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BISFF2021|家庭影集:纪录、档案与考古
家庭影集:纪录、档案与考古
基于个体记忆与经验的非虚构影像创作中,家庭被如何定义与表现?如何处理作为档案的家庭影像?围绕“家庭”、“家人”的创作如何可能帮助创作者反思或重塑与家人的关系?当有关家庭的私人记忆进入公共视野,为我们理解社会历史带来了怎样的可能性,在宏大单一的历史叙事之外如何开辟出另类的替代性空间?
在这项策划中,我们试图以“家庭影集”为棱镜,去聚焦和观察不同创作者以“家庭”为出发点的非虚构作品与创作实践,在这里,我们并不试图对这些作品、创作实践进行归纳或提炼,而更希望让它们构成并置和对照,以激发新的想象、勾连与创造的可能性。
1
家庭影像:考古
Screenings&Talks
在针对“一个人如何处理一份文献/文件(document)”这一问题的探讨中,视觉艺术家黑特·史特耶尔(Hito Steyerl)援引福柯的观点,区分了历史与考古学的⽅法。她指出前者关心的是文献真伪的问题,而后者则并不试图解释文献,“而是安排它,组织它,在层次上或系列上分布它”。在这个意义上,《倒错的编年史:出/入亚洲之旅》(2021)与《公园日记》(2020)都可以被视为某种“影像考古”。
《倒错的编年史:出/入亚洲之旅》以潘律和荒木悠个人家庭录像为素材,并置剪辑之外,两位创作者的画外音对谈构成了理解、反思家庭影像的关键。它们不仅为观者进入这些封闭而亲密、日常而琐碎的家庭影像提供了具体的语境,同时也保有距离的、对“家庭影像”作为某种中产阶级家庭的消费生活文化其背后所隐藏的性别意涵、阶级性和跨国性提出了质询,而没有轻易陷入某种对“无可挽回的失去”的怀旧与伤感。
《公园日记》则从一张家庭照片进入有关“庐山”的多义空间。影片中的“庐山”既是具体的地理空间,也是某种充盈着历史印记与文化符号的集体记忆空间。影片对多种影像文献的选取、重组,勾连起私人与公共、历史与政治等多个维度,建构出一份极具个人视⻆但⼜不乏公众性的新型档案,为我们进入和想象历史与过去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影片信息
潘律
荒木悠
潘律Pan Lu
现任香港理工大学中国文化系副教授。她过往的影像作品包括《涌浪之间》(2019)、《瘴气、植物、外销画》(2017)和《港城三记》(2016)。
荒木悠Araki Yu
荒木悠1985年出生于日本山形市,2017年毕业于华盛顿大学圣路易斯分校美术与雕刻专业,并于2010年取得东京大学电影与新媒体研究硕士学位。自2013年起,他受邀参与全球多个艺术驻地和工作坊。他曾在日本及欧美多国举办展览,电影作品多次入选全球知名电影节,并于2018年获得鹿特丹国际电影节短片金虎奖。2019年,他入围了乌克兰Victor Pinchuk基金会举办的未来时代艺术奖21人短名单。
雷磊 Lei Lei
1985年出生于中国江⻄省南昌市, 任教于美国加州艺术学院实验动画专业。
2009年,获得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信息艺术硕士学位,曾获得亚洲文化协会蔡国强奖学金(2014)、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节发现奖(2017)。2018年起,雷磊担任奥斯卡动画短片及⻓片单元评委。动画《这个念头是爱》(2010)获得渥太华国际动画节最佳动画短片奖;动画《照片回收》(2013)获得荷兰国际动画节最佳动画短片奖;第一部电影⻓片《动物方言》(2019)入选柏林电影节论坛单元。
对谈嘉宾
时间:11月27日(周六) 13:00-15:30
地点: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
2
主题论坛
家庭影像:纪录与创作
与其他形式的影像创作不同,(非虚构)家庭影像作为一种发生于现实生活与家庭关系之中的创作实践,往往先于其作为最终呈现在观众面前的文本。以分享创作经验为目的,本论坛邀请数位青年创作者,其中大部分为本届BISFF入围作者,分享他们的创作经验与方法。他们作品所展现出的不同美学取向也构成了对照,希望给观者以新的想象和启发。
论坛嘉宾
时间:11月28日(周日)19:00-20:45
地点:北京德国文化中心·歌德学院(中国)
3
展览影像装置
我们让全新的影像在中国发生,将“短片”的概念延伸至创作的各个领域,在电影和艺术中寻求结合的可能--丰富前卫,不拘一格--让真正的才华在人们面前得以呈现:我们是站在影像前沿的观察者和思考者,也是推动者和冒险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