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国辉、王茂磊、宋 允 | 生态家园:和谐生态,家园永在
编者按
本文为北京爱故乡文化发展中心编著出版书籍《新时代乡贤》生态家园篇的导论。从2018年策划出版《新时代乡贤》开始,我们邀请了何慧丽老师担任书籍主编,在指导我们对案例进行分类提炼的同时,何慧丽老师带领她的10余名博士和硕士研究生们,一起参与到了《新时代乡贤》的研究和案例分析中,通过半年的努力,《新时代乡贤》完整地呈现在了大家面前。
“爱故乡行动”公众号将连续推送《新时代乡贤》中由何慧丽老师及其学生团队完成的六篇理论论述文章,分别从历史和国际的视角对爱故乡实践行动从乡土文化、民艺传承、大众教育、生态家园、乡村经济五个方面进行阐释,分析其在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中的重要意义。同时,也感谢何慧丽老师及其学生团队对爱故乡的支持。
作者简介:
崔国辉
北京爱故乡文化发展中心
王茂磊
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硕士研究生
宋 允
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硕士研究生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德经》
地球是人类生存的共同家园。但要知道,地球上最早的生命出现于40亿年前,而追溯人类历史,只有不过20万年。在漫长的历史发展和生命演化过程中,各种物质和能量相互连锁结合,没有什么东西是可以自给自足的。水、空气、山川、太阳、植物和动物等等共同维持着生态平衡;万物各归其位、各司其职,构筑起和谐的地球家园。
人类的出现与发展,正是得益于地球生态丰厚的遗产。从钻木取火到采集渔猎,从逐水草而居到播种谷物驯化牲畜,从游牧岁月到农耕年代,从依赖双手双脚到日新月异的高科技,人类发展的步伐越来越快,攫取欲也越来越疯狂,高楼拔地而起的同时是森林的乱砍滥伐,汽车长龙绵延数里的同时是地下资源的疯狂采挖,舒适的现代化生活背后是地下水的几近枯竭和河流污染……地球已是千疮百孔。大自然向人类施加的种种报复就是要让我们明白:地球,不仅仅是人类的生存家园,而是所有生命共同的家园。只有生态和谐,家园方能永在。
一、“生态家园”辨析
“生态”一词,最早可追溯至南朝,梁简文帝《筝赋》:“丹荑成叶,翠阴如黛。佳人采掇,动容生态。”[1]表示女子采芝时,由内而外显露的美好情态。可以看出,古人说到“生态”,已经蕴含有和谐、生气及美好之意。现今我们常说的生态一词源于古希腊,原意指“住所”或“栖息地”,多与环境有关。经过2000多年的演变和补充,它的内涵特征主要是生态思想,外延范围包括探讨自然生态系统以及人类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关系。虽然中国传统意义上的“生态”与现代语境下的生态含义有些许不同,但其呈现的人文性、和谐性特征更加丰富了生态内涵。
“家园”,原指家中庭园,最早出现在《后汉书·桓荣传》:“(桓荣)贫窭无资,常客佣以自给,精力不倦,十五年不窥家园。”[2]后又引申泛指家庭或故乡,清代纳兰性德《好事近》词之三:“何路向家园,历历残山剩水。都把一春冷澹,到麦秋天气。”[3]有家有园,这不就是游子所思的故乡么?
