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美团收购摩拜,以后我们的生活只是方圆三公里的孤岛?

日刻 日刻 2019-06-11


作者:李昱微 刘启豪

视觉设计:大西


     

临近中午,感到饥饿,我打开了外卖软件。 

 

我的美团显然懂我。主页面出现了我经常关顾的低卡健身餐、反复犹豫却总不敢点的芝士主题餐厅以及聚会必去的麻辣火锅店。

 

无需犹豫,我选择了价格适中的一家健身餐,一键下单。几分钟后系统提示: “骑手已上路,请耐心等待”。

 

今天比较清闲,在等待的时间里,我认认真真地观察着眼前的APP。除了美食推荐外,主页面上还有酒店、火车票、打车、旅馆等选项。只需一个软件,就可以满足基本需求。

 

想到今早看到的新闻:美团收购摩拜,二者将共同开创辉煌未来。




于是脑海中不禁出现这样一幅场景:

 

周末的清晨,天气很好,醒来后,我产生了出门逛逛的念头。实在想不到去哪儿,于是打开了美团APP的 “绿色周末”推荐。我发现距家2公里左右的公园恰好有主题展览,系统察觉到了我的注意,便提示到:“今天气温很好哦,不如花10分钟骑车去吧,距离您100m处恰好有两辆摩拜。”

 

我毫不犹豫地穿衣服出门,顺利地找到一辆摩拜后,一路哼着歌到了公园。逛了一上午终于饿了,但想不到吃什么,便继续打开美团,系统提示道:“您经常光顾的西餐店在附近有一家连锁店,骑车只需5分钟,而距离您200m处有10辆摩拜。”

 

我想试试别的,便逛了逛其他推荐。10分钟后,翻来覆去的我开始厌烦,便听从了APP的西餐建议。

 

解决完午饭后,我决定看场电影。这时的我已经习惯性地打开美团,直接找到性价比最高的电影院,并骑车上路。 

 

一天过后,我在距家3公里的范围内做完了很多事,感到充实而愉悦。 



| 集生活需求于一体的APP

 

于是后来的一个又一个周末,不知做什么的我都选择了听从APP的指挥,直到某天突然意识到,我的生活范围已经局限在了短短的3公里内。我的APP看似懂我,事实上控制着我的生活。

 

这真可怕。

 

美团计划构建的理想闭环生活将来会不会实现,实现程度有多高,具体的生活体验又怎样?这些现在很难想象。“闭环生活”这个听起来有点倒胃口的概念,暗示着用户被囚禁于APP设计好的生活轨迹中,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两点一线”的高中生活。如果有一天美团真的把各种生活需求完整方便地集成到一个应用中,我想官方一定会换一个“一站式生活”式的营销口号。


向往自由的人们不大可能真的在手机上只装美团一个应用,关于互联网和大数据的讨论也从来不在于一家公司给人带来的影响,享受着便捷省心的一体化生活时,推送给我们多样选择的应用与其说是缤纷的万花筒,不如说像是便利店里的冷饮柜,里面只装着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




购物,餐饮,出行,租房,无论是哪种需求,谁都不想多费一点心思,每天因上下班精疲力竭的我们,没有任何多余的时间和精力去修剪院子里繁芜茂盛的杂草。于是像美团一样的互联网大佬谦卑地走到门前,按响门铃,用温柔却笃定的语气说“您好,请把这些杂务交给我”。


轰鸣的除草机呼啸着来回开过,整齐服帖的草坪顺从地躺在地上,看上去令人无比舒心。可就在那曾经被视为垃圾场的院子里,生活的可能性有的已经开出小花,有的还埋在地里,等待着发芽的时机

 

作家巴里·凯特在文章《互联网如何分化了我们》中提到一个案例,他的一个朋友在假期出国旅游,旅途中遇见一对很友好的夫妇,刚好他们的行程安排也相近,于是他和这对夫妇一起度过了这段愉快的假期。结果回家的时候他才发现,原来这对夫妇就住在自己家几个街区之外。

 

“这就是互联网正在变成的样子”,他写到。

 

