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学术笔谈】陈前虎 | 服务区域根植地方多元协同创新卓越

📣村民朋友们📣

一起来涨姿势!

小贴士

2017年6月4日,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乡村规划与建设学术委员会和小城镇规划学术委员会共同举办“乡村规划教育论坛”,发布了《共同推进乡村规划建设人才培养行动倡议》,呼吁社会各界共同关注并支持乡村规划建设人才培养工作。此外,还组织邀请了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开展学术笔谈,部分内容已在《城市规划学刊》发表。


本公众号将会转载推送笔谈受邀专家的主要观点,敬请持续关注!


转载来源

《城市规划学刊》

作者:陈前虎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乡村规划与建设学术委员会委员

浙江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执行院长、教授


中国乡村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方式转变与人居环境变迁过程。城乡规划教育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需要从深入分析供需特征入手,走一条“基地化、协同化”的乡村规划建设人才培养之路。

 

从乡村规划建设需求来看,以浙江为例,自2003年启动“千万工程”以来,浙江的乡村建设整体上经历了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乡村产业功能培育和乡村人居环境提升三个阶段;相应地,建设主体也从单一的“政府主导”到“政府+农民”共同推动,再到如今“政府+农民+企业+社会”多方合作推进的过程。

 

当前乡村建设面临的困境是:村庄虽小,但五脏俱全,要想在短期内出长效,尤其需要规划、建筑、园林景观、环境艺术等相关专业的协同推进;然而,由于乡村量大面广,在村级规划建设管理人才几近为零而县(市)和乡镇两级管理又“鞭长莫及”的情况下,传统的甲乙双方设计委托模式造成了大量成果无法落地,一轮接着一轮的乡村规划编制与设计成果最后都“束之高阁”,更何谈跨部门、跨学科的协同合作。


为此,如何针对当前乡村发展中的实际需求,提供“套餐式、全过程”的设计、咨询与服务模式,成了当前“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值得探索的一个制度创新课题。


从高校人才培养供给来看,中国改革开放近40年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已经从一个“农业国家”转变为“城市社会”,发达地区几近完成的城乡地域人口结构转换使得广大乡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面临着高校人才培养的数量与质量危机。一方面,随着“60后”逐步退休、“80后”逐渐成为高校师资主体,教学主体本身对于乡村的认知度越来越低;另一方面,目前在校的“95后”及即将跨入大学的“00后”学生基本是在城镇长大的,他们对于“乡村是什么,为什么,该是什么”等问题茫然不知所措。在这样一种“离城市很近、距乡村很远”的情况下,如果还是按照传统的“原理讲授→现场调研认知→假题真做或真题假做”的课堂教学组织模式来认知乡村并完成规划设计教学实践,只能说是纸上谈兵、自欺欺人。


因此,如何创新教学组织模式,建立扎根乡村、长期跟踪研究乡村发展的“教学科研根据地”,是当前人居环境领域相关专业急需突破的办学瓶颈。


面对浙江美丽乡村、特色小镇等区域经济如火如荼的发展需求及高校人才培养供给中存在的问题,浙江工业大学提出了“以不断提升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为主线,走‘基地化、协同化’的学科专业发展之路”的办学新思路。回顾这几年的实践,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010-2014),社会需求驱动下的教师自组织合作。

以2010年省委省政府提出“美丽乡村”建设战略为标志,浙江的乡村建设步入了一个以“民宿开发、休闲度假”为特征的人居环境品质化提升阶段,对乡村产业发展与旅游策划、村庄规划、建筑改造、景观园林与室内外环境艺术设计同时提出了高标准要求,任何单一的学科都难以胜任这一时期乡村发展的跨学科协同需求,不同学科专业的教师在服务地方的过程中开始自发地抱团合作,以应对区域发展需求的变化。


第二阶段(2014-2015),校方有组织地开展顶层设计与体制机制创新。

为了更加高效地服务地方并快速形成相关学科专业品牌,急需将原来的“游击队”整编提升为“集团军”,经过近一年的上下沟通与酝酿协调,学校于2015年上半年专门成立了面向“特色小镇、美丽乡村”建设需求,涵盖学校5个学院8个团队,包括产业经济、旅游管理、规划、建筑、园林景观、环境艺术与乡村治理等相关学科在内的小城镇协同创新中心。中心的成立,从体制、机制与经费上保障并加速促进了相关学科专业之间的协同合作。


