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低生育率不算啥,低“欲望”才是“内卷”尽头?

中原民 北清交大校友俱乐部 2023-06-21



未来年轻人的潮流,什么都无所谓。既然“内卷”令人倦怠,那我就退出竞争!


一、低欲望


别说卷累了,摸鱼都摸累了的年轻人,正在信奉“躺平学”,如今年轻人机会稀少,奋斗哲学失效的情况下,面对焦虑提出的不同主张。当代青年可能奋斗多年也无法突围,如何自处是每个青年都必须面对的问题。


近来火起来的一位“躺平学大师”,出身于百度贴吧的“中国人口吧”。“躺平学大师”两年没有长时间工作,他保持着很低的生活欲望。一天可以只吃两顿饭,早上是面条+鸡蛋,晚上是米饭+蔬菜和蛋类,偶尔奢侈一点去吃个鸡排饭,“每月的花销控制在两百以内,一年可以工作一到两个月”。


甚至他还办了演员证,“心情好的时候还会去横店躺,总之就是换着方式躺,人生就是躺躺躺”。为了拥有一个好身体,他也在坚持锻炼。


“我突然火了也并不令我意外,我知道肯定很多年轻人有共鸣,又有很多东西难以舍弃。当然不可能所有人都来过我这样的生活,都这样的话,也没有人建设这个社会了。”

二、躺学


躺学弥漫着一股丧丧的味道,躺平学是站而不得所以躺,但躺下来辗转反侧又想站,所以又劝他人躺,以博社会认同。宣扬的躺更像是一种妥协。


城市“蹲族”,有杂质调查为什么高学历年轻人明明拿着一手“好牌”,却选择“就地躺平”?,结果发现:很多受过大学教育、家庭出身不错的年轻人毕业后不是找个好工作,而是成为“放弃”自我、甘当社会“隐形人”的“蹲族”。


“躺平”已经成为很多青年的一种人生选择。我们此前不是还一直在说“内卷”吗,怎么这会儿又有人“躺平”了?


“躺平学”并不是一夜之间蹦出来的。在“躺平学”走红之前,2017年就曾流行过与之相似的“丧文化”与“佛系”,并且盛极一时。


彼时的丧文化,指涉的是一种颓废、萎靡的心态:情绪低迷,状态不佳,欲望低下,行尸走肉,麻木不仁。“我差不多是个废人了”“什么都不想干”“颓废到忧伤”是他们的口头禅,以“葛优瘫”为代表的表情包就是他们状态的写照。


佛系突出的是“佛”。佛教讲求的是超脱世俗、一切随缘,佛系借鉴的就是佛教的这一特色,它指涉的是一种以“一切随缘”为指导精神的生活方式,对人世间诸多事情的态度都是“无所谓”,并不特别努力去追求什么,而是相对被动地接受来到眼前的情况,随他去。


不过,就当时的讨论语境而言,无论是丧文化还是佛系,它们更多代表的是大城市里知识精英的心声:他们不是真的放弃自我了,这种互联网上的文化狂欢,只不过是他们纾解疲惫情绪的一种途径。


譬如他们喊着“葛优瘫”,但这是工作之余的“葛优瘫”,而不是真的什么都不做就在家躺平;他们的佛系,前提是他们其实也有所追求,只不过不陷入执迷不悟的状态……

有的人“躺平”对物质仍有一定的要求、仍有一份稳定的工作,但他们放弃了更光鲜亮丽的成功,而自愿选择更安逸、也可能更平庸的生活。


一个很典型的例子,是“临床躺学”这个词汇在医学生里流行。一个医学毕业生如果想要进入北上广的三甲医院,需要五年本科、三年研究生、三年博士,可能还有两年博士后,之后除了忙碌的本职工作外,还需要搞科研。“临床躺学”则号召医学生们尽可能远离一二线城市的知名医院,放弃成为医学专家的机会,直接投向“躺进舒适圈”,回到小城市小县城,获得轻松安稳的生活。


三、年轻人缘何选择“躺平”?


成功而不得,与对成功的倦怠。年轻人放弃上进,本质上是因为即使上进,仍然没有出路,他们追求成功而不得。


这是日本社会学家三浦展在《下流社会》中所论述的,很多人自甘“下流”(向下流动进入社会底层或中产阶级的底层),并非他们不愿意上升,而是上升空间已经丧失。


日本上世纪90年代经济危机后,进入了“失去的二十年”。经济发展陷入停滞,阶层固化严重,年轻人实现阶层流动的难度系数加大,很多人便选择松松垮垮、吊儿郎当地活着。“下流社会”反映的是阶层流动困难导致人心的普遍挫败。


这样的挫败心理,也存在于当下的中国青年身上。最近几年,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做大蛋糕的速度变慢了,和他们的前辈70后80后相比,年轻人能够分到的时代红利变少了,城市不再是遍地机会的梦想之地。


而与此同时,我国经济发展仍不均衡,依靠人口红利、低成本红利、低人权红利的情形仍然普遍,很多年轻人虽然非常努力地工作,在户籍、高房价等天堑面前,却依然难以获得体面的生活。


“大学毕业后,拿着微薄的工资,生活在某一线城市,每天早上起床赶车去上班,中午吃饭,下午吃饭回住的地方,晚上刷视频,玩手机。日日月月年年如此,走在大街上,高高的楼房,车水马龙的人流,行尸走肉般的自己,啊,我还是个人?”


成为局外人,不再执迷于似乎遥不可及的成功,选择“躺平”,变成一种流行的选择。而今“躺平学”向大城市的知识精英蔓延,就不仅仅是成功而不得的问题了。对于很多精英来说,他们仍然拥有不低的成功几率。但他们却放弃成功的可能,自愿“躺平”,其揭示的是对成功的倦怠。


四、内卷尽头


倦怠成功,本质上是倦怠了“内卷”。“内卷”是每个人与每个人的“军备竞赛”,不仅是竞争在加剧,而且是陷入一种零和博弈思维——不存在共赢和共存的发展,要做的是把资源从你这里抢过来。无论我之前投入多少,一旦结果我输了你一点,那么我就彻底输了,而赢家也只是惨胜。每个人都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资源,却没有获得更多的收益,人人疲于奔命、苦不堪言。


年轻人纷纷选择“躺平”,纷纷抛弃恋爱、抛弃结婚、抛弃生育,这就是所谓的“三抛世代”。后来连住房、人际关系、梦想和希望都要抛弃。


无欲无求的年代,房价上涨、财富排行榜什么的都没有了意义。



往期精彩   

中国富豪人数超美国?9亿人月收不足2千
获聘美国科学院院士、被拒中科院院士的女科学家
无语:九亿网民多少初中学历和低收入?
年薪156万买不起房,如何解决?
争抢国际金融中心?先看看与香港的差距吧
“2亿单身”、“7成月光”?
弱女当众四脚朝天,对消费者侮辱性极强
困惑:如此“尊重”顾客、“尊重”女性,还有多人买车?
富国0利息,穷国再加息、何时逃过被收割?中国..
最著名校庆:土味舞蹈、校产歌星;曾经的风华绝代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