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乡村规划教育论坛 | 主旨报告:农业产业视角的乡村规划教育需求研讨
2017年6月4日,由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乡村规划与建设学术委员会和小城镇规划学术委员会共同举办的乡村规划教育论坛在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钟庭报告厅召开。论坛特邀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设施农业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张秋玲女士作了题为《农业产业视角的乡村规划教育需求研讨》的主旨报告。
本文由乡村委秘书处志愿者、湖南大学建筑学院硕士研究生刘晓燕根据报告速记稿整理,特此感谢!
本文已经秘书处审核,未经发言人审定。
张秋玲
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设施农业研究所
副所长、研究员
尊敬的各位老师、各位前辈、各位同仁:
上午好!
今天非常荣幸有机会在这里跟一起大家分享学习,我本科学的城市规划,但毕业时因为建筑的需求更加旺盛,所以做了十多年的建筑设计,后来又在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工作,所以本身来讲也不是学产业的,对城市规划做得很少,今天谈乡村规划教育的课题跟刚才各位前辈一样,有点忐忑,也有点班门弄斧,不对的地方请大家批评指正。
今天这个报告的名字跟我的工作有比较直接的关联——《农业产业视角的乡村规划教育需求研讨》,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首先,目前关于乡村规划没有一个明确的边界,所以我将对乡村的认知进行一些自己的阐述。第二部分关于我们如何做好乡村规划,目前乡村规划的特点以及我对产业规划的理解。第三个方面将结合农业部规划院在乡村地区的案例,阐述我们的构架和思考。最后结合我们今天的课题,从农业产业视角提出关于乡村规划的一点建议。
1
对乡村的认知
我们要想做好乡村规划,首先要对乡村有比较正确的认知,我认为有三个关键点:
第一,因为乡村的分散性和地域性,所以农业或多或少的都会存在,它也是乡村风情和风貌重要的特征和表现,也是乡村产业的基底和依托。
第二,要想做好乡村规划,要从我们认识乡村的价值开始。乡村的山清水秀和生态优美是城市的重要补充和重要组成部分,在这样的概念里面才能找出乡村的价值所在。
第三,因为乡村的土地产权、治理方式、生活方式以及产权制度和发展方式都跟城市有很大不同,不像城市规划可以达到法定规划的层面,由政府实施。所以,我们的出发点是,如何实现产业特点和乡村治理方面在乡村规划中实施。
同时,因为农业本身具备的社会属性,我们要如何做好乡村规划?我觉得国家给了很多顶层设计,:中央非常注重农业发展。从2004年开始,中央一号文件连续14年聚焦三农。从城乡统筹开始,中央从十六大到十八大越来越重视乡村的建设。从乡村的意义来讲,目前城镇化发展到现阶段,国家现代化的发展后劲和巨大的动力,给予了乡村一个良好机遇,同时在优结构、增动力、化解矛盾、补齐短板方面,也对乡村寄予了很高的希望。如何破解这些矛盾,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做乡村规划或许能找到更多的答案。
此外,随着产业融合的发展,乡村综合化发展将是最终目标。从国家对三农的重视来讲,对农业、农村和农民也有一个非常系统的论述,即没有农业现代化、没有农村繁荣富强、没有农民安居乐业,国家的现代化是不完整的。
2
目前乡村规划的特点
和对产业规划的理解
结合今天的课题,稍微梳理一下目前的课程,大体上呈现三个方面的特点:重城轻乡、重镇轻村、重村轻产。目前我们的乡村规划也参与了住建部乡村规划的一些工作,所以了解到目前的规划可能在生活、空间层面的关注更多于产业层面。
