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汉唐使臣说:西亚没有“希腊罗马人”,只有来自中国的逃亡者

shengminwujiang 生民无疆 2023-01-30

近来,一度趾高气扬的“古希腊”“古罗马”,不仅不再趾高气扬,反而跑来中国古代史了。某些人企图依靠记载详明、传承有序的中国史书,来“证明”“古希腊”“古罗马”的“真实存在”,例如,最近有人宣称:汉朝使臣亲眼见过“古希腊”。

 我一再强调,在中国古代,修史是天大的事情,因为祖宗修史是为了后人“以史为鉴”,因此,中国古代的史书向来是公正客观、真实严谨的。

 中国古代史从来就不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只有为西方伪史鸣锣开道的胡适之流,才会鼓吹“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之类的邪说。因此,中国古代史只能证明真实存在过的历史的存在,和证明子虚乌有的历史的不存在,决不能证明杜撰出来的“古希腊”“古罗马”的“存在”。




在中国古代上,凡是甘肃以西的地方,包括由此出发所及的西南、正西、西北的广袤的区域,统称为西域。

有史以来,无数中国内地的炎黄子孙,络绎不绝地来到西域,就此扎下根来,在这里建立政权、生息繁衍。因此,关于西域,基于几十上百峰骆驼、百把商人、以贸易为主题的“丝绸之路”之类的“研究”,纯属鸡毛蒜皮、一叶障目的话题。

自汉武帝时期以来,中国朝廷派出的使节络绎不绝地进入西域,他们的双脚几乎走遍了西域大地。最令西方伪史头痛的是:中国使臣都是文化人,喜欢写日记,回国后又把所见所闻整理成文字上奏朝廷,并四处传播。中国朝廷又设有专职的史官,这些史官又将使臣们的文字写入了史书。中国又有特别重视“以史为鉴”的传统,导致这些史书有序地传承至今。因此,在浩如烟海的中国古文献中,有着无数的关于西域的记载,而且,这些记载是唯一的可靠且传承有序的历史资料。正是这些宝贵资料的存在,让某些人无法把这里的历史当做可以任意打扮的“小姑娘”

我很遗憾地告诉大家,在中国史书中,不仅找不到所谓的“希腊人”,而且,压根儿就找不到“希腊人”落脚的地方。


壹  东亚的绝对优势


在古代,中国内地和周边的任何一个组织,如果在本地打了败仗,只要往西逃,便可以轻松地找到生存空间,毫不费力地占据大片土地,建立政权,称孤道寡。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中国为中心的东方,无论是在政治、经济上,还是科技、文化、军事上,均拥有压倒性的优势。单说武器,中国始终领先好几代,《汉书·陈汤传》:

夫胡兵五而当汉兵一,何者?兵刃朴钝,弓弩不利。今闻颇得汉巧,然犹三而当一。


一名汉军士兵,足以对付3-5名西域士兵。如果再加上将领的战略战术的绝对优势,差距之大就完全没法说了。

有史以来,欧亚大陆上的统治者,大多是从中国地区走出去的。

欧亚大陆上所有的贵族,一定有中国血统。否则,一定是假冒的。

众所周知的,就有三次:

第一次,匈奴被汉朝打败后,便向西一直跑到欧洲,所到之处,皆称孤道寡;

第二次,突厥被唐朝打败后,逃到西边的散兵游勇,同样干出了一番大事业;

第三次是元朝,成吉思汗在还没有足够能力战胜金国的时候,向西出击,立马获得巨大成功。

    其实,除此之外,还有许多非著名的成功者。比如,西辽。宋朝的时候,辽国被金国灭后,辽国皇室成员耶律大石率领残部西逃。从 1124年西奔,短短几年后的1132年,耶律大石便在叶密立城登基称帝,很快便建立起疆域广大、称霸中亚的西辽政权。西辽以汉语汉字为官方语言文字,兴科举办学校,以中国经典为教科书,完全实施中国典章制度。直到成吉思汗大军到来,于1218年灭亡。




   汉朝的时候,正当匈奴战败一路向西高歌前进的时候,大月氏同时在西亚、南亚全面推进。匈奴沿着北线一路往西逃亡直至欧洲,大月氏沿着南线进入西亚、南亚,实现了一次对整个欧亚大陆的文化大普及。



    当匈奴改变欧洲的时候,大月氏也彻底改变了西亚、南亚。



贰  史上最早开拓西域的

“大夏”“大秦”人


1. 大夏

读过中学的人都知道张骞出使西域一事。

张骞出使西域的目的地是大月氏国。史载明确:大月氏人是羌人的一支,为炎黄族人(后文详述)。

这里先说明,西方伪史中的“波斯帝国”、古希腊史均为杜撰出来的、彻头彻尾的伪史,详见文末链接文章。希腊伪史中的“巴克特里亚王国”,正是张骞出使西域的目的地----大月氏国的地盘;大月氏占领前,这里叫做大夏。

事实上,大夏是比大月氏更早来到这里的中国人。

历史上,大夏与月氏长期为邻,一直生活在中国的西北地区。《逸周书·王会解》附《伊尹朝献·商书》,商朝立国之初,根据商汤的旨意,伊尹对四方来朝的贡品提出要求:


“伊尹受命,于是为四方令曰:臣请……正北空同、大夏、莎车、姑他、旦略、豹胡、戎翟、匈奴、楼烦、月氏、孅犁、其龙、东胡,请令以橐驼、白玉、野马、騊駼、駃騠、良弓为献。”



这就是说,早在公元前16世纪的商朝初期,大夏、月氏、匈奴便同时存在于中国的北部地区,并且纳入了商朝的朝贡国范围。  距今,已经三千六七百年了。

到了西周立国之初,大夏的地理位置发生了变化。据《逸周书·王会解》,西周建立后,位于周王朝西部地区前来朝贡的国家有:


 “其西,般吾白虎;屠州黑豹;禺氏騊駼;大夏兹白牛。犬戎文马,文马赤鬣缟身,目若黄金,名古黄之乘。”



在周王室的文献中,大夏与月氏(禺氏)、犬戎并列,被周王朝列为西部属国。我们知道,月氏(禺氏)、犬戎一直是位于西北地区的群体。

 在春秋时期,大夏的活动,也出现在《管子》之中。《管子·封禅书》:


“桓公既霸,会诸侯于葵丘,而欲封禅……桓公曰:‘寡人北伐山戎,过孤竹;西伐大夏,涉流沙,束马悬车,上卑耳之山……’”


《史记·封禅书》也记录了这一点:

“桓公曰:‘寡人北伐山戎,过孤竹;西伐大夏,涉流沙,束马悬车,上卑耳之山。’”


       二者所述是同一件事。管子时期,齐桓公曾经率兵西进,征讨大夏,越过沙漠地区,并取得胜利。齐桓公将这次胜利,列为他具备封禅泰山的重大业绩之一,也说明这是一次劳苦功高的战争。