第三阶段(2015至今),基地化、协同化推进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

中心成立后,在省发改委、省住建厅、省农办(三家为中心副理事长单位)的牵线协助下,一是策划“全省大学生乡村规划与创意设计大赛”,有步骤地与省内的典型县市,如“四个全面”试点县浦江(首届)、科学发展示范县嘉善(第二届) 等开展战略合作,通过现场开题、中间交流、集中答辩、专家提问点评、成果展览、颁奖论坛等环节,在有效服务地方的同时,快速提升了乡村规划建设人才的培养质量,取得了合作各方共赢的效果;二是结合浙江平原水乡、山地丘陵和海岛盆地等地理特征,选择性地在全省建立若干乡村规划建设的教研基地,通过5年的战略合作,以高校“总承包”服务的方式,从前期的村域发展策划、居民点规划,到中期的旧村改造、新村建筑设计、景观节点建设与室内外环境艺术设计,再到后期的发展营销、旅游策划与学术总结,全方位、全过程地开展多学科、跨专业、常态化的基地教研活动,如乡村认知、基地写生、微电影创作、古建筑测绘、课程设计、中外联合教学、施工指导、学术论坛等,有力地支撑了乡村规划建设人才的培养,指导并推进了基地乡村的建设发展。目前,中心已经在省内4个国家或省级的示范村落建立了战略合作基地。



实践表明,以服务区域为办学宗旨,以基地化形式紧密根植地方,走多元协同之路,达创新卓越人才培养之目的。这是一条城乡规划教育适应乡村规划建设人才培养需求的可行路径。



 END 


学术笔谈系列回顾🔗


【学术笔谈】袁奇峰 | 规划教育如何适应乡村规划建设

【学术笔谈】王凯 | 城乡规划教育如何适应乡村建设人才培养需求

【学术笔谈】周岚 | 乡村规划建设的人才培养 | 城市规划年会开幕也要坚持学习!

【学术笔谈】唐子来 | 乡村规划教育应当关注城乡之间的差异性



共同推进乡村规划建设人才培养行动倡议书

广袤的乡村地区,在历史长河中孕育了传承至今的伟大中华文明,并为中国快速的城镇化、工业化进程提供了稳固的基础。然而在现代化转型中,乡村地区经历着城乡社会变迁带来的阵痛,面临着生态环境修复、历史文化传承、乡村社会发展、消除人口贫困等任务。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成为中国走向现代化的时代使命。


在国家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背景下,乡村地区发展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对乡村规划建设人才培养提出了迫切需求。2008年实施的《城乡规划法》将乡规划和村庄规划纳入城乡规划体系,2011年城乡规划学确立为一级学科顺应了新时期城乡协调发展的诉求,2014年出台的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提出了“四化同步,统筹城乡”的基本原则,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进一步关注三农问题并提出了加强乡村规划人才培养的要求。值此重要历史阶段,城乡规划专业教育必须肩负起自己的重要使命。


为此,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乡村规划与建设学术委员会和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小城镇规划学术委员会,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城乡规划学科评议组、全国高等学校城乡规划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住建部全国高等教育城乡规划专业评估委员会的支持下,协同各方,共同发起以下行动倡议:


一、面向乡村规划建设需求,社会各界共同关注乡村规划教育事业,携力推进乡村规划建设人才培养。各地协同共建一批教学实践基地,鼓励广大师生走出校园,在实践中认识乡村、学习知识和提高技能,同时也为更多专业人员提供在地化的交流和培训条件。


二、积极推动乡村规划理论和实践教学进入课堂,分地区搭建联合教学平台,共同探索城乡规划教育的新模式。加强高校间的合作和教学经验交流,通过联合教学、联合评图等方式,共同提高乡村规划教学水平。


三、加强多学科合作,拓展国际视野,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乡村规划教育知识体系。组织编写乡村规划教材及案例库,逐步完善适应乡村规划建设人才培养需求的课程体系建设。


四、以高校为主要阵地,以学会为重要纽带,创新多方参与的新型教育模式。积极推进校内与校外联动、学界与业界联动、学校与地方联动,倡导理论与实践结合、课堂与基地结合。面向社会需求,开展多层次、多类型的人才培训,加强高校为社会培养乡村规划建设人才的能力。


让我们共同行动,携手推进乡村规划教育事业的发展,为落实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建设美丽乡村和扶贫攻坚做出我们的应有贡献!

乡村规划与建设

积极分享乡村规划与建设领域

研究成果与学术信息

欢迎联系交流:rural@planning.org.cn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乡村规划与建设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