下面是对乡村规划的认识和产业规划的一点思考。今年中央一号文件里面明确提出乡村产业的发展趋势是农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和一产二产三产深度融合,所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需求的不断变化,以及农业自身的特性,从农业功能来讲,乡村的功能在不断地丰富和完善,生态景观科普和创业等功能日趋明显;从产业融合来讲,因为城市发展的一些瓶颈,无论是在农业内部的一二三产业,还是农业与二三产业之间的融合,都将随着二三产业向乡村的转移,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因此也不断催生出一些新兴的产业业态,所以未来乡村最重要的一个发展动力实际上是新兴业态和特色产业。
关于农业产业在乡村里面的特色方面,目前中央一号文件中的田园综合体所有的产业发展都是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它的根也还是在“农”,我们需要先把“农”的文章做好,使得村有了产,可能才有持续的发展动力,所以我认为农业是乡村产业的基础,也是乡村产业的根。
下面有三个小案例,一个是全球镇化水平几乎城最高的新加坡,它在几乎百分之百城镇化的国度里面依然存在着乡村。此外,克兰芝农村也是我们国家提出的概念,先将生产做好,依据科技拓展其科普功能,发展餐饮住宿会议,这一点与我们的发展路程是相似的。还有现在比较热的蓝城农庄小镇,孙董事长也表示他做小镇的60%的动机在农业,80%的产业都是跟农业有关联度的。在他的“一核六区”的设计里面,蓝城农业区、精品农庄区、美丽乡村区也都是构成农村的非常重要的载体。北京的案例也是远近闻名的特色自然村——怀柔田仙峪村,因其地处慕田峪长城脚下,利用自己的独特山水资源,大力发展怀柔的板栗和冷水鱼养殖,所以是从产业走出来的一种乡村旅游模式,加之它又成立了北京第一个养老度假合作社,因此现在也是度假养老模式的升级。
根据前述的思考,我认为乡村规划有三个特点:第一,有很强的综合性。乡村规划实际的经费很少,所以一旦有一个规划,恨不得不分层次、不分阶段将所有的问题都解决,所以往往会综合社会经济以及产业包括建设层面的问题。另外从其专项及功能来讲,相对比较单一,如果不综合性地做规划,对于问题的解决也可能会差点火候,所以对它的实用性也会有很多要求。还需要有一定适宜的创新性,从我们做的规划来讲,更多的还是从农业产业入手,类型很多,有产业园区的,也有区域总体规划的,有专项规划的,这些规划因为每个的诉求不太一样,不像城市规划的法定规划有明确的边界,所以在做每个规划时基本上没有太多模板,所以它的创新性和适应性及需求性是规划里面非常重要的特点。
关于产业规划的要点,农业是国家的基础产业,具有更多的社会性,但是也需要尊重市场规律,所以产业规划最重要的有两点:第一个要对接多元化市场需求。现在做乡村规划不能就农论农,从模式上来讲尤其是对企业委托的项目,一定要从它的引领模式出发,创新涉农发展模式,比如以科技兴农模式,或者创意农业促进农业发展模式,或者以商业带动农业发展。
确定完发展模式,规划就等于成功一半。我们做这个规划的时候,我认为农业规划和乡村规划要站在区域的视角看一个问题,所以首先要有一个区域战略分析,这个是远远要打破农业的层面,同时我们的空间规划一定要立足于产业发展,这是一个基础。
在空间层面,我们会融合空间总体规划、整治规划、村庄布局规划,同时根据每个专项规划不同的特点加入农业的特征、农地的整治,以及农业信息化的建设。此外,对村庄来讲,内部的事我们做的很少,但对它整个系统如何更新,根据资源的整体特点进行梳理,最后如何保障我们的规划落地,我也非常同意前面几位老师讲的,这个不仅仅是把功能分区落到位,农业规划、农村规划就能够实施了,它的治理层面投资的问题,包括运营的方式,都是我们规划能不能真正付诸实施的重要方面。
3
案例分析
——构架和思考
在吉林一个先导区的规划中,位于长春和吉林两市之间,距吉林市区比较近,约20公里的距离,它完全处于一个新型城镇化的地区,受城市的影响比较大,但是目前从规划区域来讲,85%的土地利用性质还是农业用地,作为农业部规划院首先要符合国家政策,通过对它的一二三产进行一个详细的梳理,目前暂时停留在农业内部三产的发展态势。
综合条件来讲,农业现代化和信息化包括城镇化以及新兴工业化,有关龙头企业的带动有一个比较好的态势,所以在整个发展和产业的分析基础上,我们给出先导区要破题,要先导什么,从农业上来讲属于都市农业范畴,怎么发展生态都市农业,把这个模式找出来。从农村来讲,刚才我讲了城乡协同的理念,从城乡协同美丽乡村的多元化发展模式,这个是具体的根据我们农业的产业进行的一个功能的定位。