       在《山海经·海内东经》,中,大夏被给出了较为明确的地理位置:

“国在流沙外者,大夏、竖沙、居繇、月支之国。西胡白玉山在大夏东,苍梧在白玉山西南,皆在流沙西,昆仑虚东南。昆仑山在西胡西。皆在西北。”


       由此可知,此时的大夏,位于当今中亚地区,大致在葱岭西部。

       到了汉朝初期,大夏的地理位置又发生了变化。《史记》:

“大夏在大宛西南二千余里妫水南。”


       在汉朝文景时期,大夏迁到了当今阿富汗北部地区,即后来的大月氏所在地。

       不难看出,大夏进入中国史籍,从商朝初年到汉武帝时期,长达1500年时间。

       稍加整理便知,早在三四千年前,大夏就生息繁衍在中国的西北地区,且长期与月氏、匈奴等为邻,一直同为商、周朝廷的附属国。

       在中原礼崩乐坏、天下大乱的春秋时期,大夏曾经较为强盛,一度在西北草原称霸,骚扰中原。后来,大夏被齐桓公击败,不得不西逃,进入中亚地区。后来因为某种压力,翻越葱岭定居于今阿富汗北部地区。其迁徙路线,与后来的大月氏基本一样。

 大夏、月氏相互之间十分熟悉,所以,大月氏没有费什么气力,便顺利实现了对大夏的统治,并融为一体。

汉武帝以来,中国有无数使臣抵达这里。《史记》的作者司马迁与张骞同朝为臣,《汉书》 的作者班固的亲兄弟班超驻守西域一辈子,正是他们给我们留下了这许多文字记载。

西方伪史宣称:大夏,就是“古希腊”的“巴克特里亚王国”。那么,我们就看看汉朝史书是如何记载所谓的“古希腊王国”的吧!(我曾有文章批驳,点击:亚历山大东征和希腊化,均为荒唐的伪史

大夏、月氏之间的相通之处,实在太多。《史记》:


“大夏……其俗土著,有城屋,与大宛同俗。无大长,往往城邑置小长。其兵弱,畏战。善贾市。及大月氏西徙,攻败之,皆臣畜大夏。大夏民多,可百余万。其都曰蓝市城,有市贩贾诸物……’”



 《汉书·西域传》:


“大宛国,……土地风气、物类民俗,与大月氏、安息同。”



大宛的风土人情与大月氏、安息相同。

我们谈到过,安息也是大月氏的一支创建的国家。《汉书·西域传》:


“大月氏国,……土地风气,物类所有,民俗钱货,与安息同。”



“自宛以西至安息国,虽颇异言,然大同,自相晓知也。”


由此可知,大夏的民俗,与大月氏一样;大夏的语言,与大月氏相通。这就证明了先秦文献关于大夏、大月氏的关系是可靠的。

这正是汉武帝不断遣使西域的主要原因之一。《史记·张骞传》:


 “天子既闻大宛及大夏、安息之属皆大国,多奇物,土著,颇与中国同俗,……诚得而以义属之,则广地万里,重九译,致殊俗,威德遍于四海。天子欣欣以骞言为然。”



张骞告诉汉武帝,包括大夏在内的西域大国,它们的文化与中国相近相通----这就是西方伪史中所谓的“古希腊”的“巴克特里亚王国”。这大大地激发起了汉武帝不断探索西域,“威德加于四海”的热情。

 我们知道,夏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至关重要的朝代。在商、周朝廷的文献中,称一个群体为“大夏”——不仅是“夏”,而且是“大夏”,这是十分值得我们注意的。

我们知道,在先秦文献中,“夏”,就是中国的代名词,这一文化传承至今,我们依然称中国为:华夏。

      《论语·八佾篇》:

“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


      又如《孟子·滕文公》:

“吾闻用夏变夷者,未闻变于夷者也。”


     汉朝建立百余年后,因为张骞出使西域,才重新发现一个可以称之为“大夏”的国度。

       在强调夷夏之防的汉武帝时期,对于外国国名,无论是音译,还是意译,都不可能随意使用“夏”字。

       唯一的可能,“大夏”不仅和匈奴一样原本是夏后氏之苗裔,而且是最正统的那一支。否则,商周朝廷没有理由称他们为“大夏”,汉朝更不会再一次予以确认。      

2. 大秦

我们知道,在春秋战国时期,有一个著名的秦国,随后又有一个著名的秦朝。春秋战国时期,秦国是直接与西域胡人接壤的强悍国家;秦朝建立后,更是打得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因此,西域称中国为大秦、中国人为秦人,这就是china的由来

“大秦”,本身便意味着与中国有着密切关系。印度人常以“摩诃至那”称呼中国。《大唐西域记》卷五:

“戒日王劳苦已曰:‘自何国来,将何所欲?’对曰:‘从大唐国来,请求佛法。’王曰:‘大唐国在何方经途所亘,去斯远近?’对曰:‘当此东北数万余里,印度所谓摩诃至那国是也’。”


戒日王问:先生从何而来?来这里做什么?

唐玄奘答:从大唐国来,来学习佛法。

戒日王问:大唐国在哪儿?离我们这里有多远?

唐玄奘答:印度人所说的“摩诃至那国”,就是大唐,位于这儿的东北方,距离几万里。

如前所述,鸠摩罗王也以“摩诃至那国”称呼中国。

“摩诃”,就是“大”;“至那”,就是“秦”。

“摩诃至那”,即:大秦。

摩诃至那、大秦、支那、china、中国,是一个意思。

中华强盛之时,便是“摩诃至那”;衰弱之时,便被省去“摩诃”成为“支那”。如此而已。

在佛教文献中,即便是在中国国内,有西域僧的场合,也常以秦、大秦称呼中国。如《高僧传》卷六:


“晋彭城郡有释道融……融与婆罗门拟相酬抗……融乃列其所读书并秦地经史名目卷部,三倍多之。什(指鸠摩罗什)因嘲之曰:‘君不闻大秦广学,那忽轻尔远来’。婆罗门心愧悔伏。”


这是发生在国内的故事。文中以“秦地”代“国内”;而来自于大月氏的名僧鸠摩罗什,便称中国为“大秦”。

以“大秦”称呼中国,很可能与大月氏有关。世代生活于祁连山的大月氏人,带着对秦人的深刻印象,征服了西亚、南亚的广大地区,随即让“大秦即中国”这一概念在这里扎下了根。

在西域,但凡与中国有着较重的中国风味的国家或者人群,皆被称作大秦。《魏书·大秦传》:


“大秦国……其人端正长大,衣服车旗拟仪中国,故外域谓之大秦。”


 “大秦”国名,并不是中国人起的,是来自“外域”。也就是说,是从“外域”翻译过来的。

这个著名的“大秦”,西方伪史傍中国史书,企图将之与杜撰出来的“古罗马”挂钩。事实证明,这个大秦就是古代的埃塞俄比亚,与古罗马毫无关系。详见《大秦国,不是罗马,而是古代埃塞俄比亚》。

