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唐代中央不是“三省六部制”----兼论明清体制的问题

shengminwujiang 生民无疆 2020-08-19

阎立本绘《步辇图》:唐太宗接见吐蕃使臣禄东赞


一国的大政如何制定、实施?这就是政治体制。

今天,包括在教科书里,皆称唐朝的政治体制为:三省六部制。其实,完全不是这么回事。

一、概况

根据唐朝的中央机构的性质、运行程序,如果用今人的思维模式,至少应该分为:

1、一帝:皇帝;

2、二省:中书省、门下省;

3、一府: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个部);

4、一台:御史台;

5、七寺三监:卫尉寺、太仆寺、大理寺、鸿胪寺、 司农寺、太府寺、太常寺、国子监、少府监、将作监;

6、军队。

皇帝和五类机构,职能各异,是相互协作的关系。

皇帝是天子,是世袭的国家元首,国家一切权利的象征,拥有统帅一切、否决一定决策的权力。

二省(中书省、门下省),是国家的最高决策中心、指挥中心,即所谓宰相。皇帝与二省的权利相结合,便是国家的权利中心。

一府(尚书省及所属六部),是国家的执行中心,即按照权利中心的决策,负责政令实施

一台,是国家的监督中心,拥有依法监督上自天子下至百姓的权力。

七寺三监,是事关国家安全稳定和国计民生的事务的执行机构。

军队,是国家的国防力量,直属皇帝和宰相班子领导。

一府、一台、七寺三监、军队,均在皇帝与二省的领导下开展工作。

二、决策中心

中书省,是负责起草诏书的部门,用当今的话来说,是国家法令的草拟机关。一定意义上讲,这儿也是皇帝的秘书机构、智囊团。六名中书舍人具体负责起草诏书,整天与皇帝、宰相们呆在一块,所以中书舍人比较容易当上宰相。这个部门首长是中书令,二人,是当然的宰相。某种意义上讲,中书省就是皇帝的顾问班子,但是他又与皇帝之间保持相当的距离。

门下省,是负责审核诏书文稿,专门查找漏洞,即专事封驳的部门。即便是皇帝的手谕,不经过门下省审核,也是出不了宫殿大门的。具体负责诏书草稿审核的,是四名给事中。这个部门首长是侍中,同样是二人,也是当然的宰相。

中书省、门下省,二省职能合一,才是唐朝的“宰相”。

中书省、门下省的下属机构,就是宰相的办事机关。两省均有强大的阵容,集聚了众多优秀人才。

以门下省为例,正式编制人员232人,其中官员38人,其它为吏员。在全国只有不足两万官吏的唐朝,门下省竟然有两百多人,简直就是奢华了。但是,这还不包括无固定编制的弘文馆“学士”,因为“武德、贞观已来,皆妙简贤良为学士”,不过,其“学士”多为德高望重学识优长的官员兼职。实际上,弘文馆的“学士”即老师,都是天下名士,他们主要是门下省的智囊团成员。中书省也有一个类似的机构,叫做集贤殿书院,这里不是学校,而是科研机构,集中了一帮著名学者勘订图书,实际上,他们的核心职责是“备顾问应对”,即智囊。

关于二省的工作职能和程序,宋朝大学者胡三省在《资治通鉴》注曰

中书出命,门下审驳。按唐制,凡詔旨制敕,玺书册命,皆中书舍人起草进画,既下,则署行而过门下省,有不便者,涂窜而奏还,谓之“涂归”。


大意是:中书省是负责发出诏命的部门,门下省是负责审核封驳诏命的部门。根据唐朝法律,国家大政的决策程序是,今天人们俗称为“诏书”的任何文件,都是中书舍人起草后,(中书舍人、中书侍郎、中书令一并签署后)交给皇帝。皇帝签署后,交给门下省审核,门下省标明不合适之处,并陈述理由,予以退回,这称之为“涂归”。

虽然中书省、门下省工作性质是“对立”的,但是,侍中、中书令每天都聚在一起,坐而论道。《旧唐书》:

凡军国之务,(侍中)与中书令参而总焉,坐而论之,举而行之。


天下大事,侍中、中书令无所不管,而且都是他们在一起商定后而推行的。

为了方便讨论国家大事,宰相们有个集中办公的地方,叫做政事堂。《新唐书》:

三省长官议事于门下省之政事堂,其后,裴炎自侍中迁中书令,乃徙政事堂于中书省。开元中,张说为相,又改政事堂号“中书门下”,列五房于其后:一曰吏房,二曰枢机房,三曰兵房,四曰户房,五曰刑礼房,分曹以主众务焉。宰相事无不统,故不以一职名官。


