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庞雅宁&陈英杰:留学的意义|青羚说21期笔记

2017-08-22 青羚说 青领会订阅号

hi,本文与你分享青羚学院《青羚说》第 21 期的精彩内容(基本介绍见上图)。

青羚儿们,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如果你不是青羚学员,但对本期话题、分享嘉宾或下面的 6 个问题感兴趣,那这篇文章推荐你读一读咯 :) 

  • 1、留学真正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

  • 2、情怀是否可以变现?

  • 3、可以在读书的同时,进行创业吗?

  • 4、国家这么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不是“侧面”意味着些什么?

  • 5、技术型创业与商业模式创新型创业,哪一个更容易成功?

  • 6、我是技术出生,想从大公司出来单干,搞创业,我需要做哪些准备?

铛铛铛!插播个广告(嘻嘻)第五届中国高校青年领袖峰会招募战略合作社团啦!点击这里接收邀请函!



青羚说·青羚学员分享


陈英杰|青羚学院二期3班学员、九州四海控股集团合伙人、2017中华未来领袖峰会副主席、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在读生 

陈英杰:哈喽,大家好,我是这期青羚说的分享学员陈英杰。

当初在定“留学生”这个主题的时候,我也一直在思考“如何形容留学生这个词的含义”。

也许很多人会觉得“留学生”本身是自带光环的,他们是有能力、见过大世面的人。同时,也有人会觉得学生就是些出国混日子,混“海龟”名头的人。

所以,有时我也会纠结留学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在讨论正式讨论这个话题之前,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

你们能否用一个词或者一句话来形容一下自己?就是一想到自己,自然就想这个词,或者一想到这个词就会想到自己。

换句话说就是,你能不能找到一个比较有代表性和标志性的一个词语来形容自己?

有时候,你没有办法准确地形容自己,没办法找到一个词来概括自己——其实我也一样,所以我才会不断地去尝试、去摸索、去回答这样一个问题“我是谁?”。

我现在是休学回国创业的状态,也有人曾问我为什么放弃美国名校学习的机会,选择回国创业。而我的回答是:

其实,我并没有放弃学习,只是换了一个地方而已。就像我在高一的时候,经常去外地参加类似“创新中国”的活动,在全国做高校学生的商业素养教育等。

在这个过程中,我认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人,并与他们相互鼓励,一起做了九州四海控股有限公司,控股了三十九家公司,涉及的领域涵盖资本、金融、县域经济、教育、文化等。

曾有人说国际的精英人士都在美国xxx地方,其实我不相信这样的观点。

中国人不比外国人差,即使差也差不到哪去。可为什么中国的高校能培养出一批批的公务员、研究员,却很少培养出领袖呢?

每年高考结束后,有的人考上了一本,有的考上二本或者三本。学校分专科、本科,分一本、二本、三本……但我们不能因此否定二流、三流学校的价值,它们依然有可能培养出未来的领袖(比如毕业于二本杭州师范大学的马云)。

每一个上了大学的同学,刚开始其实都怀着努力学习的心态,但为什么走着走着就会消失一大半?

引用经济学里的一个观点就可以解释这个现象,人们对自己的标准会不由自主的降低,以适应外界复杂多变的环境,以减少自身与环境的冲突,在一个低标准下,自觉“满意”地度过每一天。

我们现在在做的一个高校教育改革的项目,并提出了“支援领袖一百计划”——每年从全国招收初三的一百位学生,支援他们直到大学毕业,期间八年的所有与教育相关的费用,我们都会承担,包括来回机票。

有人会问我,既然你早已决定要回国创业了,为什么当初还要选择留学?

我的回答是,其实这两者不矛盾。在我看来,出去读书更重要的是开阔视野而不是把所有的时间、精力,都花在课堂和书本上。多出去逛一逛,多交一些朋友,学会生活远比拿一张文凭证重要。

有人又说了,你好不容易出了国,都没毕业,没有结果就中途回来了,这不是傻折腾吗?

其实,这都源于我对创业这个想法的执着和热爱。我喜欢创业,喜欢是我付出一切的前提,只有在做自己真心喜欢的事,才会真心投入,无论是时间、精力还是感情,且从不抱怨。

所以,进入社会八年、十年之后,这种名校和非名校带来的名气和基础学历教育的差异,会渐渐地变得不明显。不同之处,更多的变成了一个人的经历、经验以及社会化程度,人与人真正的较量也就在于此。

在我看来,留学的价值,其实是在追寻自己喜欢的未来。任何时候,留学都只是途径而非目的。

所以,回过头来,这次分享的主题,虽然是留学,但是我没有太多地提及留学这件事情。因为通过这次分享,我想传达的是一个人生态度 ——“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

以上,就是我分享的全部内容,非常感谢大家,谢谢!


