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神话:悟空》:文化变革总是静悄悄地到来
关注林一五
把精神说清楚
2020
08.27
星期四
“一种英美文化争霸史的视角”
01
—
8月20日,一段长约13分钟的国产游戏《黑神话:悟空》的演示视频被静悄悄地传上网络,仅仅一天之后,这段视频在国内收获了千万点击量,在国外也获得了千万点击量,几乎是在一瞬间,以野火燎原之势从国内火到国外。
作为游戏玩家,看完演示视频的我心情非常激动,在《黑魂》、《巫师》中扮演过骑士,在《只狼》、《对马岛之魂》扮演过武士,在《塞尔达》、《勇者斗恶龙》里扮演过娃娃脸的勇者,这次,终于等来我们自己的原汁原味的东方神话大陆上的传奇英雄了吗?
当金蝉飞过,听着巡山小妖精们用一本正经的语气说着傻里傻气的台词,代入感一下子扑面而来。
我好不容易静下心来,然后站在非游戏玩家的角度,作为历史和政治学爱好者,再琢磨这个事,很快,我的心情更激动了。
如果比照历史,参考英美文化战争,《黑神话:悟空》的出现,再一次预示着一场文化变革正在无声无息地到来。
02
—
19世纪是英国的世纪,大英帝国利用坚船利炮,在全世界开疆拓土,同时宣扬自己的价值观。大半个世界的“审美”情趣,跟在英国人的屁股后面。
这一点在美国尤甚,以致于建国五十年后,美国仍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本土文学。当时的英国文学史,都会在后面附录一小节,冠以“美国文学”的标题,以示美国文学仍然是英国文学的一部分。
爱默生
到了1830年代,被后世称为“美国文学之父”的爱默生发表了一篇有名的演讲《美国学者》,向英国的“文化霸权”发起挑战,爱默生宣称,如今的美国学者可以抬起他们艰涩的眼皮,正视欧洲了。
1847年,美国出版了《韦伯斯特字典》,相信每一个考过GRE的人都会对这部美国词典印象深刻。出版这部词典的诺亚·韦伯斯特目的非常单纯,要编一部“美国人自己的字典”,他当时的宣言非常有名:美国文学一定会独立,就如美国政治上的独立一样。
早期版本的《韦伯斯特字典》,标题的字面意义是“美国的英语词典”。
03
—
尽管爱默生和韦伯斯特在19世纪中叶就开始呼吁摆脱“英国文化霸权”,可是先驱总是孤独的,一直到19世纪快要结束的时候,美国人才开始真正讨论“为什么没有美国文学”。
这时候,美国已经超越英国,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
然而文化上的孱弱使得一批又一批美国人踏上了前往欧洲朝圣的道路。
《泰坦尼克号》剧照
如果我们换一个视角看待《泰塔尼克号》,我们会发现这艘船上充斥着有钱的美国资产阶级,他们前往欧洲,有的是去瞧一瞧自己的“文化祖国”,实地看一看在书里、明信片上见到的风景,有的则更直接,是去寻找欧洲的没落贵族,通过联姻,获得贵族头衔。
《唐顿庄园》剧照
一个对比是《唐顿庄园》,里面的伯爵属于家产日益缩水的没落贵族,伯爵夫人则是出身美国的资本家小姐,伯爵坦诚自己最开始同意与伯爵夫人结婚,就是为了她的嫁妆可以帮自己维持唐顿庄园:“我必须钓个女继承人,哪怕是个美国人,也在所不惜。”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英国,不止一个“格兰瑟姆伯爵”,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大西洋上,也不止一艘“泰坦尼克号”,它们共同揭示了一个事实:尽管美国的经济实力已经超越了英国,但英国文化霸权的阴影仍然笼罩着美国人。
04
—
2019年第一期《外交事务》杂志,由杂志社编辑撰写的封面文章回顾了美国霸权建立的全过程。其中提到了一战后美国的辛酸往事。
一战中美国帮助英法战胜了德国,充满传教士般激情的威尔逊总统抱着一种理想主义的热情前往巴黎,呼吁建立一套符合美国标准的国际秩序。
迎接威尔逊的是老欧洲报纸的冷嘲热讽,无情揶揄。从文化上,英法等国,仍然把美国视作无知野蛮的乡下人、不知礼数的暴发户。
学者出身的威尔逊可能是美国历史上最具有理想主义气质的总统了,但即使是他,也难逃被老欧洲嘲笑的命运。威尔逊是美国霸权的奠基人,我曾写过他与老罗斯福总统相爱相杀,却一起影响美国外交的故事,请戳《被太极拳揽住的美国——谈点感想,讲个笑话》。
威尔逊铩羽而归,美国第一次扩张的尝试失败,重新转入孤立主义。但是,美国也不是什么都没做,它不是有钱吗?于是它大方地出钱,开始资助老欧洲的学者进行各项研究,在学术圈、媒体圈扶持亲美的知识分子。
文化阵地上,美国蛰伏起来,开始韬光养晦。
05
—
伍迪·艾伦拍过一部《午夜巴黎》,描写20世纪20年代巴黎“流动的盛宴”。如果仔细品味这段往事的话,我们会发现一些值得深思的内容。
简单举一个例子,在当时的巴黎,有海明威,有菲茨杰拉德。试问,为什么这两位日后被作为美国象征的作家,都在巴黎?为什么是巴黎?
