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张国启: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人文关怀意识及其外化理路

张国启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21-09-22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

人文关怀意识及其外化理路


  张国启


摘要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人文关怀意识是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产生的重要条件,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保持正确政治方向的前奏和先导。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来看,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人文关怀意识是一种充满人性关怀、文化关怀、情感关怀的价值意识、教育理念和思维方式。在当代中国,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随着“事”“时”“势”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人文关怀意识的外化不是为了束缚学生,而是为了学生自由个性的解放与发展;不是为了规范学生,而是为了示范引领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不仅仅是出于职业需要,更是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概而言之,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人文关怀意识的外化是教育主体将思想政治教育“理想的意图”转化为学生“理想的力量”的过程。




人文关怀是肯定人性和人的价值、尊重人的主体性的基本范畴。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人文关怀意识,主要研究教育主体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如何形成和确立尊重大学生的主体性、赋予大学生人生意义和价值关怀以便更好地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的理念问题。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促进大学生身心和人格健康发展”的教育要求,为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指明了方向。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人文关怀意识是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产生的重要条件,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保持正确政治方向的前奏和先导,关注和强化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人文关怀意识,有助于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和质量,对培养又红又专、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意义显而易见。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人文关怀意识的

逻辑内涵

一般而言,人文关怀的理念可以追溯到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资产阶级为了反对宗教神学对人性的束缚和压制而倡导的人文理念。它发端于西方人文主义的社会思潮,通过肯定人性和人的价值来否定和批判宗教神学思想对人的束缚。早期的人文关怀理念以资产阶级人性论为出发点,通过呼吁和宣传抽象的“人的解放”理念企图为推进资本主义进程寻求更多的“自由”劳动力。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非常重视人文关怀理论研究,但基本立足点是“现实的个人”,基本价值旨趣在于揭示人类的生存状况并努力促进人类的解放,强调“只有在现实的世界中并使用现实的手段才能实现真正的解放”[1](P154)。在一定意义上说,马克思主义的人文关怀理论主要“通过揭示自由对必然的超越以及这种超越的实现手段和现实条件为自己的理论开辟道路,因此,它注定要为人类生存状况的改变和实现人类的最终解放提供批判的武器”[2]。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人文关怀意识是一种“不仅是对人类生存的终极关怀,更是立足现实,尊重社会转型过程中每个人的物质、精神和政治的要求,尊重人的情感”[3](P120)的价值意识、教育理念和思维方式。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来看,它要求教育主体树立人性关怀、文化关怀和情感关怀的意识,在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针对性提升的过程中,引导大学生形成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不断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需要指出的是,本文所研究的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主要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以教为职责的承担者” [4](P15),即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发动者、组织者、实施者。

第一,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人文关怀意识是一种充满着人性关怀的价值意识。马克思主义人性观首先揭示的是人区别于动物的类特性,即“一个种的整体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恰恰就是人的类特性”[5](P56)。基于此基础上谈论的人性关怀意识也不是抽象地谈论人的思想、理性和意识的关怀,而是在揭示人与动物本质区别的基础上肯定和张扬人的主体个性。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人性关怀意识,是“人的类特性在人的道德精神中表现出来的、有利于个人的一系列优秀品质和完美特性……它所规定的不是人性的现实状况,而是对美好人性的向往,是一种被精神净化、美化了的人性范畴”[6](P170)。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教育主体为大学生健康成长持续提供充满人性关怀的教育理念,使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体会和感悟人生的美好、人性的善良,并愿意在今后的社会生活中把这种美好和善良践行下去、传递下去,并在享受人间温情、品评世间美好的过程中不断产生向真、向善、向美的精神力量,从而不断实现对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和引领。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确立的人文关怀意识,既要关注大学生天真烂漫的理想和成长成才的渴望,更要在现实生活中激发大学生的“潜在善端”和“爱的能力”,引领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处处闪耀人性的光辉,在科学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确立中不断实现健康成长的人生愿景。

第二,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人文关怀意识是一种浸透着文化关怀的教育理念。人是文化的创造者,也是文化性的存在物,文化本身为人的生命存在过程提供解释系统,引领人们为摆脱生存困境付出努力。在纷繁复杂的文化体系和构成要素中,价值观构成了文化的坚硬内核,也构成了塑造人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原初动力。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确立并外化人文关怀意识,本质上就是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坚持文化自信,引领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指出:“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7](P168)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确立文化关怀的教育理念,既要为大学生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精神文化氛围,将反映中华文化精髓、反映当代中国人审美情趣、反映当代中国价值观念、符合世界进步潮流的优秀文化理念融入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世界,又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的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引领和帮助大学生创设和建构“意义世界”,使他们产生崇高的价值追求和健康生活的精神动力,自觉把自身的发展与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以及社会的进步紧密联系在一起,从而为大学生健康成长持续营造和创设良好的精神文化氛围并提供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

