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08.04
星期二
01
—
浙江高考出了一篇争议很大的满分作文,据说很多人看不懂。
浙江高考作文阅卷组的组长、浙江大学副教授陈建新对这篇作文给与高度评价:
陈老师以教授的身份为这篇作文背书,说“文字的老到与晦涩同在,思维的深刻与稳当俱备”,还说“我们的阅卷老师还是能识别作文的好坏的”,这引发了我的好奇,到底什么样的作文,需要堂堂教授用阅卷人的水平来打包票?
于是我把这篇名为《生活在树上》的作文找来读了读。我的第一感觉是,很多仿欧式的大长句,很多掉书袋,很多生僻字,得慢慢读,甚至需要翻译。
好在原文不长,索性我就来下一下笨功夫,翻译一下。
以我的经验,一般看不懂的文章是好是坏,翻译完,抠完字眼,差不多也就知道了。
02
—
全文分成七个自然段,我一段一段的翻译。
先看开头。
1.嚆矢(音“蒿史”):响箭,比喻事物的开端。
2.振翮(音“合”):振动翅膀,形容人志向远大、努力奋发。
3.海德格尔的话:以我对哲学史的粗浅了解,哲学可划分为理论哲学与实践哲学。理论哲学包括逻辑学、形而上学等。实践哲学包括政治哲学(研究政治规律)、伦理学(研究道德)等。
海德格尔的研究领域是“存在(sein,being)”,他一生中基本没讨论过伦理学,也没讨论过政治哲学,所以看海德格尔居然在大谈“实践传统瓦解”,我首先吃了一惊。
当然,不排除这句话真的出自海德格尔,但即便如此,海德格尔笔下的“实践”意指实践哲学,也不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实践”的意思。
开头第一句话,很大可能,是误用哲学概念了。
4.树上的男爵:意大利小说家卡尔维诺的一篇长篇小说,讲了一个叛离现代文明、回归原始自然的生活在树上的贵族的故事。
第一段翻译过来是什么意思呢?
——从现代社会一开始,所有旧的实践(应该指旧传统)就都瓦解了。过去来源于家庭、社会的价值评判标准,越来越不能束缚人们。未来充满了无限的可能性,我想,追求个性化的人生,要比过早地竖立志向开始努力要好。
03
—
1.虚无主义:一种哲学观点,认为世界与人的存在没有意义,真相无法了解,终极不能追问。
2.达达主义:一种艺术运动,试图废除传统文化,颠覆旧美学形式,从而发现真正的现实。3.沉锚:这里有可能是指心理学上的沉锚效应,指的是人们在对某人某事做出判断时,易受第一印象支配,就像沉入海底的锚一样把人们的思想固定在某处。
第二段翻译过来是这样的:
——人的天性就喜欢超越自我,不屑于被过去的评判标准束缚,喜爱不一样的生活。但这种对新生活的期许,不应该仅限于对旧观念不假思索的批判,以至于走上了虚无主义和达达主义的道路。对秩序不满意,不能成为不遵守秩序的理由。即使我们已经对未来有了仔细的规划,但仍然不能控制自己在时代浪潮中受第一印象的左右。
老实讲,从第二段开始,我已经不太明白作者在说什么了。尤其最后一句,它和这一段的前几句有什么联系吗?
讲人生讲的好好的,忽然就来了一句艺术术语“达达主义”,还是跟在“虚无主义”后面,即使意思不重复,这个“达达主义”,用在这里也并不准确,除了看上去高大上,我体会不出它还有什么别的作用。
还有“与秩序的落差、错位向来不能为越矩的行为张本”,这句话的道理其实很浅(对秩序不满意,不能成为不遵守秩序的理由)——如果不是一句废话的话——把它写出来、还写得这么夸张,说好听一点叫用力过猛,说不好听一点,可以称作无病呻吟。
04
—
1.麦金泰尔的话:就我的了解,麦金泰尔是社群主义的代表人物,他对现代社会颇多批评。我直接找了一篇论文来概括麦金泰尔对现代社会的批判,知网上署名吉林大学李洁的硕士论文《麦金泰尔的共同体观》:“在麦金泰尔看来,古代共同体解体后,群体和谐一致的局面被消解。现代社会充斥着各种不相容,每个人从自己的主体性出发,按照不同的价值标准制定德性规则和正义理论。”麦金泰尔笔下的现代社会,是反共同体的。作者引用的麦金泰尔,却好像不是这个样子。作者是不是对麦金泰尔有误解,希望专业的朋友能提供进一步的解释。
——我的故事,包含在共同体的故事之中。人有社会性,要在社会中生活,受社会各种条条框框约束,这一点无法改变。一个人想成功,要顺势而为,符合社会潮流,获得共同体里别人的帮助。有时我们暂时性地把来源于社会和家庭的价值评判标注当做参考,一定程度上是因为我们缺乏经验和阅历,没法坚持自己的想法。这种偏见的傲慢比知性的傲慢更严重。
原谅我本段最后一句基本上没有翻译,因为我实在读不懂。
我不懂的是,怎么突然冒出来一个“偏见”?“傲慢”又是从哪里来的?前一句刚说阅历不够,支撑不了想法,后一句怎么突然转到“偏见的傲慢”在“知性的傲慢”之上了?
