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张毅翔 刘钟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 实践逻辑及其建构

张毅翔 刘钟基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21-09-22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

实践逻辑及其建构


  张毅翔 刘钟基


摘要


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是伴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实践逻辑的必然结果和本质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新时代的新实践是其发展的现实土壤,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其发展的深层根源,新时代“四个伟大”目标的胜利实现是其发展的动力牵引。遵循实践逻辑的本质规定,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应从根本原则上始终坚持党对意识形态的领导,从指导思想上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从具体方略上系统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全面创新。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时代的不断进步,思想政治教育也要不断发展和创新,这是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必然规律和本质规定。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也将在决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之际应运生成和发展。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是指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下,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与创新,它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扣新时代脉搏,担当新时代使命,推动聚合磅礴人民之力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成和发展遵循严格的实践逻辑,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历史方位的必然结果和要求,是新时代加强党对意识形态领导的必然结果和要求,是凝心聚力更好地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的必然结果和要求,是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结果和要求。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战略构想和实践创新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产生和发展,它又辩证地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1

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

实践逻辑


“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世界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中国也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我们必须在理论上跟上时代,不断认识规律,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1](P2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呼唤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和发展。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新时代的新实践是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客观土壤和实践条件。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时代不断发展,实践不断推进,思想理论不断发展,思想政治教育也随之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迫切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准确把握新时代历史方位的整体特征,从全球视角和长远眼光全面辩证地观察、思考和处理新时代出现的思想问题和理论问题,制定出符合当前新时代特点的战略机制和运行方案。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五年,面对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局部冲突和动荡频发、全球性问题加剧的外部环境,面对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等一系列深刻变化,党中央先后召开七次全会,对重大问题做出决定和部署,党和国家事业全面开创新局面。为配合十八大总任务和总目标的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展开积极有序的系统性服务,使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更加鲜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深入人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广泛弘扬,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大幅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在这一历史进程中呈现出新局面、显示出新特点、彰显出新作为。

伴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历史方位,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逐渐生成和发展,保障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发展。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2](P11)。适应新时代历史方位的转换、凝聚全体中华儿女的力量,推进中国为世界作出更大贡献,迫切需要思想政治教育立足新时代的现实要求,发挥更大作用和功能,保障新时代总体战略布局的目标实现。此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新时代的实践推动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成和发展,这是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生成和发展的现实根据。

2. 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深层根源。社会的主要矛盾在诸多矛盾体系中居于支配地位,对社会的发展起到决定性作用。当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社会的各项工作也应作出积极响应,应对社会主要矛盾发生的新变化。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是历史方位判断的根据,是社会工作重心转变的根据,是党的各项工作思路变化的根据。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传达党的指导思想的重要途径、服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必然根据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而发展。因此,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推动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这是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产生和发展的深层根据。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认识到,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3](P11)原有社会主要矛盾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更多地服务人们基于物质利益获得基础上的精神追求,而弱化对人们更广范围、更多类型的需要分析和解释。新的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催生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产生和发展,这种新的思想政治教育要基于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新特点、新要求等,统筹制定新的战略规划,服务好、预防好、应对好、解决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引发的各种思想问题和政治问题。原有思想政治教育更多地关注经济领域各种矛盾引发的各种问题,新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应面向新的社会主要矛盾引发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更广领域产生的新矛盾和新问题,开展形式多样的思想政治教育。随着新时代的到来,人民对于美好生活需要的内容日益广泛,人们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对国家政策、社会保障、精神文化等层面的需求越发广泛和深刻,思想政治教育要提供更多的政治解读、社会服务、文化产品、环境场地,使人们得到更多满足和理解,感受到发展之成果,尝到改革之实惠。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产生,正是基于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引发的各种社会领域和层面出现的人民内部矛盾问题,创新教育理念、内容、载体和方法,引导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有效化解人民矛盾,防止矛盾激化,保障社会稳定有序。

3. 新时代“四个伟大”目标的实现是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动力牵引。实现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都要紧紧依靠思想政治教育这一“中心环节”来实现,这些伟大目标的实现为思想政治教育提出更高的使命要求,成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生成和发展的目标要求和动力牵引。毛泽东说:“掌握思想教育,是团结全党进行伟大政治斗争的中心环节。如果这个任务不解决,党的一切政治任务是不能完成的。”[4](P1094)“四个伟大”是新时代党带领人们进行伟大政治斗争的具体内容,实现这些伟大政治斗争目标,迫切呼唤产生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发挥“中心环节”作用。