关于产业规划,我们设计的这些内容可能与乡村规划里面的视角有些不太一样,从生产条件包括总体规划及不同层面的规划,会有一个市场,包括机制运行方面的分析,再到具体的产业设置,产业的发展路径到规划目标,因为最终还是要落到空间上,到底能有多少地,能有多少资源去支撑产业发展,需要有一个具体的量,让它有抓手,比传统的产业发展规划往前走了一步。
休闲农业宁老师也讲了,这部分与旅游有比较密切的结合,也是大家非常熟知的。从农业部规划院来讲,我们牢牢把握在农业产业基础上做休闲,而不是纯做旅游,与我们的土地利用性质也密切地进行关联,从科技入手,从本身产业的特性入手,在空间规划里面秉承了三个主要原则,城乡协同的多规合一的空间布局,同时立足于产居融合的空间关系。从道路体系来讲,我们融生产、生活、生态与交通形成复合化的体系,这是根据上述的一些理念,总体的空间结构,产业功能的布局,包括我们对农业(因为现在农业部仅仅是种和养的问题)的链条以及环保、废物处理,我们需要量的计算和工程的布置。同时对农业地块整治,我们也要让田更美,并且符合生产属性,做到类似于控规的地块划分,对道路施工。在村庄更新模式方面,通过对文化资源,结合村庄特点进行区域系统化的处理,在这个项目里面我们提出了三种方式,传承、再现和创新。对于每个不同的村庄我们会建立一个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做出具体的更新模式。这个保障措施对农业规划和乡村规划是比较重要的,是真正能落地的内容。在环境保护方面,乡村环境是一个面源污染的问题,在这里面我们重点从农业上考虑如何来做到,所以我们把这块的东西相对来讲做得可能会实一些,举一个例子,包括在畜禽粪物的治理上我们都有一个量的计算和循环农业工程的概念加进来。
4
对乡村规划的建议
最后基于刚刚前面讲的思考和我们自己的案例,从乡村规划的需求上来讲,我认为怎么才能做好一个乡村规划,对我们的教育提了一点点不成熟的意见和建议。
首先我认为要做好乡村规划就要立足新型的城乡关系,用城市的光芒照亮美丽乡村的建设。城市的光芒就是城市的消费,所以如何用城市的市场,用农村的产品,建立一种互联互通的方式,我觉得我们的乡村规划可能就会做好,同时要树立多级融合的发展战略,农业产业现在做的不仅仅是农业企业,我们的地产公司,金融公司都往乡村领域进军,所以我们要多级融合,在不同层面里面进行融合,建立系统化的思维理念。
因为农业农村是一个系统工程,最终还是要落到产品上,从产品策划、空间落实、工程的实施、运营服务和乡村治理这几大方面都包含很多内容。同时,我们要把握产业发展方向,它的政策性很强、导向型很强,虽然是资源依赖和禀赋性,但是还是有很多事情做,怎么做要紧跟政策的趋势。最后构筑持续发展模式,我认为应该产村融合,使我们的小产品通过美丽乡村和特色小镇形成大产业,通过小乡村创造大舞台,走我们乡村可持续发展道路。
基于这样的思考,提了几个方面的建议:第一是相关政策的学习;第二是经济知识;因为农业经济和城市经济还是有很大的不同;第三是学习农学的基础知识,我们作为规划师来讲不可能像他们学得很精,但是从大的产业功能趋势和布局来讲,我们作为规划师,要有一个宏观的概念,这样我们才能和专业学科进行微观的配合。第四是农业工程知识的学习,它的特点到用地包括建筑与城市有很大不同;最后就是理解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包括我们创新农业的商业模式,也是要理解农业产业发展模式,我们才能创新。
不对的地方请大家批评指正,谢谢。
文 | 刘晓燕 根据报告速记稿整理
审校 | 邹海燕
版面编辑 | 孙逸洲
往期链接🔗
2017乡村规划教育论坛 | 主旨报告:文化公平视阈下乡村规划教育课程设想
乡村规划与建设
Rural Planning&Construction
依托于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和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承担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乡村规划与建设学术委员会秘书处职责。积极分享乡村规划与建设领域的研究成果与学术信息,欢迎联系交流:rural@planning.org.cn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