的进步性是显而易见的,我们应该树立起必胜的信心;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革命的艰巨性:“无产阶级还没有构成德国人民的多数”,“在1525年革命中出现的农民的地方狭隘性也同样严重地表现在1848年革命的各阶级中”。历史的教训告诉我们,工人阶级只有有了牢固而强大的同盟军才有可能取得革命的胜利,而在当时的德国,这个同盟军就是农业无产阶级。
傅秀云
在《德国农民战争》中,恩格斯运用阶级分析的方法,考察了当时各阶级的状况和政治态度,着重分析建立革命联盟的重要性和可能性,痛斥了市民等级叛变革命的丑恶行为。恩格斯指出,农民战争失败的原因之一是农民没有统一的领导,他们是分裂的,缺少全国性的大联合,各自为战,面对有组织、有统治经验的封建主阶级很难取得胜利。正如恩格斯所说:“农民只有与其他等级联盟才能有胜利的机会”,也就是说,农民只有在一个先进阶级的领导下才能完成革命的历史任务。农民只有在无产阶级领导下并结成巩固的工农联盟,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和农民阶级的彻底解放。它教会无产阶级及其马克思主义政党懂得,必须领导农民革命运动,才能使自己成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领导者,才能赢得革命的胜利。事实上,在中国革命的过程中,不少中共早期领导人就已经关注到了农民问题,如彭湃、瞿秋白等人在革命的实践中认识到了农民阶级的痛苦、蕴藏在他们身上的革命性以及农民阶级的解放需要工人阶级的领导等。毛泽东同这些领导者一样,较早就开始关注农民问题,而且他在革命的实践中比其他领导人对工农联盟问题认识得更深刻,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了具有历史普遍性的马克思主义工农联盟思想,并基于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在革命斗争的实践中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工农联盟思想,建立和巩固了工农联盟,发展和壮大了中国革命力量。
王晓艳
在第二章中恩格斯在分析代表农民和平民利益的异教形式时提到了一个代表人物——闵采尔,并且将他与另一个派别的路德进行了对比。
从理论修养来看,闵采尔和路德都是很有造诣的神学家,所不同的是,闵采尔代表平民和农民利益,在理论上更彻底,在思想上更激进。而路德的温和改良却仅仅囿于宗教领域。当革命风暴引起社会大震荡时,他的思想和主张也日趋保守。在闵采尔看来,路德虽然公开反对罗马教会,却听任于下层民众身陷在水深火热之中,对于真正的福音来说,这仍然是一种不彻底的改革。宗教改革不仅要摆脱罗马教皇的羁绊,而且还要摆脱世俗帝王的羁绊,宗教改革必须演变为民族革命和社会革命。闵采尔把广大民众从各种压迫下解放出来的事业叫做“上帝的事业”,而在这项伟大的事业中,路德却无所作为。因此,恩格斯认为闵采尔的宗教观更具有鲜明的政治色彩。他能娴熟地引证《圣经》文本,并按照其政治主张给以独特解释。为了号召民众起来革命,他引证《马太福音》诠释农民战争,对于农民和平民的每一次革命行动,他都能在《圣经》中找到根据,在闵采尔那里,《圣经》完全成为他泛神主义宗教观和政治主张的理论依据。
恩格斯在《德国农民战争》中,对闵采尔的宗教观也有较高的评价。他称闵采尔的宗教观是一种“革命的宗教观点”,“他在基督教外形之下传布一种泛神论,他的泛神论和近代推理思考方法(指青年黑格尔派泛神论的宗教观——引者注)相当接近,个别地方甚至到了无神论的边际。”针对闵采尔宗教观的基督教外衣,恩格斯客观地写道:“可以看出,这件圣经外衣在闵采尔这里远不如在近代某些黑格尔门徒那里那么重要。然而在闵采尔和近代哲学之间却隔着 300 年之久。”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一种新的思想理论要获得社会广泛的承认,往往需要以宗教神学的形式,采用广大民众比较熟悉和易于接受的信仰方式和神学语言。恩格斯并没有因为闵采尔宗教观的基督教外衣而否定其学说的革命性实质,而是把它看成为一种进步的、革命的理论,从总体上给予积极的肯定。
编辑:王晓艳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研读笔记(2)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研读笔记(3)《国民经济学批判大纲》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研读笔记(4)《英国状况——十八世纪》读书笔记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研读笔记(5)《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读书笔记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研读笔记(6)《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读书笔记(2)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研读笔记(7)《神圣家族》读书笔记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研读笔记(8)《英国工人阶级状况》读书笔记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研读笔记(9)《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读书笔记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研读笔记(10)《德意志意识形态》读书笔记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研读笔记(11)《哲学的贫困》读书笔记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研读笔记(12)《共产主义者和卡尔·海因岑》读书笔记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研读笔记(13)《共产主义原理》读书笔记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研读笔记(14)《雇佣劳动与资本》读书笔记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研读笔记(15)《关于波兰的演说》读书笔记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研读笔记(16)《关于自由贸易的演说》读书笔记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研读笔记(17)《共产党宣言》读书笔记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研读笔记(18)《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战争》
欢
迎
关
注
扫描图中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