青羚说·青羚导师点评


庞雅宁|清华控股创新孵化总监、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联盟主任委员

庞雅宁:首先感谢英杰同学的分享!今天非常开心与青羚学院的小伙伴们一起聊聊有关留学和创业的话题。

1、关于留学的意义

首先,我非常认可英杰说过的一个观点,“留学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

所以,我觉得在留学之前你要清楚,你为什么要这样做?这么做要达到什么样的目的?你准备怎样让自己真正地通过留学找到心中最愿意去做的那件事儿?

当你非常清楚自己为什么要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你就不会被任何其他外界的声音所打乱。今天下午,我跟英杰也在讨论整个中国的教育体制,从小学、中学到大学,可能我们更多的是去按照家长的意愿,去选择我们的专业,但很少有同学会说我非常非常愿意按照自己的意愿去选择,那么在你留学之前,你就应该非常清晰的知道:

  • 我心中最愿意做的是什么?

  • 我通过留学想达到什么样的目的?

  • 这其实就是在思考你的愿景是什么。

我个人觉得,留学其实是一种非常好的人生体验,它本身也是一个创业的过程,因为在留学的过程,你不得不去思考,怎样让自己在一个新的环境和体系里,重新梳理模式、找到自我,这其实是一个非常好的经历。

2、关于价值观

刚才英杰在分享里提到了价值观,在这里也谈谈我的理解:

价值观是我们每一个人在人生过程中,都需要去思考的话题,无论是要留学、工作、考研还是创业,你的人生价值观决定了你未来的方向。

在英杰的分享里有这样一句话,叫“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这其实是一种非常好的价值观。如何才能让自己永远保持这样的人生价值观呢?

永远做到敢于尝试、突破、冒险,同时敢于承担失败。

今天受邀加入青羚学院的官方群之后,有很多青羚小伙伴也加了我为微信好友,我们也私信聊了一些,其中有很多小伙伴是在创业的。所以,我也谈谈自己对创业的理解:

我觉得创业跟留学的过程,是有一些共同之处的,比如他们都是真正的从零到一,去探索一个自己没有做过的事情。

当你从中国到外国以后,你整个的人际人脉以及文化环境,包括你周边的物理环境,都是不一样的,你不得不去思考怎样才能让自己更好地融入新的环境,融入一个新的文化体系,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全新的生活体系,这其实跟创业是一样的。

当你选择创业,选择去干一件从零到一的事情,选择去走一条比较艰难的路的时候,这对于你人生,挑战是非常大的。

所以我觉得,留学的过程,对于每个小伙伴来说,本身就是一种创业的过程。

3、关于中国的创业文化

从中国现在的创业教育来说,可能对于失败,还是非常宽容,我们鼓励年轻人去创造、去探索未知、去挑战自我。

但是,有很多中国家长,包括我们周围的人,会自觉更多地去关注成功案例,而对于创业者来说,很多时候是失败的(成功是一种偶然)。

所以,我们应该多一些宽容失败、“享受”失败的创业文化。

4、关于情怀和变现

今天下午,英杰问过我这样一个问题“情怀是否可以变现?”

我觉得这个问题,其实非常复杂,但有一点是明确的,情怀和变现是两回事儿。

创业,首先需要情怀和激情,但如果真的到了创业的阶段,就要考虑变现问题。创业,除了需要情怀,除了需要仰望星空,你还必须踏踏实实地去树立一种商业模式。

所以,如何能够把你的情怀和真正的商业有机结合起来,才是创业成功的关键。

5、关于留学和创业的目的

我个人一直在做创业孵化和创业教育的工作,见过的大学生创业案例非常多,其中有非常多的留学回国创业者。

留学经历对创业者来说,是一个非常非常好的经历,因为它能够让创业者有更多的“有情绪化”的事业,“有情绪化”的歌曲,有全球化的人脉,这样有利于创业者在创业过程中拓展业务。

至于说,创业和留学有没有什么规律可循,我觉得还是要具体案例具体分析。我们能够在创业和留学的过程中,培养自己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让我们真正的养成吃苦耐劳,敢于挑战、突破、坚持的性格,敢于承受失败的能力,才是我们应该达到的目的。

类似于留学,创业同样不是我们的目的,而是一种手段。创业到底是为了什么?我个人觉得,创业是为了更好地服务社会,实现自我的价值。

所以我觉得,在创业过程中的小伙伴们应该克服焦虑心态,看清楚什么是商业的本质。


青羚说·青羚导师问答


问题1:雅宁老师您好,我现在是个大四留美在读学生,准备放弃在国内寻找工作,选择继续申请美国硕士同时创业,您觉得这靠谱吗?

庞雅宁:我觉得,如果你现在考虑创业的话,首先应该思考一下自己有没有一个非常好的商业模式,自己有没有在某个领域具有优势,自己有没有好的创业合伙人。你要对自己的创业成功概率,有一个把控。

不过,我觉得读书跟创业并不冲突的,继续申请美国的硕士并不会太影响你的创业。比如我们的孵化器里就有一些在读博士或硕士的创业小伙伴。

当然,你要对自己的优势与劣势有充分的认知,要知道自己未来到底想做什么。

问题2:国家鼓励“大众创新、万众创业”,是不是“侧面”意味着些什么?

