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高级教师辛民:例说一道高中数学质量检测题的命制过程
【来源】文卫星数学生态课堂。
例说一道质量检测题的命制过程
辛民(安徽省砀山中学)
2013年3月笔者有幸承担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测题的命制工作,反思其中一道由研究生入学试题改编的压轴题编拟过程,印象深刻,感触颇深,现将其命制过程及题目分析与感悟展示如下,与各位共同分享.
1、试题
2、试题的命制过程
2.1、设想构思
作为高三毕业班最后一次质量检测压轴题,设想以基本初等函数为载体,在数列、不等式等重点知识交汇处命题,体现数学知识的内在、本质联系(近三年安徽高考在这方面的考查都达到相当的深度);突出考查函数的性质,导数、数列、不等式等知识及数学思想方法的灵活应用;创设新颖情境考查学生的理性思维、推理论证、继续学习的能力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适当控制运算量加大分析运算条件、探究运算方向、选择运算公式、确定运算程序等方面的考查;做到低起点、宽入口、递进设问、能力要求逐步提升,给学生创造一个宽松的解题环境。
2.2、选择素材
查阅教材、教辅等资料反思一些经典的数学问题;回忆以前做过的数学研究、科学实验、现实生活等有关的数据资料及背景材料,寻找、创设问题的情境。偶遇2013年研究生入学考试一题如下:
第一问作为高三毕业班质量检测题,基本符合要求,第二问求证数列的极限存在性,要用高等数学中的数列极限的存在定理,超出了中学的知识范围,不适宜作为高三毕业班质量检测题,但是该问题材料可作为命制试题的素材。
2.3、分析材料、初拟试题
为了方便研究将第二问的证明摘录如下:
4、试题分析
本题严格遵守《考试说明》、《课程标准》从学科的整体高度和思维价值高度考虑问题进行命题,试题背景新颖,设问精巧,叙述简洁,结构匀称,知识衔接自然,背景公平。
本题对知识、方法、能力的考查达到了必要的深度,如第一问作为开放性试题考查基本函数性质的应用及运算能力,第二问考查了分析问题、探究创新解题方法的能力,利用第一问的结论证明第二问考查学生继续学习的潜能;有效的控制了计算量、增加思维量,体现了高考中多考一点想、少考一点算的命题要求;注重函数与方程思想、分类与整合思想、化归与转化思想的渗透,同时也注重了综合法、反证法、数学归纳法等基本数学方法的应用考查。将知识、能力和素质融为一体,全面检测学生的数学素养这一命题原则。
5、学生答题调查
本题起点低、入手易,单独看第一问,难度不大,平淡无奇,但在考查函数性质的同时渗透了分类整合的数学思想方法考查,个别学生答题时机械套用重要不等式求最值、求导等出现错误;对于第二问中67%的学生能运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不等式
6、命题心得
(1)高中数学教师在做好教学工作之余,经常关注、研究高等数学中的重点知识,有助于站在学科的整体高度准确领会《课程标准》、理解高中数学中的核心概念、定理、定义的内涵外延等数学本质,有助于体会高等数学与高中数学知识的联系、把握高考的命题的规律;有助于从学科的整体高度驾驭教材指导数学教学与复习。
(2)数学教师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周围的事物,留心研究的数、式、题及生活的空间世界,用心挖掘其内在数学本质及丰富的学科思想方法,提高自身的数学素养,提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命制出优秀试题是教师一项基本功,命题关键是以学生发展为本,用心制定检测目标,精心设计问题情境,潜心思考问题的本质。命题是一项遗憾的艺术,好题引人入胜,然而好题的标准因人、因地、因时而定,命题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不可一蹴而就,很难尽善尽美,不断反思、分析学生答题缺失,对考试结果及时从难度、区分度、效度等方面进行评价,找出不足及时修正,是做好命题工作的重要保证。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 辛民,留心用心出新题。数学通讯2009:(11)40-41
选自《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1401.
高考数学中导数的热点问题之大题 【高考预测】2020高考数学最可能考的50道题! 因为, 近9年考点实在太有规律...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下的2021年一轮数学备考策略 陈万寿——高考评价体系下高考数学命题趋势分析及二轮备考建议 【备考讲座】近三年高考数学重难点试题分析 【珍藏版】高考数学经典真题的一题多解精编 挑战极限:排列组合应用题难题精练~做对12题你就是学霸啦! 陈煜——二项式定理的简单应用 2020年福建三明市普通高中毕业班质量理科数学检查A卷 2020年福建三明市普通高中毕业班质量文科数学检查A卷 2020江苏省南通市高考数学模拟试题 余继光——印象深刻的“数学经典题”拾零 【高考数学】循循善诱|今天以后,笑看“二面角 ”湖北省八校2020届高三第二次联考理科数学试题 湖北省八校2020届高三第二次联考文科数学试题 高考数学:抛物线的切线与阿基米德三角形 以阿基米德三角形为背景的一道解析几何题的思考
【投稿须知】公众号《许兴华数学》诚邀全国各地中小学数学教师、教研员和数学爱好者热情投稿!来稿时请注意以下五点:
(1)来稿请注明真实姓名、工作单位、联系方式(无具体工作单位和真实姓名的投稿,一般都不会采用)。
(2)来稿一般要求同时用word文档和PDF格式的电子稿件(防止不同版本的Word打开时出现乱码)。另外,也接受少数著名教师的手写稿(手写稿必须清晰可读)。
(3)每篇文章请认真审查复核,防止错误发生,来稿文责自负。如有抄袭,则有可能被举报并受到有关著作版权部门的追责。
(4)投稿邮箱:chinamatha@163.com;或加主编微信xuxinghua168投稿.(5)本公众号对优秀作者和名师一般会附上“作者简介”,以让广大读者更好地了解作者的研究成果和方向,以便进一步学习作者的相关数学思想或解题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