第三,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人文关怀意识是一种浸润着情感关怀的思维方式。人是一种情感性的生命存在,生活中的喜怒哀乐都会对大学生的成长质量产生影响,亲情、友情和爱情也会在不同时期构成大学生现实生活的主要内容。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人文关怀意识确立及其外化,也应当科学引领大学生形成阳光心态和积极高尚的情感。列宁曾经明确指出:“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8](P255)大学生正处于人生的黄金年龄阶段,情感世界丰富而浓烈、脆弱而敏感,如果不对他们的情感表达和释放进行积极健康的引导,个别学生会把情感纠葛于放纵自我、渴求性爱甚至空虚无聊之中;还有一些学生因为家庭或其他原因,正常的情感需求得不到满足,从而导致一些负面情绪的发生乃至对生命的漠视。在当代中国,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教育实践活动,既要关注大学生的生活质量,更要重视对其进行生命教育与引导。教育主体人文关怀意识的确立和外化,应当自始至终充满情感关怀,用积极健康的生命情怀引导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倾听他们发自心灵深处的呼唤,为他们的情感困扰提供专业意见,做大学生的人生导师和知心朋友。

第四,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人文关怀意识是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产生的逻辑前提。亲和力在化学领域主要特指一种原子和另外一种原子之间的关联特性;在人际关系领域主要指某人对他人具有友好表示,容易使人亲近、愿意让人接触。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主要是指作为实践活动的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对象心目中的亲近感,并且能够对教育对象产生积极的引领力和影响力。习近平指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9]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是大学生愿意接触、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前提,但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是如何产生的呢?除了依赖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体系所具有的真理的力量之外,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人格魅力对大学生理解、认同、接受和践行思想政治教育也至关重要。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不断强化人文关怀意识,不断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人文关怀意识及其外化以对大学生潜移默化的人性关怀、文化关怀和情感关怀的方式,激励、引领和吸引大学生积极参与到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中来,使真理的力量和主体的人格魅力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交相辉映,在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提升的过程中,引领大学生持续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不断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人文关怀意识确立的

基本依据


这里所强调的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人文关怀意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人文关怀,而不是西方资产阶级以人性关怀为幌子的虚假关怀。习近平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全党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确保党和国家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胜利前进。我们要牢牢把握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牢牢把握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10]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肩负着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历史重任,其人文关怀意识的确立,必须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方向,必须反映大学生健康成长的美好诉求。具体来说,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必须以高度负责的态度,率先垂范、言传身教,以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人格给大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大学生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能够真切感受到教育主体对他们的殷切期望和真情实感,愿意接受和践行教育主体所传播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一般将人文关怀意识寓于有形的教育手段和教育资源之中,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一般比较重视无形的教育手段和教育资源。相比较而言,前者主要体现在对教材和教具的精挑细选,让大学生有一个比较可靠的思想品德知识来源,人文关怀意识的确立和外化一般通过理论的讲授和生活的关心来体现;后者则主要通过教育主体或先进人物的率先垂范和榜样示范去影响和感染大学生,让他们产生直观感受和心理共鸣,从而使其思想和行为朝着社会发展要求相一致的方向发展。

第一,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人文关怀意识的确立必须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方向。人文关怀意识是人道主义的重要内容之一,一提到人文关怀意识,不少人就会想到西方的人道主义。邓小平曾经明确指出:“人道主义作为一个理论问题和道德问题,当然是可以和需要研究讨论的。但是人道主义有各式各样,我们应当进行马克思主义的分析,宣传和实行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在革命年代我们叫革命人道主义),批评资产阶级的人道主义。”[11](P41)邓小平这段论述,既清晰地界定了社会主义人道主义和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的区别,又明确指出我们必须宣传和实行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人文关怀意识是其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宣传和实行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主观前提,必须予以提倡和鼓励。人文关怀意识的社会主义属性的生成,依赖于教育主体正确的方向感和坚定的政治立场,并能够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形成正确的判断力和坚定的执行力。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是在开放环境和复杂多变情况下展开的,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人文关怀意识的确立必须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方向,牢牢把握住“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的思想政治教育主题,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不断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使人文关怀意识的生成与外化始终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要求,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对大学生作出积极的思想引领、正确的价值判断和科学的方法选择,在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中持续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独特价值。

