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什么样的决策咨询原创受欢迎?
本文根据陈院长2020年11月14日在华略智库首届公开课上的演讲整理而成,由于篇幅限制,内容有删减。以下为演讲正文:
今天,来参加公开课的既有我们刚入职一年以内的新员工,也有一些我们的甲方朋友,还有一些社会上的媒体或者其他机构的朋友。首先让我们用掌声感谢所有到场的朋友们。
今天准备了座席,但我准备站着讲。各位有没有想过,为什么站着讲的效果会比坐着讲好?你可能会说这是演讲者对观众的尊敬。但为什么站着是尊敬呢?坐着就不尊敬么?
其实,这和你去看演唱会是一样的。你可以在网上听歌、看视频,但为什么还是会选择花钱去现场听呢?因为面对面交流的感觉更重要。
为什么站着讲比坐着好?因为站着的时候,演讲者可以实现与听众在形体、手势、表情上迅速而丰富地交流。也就是说,在同样的时间内,可以获得更多的信息交流与互动,更利于观众抓取和理解。我愿意给予你更多,我愿意让你方便,这就是尊重。
这就是今天我给大家讲的原创的一个最基本的逻辑——如何快速把你要表达的传达给读者。在快节奏的当下,大家都很忙,所以原创要用最适合、最直接的方式给大家传递更多、更好的信息。
在讲之前,先和大家分享两个非常重要的视频。
我是歌手3总决赛,孙楠退赛,汪涵从容应对
为什么说汪涵演绎了一次教科书式的救场?
对于这种情况,在我们以往看过的综艺节目中,一般会出现两种可能的解决方法:第一种是掐掉,不能让这突发的意外影响现场直播。第二种是现场主持人和“造事者”杠起来。
但这两种处理危机的方式都很一般。第一种方式反而会更加容易引起人们的猜测,认为说不定是湖南卫视的责任,你现场技术人员在刻意回避。而第二种争吵的方式,则只会造成两败俱伤。任何争吵、谩骂和讲道理,都无益于成年人之间的矛盾处理。
视频中,汪涵采取了第三种处理方式——把所有焦点聚焦到了谁身上呢?孙楠身上,并且让他站在其他歌手和观众的对立面。
当你做一件事情,一定要找到最大公约数。
什么是最大公约数呢?就是你要知道事情是为谁而做的。如果汪涵是去和对方讲道理,那么很抱歉,对方要是真讲道理的话,就不会做这样的事情了,所以不要试图跟他讲道理。
要让他在现实的压力面前不得不屈服。那压力来自谁?自然是现场的歌手和观众。所以,要把他和大众放到一起讨论,而不要把他和湖南卫视放在一起,也不要和节目制作团队放在一起。让第三方去评判和抉择。
第一句“不信你听”之前的一番话,特意提到成功的节目既要七位歌手,还需要亿万观众,获得现场观众的支持和配合。这是把孙楠和所有选手、所有观众放在一起(也是对立面),告诉孙这是一个大家很期待的节目,关系到大家切身利益的事情,所有人都非常重视这次决赛。(这样就不会因某人的不当言论而乱场,因为有了最大公约数)这是矛盾的转换。
第二句“不信你听”之前的一番话,汪涵借此表达了他的立场(不赞同孙楠的做法),但他依然让孙楠把话说完,表示“我们应该尊重一个成熟男人在这一刻做出的决定”,并希望孙坐下来看完比赛(估计是希望对方不要节外生枝),并让作为歌手的弟弟妹妹、500委评为和观众用掌声接纳。这就是把力量转化到大众身上,让对方不再好意思拒绝。结果就是,这个巨大的意外就以一种各方都满意的一种方式来化解掉了。
在现场很紧张的时候,汪涵巧妙地把力量转换掉了,这个就是我们要学习的——力量的转换。所以,我认为,这个教科书式的救场,真正精彩的是在这个地方——通过提出最大公约数,来实现矛盾的转换、力量的转换。这与我们在原创中的语言文字表达有异曲同工之妙。
下面我们再看另一个视频,在座的很多人可能没有看过,特别是年轻的90后,这是电视剧《亮剑》中一段劝降国民党军人的片段,非常精彩。
