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华平 (湖北):心系丹江口移民,记录移民十三年|2018爱乡人物系列故事
编写按:自2018年6月启动寻找“2018爱故乡人物”活动以来,得到了各地伙伴的积极响应和参与。讲好中国乡村故事,展现爱乡人物风采,接下来“爱故乡行动”微信公众号将陆续推出优秀人物故事,敬请关注。情归故里,共建家乡,让我们一起爱故乡!
人物简介:
陈华平,1971年生,湖北省丹江口市人,1990年7月参加教育工作,先后当过小学老师、初中老师,基层宣传干事,专业记者。现任丹江口市委宣传部副科级干部。
事迹概述:
为记录南水北调中线丹江口大坝建设和十万移民搬迁的历史,陈华平2005年开始,把手中的笔和照相机镜头对准了这一工作,一干就是10年。他完整地记录拍摄了丹江口大坝加高从开工到蓄水验收的每一个历史阶段,先后采访记录了丹江口坝区移民搬迁、中线工程通水等全过程,前后拍摄历史照片十多万张。分别于2007、2014、2016年出版《南水北调工程中线从这里开始》、《世纪大迁徙----丹江口南水北调影像纪实》专著两本,《世纪大迁徙----丹江口南水北调影像纪实》画册一本。为整个丹江口市南水北调移民工程纪录画了个圆满的记号。
南水北调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中线工程自1958年丹江口大坝动工至今已经过去60年。丹江口水库地跨河南和湖北两省,新老移民总计70多万人。在湖北库区各县市和主要移民安置区中都有一位记录移民的代表人物。在全国最大的水利移民安置区钟祥市大柴湖,移民作家全淅林写作了《移民大柴湖》《我从淅川来》;郧阳籍著名作家梅洁出版了《大江北去》和《汉水大移民》;在丹江口市,陈华平先生则是毫无争议的记录移民第一人。他出版了报道文集《中线从这里开始》和《见证:南水北调丹江口大移民纪实》,社会影响广泛,还拍摄了数以十万计的照片。在南水北调新移民的记录者中,十余年坚持采访拍摄移民过程的只有陈华平一人。
陈华平的老家在丹江口库区核心的均县镇,古均州城就沉没在镇街道不远处的水库之下。均县镇是移民大镇,1958年丹江口工程开工建设以后,许多人离开了家园迁往外地,或者在本地后靠,投亲靠友。在这样的背景下长大的陈华平,对移民有着极为深厚的感情。早年他做过乡镇学校教师,后来长期在丹江口市市委宣传部做记者。十几年来,记录移民是他的核心工作,而他的许多工作,是在职务范围以外完成的。
1958年9月1日,南水北调丹江口水利枢纽大坝开始建设
近年陈华平记录丹江口移民的经历,我们不妨以编年纪事来回顾:
2005年丹江口大坝加高施工影响区移民搬迁开始,他奔走在移民搬迁一线,见证和记录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首批移民搬迁过程。
2009年,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移民外迁试点开始,他来回奔波在安置点和迁入地,跟随移民见证了移民选点、定点、迁安、两地对接、建房、搬迁等过程。
2010年,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丹江口库区大规模移民外迁开始,他的足迹踏遍了9个移民外迁乡镇的各个角落。
2011年,丹江口市12个乡镇移民内安工作开始,他带领记者马不停蹄穿梭于12个乡镇之间。
2012年,湖北省唯一一个需要整体搬迁复建的集镇――丹江口市均县镇集镇迁复工作全面展开,他完整地记录了新集镇从无到有的全过程。
2013年,丹江口水库库底清理,他完整采访了清理过程,记录了丹江口大坝加高验收过程。
2014年,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年,他沿通水线路一路采访到北京。12月27日,北京举办盛大的通水仪式,他被邀请和100位移民代表一起参加并记录了这一历史时刻。
2015年,他整理了大量移民照片和文字档案。
2016年,他编印了反映丹江口大坝加高和移民全过程的大型画册《世纪大迁徙》,为丹江口市整个南水北调移民工作记录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个体搬迁,见证南水北调大历史