有趣的是,中国史书中,还记载了位于西域的一个个“大秦”。 

      在中国古代文献中,除了阿克苏姆王国、拂林国、古叙利亚一带被称为大秦,在大月氏故地,即今阿富汗一带的地区,既有一个“大秦”,也有一个“忽懔国”。在前面的文章中,我们谈到过,隋唐以来,大秦、拂林便混为一谈。

      大秦州,是唐高宗时期奇沙州都督府所属的一个州。《新唐书•地理志》:

“西域府十六,州七十二(龙朔元年,以陇州南由令王名远为吐火罗道置州县使,自于阗以西,波斯以东,凡十六国,以其王都为都督府,以其属部为州县。凡州八十八,县百一十,军府百二十六):……奇沙州都督府(以护时犍国遏蜜城置),领州二:沛隶州(以漫山城置)、 大秦州(以睿蜜城置) 。”


       唐高宗时期,在苏定方大军平定西域之后,龙朔元年(661年),朝廷派遣王名远在西域设州置县,规范管理。以这一带的十六个国家为都督府,其下设州县,共88个州、110个县,同时设置了126个军府。其中,以护时犍国为基础,设置奇沙州都督府,其下辖沛隶州、 大秦州。

       护时犍国,在《大唐西域记》卷一称之为“胡寔健国”:

“胡寔健国东西五百余里,南北千余里。国大都城周二十余里。多山川,出善马。”


      不难看出,在西域来说,该国的版图已经不小。据《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第二:

“出铁门至睹货罗国(旧曰吐火罗讹也)。自此数百里渡缚刍河至活国。即叶护可汗长子呾度设(设者官名也)所居之地。又是高昌王妹婿。……设云:“弟子所部有缚喝国,北临缚刍河,人谓小王舍城……”时缚喝西南,有锐末陀、胡寔健国,其王闻法师从远国来,皆遣贵臣拜请过国受供养。……入揭职国,东南入大雪山,行六百余里出睹货罗境入梵衍那国。”


      可见,唐玄奘上述活动区域,包括忽懔国、缚喝国、锐秣陁国、胡寔健国,均在吐火罗地区,属于西突厥王子所辖的范围。苏定方平定西域之后,均归属大唐,列为州县。根据《新唐书•地理志》,这一带大体属于奇沙州都督府所辖。

      值得注意的是,唐玄奘是受护时犍国王的盛情邀请,抵达该国的,并且受到国王的“供养”。按照《大唐西域记》的惯例,唐玄奘必然要说到该国的佛教、异教传播情况,风土人情。有趣的是,对护时犍,他却令人吃惊地惜墨如金,没有做任何描述。《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也是如此。

       又据《大唐西域记》卷一,距离护时犍国不远,还有一个“忽懔国”,而唐玄奘还曾到过这个国家:


“忽懔国周八百余里。……西至缚喝国。……缚喝国东西八百余里,南北四百余里,北临缚刍河。国大都城周二十余里,人皆谓之小王舍城也。……从大城西南入雪山阿,至锐秣陁国。锐秣陁国东西五六十里,南北百余里……西南至胡寔健国。”


      忽懔国与护时犍国之间是缚喝国,著名的小王舍城便属于缚喝国。

      根据十六个都督府设置情况,奇沙州都督府的周边是月支都督府、脩鲜都督府、写凤都督府、波斯都督府。奇沙州都督府所辖之大秦州,应该是基于原忽懔国疆域。也就是说,大秦州和忽懔国,可能就是一回事。

      如前所述,在大月氏抵达之前,这里已经有来自中国的大夏人。长期以来,大月氏在这一地区建国后,并以此为基地,在西亚、中亚、南亚地区不断扩张,创建了巨大的基业。

在这样的地方的“大秦”,一定是拥有更加浓厚的中国色彩的一个群体,也就是说,比大月氏更晚来到这里,甚至是来自中国内地的一群人。因此,我们不能排除另外的可能:秦朝灭亡后,大批的秦朝遗民或者更晚的一批人逃亡到了这里,并在此定居。 

在汉、唐文献中,还有一个大秦,就是位于当今印度东北部的阿萨姆邦的“大秦婆罗门国”。

 

 


 

《新唐书·地理志》:

“一路自诸葛亮城西去腾充城二百里。又西至弥城百里。又西过山,二百里至丽水城。乃西渡丽水、龙泉水,二百里至安西城。乃西渡弥诺江水,千里至大秦婆罗门国。又西渡大岭,三百里至东天竺北界个没卢国。”


 

《新唐书·地理志》描述的路线,其中有当今国人熟知的腾冲、丽江。从腾冲出发,往西行1600里,便到了个没卢国。

个没卢国,两《唐书》又作“迦没路国”。

大秦婆罗门国的位置,就在“东天竺北界个没卢国”。

唐玄奘西游天竺时,就到过这个“个没卢国”。在《大唐西域记》、《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记为“迦摩缕波国”,并且留下了颇为有趣的故事。

《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五:

 


“经二日,东印度鸠摩罗王遣使奉书,与戒贤法师曰:弟子愿见支那国大德,愿师发遣慰此钦思。……(玄奘)法师辞与使俱去至彼。王见甚喜,率群臣迎拜赞叹,延入宫,日陈音乐饮食花香,尽诸供养,请受斋戒。如是经月余。戒日王……发使语鸠摩罗王:急送支那僧来。鸠摩罗王敬重法师,爱恋无已,不能舍离,语使曰:我头可得,法师未可即来。”


迦摩缕波国的鸠摩罗王听说有一位大唐僧人在本国附近活动后,便派人一再邀请来本国做客。盛情之下,唐玄奘便来到迦摩缕波国,受到鸠摩罗王热情招待。附近有一位“戒日王”,也曾派人邀请唐玄奘。戒日王当听说被鸠摩罗王接去后,立即派遣使臣到迦摩缕波国,要求将唐玄奘送到他那里。鸠摩罗王说:要我的脑袋可以,若想要唐玄奘,那就得等一段时间。

戒日王是虔诚的佛教徒,佛教史上著名人物。戒日王对唐玄奘的热情,可以说与他的信仰有关,更多的是为了解有关中国的信息。

但是,鸠摩罗王和他的迦摩缕波国,则与佛教毫无关系。《大唐西域记》卷十:

 


“迦摩缕波国周万余里,国大都城周三十余里。……宗事天神,不信佛法。故自佛兴以迄于今,尚未建立伽蓝,招集僧侣。其有净信之徒,但窃念而已。天祠数百,异道数万。”


迦摩缕波国“周万余里”,都城便“周三十余里”,显然是一个很大的国家。但是,在这个国家,到处是异教的“天祠”,没有一座佛教寺院。

鸠摩罗王,在《大唐西域记》作拘摩罗王。

鸠摩罗王为什么对唐玄奘如此感兴趣呢?在《大唐西域记》卷十中,他与唐玄奘有这样的对话:

“拘摩罗王曰:‘虽则不才,常慕高学,闻名雅尚,敢事延请。’曰:‘寡能褊智,猥蒙流听。’拘摩罗王曰:‘善哉!慕法好学,顾身若浮,逾越重险,远游异域。斯则王化所由,国风尚学。今印度诸国多有歌颂摩诃至那国《秦王破阵乐》者,闻之久矣,岂大德之乡国耶?’曰:‘然。此歌者,美我君之德也。’拘摩罗王曰:‘不意大德是此国人,常慕风化,东望已久,山川道阻,无由自致。’”


 

翻译如下。

鸠摩罗王说:本人不才,久闻先生大名,所以冒昧邀请您过来指教我。

唐玄奘说:本人才疏学浅,愧不敢当。

鸠摩罗王说:先生了不起啊,不惧艰险,不远万里,只身一人到异国他乡游学,能有这样的精神,一定是圣王明君教化的结果。目前,印度各地很流行“摩诃至那国”的《秦王破阵乐》,这曲子,莫非就是来自贵国?