互联网与生俱来的伟大之处就在于它能把全世界的人们联系在一起,带我们去我们从未去过的地方,让我们体验与我们的生活完全不同的文化和思维方式,然而随着各类应用的精准定制和推送,人们正在虚拟空间中聚集成一个个各不相通的部落,不同的部落间各有黑话,隔阂愈发严重。

 

拿社交网络来说,我们没能用它交到新奇有趣的朋友,相反的,遇见的人都和自己相差不大。用点赞,热度,兴趣标签管理者的社交系统很难避免这样的套路,我们希望自己能被世界温柔对待,希望遇见有趣强大的陌生人,他们能引导出我们内心那些没有好好发展的兴趣和爱好,而社交平台却把你视为一个人格已经定型的客体,不把那些“乱七八糟”的世界推送给你是它最经济的运行方式。如果你喜欢可爱的小动物,萌宠视频将占据你一大半的消息界面,如果你是某个明星的死忠粉,你会觉得全世界的人都跟你有着同样的眼光。

 

手机记录着我们的喜好、习惯、每天出入的场所、我们关注的新闻,比父母和任何朋友都要了解我们。亚马逊知道我喜欢读文学类的书,网易云知道我喜欢纯音乐,沃尔玛知道我喜欢甜品,我的一切都被商家掌握。我刚购买过一个商品,“你可能会喜欢的”和“购买这件商品的人也买过”的推荐页面就立刻出现,勾起我的购买欲,于是我没过就几天又下了一单。


他们简直像我脑袋中的蛔虫,以无处不在的姿态顺从讨好我,除了恨自己的消费水平和物欲不匹配,我已经意识不到自己的兴趣爱好被限制得有多死。




忘了多久,我再也没买过人文社科类的书,不知道中外流行歌坛谁在引领风骚,摄入碳水太多,身体开始走形,我才猛然间感觉到是曾经的自己限制了自己的视野。数据爆炸的时代,我以为我们在自己选择生活,却不知道我们只是重复以前的生活。一旦视野被限制住,我们的探索也就不复存在了。

 

我们享受我们喜欢的和熟悉的东西,不去接触那些太过烧脑,太过悲伤,太过严肃的内容,或许这正是糖比海洛因更让人上瘾的原因。大数据只是提供选择,从未强迫你去买或是限制你对外界的探索。

 

“我们无法成为我们没有见过的人”,视野中看不见的东西,我们无法知晓他的存在,也就不知如何关注。随机性是现实世界最有意思,最惊心动魄的特点之一,地铁上坐在在你旁边的中年人可能是商业富豪,也可能是独立艺术家,一场被人硬拖去的电影或活动可能一下子开启了一个你从未涉足过的精彩世界。但是在生活被互联网精心设计的未来,我只看见不知何处而来的玻璃罩从天而降,人与人之间像水油分层一样隔绝开来。


 

而未来,大数据不仅通过“推荐机制”控制生活,还会与人产生更加亲密的互动

 

你或许能意识到,如今,科技设备正向可互动的方向发展,并变得越来越便携:从笨重的电脑、到口袋里的手机、再到手腕上的可穿戴设备……

 

而未来它会继续侵入,我们仅仅需要一个表情就能控制眼前的屏幕

 

凯文·凯利在《必然》中这样解释道:

 

 “现在,任何一个屏幕上看向我们的这些‘小眼睛’都可以学习一些额外的功能。”数码相机已经学会了侦测人脸的大致轮廓,以后,屏幕上“眼睛”会进一步观察你,并分析你的情绪和需求。比如MIT实验室的罗莎琳德·皮卡德和拉娜·艾尔·卡利欧比就研发了一种软件,它可以精准地洞察人类的情绪,开心、悲伤、犹豫甚至抑郁。 

 

于是,打个比方,当你在屏幕上阅读时,屏幕可以根据你眼睛的移动方式和表情获得你对文章的感受,并随时帮你调整。当你对其中一个词语困惑不解时,屏幕能感受到你的停顿和皱起的眉头,于是自动为你打开词语注释,并推荐相关文章。而如果你长时间地停留在某一段开始发呆,屏幕会感知到你的疲惫,并帮你跳过去。

 

类似这样的屏幕还会从“设备”中跳出来,进入一切事物中



| 英剧《黑镜》:未来世界里每个人生活的空间非常小,墙壁是可以调节内容的屏幕。 


如今,一个从小就玩儿ipad的孩子来到超市以后,可能会习惯性地用手触摸牛奶盒,并惊讶地问爸爸:“它怎么不理我?”