各位,刚才我说到了要去找到最大的公约数,那这个视频又说明了什么呢?找到人心里面共同的价值观。
大家要注意到,剧情中的每个环节都是环环相扣的。首先跟国民党军人聊天,因为赵刚政委是胜利者的一方,如果他在那里趾高气扬地说,你看我们厉害吧,都把你们打趴下了之类的话,对方只会恼羞成怒。
这个时候你需要人家的帮助(感召俘虏去打国民党军队),所以你要拉近跟别人的关系,这跟我们写原创是一样的,你要去拉近跟读者的关系。
首先我们聊聊天、拉家常,然后通过聊对方感兴趣的话题找到对方骄傲的地方,那就是他的价值感。找到这份价值感以后怎么办呢?我们一同为了实现和维护你的这个价值而努力。
这够了吗?还不够,除了找到价值感之外还要落地。因为很多老百姓只听懂一半,你跟他说共产主义,可能他不一定听得懂,但是“打土豪、分田地”谁都知道,这也就是我们工作中要讲的一个方法。
既要讲理想,也要讲面包,通过这种方法来获得大家的认同。
写文章就是要引起共鸣,在此基础上去加上行动。不管我们是写文章还是给领导汇报,如何让领导看了之后觉得观点很清晰、立意很深刻、格局非常高、论据很充分,这点非常重要。
所以表达的意义是什么呢?
第一,能牢牢抓住读者、听众的,永远是直指人心的价值认同,以及情感回忆——共鸣和共情。
第二,数字化+工匠化+人性化=快速找到与你志趣相投的人,一起分享和奔跑。
这就是新媒体要做的事情。数字化,跟传统媒体不一样;工匠化,就是你要拿出专业的东西;人性化,你要以大家接受的方法,可能是视频、文章、图片。
接下来跟大家讲一讲新媒体、自媒体、全媒体的概念。
简单地说,新媒体对应的是老媒体、传统媒体,指的是运用数字技术的媒体,所以公众号是新媒体,微博也是新媒体。
那什么叫自媒体呢?“自”就是自己的意思,你个人有一个网络平台,通过这个平台来发声传递讯息,这就叫自媒体。
那什么叫全媒体呢?通过文字、声音、影像、动画、网页等多种媒体表现手段,以一切能传播的手段为媒体传播形式的媒体,所以手机、电脑、电视、电影、影像都可以是媒体。
第一,对于我们华略智库来说,写新媒体原创最重要的是促进员工的成长。
上课之前,临港集团的刘老师跟我说,你们非常重视员工的成长,一个能在培训和原创方面给员工花功夫的公司和团队,是值得信任和合作的。我觉得您点评得非常中肯,掌声给他。
我希望我们的业务方式就是以个人成长为核心,在培养独立思考、系统梳理、随时学习、快速迭代能力基础上的拓展模式。因为我们不是文字的搬运工,我们是思想的创造者。
第二,品牌宣传和价值体现的需要,通过原创可以进行热点解读、难点解析、焦点解构、堵点支招。
如果有时间的话,我们会对重大的事件、重大政策发表我们的观点,而且发表的观点都是建设性的,不是哗众取宠的。
第三,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从传统媒体到新媒体、新平台的转变,获取信息方式已然不同,读者阅读习惯也会产生改变。
什么叫读者阅读习惯发生改变?屏读时代的审美和纸媒时代的审美是完全不一样的,所以你会发现新媒体文章开头已经没有空两格了,而且讲究段落之间要有一定的节奏,最好十几秒钟能看完一段。
屏读时代就是一个屏能看完一个段落、一个部分,要讲究快速获取信息、直击痛点、精神共鸣。
所以你们会发现华略智库的公众号,不管是它的排版,它的行距字体,包括它的颜色都很讲究,为什么呢?这是我们看了大量的新媒体文章以后,选择了一个综合性、比较适当的。当然,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在讲这个之前,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华略智库的小伙伴们,你们还记的我们华略公众号的口号吗?