唐玄奘说:正是,这是歌颂我国皇上的曲子。

鸠摩罗王说:先生果真来自“摩诃至那国”。我一直仰慕“摩诃至那国”,渴望建立联系,苦于山川阻隔,没办法亲自去啊!

显然,因为唐玄奘是中国人,所以鸠摩罗王对唐玄奘感兴趣。他是希望借此增加对中国了解。

鸠摩罗王说仰慕中国,也一再付诸于实际行动。《新唐书·西域传》:

 


“二十二年,遣右卫率府长史王玄策使其国,以蒋师仁为副;未至,尸罗逸多死,国人乱,其臣那伏帝阿罗那顺自立,发兵拒玄策。……玄策挺身奔吐蕃西鄙,檄召邻国兵。吐蕃以兵千人来,泥婆罗以七千骑来,……东天竺王尸鸠摩送牛马三万馈军,及弓、刀、宝缨络。迦没路国献异物,并上地图,请老子象。玄策执阿罗那顺献阙下。”


 

在唐玄奘到达迦摩缕波国之后不久,贞观二十二年,唐朝使臣王玄策一行平定天竺时,吐蕃出兵千人,泥婆罗派出七千骑兵,鸠摩罗则送去牛马三万和大批的军用物资,配合王玄策一举平定了“五天竺”。

此战之后,与王玄策一见面,鸠摩罗王除了给大唐天子“献异物”,还做出了两件重大的事情,《旧唐书·西戎传》:


 “有伽没路国,……王玄策至,其王发使贡以奇珍异物及地图,因请老子像及《道德经》。”



第一,“上地图”,即奉上版籍,主动对唐称臣,恳请列入中国的疆土;

第二,“请老子象”,即皈依大唐的国教。

因此,东天竺地区后来被朝廷划定为月氏都督府下属的盘越州。之所以取名“盘越”是因为早在汉朝,这里便由中国人建立了盘越国,《魏略·西戎传》:

“盘越国一名汉越王,在天竺东南数千里,与益部相近,其人小与中国人等,蜀人贾似至焉。”


其实,在此之前,鸠摩罗王曾与大唐使臣李义表有过一场关于“宗教”问题的交流。《集古今佛道论衡》卷丙:

 


“贞观二十一年,西域使李义表还,奏称:东天竺童子王所,未有佛法,外道宗盛。臣已告云:‘支那大国未有佛教已前,旧有得圣人说经,在俗流布。但此文不来,若得闻者,必当信奉。’彼王言:‘卿还本国,译为梵言,我欲见之,必道越此徒,传通不晚。’登即下敕,令玄奘法师与诸道士对共译出。”


贞观二十一年(公元647年),即王玄策平定天竺的前一年,李义表归国后报告唐太宗:鸠摩罗王(即童子王)的国家,不信佛教,另外的宗教颇为兴盛;我告诉鸠摩罗王,早在没有佛教之前,中国就已经有了道教,如果了解了道教教义之后,你们一定会皈依的。童子王说,麻烦你们把它翻译成梵文,我想好好学习,如果一定超越其它宗教,再传播不迟。唐太宗下令唐玄奘与蔡晃、成玄英等一起组织翻译。

可见,起初,鸠摩罗王还多少有半信半疑的成分。但是,当王玄策平定天竺之时,他主动担当后勤任务,之后,又当主动献上地图,直接“请老子像及《道德经》”,表明其态度有了根本变化。

此后,他与“五天竺”各国国王一样,始终对大唐朝廷十分恭顺。

鸠摩罗王与其它天竺国表现不同,而中国史籍也称迦摩缕波国为“大秦婆罗门国”,这意味着,当时的中国人是认同他们为同胞的。

迦摩缕波国,因为他们明显有别于当地人,故被称为“大秦”;因为不信奉佛教,而是信奉“外道”,故而称之为“大秦婆罗门国”。

 

 

 

迦摩缕波国人,确实与一般印度人不同。按唐玄奘的记载,这不同之处,首先表现在人种上。《大唐西域记》卷十:


“迦摩缕波国……语言少异中印度……此国东山阜连接,无大国都,境接西南夷,故其人类蛮獠矣。详问土俗,可二月行,入蜀西南之境。”


唐玄奘发现了迦摩缕波国的几个特点:

第一,这里的语言与中印度有所不同;

第二,这里与中国西南地区接壤,距离中国西南边境只有二个月的路程;

第三,最重要的是,他们与中国南方的族群差不多。

事实证明,唐玄奘所言不虚。

迦摩缕波国与唐代西南地方政权南诏接壤,二者保持着密切联系。唐人樊绰《蛮书》卷十:

 

“大秦婆罗门国,界永昌北,与弥诺国江西正东安西城楼接界,东去蛮阳苴咩城四十日程。蛮王善之,街来其国。”


 

迦摩缕波与南诏之间往来频繁,关系友好。

《旧唐书·西戎传》有更多记载:


 “有伽没路国,其俗开东门以向日。”


  迦摩缕波国人崇拜东方,与中国传统文化高度一致。因此,鸠摩罗王向王玄策提出“请老子像及《道德经》”,就在情理之中了。唐玄奘说这里“事天神”,遗憾的是,他没有描述更多内容。

迦摩缕波国人,与中国傣族人同根同源。《阿萨姆邦的那些人和事阿萨姆纪行之四》(https://www.fmprc.gov.cn/ce/cein/chn/sgxw/t1369823.htm):

“接待我们的印度朋友讲,当地方言称阿萨姆为‘Asom’,就是掸族的意思,与我国的傣族属于同一个民族。穿行在阿萨姆街头,发现这里的民众与我们确实很有‘亲戚像’。在与邦首席秘书会谈时,执掌礼宾行政事务的女士就穿一身传统筒裙装,并告诉我们她就是傣族,让我们倍感亲切,仿佛见到了家乡人。邦首席秘书讲,应邦政府邀请,2014年云南保山市组团到访并参加当地文化节,反响热烈,他也很想去云南看看,邻居毕竟越走越亲啊!