《午夜巴黎》剧照,抖森饰演的菲茨杰拉德
如果从文化霸权角度分析,我们可以很自然地得出一个猜想:海明威和菲茨杰拉德,与泰坦尼克号上的美国富豪们一样,也是到欧洲去朝圣的。
但为什么是巴黎呢?
原因大概是因为在美国,摆脱英国文化影响的大讨论已经开始了几十年,美国知识分子或多或少受到其影响,心理层面很复杂,他们一方面是到欧洲朝圣,一方面也是去欧洲考察,试图找到摆脱英国文化霸权的良方。
法国是与英国争霸几百年的劲敌,巴黎曾是欧洲文化的中心,美国知识分子到巴黎取经,顺理成章。
值得一提的是,在欧洲的经历反而让海明威、菲茨杰拉德等人认识到了原来“文化故乡”并不像想象中那般完美,美国知识分子看待老欧洲的视角由“仰视”变为“平视”。
所以我们看到,在那段时间,他们写出了《太阳照常升起》、《了不起的盖茨比》等具有“美国精神内核”的“美国文学”。
06
—
美国对英国、对法国、对老欧洲的文化反击战,是随着电影工业的发展而打响的。
19世纪,看门人、清洁工、煤矿工人都在看英国小说,20世纪,这些人转而都在看美国电影。
《爵士歌王》剧照
1927年,美国出品了第一部有声电影《爵士歌王》。1935年,美国又出品了第一部彩色电影《名利场》。好莱坞迅速统治了世界,这种统治力在二战之后残破不堪的欧洲大陆更得到加强,像飓风一般刮了几十年。
通过电影,美国实现了文化输出,成为了“文化大国”。
老欧洲报纸的用词终于可以换一换了,“粗俗”成了“新潮”,“浅显”变成“活力”,“土味”成了“摩登”。
许多场合,不再是美国人扪心自问“为什么欧洲有而我没有”了,变成欧洲人扪心自问“为什么美国没有而我要有呢”?
这张不用介绍了吧
可能在所有存在过的文化大国里,美国是最独特的。它提供的文化产品,几乎全跟高雅扯不上关系,说起文学、艺术、古典音乐,我们首先想到的,绝不会是美国。
然而,在20世纪下半页,在21世纪,没有哪个国家、哪种方式的文化输出能比美国电影更强力,比钢铁侠、蜘蛛侠更风靡。
这张应该也不用介绍
张亚东曾经评论美国摇滚乐,说那就是美国版的二人转,这话说得一点也不夸张,如果我们去读保罗·坦纳的经典音乐教材《爵士乐》,我们会发现“美国国乐”爵士乐的情况几乎一模一样,爵士乐起源其实就是美国版的“信天游”。
顺便吐槽一句,资深爵士乐票友村上春树先生出过两本《爵士乐群英谱》,写得非常空洞,很不好看。如果一般爱好者对爵士乐感兴趣,推荐直接去买专业乐手的回忆录或评论集。
美国对英国文化战争的最终胜利,其实是“信天游”战胜了“交响乐”,是钢铁侠战胜了达西先生,是斯坦·李的热闹漫画战胜了简·奥斯丁的恬静小说,归根结底,是流行战胜了传统。
07
—
稍微花一点篇幅梳理英国对美国的文化反击也是有意义的,而且很有趣。
纵观20世纪,衰落中的英国面对美国文化的冲击,组织过几次抵抗。
第一次是伍尔夫等人在文学上的反击。
弗吉尼亚·伍尔夫
奥尔巴赫在文学史《模仿论》中讲过,西方文学从源头古希腊开始,就有高级、中级、低级文化的明显区分。在古希腊,讲述英雄和国王的悲剧往往是高级的,政治人物的演讲属于中级文学,而在剧场上演供普通民众观看的喜剧,属于低级文学。
不同等级的文学不仅在写作主题、描写对象上,甚至在使用的词汇上都有严格的区分。
《模仿论》第十三章提到过莎士比亚的例子。莎士比亚曾经在一句王子的台词中,使用了humble(谦逊)这个词。这个在过去只用在乞丐、侏儒、小丑身上的低等词汇,由一个王子说出——奥尔巴赫感慨道,莎士比亚就是莎士比亚,他是文学的先驱,是变革者。
莎士比亚。对humble这个词,我最喜欢的当代作家、03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库切在其代表作《耻》中,也有过意味深长的使用,我以前专门写过分析文章,感兴趣的朋友请戳这里:《你可以与他辩论道德观,但你不能不尊重他的体面》。
总而言之,在西方,文学或者说文化,历来是分等级的。在当年许多英国作家眼里,美国文化就是低级文化,所以他们要从高级文化的角度,予以反击。
