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换瓶功成狮之伤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贤读乱书 Author 溪墘讲台

换瓶功成狮之伤

作者 | 溪墘讲台


本文转载于公众号【贤读乱书】,谨代表作者观点。

(断桥残雪,图片来自于朋友圈)

曾经,我们是多么的看重环评工程师。又曾经,我们是多么的痛惜环评工程师。现在,我们又是多么的可怜环评工程师。

(一)

仰首观望中,众人千呼万唤。

悄悄地银瓶乍破,环评资质改革征求意见稿终于传出,行业重磅震荡到来。

欢呼者,哀鸿者,期盼者,皆有之。

每一次改革都会朝向好的方向发展。改制窗口自有危机,不适应者危,合理利用者是机会。

你可能还在微信群里吐槽,早做准备的人已经修栈道过陈仓,一旦新规出台赚个盆满钵盈。

意见稿足足31页,有很多亮点,确立企业主体责任,部门审批制没变,最重要的是,环评单位资质变为行业指南。

很多环评技术人员关注到《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编制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中的其中一点:编制人员要求。

编制人员要求应当满足以下条件之一:

1.具备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

2.具备研究或者工程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职称满5年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经历满10年。

哇塞,环评师与高工本是两条平行线,现在变成交叉线了。

年纪轻轻就考过环评师的人击鼓鸣冤,抱怨生不逢时。屡考不过的老高工踌躇满志,随时准备做被记入黑名单的接班人。

(二)

高工是什么呢?

高工是职称,由职称评审委员会评审出来的。随着社会发展,各个科研、技术单位的高工已经像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一样,本应技术员、初期职称、中级职称、高级职称金字塔形的合理布置,变成高、中、初倒金字塔布置了。

举一个简单例子,在有科研性质或专业技术类单位的职工会议上,随便扔一块砖头,会有5个高工的头上起包,却可能只有2个工程师头上起包,更别说其他类的人员。

环评工程师是什么呢?

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

有一个数据,广东省今年参加环评工程师考试的有1500多人,考试在合格线以上的只有20人,占比不到1.5%!惨烈,峥嵘崔嵬如剑阁,百夫赶考,一夫过关。

估计广东人考试能力比较差,或者什么的,反正通过率极低。

高工有高工水平和专长,环评师有环评师的水平和职业素质。

(三)

半部论证语天下,四书五经害终身。

记得2005年环评工程师考试的时候,那年刚好也可以够上年限评高工。

为了全力考环评工程师,我还是暂缓一年评高工。

心里只有一个信念:没有金刚钻,揽不了瓷器活。女怕嫁错郎,男怕入错行,环评深似海。想混这一行,没个像样的证不行。

想想也是傻,高工证是自己的,环评师只是为了环科所单位的。

闭关、苦读、摸索、讨论。

超纲复习,了解的一定熟悉,熟悉的一定掌握,掌握的已经烂熟。经过多轮培训复习,四门课程已经烂熟于胸,只有案例蒙XX。

最气人的是,考试大纲和试题模式根本就是两回事。

满分150分的政策法规、导则、技术方法,居然都在135分以上,其中的法规,竟然考了146分!

满分120分的案例分析,虽然时间不太够,但也糊弄出个86的分数来。

(全国第一批环评师证)

(四)

昔日苦读,今朝放荡,春风得意马蹄疾,证书来了。

可惜在三年前的环评改革中,所有的体制内环评单位削掉红顶,大家的证书都发霉在抽屉里。

但这环评工程师证和考证的那段时间,一直是人生最值得纪念的东西。

到现在为止,我始终觉得环评师考试是人生最重要的考试之一,环评师证是人生最重要的证书之一。

环评工程师千锤百炼,这么难考。如果这个意见稿实施,在现实生活中,娇嫩的环评师哪受得了老辣的高工们的冲击。这实在是一场不太公平的竞争!

罢了,一声长叹。

虽然我的环评师证现在也只是一个纪念品。

虽然我的高工龄也近似于环评工程师龄,但城已被破,塔已倒塌,唯有可怜伤心。

就如看到母校成为名校,自豪感油然而生。看到母校越办越退步,思乡游子只有顿失嗟呼,望洋兴叹。

(五)

政策至此,如之奈何?

某大师说过,”在缺少信息与技术,没有环境许可制度的前提下,环评制度成为中国环境监管的关键机制是有现实原因的,但在积累了一定的技术和信息后,环评制度作为依附于环境许可制度,作为行政执法、项目许可和规划制订的技术支撑,它是对一般排放标准的补充,是对于综合和复杂环境问题或者对新兴环境问题的信息全面提供。在中国的问题就是前期技术与制度不足,而导致了过度依赖环评,而由此导致环评不可承受之重。正确的定位是环评制度健康发展的基础“。

制定政策的人也许没有考虑环评工程师和高工是职业资格的职称的区别,国家对职业资格和职称走的就是两条道,是不是已经合并走在一起了?

也许没想过环评师考试是经过多轮系统正规培训而努力出来的,真正懂导则和技术方法的人。

考虑的只是老高工们对行业工程分析的熟悉,以及油腻中年男工作经验对于环评的指导作用。

环评功成,换瓶功成师的热度也退场了。

十年一觉扬州梦,晚唐小李杜只能华丽的追忆盛唐之世。用李商隐的一首诗来回忆当初的环评师和环评考试吧。

天     涯

作者:李商隐 (唐)


  • 春日在天涯,天涯日又斜。

  • 莺啼如有泪,为湿最高花。

可敬了,当年考证的人,可怜了,换瓶功成狮。

来源 | 贤读乱书,作者:溪墘讲台

编辑 | 君君.环评互联网

声明:本号对转载、分享、陈述、观点保持中立,目的仅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本公众号后台联系,我们将尽快删除内容!

已申明原创之作品,转载需申请并获本号授权!

往期回顾

部长信箱回复『油气田开发项目废水排放去向和标准确认』等3个疑问

环评资质管理改革,路在何方?

无论在哪审,贾专家都是这个意见

关于『土壤环评导则』常见问题的解答(一)

关于土壤环评导则常见问题的解答(二)

风说大气 | 2018版大气导则修订背景与主要修订内容

软件 | 大气辅助预测软件EIAProA2018

教程 |『验收报告』去哪里公示?

下载[环评云助手]app

扫描上方二维码

和20W+环评人一起进入云时代

长按上方二维码听我们♡∨♡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