阿萨姆民风淳朴,人民热情好客,许多人主动与我们攀谈,说起中国唐代高僧玄奘游历阿萨姆的故事。这可不是牵强附会,而是确有其事。《大唐西域记》载,公元7世纪,玄奘接受了当地国王拘摩罗(kumāra)的邀请来阿萨姆邦讲经说法,对当时强大繁荣的迦摩缕波王国赞誉有加。无论是当年还是今天,玄奘在阿萨姆都是拥有千万粉丝的‘明星’。玄奘之后,阿萨姆的佛教衰落了,但拜玄奘之福没有消亡。在丁苏吉亚地区,我们探访了这里的佛寺,庙内常有信徒奉烛,香火还挺旺。”




叁  波斯之源:大月氏国


汉朝建立后较长一段时间,北方的匈奴十分猖獗,视汉朝的北方边疆为他们的后花园,肆意抢掠、践踏。汉武帝登基后,决定以武力解决问题。

在得知大月氏是匈奴的世仇后,汉武帝便派遣张骞作为使臣,意图联络大月氏共同打击匈奴。

自此,大月氏行踪再一次进入中国史册,并展开了一幅丰富多彩、波澜壮阔、历时数百年的画卷。特别值得指出的是,自此,大月氏人所到之处,才有了文字记载的历史。

大月氏和匈奴一样,也是正宗的炎黄子孙。《后汉书·西羌传》:

“西羌之本,出自三苗,姜姓之别也,其国近南岳。及舜流四凶,徙之三危(三危山,在今沙州敦煌县东南,山有三峰,故曰三危也)……湟中月氏胡,其先大月氏之别也,旧在张掖、酒泉地。……被服饮食言语略与羌同,亦以父名母姓为种。”


大月氏,本是炎帝后裔,原本居住在南岳衡山附近。舜帝时,将他们流放到敦煌南面的地区,他们便在敦煌、祁连这一带逐水草而居。

按《史记》正义,“涼、甘、肃、瓜、沙等州,本月氏国之地。”那么,在春秋战国时期,月氏长期与秦国为邻。这正是月氏人以“秦”称呼中国的原因。

汉朝初期,大月氏被匈奴打败,不得不留下小部分人马看守敦煌南的家园,大部往西迁徙,寻找新的生存空间。

东汉时,那部分没留守故土的“小月氏”,依旧生活在这一带。大月氏的服饰、饮食、语言与羌人大致相同。他们也以父亲的名、母亲的姓分别族群,这与唐代著名的南诏王族一样。

 关于大月氏的西迁,史书记载颇为详细。

《汉书·西域传》:


 “大月氏本行国也,随畜移徙,与匈奴同俗。控弦十余万,故强轻匈奴。本居敦煌、祁连间,至昌顿单于攻破月氏,而老上单于杀月氏,以其头为饮器。月氏乃远去,过大宛,西击大夏而臣之,都妫水北为王庭。其余小众不能去者,保南山羌,号小月氏。”



《史记·张骞传》:

“时月氏已为匈奴所破,西击塞王。塞王南走远徙,月氏居其地。昆莫既健,自请单于报父怨,遂西攻破大月氏。大月氏复西走,徒大夏地。”


 匈奴的老上单于,主要活动在汉文帝时期。

 当时,月氏兵强马壮,不大瞧得起匈奴。双方战争不断,月氏战败。最终,月氏王也被匈奴的老上单于杀死。月氏只好逃亡,寻找新的生存空间。

 月氏虽然打不过匈奴,但是,当他们往西走,在收拾其他蛮族时,根本不需要费力气。他们一路西行到伊犁河流域,赶跑了统治这一地区的塞王,定居下来。塞王逃到罽宾重新建国,最终还是被一路跟来的大月氏给灭了。

不久,大月氏的另一个世仇乌孙王,借匈奴之兵,又追杀过来。没办法,大月氏只好将伊犁河流域让给乌孙,继续搬家。

这一次,他们索性走远点,远离匈奴。他们穿过大宛,来到大夏,征服并占领大夏。

至此,大月氏定居下来,就此,开启了“波斯”历史。

希腊伪史中的“波斯帝国”,纯属胡言乱语《汉书·西域传》(《史记》同):


“自宛以西至安息国……其地无丝漆,不知铸铁器。及汉使亡卒降,教铸作它兵器。得汉黄白金,辄以为器,不用为币


此前,在这广大的区域里,既不知道金银是货币(古希腊金融史纯属胡说),也不知道冶铁,更不懂得铸造技术,如何建立、统治一个面积五六百万平方公里的大帝国?如何能为528万(希罗多德的数据)官兵造出兵器?

大月氏到来后,这里才诞生了国家。

《汉书·西域传》:


 “大月氏国,治监氏城,去长安万一千六百里。不属都护。户十万,口四十万,胜兵十万人。……民俗钱货,与安息同。……大夏本无大君长,城邑往往置小长,民弱畏战,故月氏徙来,皆臣畜之。共禀汉使者,有五翕侯:一曰休密翕侯,治和墨城……二曰双靡翕侯,治双靡城……三曰贵霜翕侯,治护澡城……四曰肸顿翕侯,治薄茅城,……五曰离附翕侯,治高附城……凡五翕侯,皆属大月氏。”



 在大夏的土地上,他们重建大月氏国,定都阿姆河边,建立政权,发行货币。

 大月氏最初的地盘,在当今的阿富汗一带,共有十万户人家。他们将这里划分为五个地区,设置五个“翕侯”进行治理。后来,当汉朝使者来到大月氏时,这五个地区的首领(“五翕侯”)也同时参加了接见。

 占领阿富汗地区,仅仅是一个序曲。

 进入西域后,几经迁徙,终于远离匈奴,再也没有谁能给他们大的威胁。

大月氏开始放手经营大事业。



肆   昭武九姓:非主流的大月氏人


征服大夏,并建立大月氏国的,仅是大月氏的主体部分,即大月氏王率领的那一批人马。

大月氏在漫长的迁徙途中,不断有人掉队,有人主动留在当地,有人脱离主体单干。

大月氏的这些“散兵游勇”,同样很不简单,他们取得的战绩,丝毫不亚于月氏王。东起葱岭,西至里海的广大地区,几乎全部被大月氏的散兵游勇们拿下了!