第二,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人文关怀意识的确立必须与大学生成长成才的目标相适应。立德树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所从事的是培养人的工作,其人文关怀意识的确立“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12]的目标来展开,要把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提升放在人才培养的首要位置和中心地位,通过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不断促使大学生向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目标迈进。大学生是充满朝气的年轻群体,是有血有肉、活生生的一个个“现实的个人”,“但不是处在某种虚幻的离群索居和固定不变状态中的人,而是处在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发展过程中的人”[13](P153)。这些作为人文关怀对象的“现实的个人”,由于生活阅历、实践方式、成长环境不同,他们的思想品德以及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理解、认同、接受和践行状况迥异,要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教育主体自身必须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高尚的道德情操、扎实的学识和仁爱之心去教育、熏陶、感染、激励大学生,使其按照社会发展要求增长才干、强化责任、塑造品德、完善人格,逐步自觉成长为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高素质创造性人才。

第三,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人文关怀意识的确立必须与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过程相匹配。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人文关怀意识主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开展来彰显,教育主体根据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和大学生成长规律,对大学生施加人性关怀、文化关怀和情感关怀,促使大学生逐步理解、认同、接受和践行教育主体所传播的思想体系和价值理念,以期促使他们形成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需要的综合素质。马克思曾经指出:“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但是,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14](P9-10)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在发动、组织和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必须将人文关怀的价值理念与大学生精神世界发展的需求及其思想实际与所确定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紧密结合起来,紧紧抓住人才培养能力提升这个核心点,不断调动大学生成长成才的主观能动性,使教育主体和大学生共同参与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实现和大学生健康成长的过程中来。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人文关怀意识的外化过程是对大学生健康成长施加影响的过程,也是教育主体从外部对大学生进行人文关怀和情感沟通的过程,也是为了大学生健康成长而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社会化的过程。在一定意义上说,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社会化过程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外部因素,情感的沟通和人文关怀的潜移默化渗透则构成了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内在动力。

第四,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人文关怀意识的确立必须与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效果相一致。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人文关怀意识确立的基本目标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与可靠接班人。大学生群体成长的结果不允许出现“废品”或“次品”,它要求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必须倾注全部的心血以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对教育主体自身而言,人文关怀意识意味着强烈的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由于受多元文化思潮和市场经济发展的负面因素影响,个别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容易受到多元文化交汇所带来的负面因素的影响,甚至个别学生形成了享乐主义、功利主义、虚无主义的价值取向,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发动者、组织者、实施者,要“正确分析思想文化的性质,把握思想文化的渊源,揭示思想文化的价值,引导人们选择正确的、先进的思想文化,抵制、批判腐朽落后的思想文化,做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者”[15],其人文关怀意识的确立不仅仅在于对大学生进行人性关怀、文化关怀和情感关怀,还要切实担负起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的神圣职责,将优秀传统文化逐渐内化为积极健康的人文关怀意识,使人文关怀意识的外化与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实际效果相一致,否则会影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与可靠接班人的培养质量。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所肩负的独特历史使命及其职业责任的独特性,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者主体的人文关怀意识具有显著的政治性和人本性特征,除了加强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之外,还必须引领大学生形成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成为具有责任担当和家国情怀的优秀人才。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人文关怀意识的

外化理路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人文关怀意识,本质上也是一种“被意识到了的存在”,它必须通过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外化形式展示其独特价值。外化本质上是将一定的思想意识转化为行为表现和行为方式的过程,是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将思想意识和教育理念对外呈现和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来看,教育主体的人文关怀意识只有外化出来才能对大学生产生亲和力、针对性和实效性,它意味着教育主体要将“内化”的思想意识和价值理念转化为客观的行为方式。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人文关怀意识的外化,必须遵循相应的外化规律。习近平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16]这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人文关怀意识的外化阐明了规律、指明了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随着“事”“时”“势”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

第一,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人文关怀意识的外化,不是为了束缚学生,而是为了学生自由个性的解放和发展。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中,一些教育主体心怀良好初衷和美丽愿景对学生开展各项人文关怀活动,将其所理解的人文关怀意识呈现在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世界,但是由于对大学生健康成长的理解不同,在无形之中会为了保护学生成长而人为设置了许多条条框框,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学生自由个性的培育与张扬。思想政治教育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实践活动,最终目标是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17](P422),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精神在于解放人,但这种解放的立足点是“现实的个人”,将“现实的个人”的发展状况与未来可能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不仅仅为其提供解释世界、认识世界的理论指南,关键是要为人类改变世界提供“批判的武器”。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人文关怀意识的外化,应当着眼于为大学生“提供一种超越现状,从而迈向更理想状态的方法”[18](P146),从客观的社会存在和大学生成长的现实状况出发,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健康成长的“理想图景”,从而使他们能够以批判的眼光和开放的胸怀看待自身所处的现实境况。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人文关怀意识的外化要能够帮助学生自觉改变生存现状,重新定义积极向上的发展目标和发展方向,真正在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的过程中不断解放大学生的天性、张扬大学生的自由个性,实现人文关怀的本真价值。