05
—
1.袚魅(音“福魅”):“袚魅”这种译法很罕见。这是马克思·韦伯的概念,德语原文是Entzauberung,英文一般翻译作Disenchantment,中文一般翻译成“祛魅”或“除魅”,北大的李猛教授翻译成“除魔”。
这个概念出自韦伯的《以学术为业》,本意是消除科学和知识的神秘性、神圣性,后来含义拓宽,被广泛地用来表示去除神秘性。
——在追求生活意义的过程中,个性化的追求,与家庭、社会的价值评判标准,都在影响着个人。我们对不同的生活方式、不同的角色有不同的认识,这些认识成为我们追求意义时思考的内容。生活在树上的柯西莫给强盗送书,兴修水利,追求爱情,他的生活很充实,很实践。如果我们消灭了过去旧观念(即家庭、社会的价值评判标准)的神圣性之后,又给不断膨胀的个性化追求加上了神圣性,那在失去外界预期(家庭、社会价值评判标准带来的预期)的同时,也会失去自我(个性化)。翻译过来就可以看到,作者还是之前几段的毛病,这几句话前后有逻辑联系吗?柯西莫的例子和前面的话联系不紧密,和后面的话联系也不紧密,这个例子突然出现,到底有何作用?至于最后一句,其实就是车轱辘话轮来回说,很啰嗦。要让我讲的话,就一句话“不要迷信旧观念,也不要迷信自己”了事。另外,我没有看到用“祛魅”这个概念的必要,按照前文作者的意思,旧观念都已经瓦解了,还有什么神圣性和神秘性需要被消灭的?有一点很有趣,在思想史上,韦伯是以深刻和含义丰富闻名的,他的文字是这样的:
“只要人们想知道,他任何时候都能够知道;从原则上说,再也没有什么神秘莫测、无法计算的力量在起作用,人们可以通过计算掌握一切。而这就意味着为世界祛魅。”
看上去,在《生活在树上》面前,连韦伯都显得非常朴实,得甘拜下风。1.一觇(音“掺”):观察。
2.尼采的狮子、孩子和骆驼:出自尼采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骆驼象征被迫负重前行、隐忍、身不由己的生命;狮子象征主动、会争夺、会思考但方式蛮横的生命;孩子象征天真、自然、纯洁的生命,既不像骆驼那样沉重,也不像狮子那样蛮横暴力。
3.永远重复:也叫永恒轮回,昆德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一开头讨论的就是这个概念。尼采用这个概念来描述历史,按照他的理解,历史是不断重复的轮回。
4.洵:实在,确实。
5.媚俗:昆德拉在《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里提出的概念,指迎合世俗,缺乏独立思想。
——毫无疑问,按照家庭和社会的评价标准来要求“自我”,会显得狭隘过时。但我们应该抛弃的不是对这种狭隘过时的评价标准的批判,而是这种批判的廉价,以及这种过时的评价标准在面对批判时,全面投降的过程中的反智倾向。按照尼采的观点,在成为狮子和孩子之前,如果没有做骆驼背负前人遗产的过程,“永远重复”实在不能成立。何况矿工诗人陈年喜顺从编辑的意愿,写迎合读者的都市小说,将他十六年的矿工生涯降格成段子和素材时,我们没有资格批判他媚俗。这一段让我哭笑不得的不仅是“骆驼、狮子、孩子”及“永恒轮回”这几个典故的使用——这种使用在我看来,不但不必要,而且不恰当,有点莫名其妙。这一段最让我摇头的是作者连词、代词的误用。比如第一句和第二句,“毫无疑问……偏狭过时的成分”,和“所应摒弃的不是对此的批判”,这两句之间怎么会是“但是”的转折关系呢?
最后陈年喜的例子,怎么是用“何况”来和前文连接呢?