张骞出使西域时,见到了一个“康居国”。这个国家,大致位于巴尔喀什湖与咸海之间的广大地区。其版图,应该不小于大月氏国。

康居的统治者,也是大月氏人,但他们与月氏王不是一伙的。

这一支月氏人在占领康居后,建立了一个规模不小的国家。《汉书·西域传》:


“康居国,……与大月氏同俗。……康居有小王五……凡五王,属康居。”



康居将领土分为五个区域,由五个诸侯进行治理。

这是一个很有趣的现象。

大月氏国,将领土分为五个区域,由五个诸侯进行治理。《汉书·西域传》:


“(大月氏)有五翕侯:一曰休密翕侯……二曰双靡翕侯……三曰贵霜翕侯……四曰肸顿翕侯……五曰离附翕侯……”



大月氏进入印度后,印度也出现了东、南、西、北、中为“五天竺”。《新唐书·西域传》:


 “天竺国,汉身毒国也……分东、西、南、北、中五天竺,皆城邑数百。”



大月氏所到之处,均将领土分为五个区域进行治理。

这不是巧合,而是遵循中国传统文化的表现。

前面说过,月氏本是炎帝后裔,原居住在南岳衡山附近。舜帝时,被流放到敦煌一带三危。他们迁徙到三危,本质上是发配“充军”,《史记·五帝本纪》:


“迁三苗于三危,以变西戎……乃流四凶族,迁于四裔,以御螭魅,于是四门辟,言毋凶人也。”



这就是说,月氏在“三危”,承担着两大任务:一是同化西部边陲的“西戎”,二是给天子看守西大门,抵御一切侵略者的任务。他们干得不错,天子的西大门确实很安全了。

无疑,承担如此重任的他们,必然始终接受者中央政府领导。事实上,大禹治水的时候,就来到了他们这里。

《史记·夏本纪》:


“黑水西河惟雍州……三危既度,三苗大序。其土黄壤,田上上,赋中下。……织皮昆仑、析支、渠搜,西戎即序。……道黑水,至于三危,入于南海。”



关于“大禹治水”的内涵和意义,一些专家一直在误传。其实,所谓的“大禹治水”,实际是进行了一次全国性的资源普查、赋税标准确定,并实现了对地方管理的规范化。

大禹一行来到“三危”后,考察了这里的土壤质量,确定了相应的赋税标准,兴修了黑水流域的水利工程,同时,还规范了这里的统治秩序,《史记·夏本纪》:


“咸建五长……”


对此,孔安国解释曰:


“诸侯五国,立贤者一人为方伯,谓之五长,以相统治。”


意思是说,每五个小诸侯,归属于一个大诸侯领导,大诸侯对中央负责。

那么,自那时候起,月氏便是下属五个小诸侯的模式。事实上,将天下按方位划分为东南西北中五大区域,这本来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典型特征之一。

作为中国早期的方国之一的月氏,将中国传统带到了他们的新家。

《新唐书·西域传》:


“(康国等昭武九姓)以十二月为岁首……十一月鼓舞乞寒,以水交泼为乐。”



这些,与国内“羌人”即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是一致的。以十二月为岁首,是商朝的历法。很可能,在西周建立后,他们拒绝接受朝廷的领导了。

我们继续说康居。

封建制的必然结果,就是分裂、细胞裂变。到了中国南北朝的时候,“昭武九姓”代替了康居。当然,他们的人马不断发展壮大,地盘也扩大了许多。

以康居为基础,发展演变为以康国为首的一个国家集团。他们自称是从祁连山北“昭武城”迁徙出来的大月氏人后裔。为了教育子孙不忘本,他们以“昭武”为姓。

康国,源于汉朝时的康居,它在中亚拥有强大的影响力、控制力。《魏书·西域传》:


 康国者,康居之后也。……其王本姓温,月氏人也。旧居祁连山北昭武城……名为强国,西域诸国多归之。米国、史国、曹国、何国、安国、小安国、那色波国、乌那曷国、穆国皆归附之。”



自中国南北朝起,著名的“昭武九姓”,即以“昭武”为姓的九个国家,出现在中国史册。在隋唐时期,他们甚为活跃。

《新唐书·西域传》:


“康者……君姓温,本月氏人。始居祁连北昭武城,为突厥所破,稍南依葱岭,即有其地。枝庶分王,曰安,曰曹,曰石,曰米,曰何,曰火寻,曰戊地,曰史,世谓‘九姓’,皆氏昭武。”



对于“枝庶分王”,在《隋书·西域传》有更明确的描述,如:


“(米国)其城主姓昭武,康国王之支庶……(何国)其王姓昭武,亦康国王之族类,……(乌那曷国)王姓昭武,亦康国种类,……(穆国)其王姓昭武,亦康国王之种类也……”



可见,这些国家的国君,出自于大月氏的同一个家族,其源头是在汉朝时建立康居国的那个家族。

“昭武九姓”,只是一个称呼,其含义是以“昭武”为姓那些西域国家。它包含以下内容:

1.这些国家的王族,均为大月氏人。

2.他们的王室,与康国国王同属一个血脉。其它八国,是从康国中分离出来的。

3.他们以“昭武”为本族的姓氏、血统标识。

牢记祖宗之地,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之一。自古以来,国人便将祖宗之地放在姓氏之前,如琅琊王、太原王,清河崔、博陵崔。由此可知,这一支大月氏以“昭武”为姓,在不忘祖宗之地的同时,也明确了与其它的大月氏人的区别。

也就是说,他们与建立大月氏国的那些人,不是同一个家族。

关于“昭武”,《汉书·地理志》:


 “张掖郡,故匈奴昆邪王地,武帝太初元年开……县十:……昭武,莽曰渠武。”



汉武帝击败匈奴,收复河西走廊,在张掖郡下设有一个昭武县(现甘肃临泽县一带)。也许,这就是大月氏人的祖居地。

不知什么时候,位于克什米尔的罽宾国,也成了昭武家族的地盘。《隋书·西域传》:


 “漕国,在葱岭之北,汉时罽宾国也。其王姓昭武,字顺达,康国王之宗族。”



隋朝的时候,罽宾更名为漕国,国王改姓昭武,由康国王之宗族世袭了。进入唐朝后,又改回原名罽宾。

这个家族,可谓枝繁叶茂。在东起克什米尔,西至里海的广大区域,都是他们的生存空间。

唐朝时,“昭武九姓”诸国,均隶属于安西都护府管辖。各国的国君,均由朝廷任命;各国的军队,均服从安西都护府的调遣;各国君主的公子,都在长安读书;各国的储君,都在长安担任皇帝的卫士。当然,不少“昭武九姓”的贵族,入朝为官。


 对于昭武九姓来说,前面所说的业绩,其实不算啥,因为,他们还有更加宏伟、值得大书特书的成就。


伍   安息:“昭武”家族创建的国家


1

也是从张骞出使西域开始,大名鼎鼎的安息国开始进入中国史册。

汉武帝时,安息国的疆域,已经是东起大月氏国,西达西海即地中海,成为西域版图最大的国家。

《史记·大宛列传》:


“安息……其属小大数百城,地方数千里,最为大国……条枝在安息西数千里,临西海……而安息役属之,以为外国。”



安息国的王室,是大月氏人,而且是“昭武九姓”。

《后汉书·西域传》:


“安息国……其东界木鹿城,号为小安息,去洛阳二万里。”



《北史·西域传》:


“安国,汉时安息国也。王姓昭武氏,与康国王同族,字设力;妻,康国王女也。都在那密水南,城有五重,环以流水,宫殿皆平头。王坐金驼座……风俗同于康居……



《新唐书·西域传》:


“康者……君姓温,本月氏人。始居祁连北昭武城,为突厥所破,稍南依葱岭,即有其地。枝庶分王,曰,曰曹,曰石,曰米,曰何,曰火寻,曰戊地,曰史,世谓‘九姓’,皆氏昭武。”



上述二段话,包含以下信息:

1、南北朝时期,安息衰落,退回到“号为小安息”起家之地木鹿城一带,沦为“安国”;

2、安息国国王,也姓昭武,与康国王同一家族;安国,是正宗的“昭武九姓”之一。

3、虽然已经衰落,但是安国国王依然摆着大安息国国王的架势,王城、王宫、王座均极度奢华。

我们再来看史书对安息的记载。

关于安息的风土人情,《汉书·西域传》:


“大宛国,……土地风气、物类民俗,与大月氏、安息同。”

“大月氏国,……土地风气,物类所有,民俗钱货,与安息同。”

“自宛以西至安息国,虽颇异言,然大同,自相晓知也。”



由此可知:

1、安息的民俗,与大月氏是一样的;

2、安息的语言,与大月氏是相通的;

3、大月氏、安息的货币,也是一样的。

这,正是汉武帝不断遣使西域的主要原因之一。《史记·张骞传》

 “天子既闻大宛及大夏、安息之属皆大国,多奇物,土著,颇与中国同俗,……诚得而以义属之,则广地万里,重九译,致殊俗,威德遍于四海。天子欣欣以骞言为然。


张骞告诉汉武帝,在西域有安息、大宛、大夏这样的大国,它们的文化,与中国相近相通。汉武帝得知后,大大地激发起了不断探索西域,“威德加于四海”的热情。

2

除了在语言、民俗等方面与大月氏相同,安息人的民族记忆或者说宗教信仰,也是高度的中国化的。

《史记·大宛列传》:

“安息长老传闻条枝有弱水、西王母,而未尝见。”


又,《汉书·西域传》:

“安息长老传闻条支有弱水、西王母,亦未尝见也。自条支乘水西行,可百余日,近日所入云。”


安息的“长老”,即德高望重的老人们说:在安息西边的属国条支,有弱水、西王母,但是他们没有见到过;自条支入海,乘船西行约百余日,便可到达太阳落山之处,在那里,就能见到弱水、西王母了。

这是一个铁证。

因为,在这个世界上,弱水、西王母,是中国人所独有的历史与文化记忆

据十分古老的奇书《山海经·大荒西经》:


“西海之南,流沙之滨,赤水之后,黑水之前,有大山,名曰昆仑之丘……其下有弱水之渊环之,其外有炎火之山,投物辄然。有人戴胜,虎齿,有豹尾,穴处,名曰西王母。此山万物尽有。”



一直往西走,抵达西海,在西海之南、流沙之滨,赤水之后,黑水之前,有一座大山,名叫昆仑山;过了山下的弱水,上了昆仑山,就能见到西王母,得道成仙,进入应有尽有的天堂。

弱水、西王母,在极西之地、日落之处----这是来自中国远古、随着血脉而世代传承的记忆。这些记忆,大多保存到了中国本土宗教道教之中。

随着对条支的深入了解,“安息长老”的传闻,又转向了更西边的大秦国。因为,大秦位于“西海之南”,且有“流沙”、有河流,地理特征与《山海经》记载的有相近之处。

《后汉书·大秦传》:

“或云其国(大秦国)西有弱水、流沙,近西王母所居处,几于日所入也。”


《魏书·大秦传》:


“大秦国……从条支西渡海曲一万里,……大秦西海水之西有河,河西南流。河西有南、北山,山西有赤水,西有白玉山。玉山西有西王母山,玉为堂云。”



这个“传闻”,不仅被持续载入中国史册,记载的内容越来越丰富,越来越与《山海经》和道教典籍接近,而且在中国产生了极大的反响,真的吸引了不少中国人前往安息,寻访弱水、西王母。

无疑,这些内容均来自“安息长老”。

和中国人一样,这个记忆,安息人也是代代相传,因此,他们也世世代代在追寻这个地方。

无疑,安息人就是月氏人,来自中国的大月氏人。

正因为如此,安息国王才对中国表示了足够的兴趣、热情、尊重。《史记·大宛列传》:


“初,汉使至安息,安息王令将二万骑迎于东界。东界去王都数千里。”



汉武帝曾派遣使臣出访安息。安息王闻讯后,激动不已,高度重视,专门派出二万骑兵到东部边界,迎接汉朝的使臣,将他们一直护送到自己的都城。

关于安息的历史,我们可以做如下推测:汉朝初期,作为昭武九姓之一,安国的开创者被分封在“小安息”。“小安息”的君主不断对外开疆拓土,很快便打出了一个“安息王国”。

南北朝时期,大月氏的另一支创建的波斯,击败安息,取而代之。


3

有趣而且值得思考的是,安息国与大秦国为邻,而安息称自己的这个邻国为“大秦”。

在西域,但凡有着浓重的中国风味的国家或者人群,皆被称作大秦。《魏书·大秦传》:


“大秦国……其人端正长大,衣服车旗拟仪中国,故外域谓之大秦。”


 “大秦”国名,并不是中国人起的,是来自“外域”。也就是说,是从“外域”翻译过来的。

汉朝是通过安息而得知了解大秦的。基本可以肯定,“大秦”之名,也是来自安息。

也就是说,安息认为,“大秦”这个国家,比自己还要“中国化”,甚至认定:“大秦”就是中国人创建的国家。

春秋战国以来,月氏人一直与秦国为邻,时间长达数百年。月氏人认定“大秦”是中国人的国家,应该不会有错。事实上,“大秦”在诸多方面确实很“中国”。

由此,我们可以这样推测:“大秦”,很可能是秦朝遗民创建的国家。秦朝灭亡后,其皇室成员,或者驻守边关的军队,往西边逃亡,抵达西亚后停留下来,就地建立新的国家。鉴于汉军攻占咸阳后,秦朝驻守边关的数十万大军消失得无影无踪,我们认为,这种可能性是极大的。


陆   贵霜王国:扩张后的大月氏国


中国西汉汉文帝在位期间(前179—前157年),大月氏王带领人马,从祁连山出发,几经周折,终于在阿富汗一带的地区站稳脚跟,重建了一个拥有10万户人家、总人口40万的大月氏国。


(注:此为草图)


1.征服印度次大陆

一百多年后,大约在西汉晚期,大月氏国改朝换代了。大月氏国五大诸侯之一的贵霜翎侯丘就却,自立为王,灭掉了其它四个诸侯,建立了贵霜王国。

新成立的贵霜王国朝气蓬勃,丘就却和他的儿子阎膏珍,率兵东征西讨,在夺回了安息侵占的土地之后,以主要精力向东扩张。经过两代国王的努力,夺回高附,征服濮达、罽宾,占领天竺,建立起一个疆域广大的国家。

  这个时间点,我们不妨把它假定为公元元年。

《后汉书·西域传》:


“大月氏国……户十万,口四十万,胜兵十余万人。初,月氏为匈奴所灭,遂迁于大夏,分其国为休密、双靡、贵霜、肹顿、都密,凡五部翎侯。后百余岁,贵霜翎侯丘就却攻灭四翕侯,自立为王,国号贵霜。侵安息,取高附地。又灭濮达、罽宾,悉有其国。丘就却年八十余死,子阎膏珍代为王。复灭天竺,置将一人监领之。月氏自此之后,最为富盛,诸国称之皆曰贵霜王。汉本其故号,言大月氏云。”



贵霜王国在其巅峰时期,疆域到底有多大呢?