“生态家园”是用现代意义上的生态系统观对家园所作的属性界定,大而言之,整个地球生态系统都可以被认为是现代人的生存家园。它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强调了人类与自然万物相互依存、互利共生的关系,其中有一环遭到破坏,损害的将是全体。
首先,生态家园具有人文性特征。它注重的是家园意识,唤醒的是人们古老而深沉的情感,为人们提供身体的、心灵的和文化的归属;家园不但内含着人与自然生态的审美关系,昭示着人诗意栖居的内在需求,还体现着对优秀传统文化质素的继承。
其次,生态家园具有现代性特征。在刀耕火种的时代,人们不可能提到生态,考虑的主要是如何战胜和利用自然;只有在环境遭到污染破坏,物种濒临灭绝,生态严重失衡的现代语境下,人们才意识到生态保护的重要性。现代的家园建设必须破除人类中心主义,形成伦理共同体意识。
最后,生态家园具有多学科性特征。它不仅仅是人文学科所要探讨的问题,还是自然科学应该大力研究的课题。生态家园不只是书本上的怀想,也不仅是政策导向上的口号,而应是每个人都应共同付出的行动。
二、生态家园建设者
本篇所介绍的五个案例都是新时期生态家园修复或建设的典型案例。中国国土广袤,地理地貌复杂多样,但无论沙漠还是江河,无论山区还是平原,生我养我之地,构筑了一个个具体有形的家园。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反过来,一方人也型塑一方水土。随着科技进步、交通便利,以及城镇化的大力推进和现代舒适便捷生活的风靡,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与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愈演愈烈,河流污染、山林破坏、土地沙化、物种濒临灭绝、传统村落消失等,正是这些生态家园修复者所直面的时代处境。贤者,就是先觉者,也是先行者,他们站了出来,努力恢复已经失衡的生态天平。
1
保护母亲河:运建立与绿色汉江运建立,被亲切地称为“环保奶奶”,是湖北省首家民间环保组织——绿色汉江的发起人。十八年来,她带领志愿者,经过无数次的调研,撰写多份报告给政府建言献策,并实际解决了近20个村庄、学校的安全饮水问题。她以一个民间组织的力量,在政府、企业与社会公众之间成功搭建了保护汉江的平台。
2
植树造绿洲:殷玉珍与沙漠生态园1985年,十九岁的殷玉珍从陕西榆林嫁到了内蒙古毛乌素沙漠腹地。从结婚的第二年春开始挖渠、引水、种树,冒着沙尘暴和流沙的侵袭,克服交通不便、资金不足等困难,她三十年如一日,艰辛劳作,创造了控制沙漠面积近7万亩的奇迹,摸索出适合当地条件的科学现代治沙方式。2014年,殷玉珍建设了集餐饮、住宿、休闲、运动、治沙教育为一体的沙漠生态示范园。
3
挽救老物种:杨正熙与“守农有牛米”杨正熙是黔东南侗族人,为活化传承和保育濒临绝迹的农业品种,他辞官返乡,牵头成立了专业合作社,采用“牛+鱼+鸭+稻”古法农耕,生产出优质高端米——“守农有牛米”。他坚持不去认证,而是采取“旅游+农业”的见证模式,实现信任关系。“守农有牛米”,不仅传承了老品种,还让参与的865户农民脱贫致富。一粒小小的种子,也可以改变一方乡民。
4
护住一片林:任华章与生态李子坝甘肃文县的李子坝村有一片茂密的森林,也是大熊猫的故乡。2000年,任华章退伍回乡,看到盗伐林木无法遏制,他挺身而出,带领20个村民组建了森林巡护队。山高水险、风餐露宿、没有报酬,还有盗伐分子的恫吓都没有阻止任华章和队员们的护林决心。在巡护队的努力下,盗伐林木的现象终于得到了有效遏制,生态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如今任华章带领村民发展了有机茶叶种植与加工,严格采用低碳生态方式,既保护了环境,又让村民受益。
5
留住乡土情:杨德禄与洼里博物馆为建奥运场馆,京郊的洼里人生活了五百年的村子被拆迁。为了再造洼里风情,杨德禄带领乡亲们兴建“洼里乡村博物馆”,建设乡村手工艺体验馆、乡村动物园、农活体验区、儿童潜能拓展园、观光大棚等,并创建了洼里·乡居楼农家菜系,形成了绿色创意农业和乡村乡土文化保护、传承与开发的“经济—文化”生态循环系统。
三、生态家园建设的困与力
本篇介绍的五个案例,有一个很大的共性,就是在地化。尽管天南地北,作用的对象差别很大,有江河,有沙漠,有森林,有山地,有田野,但几位新乡贤都是本土化的建设者。也就是说,他们要恢复和建设的对象是自己的家乡。这种对故土依恋的情感,对家园遭到破坏的不忍和痛心,是促进他们行动的首要动力。