政事堂的正式名称,叫做“中书门下”,即宰相集体办公的场所。起初,政事堂设在门下省的院子里,后来迁到中书省的院子。政事堂有宰相的秘书机关,用今天的话来说,叫做“宰相办公厅”,下设分工负责干部人事、秘书机要、军事国防、财政经济、法制文教的五个局。重大决策,就是在政事堂最终诞生的。

事实上,所谓宰相,不是一个人,也不是某一个部门的首长,而是来自若干部门的领导所组成的委员会。中书、门下二省首长,是当然的宰相。其他进入宰相班子的人,可能是尚书省首长,也可能是尚书省某个部的尚书,还可能是御史台的首长,这一般取决于当时国家的工作重心和工作需要。比如战事频繁之时,兵部尚书可能以“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即“相当于中书省、门下省首长”的身份,进入决策班子,成为宰相中的一员。

无论如何,只有中书省、门下省,才是决策机关。

对此制度设计,唐太宗是这样理解的(《资治通鉴》):

上(唐太宗)谓黄门侍郎王珪曰:“国家本置中书、门下以相检察,中书詔敕或有差失,则门下当行駮正。人心所见,互有不同,苟论难往来,务求至当,舍己从人,亦复何伤!比来或护己之短,遂成怨隙,或苟避私怨,知非不正,顺一人之颜情,为兆民之深患,此乃亡国之政也。”


大意是:设置中书、门下二省,就是为了让大家从不同角度,充分讨论辩驳,使得决策更加科学合理。希望大家本着一颗公心来对待工作,既不要怕别人指出自己工作的不足,更不要怕得罪人,明知不对却装糊涂。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唐朝将决策机关一分为二,不是为了扯皮吵架,搞什么“相互制约”,而是为了通过辩驳,使决策不断优化,趋于科学。

当今的学者,以西化的思维,以“性本恶”理论为指导,做出“分宰相之权”、“相互制约”的解释,只能说,中书、门下二省在运行过程中,客观上有“分权”、“制约”的成分。

将中书省、门下省二省职能与智慧合而为一,就是唐朝的决策。

三、指挥中心

在唐代,皇帝和宰相虽然无所不统,但是他们只负责宏观决策。决策的实施,即国家的具体事务,由尚书省、七寺三监、各地方州府共同来完成。

 中国古代政治体制,唐宋与明清是有很大的区别的。特别值得指出的,真正的区别,不在于是否设有宰相,而是在于:唐宋时期,政、事是分立的,而明清不是

在唐代,皇帝与宰相委员会,共同构成国家的最高权利中心;而尚书省,则类似于当今的总统制下的政府总理,负责具体的行政事务。

尚书省,是负责国家具体行政管理的机构,相当于宰相下面的参谋部,是实施决策的行政指挥中心。《唐六典·尚书都省》:

(尚书省)其属有六尚书,法周之六卿,一曰吏部,二曰户部,三曰礼部,四曰兵部,五曰刑部,六曰工部,凡庶务皆会而决之。……其国政枢密皆委中书……


这是说,尚书省下设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等六个部,国家的日常行政事务均在这里完成。尚书省不参与“国政枢密”,即非中央决策机关。

其首长是左仆射、右仆射,二人是否为宰相,因人而异。很可能,尚书省下属的某一个部的尚书,甚至侍郎是宰相,而左仆射、右仆射不是。

吏部,主要负责公务员的管理,大致如当今的中组部、人事部。

户部,是管钱财的,大致如当今的财政部、税务总局、公安部户籍管理局。

礼部是管文化建设、人才选拔的,大致如当今的中宣部、文化部、卫生部,此外还是人事部公务员选拔部门。

兵部是管军队建设的,相当于当今的总政治部(日常人事管理)、总训练部(全国府兵军事训练、军队的日常训练)、国家测绘局(地图管理)。特别强调:军队指挥权不属于兵部,属于宰相和皇帝。

刑部,管司法的,大致如当今的政法委,同时还是国家审计署,审查天下财政经费使用情况。

工部,管工业建设、国土资源的,大致如当今的工信部、建设部、国土资源部、水利部、林业部、农垦部。

可见,尚书省也是无所不统,因此,尚书省被称为“百官之长”,是带领百官执行朝廷决策的机关。

其实,尚书省所属,不止六部,它还有一个直属机关:尚书都省。由于六部权力巨大,为了减少失误,预防腐败,唐朝在六部之上,设立了“尚书都省”,即统领六部的一套机构,作为左仆射、右仆射的助手。《唐六典·尚书都省》:

左丞一人,正四品上;右丞一人,正四品下。左、右丞掌管辖省事,纠举宪章,以辨六官之仪制,而正百僚之文法,分而视焉。(若左阙,则右兼知共事;右阙,则左亦如之。若御史有纠劾不当,兼得弹奏。)


尚书左丞、尚书右丞,是尚书省内的两位纪委书记。这两位纪委书记权力巨大,不仅负责纠察内部的纲纪,而且,如果作为中央纪委的御史台办案有误,尚书左丞、尚书右丞也拥有弹劾他们的权力。