作为记者,陈华平有着新闻人特有的敏锐性和吃苦耐劳精神,选择策划了许多主题拍摄记录移民搬迁过程。
2005年,丹江口大坝加高工程即将动工,处在施工占地区的移民要先搬迁。大坝右岸的蔡湾村王瑞权一家是搬迁的第一户, 1月5日是他们搬迁拆房的日子,陈华平提前一周去王家了解情况,拍摄了提前杀年猪、处理物品的过程。在随后的一年多过程中,陈华平跟踪这一户移民,完整地拍下了他们在过渡点生活、在移民新村开工建房、抓阄分房、搬入新居等过程。他有一篇著名的稿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移民搬迁第一家》,在《中国水利报》、《中华新闻报》、《人民长江报》等报刊发表,就是在2006年除夕之夜他放弃和家人团聚到王瑞权家采访写成的。
这一次搬迁的移民中,有一位孟秀英老人,一生两次移民五次搬家,参与过丹江口大坝建设,备受生活磨难。她生育了8个子女,生活刚有起色,又面临着搬迁,尤其是她家辛苦经营的盆景园搬迁成了难题。孟秀英老人多次搬家的经过,体现移民为国家建设让路的付出非常典型,于是陈华平冒着酷暑前去拍摄。他帮着他们家人挑水,和孟秀英的子女以兄妹相称。孟秀英的丈夫迁坟,他早晨4点多钟就去采访,拍下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移民迁坟的唯一镜头。在随后的采访中,他带领丹江口电视台记者完整记录了市委书记帮助孟秀英家找摆放盆景的合适场所、举家搬迁、在新居生活等镜头,制作了5集电视专题片。
从2009年3月丹江口市移民外迁试点开始,到2011年的全市移民内安,陈华平始终奔走在移民搬迁一线,跑遍了每个搬迁的移民乡镇,用手中的相机和笔记录了移民搬迁的全过程。
均县镇寨怀沟村交通不便,搬迁需要先走水路,把货物从水路运到镇上码头,再将货物卸下装车,这在全市是唯一一例。2010年8月,陈华平用了17天时间,全程记录了村民张正奎一家的搬迁过程。2010年9月28日、2011年、2012年他又先后对张家进行了回访。在石鼓镇,他重点采访了柑橘大户范长江并全程录了像。在凉水河镇,重点采访了惠滩河村张氏弟兄5个住猪圈的感人故事。
整村搬迁和集镇复建
为了更好更全面地向世人展示丹江口市库区移民的牺牲和奉献,除了记录单户移民搬迁的过程,陈华平还记录了一个整村的搬迁,一个集镇的复建,在牛河林区重点采访了最后的千人晚餐,在土台乡重点采访了宣传营造氛围的情况。在陈华平看来,南水北调精神也包含着移民工作干部恪尽职守、无私付出的精神,他也记录了大量移民工作干部的事迹。他拍摄、书写了一名工作队员服务搬迁的全过程(如化医协会的工作组组长周晓英),一个移民工作队做移民工作的全过程(如教育局工作队和工商局工作队)。这里重点谈谈他对整村搬迁和集镇复建的记录。
陈华平对均县镇八庙村和六里坪镇孙家湾村移民的全程记录从2008年就开始了。他深入到八庙村后,吃住在移民家中,睡在移民住的救灾帐篷里,和移民交心谈心,写下了《八腊庙:坐等搬迁18年》《最后的耕作》《坐等搬迁18年,今朝别故园》等一大批优秀稿件,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好的反响。2009年八庙村整体外迁到宜城市邓林农场,他带领电视台记者提前两周去踩点,最后选中了均县镇寨河黄记垭、六里坪镇岳家川梁子大拐湾、武当山高速公路大桥、老河口钟岗梁子四个拍摄点。12月8日当天,他带领记者提前进入拍摄点,成功地拍到了这几个地方移民搬迁车队经过的镜头,成为整个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移民搬迁的经典绝版镜头,成为珍贵的历史永恒。
2011年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唯一一个需要整体搬迁复建的集镇均县镇迁建动工,陈华平决心把这一工程记录下来。为此,他选择了六个山头,拍摄下了集镇建设前的原始面貌,在接下去的三年里,每周在六个山头上拍一张照片,这样完整拍摄了新镇从无到有的过程。
2009年8月,丹江口移民外迁
从2009年开始,陈华平就亲历了外迁移民安置工作。每次搬迁基本上都是提前3天到乡镇,搬迁时早上3点起床跟移民一起走,用千辛万苦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2010年8月、9月、10月、11月这4个月丹江口市移民大搬迁期间,他基本上每个月呆在城区的时间不到5天,其他时间全部在移民搬迁一线。