中国人安土重迁,同时又敬天惜物,讲求天人合一,这些古老的民族意识虽然在现代化进程中被冲击的七零八落,但他们觉醒起来,行动所带来的改变又是如此之大。不可否认,人类漫长的历史进化过程中,每向文明迈进一步,自然都相应地往后退一步。人类的步伐越来越快,生态的天平越来越倾斜,并向人类发出危险的信号。后悔和后退都是没用的,只有创新,寻找可能的解决途径,才能重建人类家园。
(一)生态:现代社会的一个两难困境
科技进步给现代生活带来的便捷是以能源消耗为代价的。《增长的极限》一书指出,支撑人类工业的主要资源——石油、煤炭和其他各种不可缺少的矿藏急剧减少,多数在一百年之内就会被全部采光。人类无止境的欲求只能带来“终极贫困”,就是说在人类拥有了豪宅名车,拥有了各种便利的电气化设施之后,有一天却因为不可再生资源的枯竭而无法享用。[4]面对人口增长带来的生存压力,人类不停地乱砍滥伐以获取生产生活资料,珍稀物种因为生境的改变而濒临灭绝,江湖海洋因为人类的活动和攫取而遭到严重污染……这些生态灾难带来的不仅是家园的破坏,还引发各种稀奇古怪的疾病。五个案例中的保护汉江、保护森林、治理沙漠、保护老品种以及留存乡土传统,都是在生态已经遭到破坏的前提下进行的生态家园恢复和重建。
观念的力量不容忽视。可人类中心主义仍然占据着人们思维的上风,尤其是西方的主客二分观念,促使人们将自然视为剥削和征服的对象,实现工业化的跨越式发展恰恰是以环境牺牲为代价的。但恩格斯很早就告诫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在第一线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成果,但在第二线和第三线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它常常把第一个结果重新消除。[5]
因此,人类要想恢复和重建生态家园,就必须超越人类中心主义而建立生态整体观念,必须自我限制欲求,放弃消费至上、发展至上的观念,普及生态文明意识,真正地将自己融入自然,听从家园梦想的声声召唤。然而,对于已经现代化的发达国家或地区和想要现代化的后发国家或地区,生态和经济,是可能平衡的吗?
(二)创新,恢复生态家园的可能途径
鉴于本篇所列案例在某种程度上恢复了家园的清洁,传承了乡土文化,达到了生态和经济发展的相得益彰,借此,我们尝试探讨恢复和建设生态家园的可行性途径。
首先,注重宣传教育,强化人们的生态家园意识。谁不说咱家乡好,有了美丽的家园风光,不光保证人居环境的清洁和饮水食物的健康,乡民的心里也会充满自豪感。我们看“环保奶奶”运建立的绿色汉江,十多年来,她带领团队成员免费成功举办了39期环境教育培训班;坚持不懈地开展环境教育进校园、下农村、到社区、去机关等活动。她因人施教,准备不同的讲稿,力求宣讲的生动活泼,打动人心。很多人因能够当上环保志愿者而自豪,因能够为家乡生态做贡献而感到骄傲。
其次,运用新媒体,利用便捷的交通网络。信息社会,新媒体宣传工具可以使信息得到更加高效的传播。“有牛哥”杨正熙利用古法耕作方式种出了可口的“有牛黑米”,营养价值高,质量检测等级极优,但就是愁销路,怎么办?通过网络发帖、电商平台、市集组织、媒体报道等,杨正熙的“守农有牛米”迅速售罄。如此,既达到了古法种植传承稻谷老品种的目的,又能够带领村民共同致富,过上体面的生活。而便捷的交通运输条件,让边远山区的生态产品得以远销,实现城乡之间的互助互动。
再次,传统与现代相结合,活化传承。柴火烧锅贴饼,石磨谷物豆腐,木犁木耧耕作,在过去都是很累人的农活儿。生产力水平提高以后,这些老式工具都退出了历史舞台,但是杨德禄的洼里博物馆却将其做成了农事或民俗体验,吸引了众多游客。同样,任华章的李子坝村恢复了山林生态后,尽量减少薪柴炒茶,引进电炒茶机,组织低碳文明家庭评比,鼓励村民美化住房周围的环境。这些都是立足传统,进行现代性创新转换的方式。
最后,发展绿色产业,带动生态旅游。就如何保持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协调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一次讲话中明确指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6]可谓十分精辟,蕴含着丰富的辩证法思想。结合本篇实例,可以看出杨正熙的“守农有牛米”在保护家园传统的同时,竟意外带动了黔东南地区的生态旅游。李子坝村经过十多年的护林养林,殷玉珍通过在沙漠里植树造林,营造好了优美的自然环境,都吸引了很多外地游客前来参观体验。再看杨德禄的洼里博物馆,将传统农耕文化、民俗文化与现代农家酒店经营相结合,实现了经济自主,还为很多现代人保存了一份家园记忆。
