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关于数列求和的高考试题的多向探究及推广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乐学数韵 Author 高成龙
编者按:
相信大部分老师在讲授等差比数列求前n项和时都会首选错位相减法,将未知的、新的数列转化为等比数列,体现了转化与化归的数学思想.这种做法无可厚非,也是最接近学生思维发展区,但是学生还是常做常错,究其原因除了是学生本身数学素质不高之外,很大程度是我们没有深入引导学生认识问题本质,将这一类题目的解决停留在模仿式的机械训练.如果我们让学生弄懂原理,尤其是亲自经历尝试使用函数、裂项相消法等去深入思考这个问题,相信学生对问题本质会有更深的认,从而真正实现从会解题到会解决问题的蜕变,这也是素养导向下中学数学教与学的一个追求方向吧.下面请欣赏高老师这篇佳作.
本文发表在《教学考试》,2020.第4期.本号已获作者授权发布.感谢高老师投稿.热忱欢迎全国数学爱好者投稿.
作者简介
高成龙,天津外国语学校,中学一级教师,研究生学历;籍贯:甘肃,出生年月:1988年10月,单位邮编:300230.主要研究方向:数学教育,高考数学与竞赛解题研究.在学校担任高中数学教学工作和高中数学竞赛一试、美国数学竞赛AMC10、12系列教学工作.写作经历:曾在《教学考试》、《理科考试研究》、《中国数学教育》、《基础教育论坛》、《高中数理化》、《中学数学研究》、《求学》等期刊上发表过十多篇论文.
论文摘要及关键词
摘要:数列求和问题一直是高考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文章运用错位相减法、裂项求和法、面积法、函数法对2017年天津理科第18题进行多向探究,层层递进,不断揭示数学本质,充分挖掘题目的功能,并将试题结论推广至一般情形,得到了型数列求和的三个模型:裂项求和模型、待定系数模型、函数模型,揭示了此类型数列求和的本质和规律,这有助于学生对此类数列求和的深度认识,有助于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数学运算素养和数学建模素养,并以此来促进教学.
关键词: 数列 求和模型 探究 应用
论文正文
相关链接
2020高考数学考前选择与填空题串讲解析01
2020高考数学选择与填空题串讲解析02
2020高考数学考前解答题40题串讲解析03
2020高考数学常考《二级结论》小结.理科兼文科版
2.由一道数列放缩问题出发的深入探究 ——自然数倒数平方和的收敛问题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制定.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M] .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2]彭家麒,罗琳 高考数列中裂项求和的模型[J].上海中学数学,2014(10):19-22.
[3]高成龙,等比差数列求和的探究与应用[J].中国数学教育,2018(10):55-58.
[4]高成龙,数列裂项求和的“源”与“流”[J].教学考试,2020(2):12-15.
来 源 :乐学数韵。
【投稿须知】公众号《许兴华数学》诚邀全国各地中小学数学教师、教研员和数学爱好者热情投稿!来稿时请注意以下五点:
(1)来稿请注明真实姓名、工作单位、联系方式(无具体工作单位和真实姓名的投稿,一般都不会采用)。
(2)来稿一般要求同时用word文档和PDF格式的电子稿件(防止不同版本的Word打开时出现乱码)。另外,也接受少数著名教师的手写稿(手写稿必须清晰可读)。
(3)每篇文章请认真审查复核,防止错误发生,来稿文责自负。如有抄袭,则有可能被举报并受到有关著作版权部门的追责。
(4)投稿邮箱:chinamatha@163.com;或加主编微信xuxinghua168投稿.(5)本公众号对优秀作者和名师一般会附上“作者简介”,以让广大读者更好地了解作者的研究成果和方向,以便进一步学习作者的相关数学思想或解题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