那么,尚书省是如何执行朝廷决策的呢?比如吧,黄河、长江突发大水,需要立即加筑堤坝,以防大汛。这显然是工部的事情,而工部并无搞土木、水利工程的专业技术队伍,怎么办?诸如此类的复杂业务,尚书省都得依靠七寺三监。

四、重大业务实施中心

唐朝将行政机构与业务机构分开设立。

行政指挥工作,在唐朝称之为“政”,是尚书省的职权;

国家级重要业务实施工作,唐朝称之为“事”,由“七寺三监”完成。

七寺三监,则是负责国家具体业务实施的机构,并不隶属于尚书省,而是直属于宰相、皇帝。尚书省的各项核心工作,必须依靠七寺三监来实现。换句话说:涉及国家政治、经济、军事安全的重要业务,由朝廷直接掌握并实施。

七寺三监,是一个个专业和技术部门,如同宰相下面的总后勤部、总装备部,具有强大的实施能力。

国子监,首先是全国学校教育的业务主管部门,同时负责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等六所直属大学的管理工作。没有国子监的人才培养,吏部便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司农寺,是国家的粮食储藏保管的部门,在全国好多地方有直属仓库,同时,负责巨大的国有田产的种植、维护。

太府寺,首先是国家金库,下设左藏署、右藏署两大仓库,国家的金银珠宝绢丝绸缎,全部储藏在这里;其次是负责管理常平仓,保持粮食价格在合理水平;第三,是国家计量标准管理局;第四,是直接负责长安、洛阳的市场的日常管理。离开了司农寺、太府寺,户部便一无所有。

太常寺,是国家礼仪活动的实施部门,这里不仅有一批专家学者,而且有专门的礼仪学校和一支礼仪队伍,包括歌舞团。礼部离开了太常寺,什么大事也干不成。

少府监,首先是国家的武器装备的研制、生产部门;其次是国家的货币铸造部门;第三是互市(对外贸易)的管理和政府外贸的具体操作部门;第四是为皇宫生活用品的制造部门。据《唐六典·尚书工部》,该部门工人多达一万九千八百五十人。

将作监,首先是国家的城市、房屋、桥梁建设的业务部门(当然包括军事工程建设);其次是造船部门;第三是水利建设和江河湖海的管理部门,并确保全国各主要渡口的畅通无阻。顺带一说,唐朝官窑的秘磁,就是这个衙门的成果。据《唐六典·尚书工部》,该部门工人为一万五千人。顺带一说,少府监和将作监,两个“中央企业”的工人共计多达三万五千人,而唐朝全国人口仅六千万,今天中国人口十三亿,按同比例计算,则是员工总数七八十万人!

卫尉寺,主要是武器存储转运的部门。少府监、将作监生产的武器装备,就经卫尉寺验收合格后存储起来,再根据指令分发各军。

太仆寺,主要是战马养殖部门,拥有数万平方公里的牧场。没有少府监、将作监、卫尉寺、太仆寺,兵部也是一个空架子。事实上,少府监、将作监的工匠,皆属准军事人员。

大理寺,是最高法院,但并非终审法院。大理寺的审判结果,需报刑部复核,当刑部有不同意见,而大理寺固执己见时,则由宰相乃至皇帝定案。也就是说,宰相才是终审法院。没有大理寺,刑部也失去了存在的价值。

鸿胪寺,是负责外宾接待、国际交流的部门,还拥有一支小军队呢(左右威远营)。这也是支撑礼部、兵部业务的重要部门之一。

除了这七寺三监,唐朝中央还有几个无行政管理职能的机构。比如:

秘书省,是纯粹的学术机关,相当于当今的科学院、图书馆、档案局。它主要负责图书整理、学术研究、数学天文历法研究、图书收藏管理、国家档案管理等。这地方是潜心于学术研究的官员们的至爱。这是服务于三省的一个学术部门。

光禄寺,有点类似于中央食堂,除了负责诸如国宴、朝廷官吏之类的伙食,最重要的,就是办好国家的各种祭祀活动所需的食品。

宗正寺,是负责管理皇室成员的机关。

此外还有以服务内宫为主的殿中省、内侍省,太子的系列机构、王爷公主的机构。

五、举国一体的监督机关

御史台,是负责监督全体官吏的部门,类似当今的中纪委,但是其权力远大于中纪委。

比如吧,当今某个乡镇书记、乡镇长胡作非为,即便中纪委接到举报信,也无权处理,只能转给所在省市区的纪委;而省市区的纪委同样无权处理,只能再转给所在县一级的纪委。县一级的纪委照样无权处理,他们必须向当地的主要领导汇报,等待他们的决定。