综上,我们知道,尽管生态保护在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成为一个两难困境,尽管家园对于快节奏生活的都市人来说只是一个理想所在,但只要肯去想办法,通过创新性途径,总是可以实现的。
四、生态家园建设的思想资源借鉴
理论来源于实践并指导实践。无数的家园建设者因地制宜,创造出了多样化的实践方式,并推动生态文明理论的创新。古今中外丰富的生态思想资源,对于我们有着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中国“天人合一”的和谐生态观
中国古代产生了丰富的生态文明思想。一是天人合一的生态世界观,其本质便是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儒家尊崇“斧斤以时入山林”,强调合理适度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生态;道家倡导“道法自然”,认为人应该尊重自然规律,以崇尚天地、效法自然为人类行为的基本归依。
二是厚德载物的生态伦理观,君子应由亲近亲人到仁爱民众,进而爱惜万物,佛家则强调“众生平等”。这些其实已经跳出了人类中心主义的观念。
三是顺应时中的生态实践观,认为人类的实践活动必须与自然环境、季节气候和土壤资源的时序性及承载力相一致。[7]这是一个度的问题,所求正是自然的生态平衡。
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农耕文明中,古人的生产生活始终与各种形态的自然条件有着紧密无隙的联系——基于二十四节气采取相应的农耕活动,因地制宜地开发和利用水土资源,张弛有度地禁伐休耕,这些历史实践活动,为今天我们组织生产、发展经济、保护环境、建设家园提供了宝贵借鉴。
本篇介绍的案例中,杨正熙的传统农耕复兴、杨德禄的洼里博物馆开发,都做的风生水起,正是重拾传统并进行现代性融合,将家园意识、乡土情怀与自然生态相结合的产物,最终达到耳目一新的效果。
(二)近现代西方的环保运动与生态思想
工业化起源于西方,工业化的不良后果,西方世界首当其冲。尤其是英国工业革命之后,环境破坏、生态失衡、资源浪费及短缺等诸多问题出现,人与自然的矛盾日益尖锐和激化。于是,催生了反思西方工业文明、创建生态文明的思想浪潮。
西方现代生态思想的特征,简单概括如下:一是生态整体观。如俄罗斯思想家奥斯宾斯基认为:“地球是一个完整的存在物。我们认识到了地球的不可分割性,它的土壤、山脉、河流、森林、气候、植物和动物应该被视为一个整体来尊重,不是作为有用的仆人,而是作为有生命的存在物……”[8]在他的直接影响下,利奥波德提出了著名的“大地伦理”学说,将土地也纳入到伦理共同体中。二是欲望动力论批判。人们常常会有这样的理解:为了满足欲望,就必须不停地工作、探索和占有,在满足欲望的同时也推动了文明进步和人类发展。但要知道,欲望是永远无法满足的,而地球资源却是有限的。要想建设生态家园,必须限制欲望,增强生态意识,从我们身边开始做出改变。三是征服和统治自然观批判。哲学家哈贝马斯反对控制、支配和随意改造自然,他提出的解决办法是将自然主体化或者人格化,试图把自然看作与我们共生的伙伴。四是可持续发展理论,但千万不能将“可持续”等同于持续目前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水平,而是要考虑到后代人的基本生存条件和整个生态系统的持续稳定存在。[9]
五、生态文明的政策导向与在地实践
西方的环保运动与生态思想,直接影响了中国政府与民间的生态环保事业和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
1973年8月,中国召开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中国环保事业正式启程。
改革开放以来,快速的经济发展与日益严重的环境破坏之间的矛盾,成为中国不得不面对的严峻问题。为此,1988年,中国正式成立国家环保局;以1994年梁从诫等人发起成立自然之友、1996年唐锡阳发起大学生绿色营为标志,民间环保运动也正式走上中国的舞台。
时势造英雄。本篇介绍的五个案例,正是整个中国生态与经济平衡发展、国家环境政策与基层百姓民生互动的时代产物。运建立所开展的汉江保护,直面的是中线南水北调工程减少了汉江中下游的水量,水资源变得更加宝贵;殷玉珍的沙漠治理产业,也是为改变中国西北、华北、东北地区风沙危害和水土流失的状况而于1978年启动的国家“三北”防护林工程的组成部分;杨正熙的苗乡侗寨传统农耕复兴,则是对2014年贵州省开始建设中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的具体践行;任华章的山林保护,是有力支持1978年成立的以保护大熊猫等珍稀动物及其森林生态系统为主的甘肃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98年国家实施的长江上游天然林保护工程的民间行动;杨德禄洼里博物馆的诞生,背后是洼里人为了支持国家举办2008年奥运会(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不得不迁离故土、重建家园的艰辛付出……
