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话儿 | B2B营销的西学东渐
本月,B2B Marketing 采访了业内四位营销人,他们针对亚洲市场的 B2B 营销给出自己的洞见,有的一针见血,有的犀利烧脑。Mobvista 市场公关部负责人 Cassie Cheng 是受访者之一,基于 Mobvista 的国际化发展以及她本人的职业积淀,她的分享或许可以带大家认识 B2B 营销的一些东西方差异。
事实上,从东南亚起步,再到美国、欧洲、日韩,Mobvista 的全球化进展为参与其中的每个 Mobvista 人都带来(重新)认识行业和世界的机遇,所有的发现和洞见,Mobvista 人都愿与你分享。
△Mobvista 市场公关部负责人 Cassie Cheng
在中国等亚洲国家,企业的 PR 被广泛认为比内容营销更重要。和西方相比,中国的公司没有建立起对内容营销、内部学习分享的重要性认知,同时由于网络信息的透明度和可信度问题,中国人普遍对行业白皮书、数据等信息也没那么看重。在中国,企业 PR 比内容营销更容易在短期内展开、收获效果,这或许跟 PR 工作更易接洽媒体、获得媒体曝光有关。和(需要消化的)数据、事实性信息比起来,亚洲人更喜欢读好故事。
亚洲国家的企业对产品营销的认知还比较缺失,绝大多数公司都有资深的 PR 人员、活动协调和文案,却没有产品营销方面的专家。可以说,大部分 B2B 公司都是以销售为导向的,因此每当进入一个新市场,他们派出的首先会是商务团队。这和西方的公司不同,西方的企业大多会从产品出发,接下来才是市场和销售工作的开启。
开发潜在客户、引导销售线索永远是 B2B 营销工作的第一要义。很多欧美 B2B 公司都会采用 CRM 系统和营销漏斗模型来分析每个阶段的营销效果,但在亚洲国家,营销工作在销售线索引导、ROI 分析衡量上总是难以开展。
伴随中国 B2B 公司数量的提升,中国B2B营销行业的发展也是高速的,行业资讯和策略的更新迭代很快,这对从业者来说其实是一个很好的机遇——处于快速上升期的 B2B 行业正需要大量懂得产品营销、内容营销、潜在客户开发等的人才涌入。
缺乏 B2B 领域的专业教育培训资源,是亚洲 B2B 营销市场的一块短板。就从我的观察来看,同仁们在看的专业书籍基本上就只有 Kolter 所著的“B2B brand marketing”这么一本。要找到关于集客营销(inbound marketing)和内容营销的体系化的讲座、课程资源,可以说是非常难的。因此,我认为这样的现实是在逼营销者们不断自我驱动、学习。一直以来我自己的方法是向 B2B 领域的 500 强公司学习,比如看他们的博客,另外也会向友商学习相关案例。
学习型分享小组的缺位,是影响中国营销市场的因素之一。毕竟在中国,B2B 营销尚不成熟,很多企业在 B2B 营销上才刚刚起步,因此不论是企业内部还是整个行业层面上的教育都是急需的。
在 B2B Marketing 的这篇文章中,受访者还有 Finn Partners 的管理合伙人 Allan Tan、Andovar 的营销副总裁 Jacob Stempniewicz、Giles Publications 的总监 Freya Simpson Giles。
以下分享他们的两点洞见,欲读全文可点击文末原文链接。
可能不会直白地表达意见
Allan:非常重要的一点是,营销者不要预设客户/合作伙伴/同事会告诉你他们的真实想法。亚洲人很多都趋于内敛,并且视直接坦诚的反馈为一种略粗鲁的行为,除非他们十分了解你。一种亦师亦友的工作关系会更为有效。
私人的、面对面的沟通
Jacob:西方的客户倾向于关注切实的 ROI、技术和效率,通常都可以通过电话甚至邮件来沟通。但是在亚洲,建立私人关系是更重要的,比较典型的场景是在行业活动上安排私人会面,握个手,交换名片,再小谈一些非工作相关的话题,这样会对长期关系的建立起到不错的作用。
亚洲文化首先看重关系,商业关系的建立会更费时、需要私人接洽,不过一旦建立了就会比较持久。
相关推荐
一图读懂 | 2016年营收近20亿 Mobvista加速收割海外市场
行话儿 | 谁能撼动 Facebook 和 Google 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