“感知中国发展的真实温度,见证逐梦时代的前行脚步。”对,这就是我们华略公众号打开的第一句话。
大家来看一下我们公众号受欢迎的原创一般有什么要素呢?
创见、逻辑、故事、数实、文辞。
一般来说,公众号的打开率一般只有1%-3%。也就是说,如果一个公众号有100个粉丝用户,那么打开的最多只有3个人。
那我们公众号有1万+阅读量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我们有1-300百万粉丝吗?
没有那么多,我们的粉丝从两年前的1279粉丝,现在是2万多粉丝。当然我们的粉丝都是高质量的,从粉丝画像来看,都是年龄到25-55之间,在政府、国企、外企、金融、证券及高校、研究机构的中产阶层居多,都是一些比较爱学习的粉丝。
所以,如果按照我们目前的粉丝量来说,打开量应该只有600-900。那么,我们这些文章的阅读量高,为什么呢?意味着这些阅读量都是朋友圈转载分享的,都是自来水式地获得的阅读量。
这也是为什么我审原创文章比较严格的原因,别说是在座的各位(刚入职的研究员),就是合伙人的文章被我退回去的也有,为什么?因为我们的粉丝,可能是甲方,可能是潜在甲方,也可能是我们的同行朋友,他们知识经验比你们丰富,获得的信息量比你们大,对文章的审美要求都很高,一片原创不改个三五八遍,入不了粉丝法眼。
所以,原创不易,写好有奖励,就是这个原因。
以下这些是我们比较受欢迎的推文。
所以,总结一下什么叫好的文章?
好的文章必然是要大于读者的预期。标题党的问题不在于标题,而在于标题与文章的内容不符或者难以服人。
比如,“震惊!这次特朗普完了”,其实也可以这样写,但是人家看到文章其实并不是那么回事,你分析得不对,或者与事实不符,会觉得很讨厌。
华略最受欢迎的文章类型依次是:国际关系、城市竞争、区域发展、科技创新、产业发展。
大家觉得是为什么排序会如此?
现在是个碎片化阅读的时代,小块的时间必然是非常短的。比如我们说男生更关心什么?战争、国际关系,因为觉得热闹,而且有谈资,当你了解了这些东西,你能和很多人谈起来。但产业的话,你的交流对象就会很局限。因此,人们偏爱这些原创选题是由人的社交需求和特点决定的。
什么叫好文章?好的文章是“看到标题想点击,看完文章想转发”。一般要具备以下几个特征:
一是要注重选题的时效性。比如,最近的大事是什么呢?是习总书记来上海,你现在写可以,再过几天说不定又有什么大的事情发生就把这个淹没了。每天都有大量的信息充斥着我们的手机,所以时效性是非常重要的。没有人会关心2000年前人们的生活,除了历史社会学家;也没有人会关心1000年前发生的水灾,除了考古学家。
二是相关性、代入感。好的文章就是看上去是和自己相关的,每个人都只关心与自己有关的事情。那么,如何才能跟读者相关,让他很快抓住关键词呢?这就和选题有关了。
三是好奇心或者说是求知欲。即要满足大家对新知识的渴望,或者关注别人家的“热闹”。关于这点,华略智库只会去满足对新知识的渴望,比如《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的“区块链”到底是什么(一文通透)?》,这样的文章我们会发,但不会发任何八卦,也不会在任何悲伤、失败、挫折的事情上落井下石。
那么,怎么选择合适的主题呢?