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必须建设伟大工程,必须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需要伟大斗争,伟大斗争的艰巨性和复杂性迫切需要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源源不断的凝心聚力源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不是说明我国迎来的都是顺势和机遇,而是我们面对着更多新挑战和新困难。新时代带来的新问题更加层出不穷,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领域的问题将以前所未有的态势蜂拥而至,这场伟大斗争更具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思想政治教育要做好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和教育,教育党员干部要掌握唯物史观和辩证法,客观辩证地看待各种困难,要增强人民团结一心的精神纽带、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汇集新时代伟大斗争的强劲力量,有效应对重大困难、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夺取伟大斗争新胜利。实现伟大梦想需要建设伟大工程,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将更加坚定地加强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确保我们党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5](P16)。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推进伟大事业,就要加强对党和群众的“四个自信”教育,自觉增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从总体上来看,实现“四个伟大”胜利目标,需要加强理想信念教育,需要增强人们的“四个自信”,这就迫切需要思想政治教育为实现“四个伟大”提供思想指导、实践指引、政治保障,赋予思想政治教育新的时代内涵和使命担当,这就促使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应运而生。



2

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发展逻辑的

实践建构


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实践逻辑是新时代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的基本遵循和本质规定,思想政治教育应根据新时代新形势新矛盾新目标新任务等,自觉发展、自觉创新、自觉建构。

1. 在根本原则上,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始终坚持党对意识形态的领导。“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没有共产党,就没用新中国,就没有新中国的繁荣富强。坚持中国共产党这一坚强领导核心,是中华民族的命运所系。”[6](P18)坚持党的领导是当代中国的最高政治原则,关系国家前途命运,关系人民利益实现,是解决我国一切难题、办好我国一切大事的前提,任何时候都不能放弃党的领导。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最根本的前提是坚持党的领导。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思想政治教育才能保障正确的方向,才能发挥强大的精神动力,才能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历史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带领全国人民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统一、社会稳定和人民幸福,使中国人民从精神上由被动走向主动。

坚持党的领导,包括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这是党的领导在意识形态领域及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具体要求。中国共产党在任何时期都应该是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者,这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的根本保障。新时代牢牢掌握意识形态领导权,要求中国共产党必须加强意识形态工作,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使人们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面临更复杂的国内外形势,更需要增强意识形态主导权,主动提高意识形态工作领导能力和主导能力,通过思想引领和价值引导,加强中共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完成新时代背景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新使命新任务。当今世界,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依然复杂,国家意识形态安全面临新的情况。在国内,社会矛盾和问题交织叠加,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依然复杂。这些都增加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不可预见性和工作难度,更加迫切地要求党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主导权和主动权。

2. 从指导思想上,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产生,指导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和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顺应新时代发展,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时代课题,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是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基本遵循。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以全新的视野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对党和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宣传和教育,“要按照学懂、弄通、做实的要求,深化学习教育和宣传阐释,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引导干部群众增强维护习近平总书记核心地位、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自觉性坚定性”[7]。思想政治教育要使人们深入领会这一伟大思想的时代背景、科学体系、精神实质,使人们深入领会这一思想的重大政治意义、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将这一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中。

3. 从具体方略上,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系统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全面创新。紧紧围绕和服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要求,是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指向,是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逻辑建构的重要落脚点。这就要求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围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战略安排和发展方向,从整体上系统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全面创新,在战略理念、内容方法、体制机制上系统有序地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分析方法作为科学而先进的分析方法和工具,为人们动态观察宏观世界及洞察微观世界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思想政治教育的全面创新本身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其改革创新是诸多要素融合调控的过程,是系统内外物质、能量、信息交流影响的过程。随着新时代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的深入发展,这些严峻多变的复杂环境给思想政治教育提出更多新挑战,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剧烈变动。思想政治教育应以马克思主义系统思想和社会系统论非线性、突变、自组织等理论分析当前现实问题并提出方法对策,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复杂性提供分析依据与具体指导。

系统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全面创新,要解决“变”与“不变”的辩证关系,既要坚持原有理念、内容、方法的合理性,又要发展符合新时代特点的理念、内容和方法。首先,思想政治教育者应增强新时代的紧迫感、使命感和责任感,紧扣人民幸福初心和民族复兴使命,增强自身理论修养、理想信念、大局观念、工作能力等。其次,思想政治教育应实时发展完善新时代的教育内容,及时将党和国家的重要理论、号召、政策、精神等融入教育内容,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再次,思想政治教育要善于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善于解决新时代突显的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论解答重大的时代问题和一系列重要问题。最后,思想政治教育要在传承原来有效的方法基础上,积极探索具有新时代特色的教育方法,尤其利用新媒体新技术新载体,开拓具有时代气息、群众喜闻乐见的教育路径和形式。

 


参考文献

[1][2][3][5]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4] 毛泽东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6]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7] 全国宣传部长会议在京召开[N].人民日报,2018-01-04(1).




本文系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青年项目“基于系统分析的首都市民思想政治道德影响因素调查及对策研究”(项目批准号13KDC024)、北京高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北京工业大学)“‘四个全面’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

张毅翔,北京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首批北京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特级教师。

刘钟基,北京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相关文章荐读


胡树祥 : 党的十九大与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的新要求


佘双好 于 欧 : 新历史条件下思想政治工作发展的风向标


孙其昂 : 思想政治教育的转型发展及挑战


艾四林 : 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在协同育人中的作用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全国教育系统唯一党建期刊

全国党建研究会高校党建研究会专业委员会会刊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