《后汉书·西域传》:


“从月氏、高附国以西,南至西海,东至盘越国,皆身毒之地。身毒有别城数百,城置长。别国数十,国置王。虽各小异,而俱以身毒为名,其时皆属月氏。月氏杀其王而置将,令统其人。”



贵霜王国的疆域是:北起帕米尔高原,南至大海;西与安息接壤,东与盘越国为邻。

北、南、西这三面都是比较清楚的。只要弄清楚了东面的盘越国,就能知道贵霜王国的版图了。

《魏书·西戎传》:

“盘越国一名汉越,正在天竺东南数千里,与益部相近,其人小与中国人等,蜀人贾似至焉。”


盘越国,又名汉越国,位于天竺的东南,与汉朝时的益州刺史部相近;盘越国的人与中国人差不多。中国蜀地商人可能到过这里。

盘越国,就是中国人所建立的国家。盘越国人,和大月氏一样,都是神农后裔,正宗的炎黄子孙。他们的后裔,将这里发展为“大秦婆罗门”。

根据法显《佛国记》和有关记载,我们推测,贵霜王国与盘越国之间,大致以恒河为界。由《后汉书·西域传》可知:

1.以前,印度、巴斯基坦这一带地区,有数百城、数十国,是一个碎片化的地方。

2.大月氏在阿富汗地区建国后不久,便让这些小国统统臣服于大月氏,即成为了大月氏的附属国。

3.贵霜王国建立后,杀掉了这一个个小头目,实行一元化领导。

4.大月氏征服了除印度东部部分地区之外的,包括印度、巴基斯坦在内的整个印度次大陆。

特别值得我们注意的是:来自中国西北的大月氏的地盘,与来自中国西南的中国人建立的盘越国,无缝对接了。

简明而通俗地说,自公元元年起,整个印度次大陆,便被来自中国的人统治着。

(专家们所宣称的“印欧语系”的“雅利安人”,在哪儿呢?莫非就是指上述这些人?)

从此,天竺地区动态,开始进入中国的史书。

从此,天竺地区,诞生了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中国史书记载和中国文人的游记。

2.汉唐时期,天竺与中国的关系

大月氏征服印度后,在中国史书里,“身毒”更名了,改叫“天竺”。

西汉及以前,中国史书称这里为身毒,或者与之音近的名字。但是,因为山高路远,中国使臣并未到过这里。

自从大月氏被征服后,由于月氏人的中国情结,开始源源不断地把这里的信息传回祖国。

“天竺”开始了与中国的密切往来。首先,便是佛教传入中国。一般来说,我们都以汉明帝夜梦金人为佛教传入的时间点,而在《魏书·西戎传》说:

“临儿国,浮屠经云:昔汉哀帝元寿元年,博士弟子景卢受大月氏王使伊存口受浮屠经曰,复立者其人也。”


到中国来传教的,不是土著的“印度人”,而是大月氏人,而且是受大月氏王派遣。

当年来华传教的僧人,均为广义的月氏人。他们和他们的中国弟子,为了强调自己的族属和师承关系,还创立了“教”姓。统一以释为教姓,那是道安之后才逐渐形成的。

自称来自月支(月氏)的,以“支”为姓,比如月支人支谶。

自称来自天竺的,以“竺”为姓,比如来自中天竺的竺法兰。

自称来自安国的,以“安”为姓,比如安息国王子安世高。

自称来自康国的,以“康”为姓,比如祖籍康居的康僧会。

总之,无论来自何方的西域佛僧,皆不出大月氏的势力范围

经过二三百年的孕育,到南北朝时期,佛教开始在中国兴盛起来。

南北朝时期,随着来华的月氏“僧人”越来越多,内地出现了“西天取经”的热潮。

到了唐朝,随着安西都护府的建立,万里西域,安宁祥和。又因为天竺对大唐的臣服,中国人进入天竺,大有宾至如归的感觉。因此,无数中国僧人西天取经,无数“天竺”人等来华谋生、求学、做官,使节商旅之往来更是络绎不绝,中国与天竺的交流,进入高峰。

说到如此热闹的“国际交流”,某些人马上开始琢磨了:“西方”传给中国什么宝贝?那些科技文化是月氏“僧人”带到中国的?

这是一种病态心理。

汉朝时,在西域都护辖区里,以几百上千名汉军官兵,就能够牢牢控制数十万平方公里的疆土。汉朝官员只要带上几十名汉军士兵,就敢于而且能够成功地摧毁一个西域国家。

唐代时,情况大同小异。

以中国之压倒性的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优势,竟然不是中国影响外国,反倒是西方影响了中国?

唐朝时,中国对天竺的影响有多大?根据史书记载,我只罗列四个现象,大家自己思考去:

1.东、南、西、北、中这五个天竺国的国王,是大唐朝廷封的,他们的后人要想继承王位,必须上报朝廷,并获得批准;

2.五个天竺国的国王,正式场合,穿着朝廷官员的官服;他们权力的象征,是朝廷颁发的官印;

3.五个天竺国国王一旦接到朝廷的命令,一定会按时抵达长安或者洛阳,亲自向朝廷汇报工作。

4.五个天竺国国王定期给朝廷报告工作,他们的儿子,在长安城给皇帝当卫士。


(敬请关注,下一篇:《释迦牟尼是中国人,梵语是中国古羌人的语言》)



相关文章:

古希腊有科学、货币、工商业?度量衡说:凭空杜撰

古希腊的白银比17世纪全球的还多,这些白银从何而来?到哪去了?

苏格拉底、柏拉图、亚历山大等“古希腊”名人,系近400年内伪造

亚历山大东征和希腊化,是凭空杜撰出来的伪史

一无时间,二无文字,古希腊的史书是谁写的?

古希腊之雅典城,是一个杜撰出来的城市

奥运会、马拉松,与古希腊有啥关系!别把故事当历史

古希腊的战船、海军、海战,纯属胡编滥造的童话故事

航海专业人士:古希腊“海军”真伪辨

雅典的“民主制度”,不可能存在过

波斯帝国是一个子虚乌有的存在

大秦国,不是罗马,而是古代埃塞俄比亚

100问之后,告别"西方古代史"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