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古希腊白银多于16世纪全世界?专家们不识数啊?
1
据说,古希腊的经济十分发达,生意做遍了周边的已知世界。
前面说过,古希腊一无所有,一切靠买:物质粮食、精神食粮,统统靠进口。
古希腊的产品葡萄酒、橄榄油、陶罐在周边地区毫无销路,那么,古希腊用什么来换取物质食粮、精神食粮呢?
答案是:白银。
美国专家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第102页说:
“希腊人率先用硬币作交换媒介,硬币日渐广泛的使用也有效地促进了所有这些经济活动。”
下面以雅典为例。
据《述论古典时期雅典城市的商业经济》(解光云《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9月):
“雅典的金融业始于金属货币的使用。古典时期, 雅典的金属货币主要是以枭作为图案的银币德拉克玛(Drachma)和铜币奥波尔(Obol)。大约公元前450 ~公元前446年, 雅典颁布法令, 规定雅典铸币和度量标准应该为提洛同盟(DelianLeague)内的所有盟国所采用, 这些盟国不得铸造自己的银币。从而使得一向较为‘混乱的古希腊货币体系’有了相对统一的货币流通区域, 进一步扩大和巩固了雅典货币在古代地中海世界商业流通领域的地位和作用, 尤其是“枭”币广泛通行于东至印度、西至西班牙的大片地区。”
雅典铸造的银币,“广泛通行于东至印度、西至西班牙的大片地区”,这是令人十分震惊的事情。
2
雅典拥有的白银数量,实在是太吓人了!
在雅典,白银堆积如山,这可是有文献依据的。
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徐松岩译本,下同)第六章:
(雅典)除了从别的来源所取得的收入以外,同盟者每年所缴纳的贡金平均达600银塔连特,在雅典卫城内,还存有6000塔连特铸成的银币,这个数字曾达到9700塔连特......
根据徐松岩在该书第10页的注释:“1塔连特=25.86千克”,可知,雅典的“国库”里面,平时就储备有不下200吨的白银。
根据修昔底德的说法,雅典拥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白银。
比如, 《伯罗奔尼撒战争史》第21章,雅典派兵远征西西里期间:
“雅典人驶来一艘载重1万塔连特的大船……”
根据徐松岩注释:1万塔连特,便是258.6吨。
雅典人往西西里前线,一次运去了258.6吨白银。这还仅是其中的一次!
此时,雅典海军正在四面作战。每一支部队,无不是带着成船的银子奔赴前线,随后,又派出船只往前线部队运送补给----银子。
雅典的银子多得不得了,官兵的生活好得不得了,第18章:
“舰长和城邦都花费巨额金钱精心装备舰队;每个桡手每天由国库支付1德拉克玛的薪金,公家还提供没有装备的空船,计有60艘战舰和40艘运输船,它们都配备有能招募到的最好的船员;上排桡手和其他桡手除从国库领得薪金外,他们的舰长一般还颁发给他们额外薪金。”
大致而言,一名船员一天的工资,是1德拉克玛即4.31克白银,一年便可得到1573.15克白银。
伯罗奔尼撒战争期间,雅典每天至少有200条战舰在南征北战,按照每条战舰200人标准配置计算,雅典海军一年的军饷支出是:
200×200×1573.15﹦62926000克﹦62.926吨
这还不包括舰船、武器制造,也不包括陆军尤其是重装步兵的薪水呢!这些开销,才是大头呢。
可以肯定,伯罗奔尼撒战争期间,堆在雅典国库的银子,至少有300吨。否则,战争没法持续下去。
我们知道,作为流通货币,国库的储存量,不会超过民间保有量的十分之一。雅典作为一个“贸易大国”、“工商业王国”,一定是这样的。那么,在雅典城邦,至少拥有3000吨白银。
3
3000吨白银,是个什么概念?
鸦片战争爆发前,中国的GDP占世界的三分之一以上。当时,清政府年财政收入约8000万两银子(一两约37.3克),合2984吨。
这种可能性存在吗?
我们看看在16-17世纪,即晚于雅典帝国二千多年后,发生在欧美的事情。
波托西银矿
据美国学者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第25章(北京大学出版社):
“(美洲白银生产)尤其是波托西地区,那里蕴藏着丰富的、成色非常好的银矿。……1545年,西班牙勘探者在波托西附近发现了巨大的银矿矿脉,16世纪80年代开始对此进行大规模开采。到1600年,波托西成为一个有着15万人口的新兴都市。……按照米塔制的规定,西班牙统治者有权要求每个土著村庄每年交出七分之一的男性成员,参加波托西的采矿工作,为时四个月”。
又据《剑桥中国明代史》第八章(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直到大约1550年以后,汞齐化精炼法在整个西班牙美洲传播开时,白银产量直线上升,这才改变了世界货币的历史。”
在这个巨大的优质银矿,西班牙人收获了多少白银呢?
据《剑桥中国明代史》第八章之表8-4,在1556~1650年这大约100年的时间里,波托西银矿共产出2750281公斤白银,即约2750吨白银。
这个占世界产量一半、成色最好、一二十万人口,以先进技术挖矿炼银的银矿:
开采一年所获(约29吨),还不够雅典海军的一年工资(62.926吨);
开采10年所获,仅够雅典给远征西西里的舰队送一次给养(258.6吨白银)!