 

但未来,牛奶盒完全可以理你。进入超市后,只需轻轻触摸,眼前就会出现一个虚拟屏幕,它告诉你:“通过大数据分析,基于您的健身需求,我们为您推荐了卡路里200以下的这几款牛奶。在这些牛奶里,你身边朋友选择最多的是A,你喜欢的男生爱喝的是B。”

 

而如果你对健康拥有更高的要求,可以要求系统带你参观牛奶的生产流程。它甚至能感知到你的好奇心,并带你体验一把亲自挤牛奶的乐趣。



| 宜家VR软件:可以让你在戴着VR眼镜的时候布置厨房和“烤馅饼”、在手机上设计新房;并运用了AR技术把家具按原尺寸放置在家里的任意角落。

 

这便是凯文·凯利在书中预言的互动拓展。未来的互动技术会在以下三个方面继续发展


给一切事物增加新的传感器和感官功能,让它们获得视力、听力和GPS定位功能;让人类与互动区域的关系更加亲密(从电脑、手机等设备,到任何眼神的移动、皮肤的触碰);最后人类直接跳进技术世界与之互动,即完成每时每刻的虚拟现实体验。

 

当虚拟现实完全侵入生活后,我们的活动范围就不再是3公里的事儿了。而是原地不动,就可以做任何事情。



| 电影《夏日大作战》里风靡全球的虚拟社交平台OZ,左边是他们在平台里的样子,右边是现实世界。 


于是可以构想出这样一幅生活场景:

 

早上起床后你心情很好,便来到河边的草地,一边“沐浴阳光”一边吃早餐。到了上班时间,系统已为你打开办公室的门,你只需要动动脑子,就可以在虚拟办公室开会。

 

10分钟后,你与老板产生了意见冲突,你有点生气。系统感知到了这一点,便把老板变成你喜欢的加菲猫,同时为你推荐了三种沟通方法。

 

高效地完成工作后,你想做个运动,却不想去健身房。系统便为爱冒险的你设计了一个虚拟丛林。你一会儿被猎豹追逐,一会儿在树上跳跃,一会儿又骑在马背上寻找食物。一个小时下来,轻轻松松消耗了500卡路里。



| 电影《头号玩家》中的虚拟现实游戏

 

这个时候,你感觉到了一丝孤独。但没关系,你拥有比电影《她》中更高级的虚拟情人。她不仅懂你的任何情绪,还拥有一个虚拟身体。你可以与她拥抱、接吻,去山里看星星,在帐篷里入眠。

 

慢慢地,你对虚拟世界的舒适产生了依赖,再无法适应真实的交流。你与朋友们疏远了,偶尔联系时,对方两分钟不回复都让你感到格外漫长,甚至暴跳如雷。

 

而由于任何的细微想法都能被感知、并得到满足,你的生活圈子也极其私人化。

 

互联网尊重每一个人的真实需求,让每个个体都拥有私密生活。我们再不需要另一个人的陪伴,自此孤身地来、孤身地去,并享受孤身生活的一切。

 

但事实上,我们并非享受孤独,而是屈服于不断增加的欲望。某天,当虚拟系统突然停了时,望向镜子的我们或许会吓一跳,并在环顾四周后,伤心地大哭起来。




【日刻有料】系列热文 | 我们翻译了一手资料|美国体操队前队医性侵超150人被判175年,女法官震撼发言 | 你想过没,为啥朋友圈里戏精多? |  过年毛衣火了,90后的积极抵抗,父母们的消极沟通 | 从侯宝林到李诞,中国人为什么笑得越来越空洞 | 80、90后:养蛙可以,养娃就算了,赔本买卖




ID:reknow24

日 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