1.就地取材,从课题中截取内容并剪裁、优化、升级、扩展而形成
我们的产品都是甲方的,公开发表是不行的,否则就违反了职业道德了,但可以此为基础引申、优化。比如《当下火爆的宅经济如何消后疫情时代》,这篇出自疫情期间,市某部门请华略智库写一篇关于后疫情时代的科技创新爆发点的专报,我们在此基础上展开而成。
2.突出决策咨询的功底、品牌和营销需要,有创见、可借鉴
如《“十四五”大局大势全析:未来已来,何以竞胜》,姚总这篇可以说是到目前为止,关于“十四五”规划形势分析最专业的分析,现在看的话可能有些话我们耳熟能详了,但是这篇是在一年前发的,现在有很多话是我们先讲了的。
3.给甲方做宣传推介,体现地区品牌和增值服务,题材自由
比如《突破菏泽:一个四省交界城市崛起的典型样本》《“大瓦国”记:中国县域经济再起航》《自贸区新一轮创新周期开启,长三角自贸区当如何突围?》都是类似的文章,也写得不错。
1.引起话题,并列剖析问题,最后总结升华
文章可以罗列事实,但一定要通过罗列去引申出更大的格局。比如《从“垃圾分类”细节,看上海骨子里的精致品格》,上海垃圾分类有一个品格是精细化,你就可以先举例上海垃圾分类是怎么精细的,然后再告诉大家,其实精细一直是上海的品格,再引申几个案例,阐述分析上海这个城市精细化管理的其他领域,去证明精细是上海一贯的品格。
eg.《“智服”疫情:开启中国智慧治理的大变革》
2.提出问题,层层递进剖析,最后总结升华
eg.《中国VS东南亚:最终谁能留得住摇摆的制造业巨头》《为什么大多数老人都面临难以安放的暮年》
3.按时间轴,顺承分析现象,最后总结升华
eg.《长三角VS大湾区:使命职责与区域格局的异曲同工之妙》《“大瓦国”记:中国县域经济再起航》
4.先扬后抑,再扬并讲机会,最后提出高见
eg.《突破菏泽:一个四省交界城市崛起的典型样本》
5.政策分析,热点解剖,真知灼见,以理服人
我们写文章是为了帮助找出问题所在,精准剖析并提出解决方案,绝对不是为了揭某人某地区的伤疤。所以说,政策分析很难,没有十年八年的决策咨询功底是很难做到的。有时候一个重量级政策文件出来了,比如最近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及中央“十四五”规划建议,如果没有背景知识,你可能都不一定知道哪些是关键点、闪光点、突破点、创新点。
eg.《对当前形势的新判断,中央释放出几个强烈信号》《敢问“后疫情时期”趋势之变,我们拎出了必看干货》
标题就是你的核心价值观倾向,所以非常重要。
好的标题就是:看到,就想点进去。好的标题,就是:关键词丰富,语言精准但不浮夸;长短合适,有加持(作者很权威),有悬念(提出你想知道的问题)或有代入感(与你相关的话题)。
说理绝对不是单纯的讲道理,而是用逻辑、用数据、用案例来层层剖析,与读者一步一步揭示最终的答案。
四个不应出现的表达缺陷:
1.罗列而无分析;
2.逻辑而无事实;
3.判断而无依据;
4.依据而不权威。
1.定位
关注、焦点、三观都有圈层性。有些人的文章注定读者群比较窄,有些文章不受圈层所限制。
2.互动
互动是一种价值的创造和加持;有些人喜欢看人家评论,有些人是因为评论多才看。与有价值的评论互动,把精彩观点展示给其他用户欣赏。
围观是人的本性,围观也是一种力量,围观意味着好奇和认同。
3.长期价值=精准定位+专业推送+及时关注
读者为什么关注你?因为有长期需求。而是否能坚持自己的定位,取决于你究竟想通过公众号表达什么。
1.一首歌没练过100遍,就不要上台表演。但如果你能把你能把一首歌唱得好且打上自己的标签,那你已经基本掌握唱歌的方法。