开采100年所获,远不足以支撑雅典城邦的通货需求!
雅典国库里储存有300吨白银,令二千多年后的欧洲人汗颜!
雅典人开采银矿的效率,也令二千年后欧洲本土大为丢脸!
同样是在《剑桥中国明代史》第八章:
“在1460-1530年间,在萨克森、波西米亚、匈牙利和提洛尔白银的产出上升了大约500%,估计每年达到9万公斤。”
在15世纪以前,这四个地方加在一起,每年共产银15吨;15-16世纪期间,年产银90吨。
可见,萨克森、波西米亚、匈牙利和提洛尔,这四个地方:
共同努力一年所获,还不够雅典城邦塞牙缝的(仅海军的一年工资便是62.926吨);
以15-16世纪期间的水平,共同努力3年,才能勉强满足雅典舰队一次给养补给的需求。
雅典城邦、雅典帝国,厉害吧!
4
前面,仅仅说了一个雅典。
要知道,伯罗奔尼撒战争期间,整个“希腊世界”的各个城邦,都在烧银子。古希腊,可是有好几百个城邦啊!
且不说雅典的劲敌斯巴达,只说遥远的叙拉古。
在雅典舰队远征西西里的期间,叙拉古也烧去了大把的银子,第22章:
“叙拉古人向雇佣军支付酬金,花费金钱修筑要塞,现在供养一支庞大的海军已整整一年,他们已经感到拮据,财力将很快枯竭。他们已经耗费了2000塔连特,还背负了巨额债款。”
仗打到中途,本土作战的叙拉古感到钱不够花了。他们已经花了2000塔连特即51.72吨白银,并欠下了巨额债务。反正,至少花了60吨银子----波托西银矿2年的开采收获。
古希腊人不仅有足够的银子做钱,而且,还让他们的银子成为流通欧亚大陆的硬通货,而且,还有数不清的银子用来玩艺术。
通行欧亚大陆的古希腊银币
永远也搞不清古希腊有多少银子
我永远也算不明白:在古希腊,到底有多少银子?
但是,根据以上的推算,我们已经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古希腊的白银,比17世纪全世界的白银要多。
信不信由你。
5
雅典大规模铸造银币的白银,来自何方?
在雅典帝国境内,在希腊世界,有类似波托西的、世界级的大银矿吗?
答案是:没有!
即便是有金山银山,那么,有20万人的专业采银的矿工吗?(嗯,又出来几十万张吃饭嘴巴了!)
答案是:没有!
即便是已经开采出堆积如山的银子,有数以万计的铸币工人吗?
答案是:没有!
要建立一个采矿、冶炼、铸币完整的产业链,至少需要几十万人的专业队伍。
无疑:没有,反正是没有。
根据修昔底德的记载,雅典也好,斯巴达也罢,都是只有打仗、花钱的队伍。当然还有几万奴隶,他们既要划船,又要造船,还要造武器,还要种地,有时候还要上战场----总之,任务多着呢。
有人会说,雅典的白银,是若干年积累下来的。此言大缪!
古代金属货币,自发行的第二天起,市场上就会日复一日的大规模减少:
首先,因为没有银行,各类人等会将货币储存起来,比如埋在地下。
第二,有钱人等,会将货币熔化,铸成银锅、银碗、神像、玩具、首饰,等等。
第三,作为陪葬品,或者其他用途。
第四,因为海难等原因,大量消失。“海洋文明”越发达的国家,货币沉入海底、江底、湖底的速度越快。
第五,流往外国。对外贸易越发达的国家,货币外流的速度越快。
以上五条,是常识,不展开。
这就是说,雅典只有持续不断地大规模开采银矿,持续不断地大规模铸币,或许能勉强保证市场上有钱可用。
事实上,一切靠进口的雅典,任何时候,无论开采出多少银子,当天就会流往国外,有去无回。
总之,有关古希腊的白银之类的“记载”,全是子虚乌有的童话故事。
6
古希腊靠进口粮食搞文明?
古希腊出口的产品,主要是周边各国都不稀罕的陶罐、葡萄酒之类,而不是“石油”之类的战略物资。
换句话说,周边各国可以没有古希腊的陶罐、葡萄酒,而古希腊一日不可缺少周边的粮食。
古希腊只能用白银,用硬通货、贵金属,去换取周边国家的粮食。
在粮食产量极低的古代,谁掌握了粮食,谁就掌握了战略主导权,掌握了出口粮食的定价权。
在这样的背景下,古希腊的白银的价值,或者说对白银的定价权,不属于古希腊,而是属于周边国家。
一个靠进口粮食为生的国家或地区,会有独立自主的文明吗?没有!只有从属于粮食出口国的子文明。
结论
研究历史,首先必须识数。只有识数,才不至于“何不食肉糜”。
支持伯罗奔尼撒战争的“经济”数据,纯属胡编乱造。
伯罗奔尼撒战争史,纯属胡编滥造的伪史。
系列文章点击:
系列1:向徐松岩教授讨教雅典的粮食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