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做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决策。2013年12月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表示:(城镇建设)要体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2018年的中央1号文件又指出: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生态宜居中的“生态”,指的是要保护生态环境,坚持绿色导向、生态导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重要原则就是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可以说,国家层面的生态文明政策,引发了很多人的共鸣,为生态家园建设指引了方向,也给人民的幸福未来增添了信心。只要结合本地实际,因时而动,因地制宜,力求达到生态、文化与经济的持续平衡,每个人在创建生态家园的道路上,都可以有所作为。
六、小结
新时代的乡贤,将自己融进“人类—生态”共同体,与生态环境同呼吸共命运;他们以身作则,带动村民、公众,为建设乡村的和谐生态而奋斗。无论是未雨绸缪,还是在救亡图存,他们的实践都启示我们:若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妄谈生存,家园建设更无从谈起。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改变始自行动。由于先知先觉者的努力,人类正在从对自然胜利的陶醉中清醒过来并进行反省。行动从来不会太晚,环境保护、生态修复和家园建设,就从我们每人每日开始,从身边开始。
如此,我们方可以说:生态家园,并非如梦。
[1](南朝梁)萧纲.梁简文帝集校注[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15.
[2](南朝宋)范晔.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7.
[3](清)纳兰性德.纳兰词[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4](美)丹尼斯·米都斯.增长的极限[M].李宝恒译. 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
[5](德)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于光远等译. 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6]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读本: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2014.7.11人民网http://opinion.people.com.cn/n/2014/0711/c1003-25271026.html
[7]陶良虎.中国古代生态文明思想及其当代价值[J].管理观察,2013(36).
[8]何怀宏主编.生态伦理——精神资源与哲学基础[M].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2.
[9]王诺.欧美生态文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新时代乡贤目录》
推荐阅读
【】新书推荐】《新时代乡贤》序言|温铁军:从爱故乡到新时代的乡贤
殷玉珍:宁肯种树累死,不叫沙欺负死
杨正熙:生态物种得保护,古法农耕焕生机
任华章:护林为基守家园,生态为本谋发展
杨德禄:当洼里遇见鸟巢,乡村田园综合体点亮首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