庞雅宁:对大学生而言,我觉得国家提出“大众创新、万众创业”,可能更多的是想培养大学生的创业、创新精神。这么做,对于中国的就业环境改善,或整个中国的经济形势发展,都非常重要。

目前,国家的一个发展战略就是要科技创新和科技驱动。培养所有人的创新意识,是国家做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一个目的,让所有人都能够在大的体制下激发自己的潜能。

现在有很多央企和国企也在推进内部创业,这也是在激发员工的创新和创业激情。

现在国家一直在提的“一带一路”,从整个战略来看,我觉得如果说WTO实现的事情是全世界的商品流通,那么未来的“一带一路”可能更多的就是实现人和资本的流通 —— 人才流动的全球化、资本的全球化、创新的全球化,是未来的商业趋势。

从这个角度看,我觉得年轻人将有更多的机会出国留学、创业,去结识更多的优秀人才,去尝试更多的可能。反观以前,在我们小的时候,父母只告诉我们,未来可以去做个公务员,或者是读博搞科研,亦或者是当一位老师。

但现在不同了,整个的国家政策和社会环境,都给了我们更多的选择 —— 我们可以去创业,可以去尝试任何的想象,挑战所有我们之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在这样的时代下,年轻人该怎么做呢?我觉得就像英杰所提到的,“永远保持年轻、永远热泪盈眶”,你们要真正地把创新和创业精神融入到灵魂中 —— 这也是这个世界、这个时代和这个社会赋予你们年轻人的使命。

问题3:您怎样看待那些火热的人工智能领域的项目?技术型创业比商业模式创新型创业更容易成功吗?

庞雅宁:这两年来,人工智能的项目非常火,在AR环境下,人工智能可能会浮现出一些独角兽企业或非常好的创业项目,但不代表所有在人工智能领域的项目能成功。

人工智能只是一种技术手段,如果要真正的走向创业,要清楚它的应用场景是什么,比如你要用你的技术服务什么样的人群?是2B还是2C?你的商业模式是什么?这些都是需要考虑的。

对人工智能的商业模式应用把握,是创业者要克服的关键第一步。

至于说,技术创业和商业模式创业哪个更容易成功,我觉得这两个没办法比较。对于技术创业来说,技术本身就是一件非常艰难的事情,你必须让你的技术形成一个非常好的壁垒;然后在技术的前提下,还要去跟一个非常好的商业模式匹配,这样才会有可能走向成功。

如果仅仅是技术本身,或者经济模式,我觉得成功的几率都非常低,所以我觉得好的创业应该是“技术+商业模式”。

问题4:我已经毕业两年了,目前从事技术自动化管理工作,但听华为的同事说,在华为干10年都在北京买不了房……我现在有创业的想法,想出来单干,但有些纠结资金和团队建立的问题。目前我们有三个人想在一起做事,希望得到老师的一些指点。

庞雅宁:首先,我觉得创业跟买房是两件事,创业的目的好像也不是为了买房。

对于创业团队的建立,我想大家首先要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和初衷,比如你们创业到底是为了什么?要做什么?想达到什么样的目的?为了实现什么样的愿景和价值观?

思考清楚这些问题后,才去梳理商业模式,进行融资等一系列动作。

你现在从事的是技术、自动化的工作,那么你在组建团队的过程中,也建议团队里边不能只有技术类的人才,还要有商业类人才,团队内部要形成优势互补,这样才有利于创业的进一步开展。

至于说在北京买不了房,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北京的房价确实很高,买房者的竞争也很大。不过我觉得,北京给年轻人的机会也很多,在北京有非常优秀的创业者、投资人、科学家,也有非常好的大学,所以北京的创业环境还是非常好的。

▾  结 语   ▾

再重复插播个广告(嘻嘻,重要的事情要多说 1 遍),另外......插播一则广告(嘻嘻)第五届中国高校青年领袖峰会招募战略合作社团啦!点击这里读原文接收邀请函!

最后,在此特别感谢三位可爱的“笔记侠”:青羚学院二期1班陈颖、2班张九阳、3班郑硕,爱你们,么么哒!

▾  推 荐 阅 读  ▾

点击蓝色标题 即可打开文章

青羚说1期青羚说2期青羚说3期

青羚说4期青羚说5期青羚说6期

青羚说8期青羚说9期青羚说10期

青羚说11期青羚说12期青羚说13期

青羚说14期青羚说15期青羚说16期

青羚说17期青羚说18期青羚说19期

青羚说20期

本文内容节选自《青羚说》第21期嘉宾对话内容,略有删减改动,文中观点不代表青领会、青羚学院官方立场。转载、节选本文内容请注明一下文章来源,好吧。

青 领 会

— 不止步于青年✦更要成为领袖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