古代中国的御史台,才是地地道道的宪官,普天之下的官员,他们都有权直接纠弹。《唐六典·御史台》:

御史大夫之职,掌邦国刑宪、典章之政令,以肃正朝列;中丞为之贰。(其百僚有奸非隐伏,得专推劾。若中书门下五品已上、尚书省四品已上、诸司三品已上,则书而进之,并送中书门下。)凡天下之人有称冤而无告者,与三司诘之。(三司:御史大夫,中书,门下。大事奏裁,小事专达。)凡中外百僚之事应弹劾者,御史言于大夫,大事则方幅奏弹,小事则署名而已。


这就是说,御史台是代表天宪,根据大唐“礼”和“律”,监督、纠察全国官吏执行“刑宪、典章之政令”的情况的。因此,御史台的官员,被称为“宪官”,即对官员们的言谈举止,都有纠察权。

简单说,御史台的主要职能为:一是整肃整个官员队伍的形象,二是是处理一切违法违纪的行为,三是审查一切可能的冤假错案。

古代官员,必须站有站相、坐有坐相、吃有吃相,干啥都要有“民之父母”、社会楷模的形象。因此,在古代中国,官员们的自由度,远小于当今官员们。他们的一切活动,都要受到“礼”的约束,受到全社会的监督。官员们仅仅管好自己是不够的,还必须管好自己的家人、禁止经商。

御史台权力极大,地位尊崇。御史台的几乎全部官员,是朝廷各种场合必须到会的成员。从皇帝到宰相,基本认识御史台所有官员,但是,可能不记得尚书省或者其他衙门五品官的姓名。

御史台的官员的级别并不高,如最低级的监察御史,才正八品上,比下等县县令(从七品下)级别还低,真是芝麻绿豆的官职了。但是,绝大多数五品以下的官员,宰相们拍板便完事,但是,监察御史却是由御史大夫或者宰相万里挑一,向皇帝推荐而任命的。

监察御史共有十名。这十个岗位,是唐朝培养、锻炼优秀青年干部的主要基地之一,担任者多是青年官员,全是从有良好社会声誉的地方官员中选拔上来。他们在这里一般工作两三年,就会调往其他岗位,提拔任职。《唐六典·御史台》:

监察御史掌分察百僚,巡按郡县,纠视刑狱,肃整朝仪。


监察御史们经常奉皇帝或宰相之命,巡视全国,纠察地方大员。他们敢想敢说敢干,不畏权贵。

让优秀青年干部担任监察御史,是为了培养他们的蓬勃朝气、进取锐气、刚直名气。唐朝许多声名显赫的大员,都是这个岗位走出来的。

御史台的最高长官御史大夫做事不公,官员们照样可以告他。当此之时,便是由尚书左丞来对他实行“双规”,调查取证。证据确凿,一样贬官。


六、总结

在唐朝人心目中,中央机关是四大衙门: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御史台。无论是在皇帝的诏书中,还是在官员们的言谈中,从来是四者并提。

中书省提方案,门下省挑毛病,这二省合一就是决策;尚书省通过下属的六部,细化决策,使之成为可实施的方案;七寺三监和各州县负责具体实施;御史台则通过监督确保决策的落实。

总之,唐代政治的运行,分为四个层次:

1、决策,属于皇帝与宰相;监督,属于御史台。

2、指挥,属于尚书省;

3、实施,属于七寺三监(中央)和全国州县(地方);

4、监督,属于御史台。

今人多以为,明、清两朝废相,是与唐宋的最大区别,并由此演绎出君权相权之争的说法。事实绝非如此。明清的内阁,在本质上与唐宋的“政事堂”是一致的。

明清朝廷将“”(六部)、“事”(七寺三监)两类机构实施“同类项”合并,才是与唐宋的最大不同。其结果是,明清的事权机构不断萎缩,国家级的大型工程的实施能力持续降低,一旦遭遇重大变故,朝廷便无所依凭。

典型案例如,晚清洋务运动,皆由各地方官员发起组织,各自为政、重复建设,而朝廷无所作为。看似声势浩大的洋务运动,事实上一片散沙,始终未能形成综合国力,结果招致甲午惨败、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以及后来的军阀割据混战。


系列文章,点击:

唐代的地图测绘水平之高,颠覆你的认知

唐代的军队,到底有多么强悍?答案是:强大无比!

唐代的版图有多大?大到远远超出你的想象

大唐盛世的百姓有多富足,无脑公知是不懂的

唐朝是工商业王国吗?

中国古代教育有多发达?普及了义务教育!

唐代的科举制度与中国诗礼传家民风的形成

中国,是世界天文学的祖师爷

李约瑟难题?别造新垃圾,别把新垃圾当新知识

利玛窦,一尊建立在沙漠上的洋牌坊

四大发明,在中国确实不值得一提

清朝科技是如何落后于西方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