全面记录,传播移民文化
陈华平是一位优秀的记者,也是一个优秀的采访指挥者。在丹江口市移民工作指挥部宣传组,他要负责市内记者采访的策划和安排。无论是试点移民搬迁还是大规模移民搬迁,每次他都制订了详细的采访方案,明确宣传重点和内容,细化工作责任,把宣传工作内容细化到小组、到人、到天,做到了提前策划、主动融入,使整个宣传工作分步推进,高潮迭起,张弛有度。在吃透上情、了解下情的基础上,他深入挖掘,重点突出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移民、移民优惠政策、移民搬迁责任制、社会各界支持移民、移民支持移民工作、移民先进典型等作为宣传重头戏,展开宣传攻势,重磅推出,使移民大搬迁关键时刻的宣传掷地有声,始终保持强劲的态势。2009年8月20日首批全市移民外迁到荆门市屈家岭和枣阳市,2010年8月11日习家店、均县镇、牛河林区三个移民乡镇同时搬迁,他都提前抽调安排了20多位记者、主持人组成强大的报道阵容,分多个小组分赴各县市采访报道。他组织拍摄完成了移民外迁四部电视专题片,两部内安电视专题片,一部移民验收专题片。他还协助拍摄了移民微电影《汉水丹心》。
据统计,2005年以来,陈华平先后在《人民日报》《经济日报》《半月谈》《中国南水北调报》等报刊发表南水北调新闻稿(照片)100多篇(条)。2007年,他出版了报道文集《中线从这里开始》。这本书里有不少材料记录了1960年前后丹江口水库一期移民的情况,留下了珍贵的历史资料。2014年,他又出版了记录本市新移民的两卷本著作《见证:南水北调丹江口大移民纪实》。当时笔者曾给他发手机短信告诉他个人读这部书的感受:“和其他一些应景之作、政治宣传大有不同,这书写得很真实。作者对家乡的感情很深,对移民眷注了感情,写得冷静、全面、客观。这在历史上是立得住的。今天的新闻就是明天的历史,这是一部难得的史料著作。”笔者相信,将来学界研究南水北调移民史、水利移民史,陈华平的这部书将是重要而系统的参考资料。
宜城采访
如今丹江口市新移民搬迁已经过去多年,移民搬到汉江中下游安置地以后过得怎么样,民间少有关注。陈华平多次利用节假日时间到武汉、荆门、天门等地移民安置点看望新老移民老乡,让移民们非常感动。他还自办了“南水北调丹江口移民”的微信公众号,宣传丹江口市,宣传移民的奉献。
爱家乡,爱移民
很多人不知道,陈华平在经济上并不宽裕,因为他的爱人是下岗职工。但为了拍摄移民,他先后自费买了三部单反相机,价值4万多元。他为记录移民作的付出,实在太多太多。
陈华平对丹江口市的贡献,不仅仅在记录移民,宣传移民的奉献。多年来,他对丹江口市的建设提了很多建议,有一部分已经成为现实。他2004年开始呼吁建设丹江口到淅川陶岔的跨省一级公路,经过13年的时间终于立项开工。这条公路把丹江口大坝和陶岔渠首这两个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最重要的标志性工程和景点连为一体,也大大方便了丹江口市和淅川县的交流合作。2006年,他为丹江口库区泗河流域水体污染刊发报道,引起强烈反响。他对汉江上游支流兴建小水电站之风愈演愈烈深感忧虑,也曾撰文对其弊端加以详细论证,发在《人民日报内参》上,如今的发展已经证实了他的远见。库区山村曾长期缺水,“中国水都”缺水的事实,以前在社会上鲜为人知,许多人了解到这样的事实,都是通过陈华平采写的“当代愚公”陈运国凿山引水等报道。
除了本职工作,关注移民,陈华平还是一位资深的志愿者。他关心慈善事业,2007年1月,武汉志愿者到丹江口市龙山镇助学,他从市区坐两个小时班车赶来,和农民学者、老志愿者王朝印(2016年度“爱故乡人物”候选人)连续两天步行走访贫困生家庭。许多人知道,陕西、河南、湖北汉江流域存在一个跨地跨界交流合作的“汉江流域志愿者”群体,陈华平正是汉江流域文化遗产志愿者中的一员。外地志愿者到丹江口市经常要拜访他,了解丹江口的历史文化和南水北调移民史,他也常到汉江上下游各地交流。可以说他为汉江流域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也做出了不小的贡献。