《被美国化的英国:娱乐帝国时代现代主义的兴起》这书里记录了伍尔夫、T·S·艾略特、乔伊斯等人这方面的努力,他们写出了《到灯塔去》、《荒原》、《尤利西斯》等“现代派”文学作品。
生造词、双关语、谜语大师詹姆斯·乔伊斯。他的《尤利西斯》是所有文学研究者与附庸风雅者的噩梦。
这一类作品的特点是难读难懂,读者群非常小众,普通人几乎不了解。
这种反击成功了吗?显然没有。伍尔夫等人的努力顶多是守住了精英群体的小圈子,面对美国流行文化,他们既无力争取受众,也无力在价值观阵地上往前推进一步。
08
—
英国对美国文化的第二次和第三次文化反击,不管从哪个方面看,都要比伍尔夫等人的第一次阻击成功得多。
这里面最大的一个不同就是第二次、第三次反击,不是由知识精英发起的,而是通过披头士为代表的摇滚乐“英伦入侵”以及J·K·罗琳的《哈利·波特》的风靡实现的。
当时的美国报纸写道:披头士像飓风一样登录了美利坚。
披头士如何影响了流行音乐,相信不需要我多讲。要注意的是,跟披头士一起于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大红大紫的,还有滚石、动物、谁人、蛇神等一大批英国乐队。美国本土的音乐英雄鲍勃·迪伦,也是借着“英伦入侵”的东风在美国被人注意到的。
到了1997年,罗琳在爱丁堡大象屋咖啡馆写出的《哈利·波特》出版,不仅在美国,更在全世界刮起了“魔法热”。
曾有学者苦心孤诣地为《哈利·波特》里的设定找现实和历史中的参照物,可以看到,罗琳笔下的两个世界,一个是现实麻瓜的世界,一个是传统神秘的魔法世界,像极了“新世界”与“旧世界”。而新旧两个世界,正是丘吉尔口中、传统英国人心目中的美国与英国。
《哈利·波特》剧照
从这个角度讲,《哈利·波特》未尝不是一个可以被放在“英国抵抗美国强势文化”的背景下的故事。
美国文学评论界泰斗、《西方正典》的作者哈罗德·布鲁姆在接受《巴黎评论》采访时,批评罗琳是差作家,《哈利·波特》不是好文学。站在纯文学批判的立场,布鲁姆可能是对的。但我们也几乎可以肯定地说,美国人布鲁姆并没有意识到《哈利·波特》在潜在的文化战争中的先锋作用。
09
—
原谅我以《黑神话:悟空》开篇,却花了几千字写英美文化战争。上面的文字,主要是想勾勒一幅尽可能直观的图景,展示美国在20世纪,是如何由一个“乡巴佬”华丽转身成“文化巨人”的,而在这种转身的同时,过去的“老巨人”英国在这种“话语权”的争夺战里,又进行了哪些失败的或者成功的反击。
不管喜欢不喜欢,英美的文化暗斗史,给了我们一个启示,当今世界,得流行文化者得天下。
19世纪的流行文化是小说,20世纪的流行文化是电影,21世纪的流行文化会是什么呢?说游戏可能显得有些窄了,我们可以换一个范围更大的词——虚拟世界。
这是随着网络建设和游戏技术的进步,一种可期待的未来生活方式。
从这个角度讲,《黑神话:悟空》的意义就凸显出来了。
在接受采访时,《黑神话:悟空》的创作者说了一番发人深省的话:
我注意到,《黑神话:悟空》的创作者还说了另一番话:
我相信许多人跟我一样,当看到如此高的立意和如此踏实的做事态度汇集在同一批人身上时,心里面只有一个感触:放心。
10
—
《黑神话:悟空》不是奔着搞文化输出去的,但假使它同我们预期的那般问世,客观上它一定会起到文化输出的作用。
最近我和一些老师、学者朋友聊天,他们是做哲学和法学理论的,在交谈中,他们表示,现在在大学里上课越来越难了,有些西方理论,不鼓励学者去教。
想了想,我说:八十年代那批学者,对西方的崇拜有些矫枉过正了,很明显,现在教育系统想要刹住这股风气。各种迹象都表明,国家正在尝试建立自己的“叙事”,这套新的叙事体系,要符合常识,要有洞见性,要满足中国的历史与现实,还要超越西方的二元论体系、超越“历史终结论”,其实是非常难的。作为八十年代学者的学生,这一代的中青年研究者,在知识和情感上,必然会是痛苦的一代。
劝是这样劝,但我也忍不住想,这真是好办法吗?