第二,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人文关怀意识的外化,不是为了规范学生,而是为了示范引领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习近平指出:“高校教师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更好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19]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人文关怀意识的外化,必须有助于履行其指导者和引路人的神圣职责,自觉地传播先进的思想文化,自觉地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做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这需要教育主体将人文关怀意识转化为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路灯”而不是“遥控器”。教育主体通过人文关怀意识的外化自觉为大学生成长做出榜样示范,在日常的实践和交往中对大学生形成心理暗示和示范效应,在潜移默化中完成对大学生的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激励大学生认同和践行教育主体传播的价值理念,在价值选择和情感体验中提升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动力源和获得感。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人文关怀意识的外化,基本的出发点不在于规范学生,而在于为学生发展做出示范和引领。规范学生往往束缚学生的健康发展,与社会主义高校“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背道而驰,而示范引领则反映了人文关怀意识的逻辑内涵,易于学生理解、认同、接受和践行教育主体传播的价值理念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客观上有利于把他们培养成又红又专、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第三,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人文关怀意识的外化,不仅仅是出于职业需要,更是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人文关怀意识来源于现实生活并将作用于现实生活,但是,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和肩负历史重任的人民教师,教育主体要积极自觉地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创设富有活力的精神文化氛围,将自身的道德修养和思维能力系统而不是零碎地展示于校园的日常生活之中;其所确立和外化的人文关怀意识不仅仅是出于职业需要而练就的高超技艺,而是发自心灵深处、凝铸于天地之间的浩然正气和精神个性,它体现为描绘和建构“意义世界”的超越性。马克思在《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一文中阐释了人文关怀意识的价值旨趣:“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而献身;那时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默默地、但是永恒发挥作用地存在下去,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20](P7)教育主体人文关怀意识的确立与外化不是源于狭隘的职业需要,而是出于对事业的执着追求和对大学生健康成长的真心关爱。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人文关怀意识的外化不是囿于“有限的、自私的乐趣”,而是要通过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质量得以衡量和体现。

总之,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人文关怀意识的外化,是教育主体将思想政治教育“理想的意图”转化为学生“理想的力量”的过程。恩格斯曾经指出:“外部世界对人的影响表现在人的头脑中,反映在人的头脑中,成为感觉、思想、动机、意志,总之,成为‘理想的意图’,并且以这种形态变成‘理想的力量’。”[21](P238)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人文关怀意识的生成和外化,是教育主体在“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的前提下,将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与教育主体自身独特的人格魅力及其综合素质有机结合的集中体现,也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主体人格、价值追求和实践能力的动态呈现。教育主体人文关怀意识的外化,有助于打破社会上流行的所谓“市场逻辑”影响下的利益观、价值观,对大学生的成长予以深刻而宏大的人性关怀、文化关怀和情感关怀,避免或抑制所谓的“理想主义情怀消退”现象,使大学生一直生活在充满人文关怀的社会氛围和生活环境之中,在实践中不断品味和体验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人格魅力和价值追求,在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引领的思想理论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中感受真理的力量和主体的人格魅力,不断激发大学生向真、向善、向美的价值追求,从而使教育主体人文关怀意识的外化过程转化为大学生不断生成“理想的力量”从而逐步实现自身发展的“理想的意图”的过程。







参考文献

[1][5][13][14][17]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 孙 麾.当代学术思潮的前提批判[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8,(3).

[3] 童世骏.意识形态新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4]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编写组.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

[6] 黄楠森.人学原理[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0.

[7]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8] 列宁全集,第2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

[9][12][16][19] 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光明日报,2016-12-09(1).

[10]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决胜全面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而奋斗[N].光明日报,2017-07-28(1).

[11]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15] 郑永廷,田雪梅.社会治理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J].思想理论教育,2017,(6).

[18] [英]伊格尔顿.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M].李 杨,任文科,郑 义,译.北京:新星出版社,2014.

[20]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2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网络舆论工作格局中意识形态话语权研究”(项目批准号14BKS110)、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自媒体时代主流意识形态话语面临的挑战及对策研究”(项目批准号2017GZYB66)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

张国启,华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




优秀文章荐读


冯 刚 |互联网思维与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


冯 刚 |思想政治理论课与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的理论思考


杨增岽 杜成敏 |习近平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研究的阶段进展与评析


张毅翔 刘钟基 |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 实践逻辑及其建构


刘宏达 |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使命、理论基础与实践要求


冯 刚 王栋梁 |实践育人创新发展的理论思考和实现路径研究


程 艳 孙来斌 : 科学认识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全国教育系统唯一党建期刊

全国党建研究会高校党建研究会专业委员会会刊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