还有“而是其批判的廉价,其对批判投诚中的反智倾向”,同一个句子中,这两个“其”指代的似乎都不是同一个东西,第一个“其”是批评者,第二个是被批评者,这种情况难道不是应该叫病句吗?1.玉墀(音“池”):宫殿前的石阶,也指代朝廷。
2.米沃什的大海与风帆:米沃什是波兰诗人,大海与风帆来自他的名诗《礼物》。这首诗大意讲超脱于往事,内心获得觉醒,“大海与风帆”象征觉醒后看到的世界,或者说,一种觉醒后领悟到的生活智慧。
3.维特根斯坦的话:这是维特根斯坦的名言,是其《逻辑哲学论》的结束语。维特根斯坦是搞语言哲学的,简单地讲,他认为世界上的东西分两种,一种用语言讲得清楚,一种讲不清楚,对讲不清楚的,就不要费口舌了。
作为倒数第二个自然段,是到了文章要发力的时候了,可能因为这个原因,这个自然段尤其让我费解,句子和句子之间,似乎全是断裂的,彼此没有逻辑关系。
一些没头没脑凭空出现的名词,比如“权力的玉墀”,让人摸不着头脑,不知所云。
——规划的不同主要因为观念的不同,在实践中的区别可能并不明显。例如,当我们追求心中理想时,在过程中遇到权力部门,这就是是伴随着期望的落空还是期望的达成?我们创造生活,生活也在塑造我们。不能否认一直存在的家庭和社会的影响,也要承认我们自己的个性化追求可能存在与现实脱节的地方,不妨先去尝试体验,再下论断。让我们用自由的思想去体会米沃什所说的那种觉醒后的感受,并且像维特根斯坦说的那样,对不可言说者保持沉默。1.婞直:倔强。
——树上的生活体现了个人化追求对过去家庭、社会价值评判标准的超越,保持倔强,同时不拘泥于“遗世独立”的姿态。这就是卡尔维诺为我们提供的榜样。生活在树上——始终热爱大地——升上天空。我把这篇满分作文翻译完了,借用作者的话,我给它“祛魅”了。照我的理解,这篇文章讲的,无非就是一个再简单不过的道理:人生可以追求个性、理想,但同时也不要完全无视家庭、社会的传统评价标准,不要完全无视它们的期待。这个道理说得很对,但是我不明白的是,它深刻在哪里?这篇文章用了大量的典故,我上面一一分析了,至少一半的典故用得值得商榷。还有自然段与自然段之间、句子与句子之间逻辑破碎的问题。对一些意思没用错的典故和生僻词,又有用力过猛的问题,完全没必要把意思简单的句子讲得这么装腔作势。让我们再看陈老师的评语:“文字的老到与晦涩同在,思维的深刻与稳当俱备……文章从头到尾逻辑严谨,说理到位,没有多余的废话……所有的引证也并非为了充门面或填充字数。”
陈老师还说:“我们的阅卷老师还是能识别作文的好坏的。”
陈老师进一步说:“给此文打成满分,不仅是给予这篇作文恰如其分的分数,也是展现浙江高三学生的作文水准。”有人检索了陈老师的简历,发现陈老师本身就是一名神奇的文学院副教授,主要体现在他的学术成果上。
不管是高中作文,还是其他作文,写文章展现的是一个人的理解力和表达力。首先要理解一个话题、一件事物,最好形成独特的观点,其次要有本事把这种观点清晰、优雅地表达出来。能用简单的词句,表述复杂的思想,一直是作者水平高、文章好的标准。比如钱钟书写婚姻——“围城,外面的人想进去,里面的人想出来”——简洁而意味深长。罗贯中起笔三国演义——“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虽然是小说家言,不输二十四史。
梅因梳理民法几百年的发展,最后只用四个单词概括,翻译成中文六个字——“从身份到契约”——法学界公认的神来之笔。
张载写知识分子的抱负——“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横渠四句,千年来的光彩不曾随岁月流逝、时代变迁而有丝毫褪色。对比之下,把粗浅的道理包装得花里胡哨,不仅不能证明水平高,反而显得拙劣。
韩寒有一句话,原话我记不清了,大意是,有些人,就是喜欢把好好的人话写得鬼都不懂。这话放在这里,实在再贴切不过了。1996年,美国曾发生过一起著名的学术丑闻——索卡尔事件。
事件的主人公索卡尔(Alan Sokal)是纽约大学的理论物理学教授。有一天,他突发奇想,仿照“后现代”的语言风格,将量子力学的术语、后现代的时髦术语以及自己捏造的词句,胡乱拼接在一起,组成一篇故作高深的论文——《超越界限:走向量子引力的超形式的解释学》,投给当时重量级的学术杂志《社会文本》。
索卡尔在文中留下了若干常识性错误以及一眼可知的逻辑推导错误,考验审稿人。遗憾的是,审稿人完全被文章结尾索卡尔为迎合他们而编造的结论征服了,当看到索卡尔宣称量子物理学的发现完全支持关于科学真理的“社会建构”论和文化多元论的时候,编辑脑袋一热,不仅全文发表了索卡尔的论文,还热情洋溢地重点推荐。不久之后,索卡尔在另一本杂志上发文,公布了自己钓鱼试验的经过与结果。《纽约时报》用头版头条报道了这则丑闻。可想而知,全美哗然,《社会文本》名誉扫地。“索卡尔事件”成了美国知识界的一部喜剧,一场噩梦。
依我看,《生活在树上》得满分,堪称中国版的“索卡尔事件”。不同的是中国这事影响更大,因为这一次昏了头的知识分子居然是高考作文阅卷组的组长。我查了一下,今年浙江省高考有29.13万考生,这一篇名不副实的满分作文,造成的是对其余(291300-1)人的不公平。
©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图片来源于网络,若侵权,请联系我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