紧箍咒是好的解决方案吗?
靠行政力量去宣传文化、去推动话语权的建立,过去的尝试不是没有过。比较显著的例子是孔子学院,我理解这是对标德国歌德学院和西班牙塞万提斯学院的措施,但许多年的的实践已经证明,它并不如设计者想象的那样成功。
21世纪会是漫画、电影、游戏的世纪,我们需要《黑神话:悟空》这样的作品,需要更多像《黑神话:悟空》这样的作品,不仅是游戏,还有动漫,还有电影。
11
—
第一次观看《黑神话:悟空》13分钟的实机演示视频时,平台同时向我推荐了“外国玩家看《黑神话:悟空》反应”的视频。
这类视频的看点一般是外国主播在看游戏时流露出来的惊艳、震惊的表情,但是这一次,这类视频看得我心里很难过。
对“悟空”这个名字,大多数外国主播想到的是《龙珠》。
游戏里的猴子拔一根毫毛,变出千万分身,外国主播的反应是:哇,《火影忍者》,多重影分身。
猴子变大、巨灵神出场,外国主播想到的也都是北欧神话背景的《战神4》和日本漫画《进击的巨人》。
而当“如意金箍棒”五个字逐个点亮的时候,我的激动之情无以言表,但看视频里的外国主播,没有一个不是一脸困惑,嘴里问:“这是什么?”
什么是文化输出上的差距?从外国主播看《黑神话:悟空》的反应里,展现得明明白白。这种差距叫人痛心。
12
—
虽然痛心,但我们也没有必要妄自菲薄,这几年,进步是肉眼可见的。
想想看,几年之前,谁能想得到中国能出品《大圣归来》、《哪吒之魔童降世》这样的动画片?
希望有一天,大圣真的可以归来。
谁又能想到,许先哲以隋唐演义为背景的漫画《镖人》,能在日本收获如此高的评价?
那个舞双戬的背影,是秦琼秦叔宝啊
甚至在游戏领域,《黑神话:悟空》的出现也算不上石破天惊。早在它之前,维塔士的中国团队已经重置过《黑魂》、《龙之信条》、《黑色洛城》、《刺客信条:艾吉奥合集》这样的大型游戏。而《太吾绘卷》、《光明记忆:无限》这样的国产独立游戏也曾惊艳过我们的眼睛。
当初传出《光明记忆:无限》的制作团队飞燕群岛工作室实际上只有“飞燕群岛”一个人时,许多人都惊了。
随着经济实力的上升,科学技术的发展,消费市场的升级,中国正在涌现出更多的优秀ACG,涌现的速度也越来越快。
还是对标美国,我们离自己的文化“好莱坞”的完全建立,肯定还有一段不小的距离,但另一个方面,我们肯定已经早就超过了爱默生和韦伯斯特疾呼“文化要独立”的阶段。
从“仰视”到“平视”,最有可能的,我们现在正处在海明威、菲茨杰拉德那代美国人经历过的历史阶段。
《黑神话:悟空》实机演示视频的出现,再次提醒我们,原来一切都在静悄悄地到来。
“踏上取经路,比抵达灵山更重要。”
话虽这样说,但我们知道灵山终究是要抵达的。希望它早点出现在我们眼前。
—END—
往期:
·我思故我在·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
图片来源于网络,若侵权,请联系我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