朋友们都知道陈华平有个口头禅,“我们丹江口市是天底下最好的地方”。他对家乡怀有特别深的感情。2004年至2014年,他曾有到武汉《长江日报》工作的机会,也有到十堰工作的机会,但为了家乡南水北调移民工作记录,他放弃了。需要指出的是,在陈华平记录移民的早期、中期,社会上对移民鲜有关注。笔者印象特别深的是,2010年秋库区移民进入高潮,30万人离开了家园,媒体有很多报道,但在网络论坛上基本是悄无声息的,网民对这一话题的关注,几乎绝无仅有。陈华平的许多工作,并非是他的本职份内工作,他爱家乡,爱移民,他是个有心人,所以才留下了这些极为珍贵的历史资料。
陈华平记录移民、安置移民的杰出工作受到政府的广泛肯定。2010年以后,他先后被授予“丹江口市第二届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十堰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及丹江口和十堰市移民外迁工作先进工作者称号。2012年9月,湖北省委、省政府授予他“湖北省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丹江口水库移民搬迁安置工作先进个人”称号。汉江师范学院、南水北调干部学院聘请他为客座教授。他的贡献也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公认。媒体曾以“风雨十几载,励志写春秋”为题对他记录移民的情况作过报道。新华社记者郝同前所著的《丰碑》和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赵学儒所著的《向人民报告—中国南水北调大移民》两部书,也都收录了他的事迹文章。
对这些荣誉和赞誉,陈华平看得很淡。他经常说,作为丹江口人,就要为丹江口做事。我的小小贡献,是应该的。
记录移民,热爱家乡,陈华平以往是这样做的,以后,他也会继续做下去。
2018爱乡人物系列故事
向宏彩(湖北):勿忘初心,打开乡村孩子的阅读之窗
北京爱故乡文化发展中心
北京爱故乡文化发展中心由中国人民大学乡村建设中心等多家机构联合发起,前身是2012年发起的“爱故乡计划”项目,是以“保育乡土文化、共建美丽城乡”为宗旨的民间公益组织。孕育于中国当代新乡村建设大众多样化实践的“爱故乡计划”,致力于发现故乡之美,重估乡村价值,活化传承民间乡土文化,发扬乡村文明;以“故乡情怀”整合本土资源,建立公众(新乡贤)参与美丽乡村建设平台,重塑乡村的活力和魅力,推动中国城乡社会可持续发展,实现中华文明的伟大复兴。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苏州街33号6层608室(邮编100080)
联系人:口皓
电话:010-62460686;18801299075
邮箱:iguxiang2012@163.com
官方微博:@爱故乡计划
公众微信号:aiguxiang2012
爱故乡博客:
http://blog.sina.com.cn/u/3175307963
爱故乡网:
https://www.aiguxiang.com.cn
北京爱故乡文化发展中心
北京爱故乡文化发展中心由中国人民大学乡村建设中心等多家机构联合发起,前身是2012年发起的“爱故乡计划”项目,是以“保育乡土文化、共建美丽城乡”为宗旨的民间公益组织。孕育于中国当代新乡村建设大众多样化实践的“爱故乡计划”,致力于发现故乡之美,重估乡村价值,活化传承民间乡土文化,发扬乡村文明;以“故乡情怀”整合本土资源,建立公众(新乡贤)参与美丽乡村建设平台,重塑乡村的活力和魅力,推动中国城乡社会可持续发展,实现中华文明的伟大复兴。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苏州街33号6层608室(邮编100080)
联系人:口皓
电话:010-62460686;18801299075
邮箱:iguxiang2012@163.com
官方微博:@爱故乡计划
公众微信号:aiguxiang2012
爱故乡博客:
http://blog.sina.com.cn/u/3175307963
爱故乡网:
https://www.aiguxiang.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