这是我唱歌培训班的老师分享给我的,这和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是一个道理。
2.创作是很艰难的事情,每一篇精彩的原创都源于专业积累和精心雕琢,不能说服自己的文字(作品)不要拿出来示人。
我们有一句话叫做:我爱不释手的才赠送给你。只有这样,大家才能保持这种稳定的相互链接。
3.每推出一篇精彩的原创,都是一次自我修炼的完成,思维能力和认知水平都会得到新的提升。
在这里,我们欢迎所有专家学者向华略智库的公众号投稿。
最后送给大家几句我体会很深的话。
1.人与人之间最好的关系,是互为贵人、互相滋养、彼此成就
这是有一年,我在做某个地方人才规划的时候,一个上市公司的老总当时他留给我的一句话,他说我们虽然不能成为同事,但能经常跟你一起聊天,收获非常之大,所以人与人之间最好的关系叫互为贵人,彼此滋养。人和人之间讲究什么?讲究链接、讲究互动。
2.真正的成长都是痛苦的,源于你内心炽烈的意愿才是真修炼
文章有没有花心思,是很容易看出来的,所以哪怕一篇信息、一篇报道、一篇专报都要体现出你凝练的思想。而这个过程就是一个雕琢的过程,是不容易的,你内心没有长期炽烈的意愿,肯定做不好。
3.最好的工作状态,是你把自己当机组人员,而不是乘客心态
我们是一个创业公司,在上海,我们从团队人数还有业务量都是排名前列的,但我们从企业文化、体制建设到发展模式,都还在不断地迭代更新。既然大家来到这个团队、这个平台,那大家要让这个平台因你而变得更精彩。你要带着更好的、更优质的团队去实现更高的目标。
4.你不可能在内心不认同工作价值的情况下,做出漂亮的成绩
我经常对新来的同志说,这个公司是很辛苦的,你先过来实习,感受一下,适合你再留下。年轻人是需要去试错的,只有认同这个公司的价值,你才能做得非常好。
什么叫好的工作?好的工作不是“钱多事少离家近”,而是你明明很累、很苦、很委屈,但第二天你还能生龙活虎,充满力量去奋斗,你的工作价值,反馈到你自己和你的服务对象,都是非常积极的状态,这就是好工作。好工作就是你从这个地方辞职之后,可以找到更好的职位、更高收入的工作。
所以我经常讲一个什么问题呢?我根本就不期待天长地久,工作几年离职很正常,我也换了三个不同的单位了。我觉得换工作没有关系,但你每次选择离开的时候,你不愧对任何人,你离开的时候更多的是感动,想联系前同事的时候还很温暖,这就是彼此滋养、互相成就,这就是最好的状态。
5.当你身处黑暗之中,还能给别人带来光明,说明你已经成熟了
这是电影《银河补习班》中一句话。当工作压力大、绝望的时候,不要把我们的不满撒在无关的人身上,反而告诉别人你充满希望,我觉得这是最好的状态。
人与人之间要的是1+1>2,而不是1+1=1.8甚至更小,这是我们最好的一个状态。我们凭什么留住人?待遇留人、感情留人、事业留人。最根本的是这个地方让我觉得在这里充满能量。
6.优秀的员工,你代表公司文化;最好的员工,你开拓了新边疆
你们要做什么?你们要做能够代表公司文化的优秀员工,你的穿着、你的姿态、你的服务,都体现非常专业,这就是新员工要学习的。
最后想和大家分享的是:2021年,让我们一起在南征北战中延展视野的宽度,在精益求精中开始专业的深入,在团结共进中享受人生的温度,在持续奋斗中积累事业的厚度。
这是我想跟大家一起共创共享的事业。
———— e n d ————
【演讲】城市竞争关键之战:“十四五”如何重塑人才发展新生态(下)【演讲】停不下来的争夺战:“十四五”人才发展规划大思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