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讯 | 《国际汉学》总第38期(2023年第5期)目录及摘要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北外国际汉学 Author 国际汉学编辑部
《国际汉学》总第38期
(2023年第5期)目录与摘要
专 论
文明交流的力量:中国与世界体系中力量的消长
/ 阮 炜
中华文明的世界意义
莱布尼茨历史语言通信中的中国话题与语言思想
/ 潇 潇
特约栏目:17—18世纪西方汉学的兴起
从“天学”的分化看明末“礼仪之争”发生的背景
/[韩]全洪奭
宋明理学在欧洲的传播
/ 刘绍晨
文史研究
雷慕沙及其弟子的中国小说史观
/ 唐桂馨
俄罗斯版《中国通史》中国上古史研究评述
/ 宋胤男
林泰辅的甲骨文研究及早期甲骨学中日研究互动
/ 李安竹
国别汉学研究
俄罗斯汉学彼得堡学派概述
/ 李 佳
中国经典海外传播
冯梦龙文言小说《范希周》最早英译本研究
/ 赵连城
《西游记》在马来西亚的译介与传播
/ 韩 笑 张 威
世界汉语教学学会“国际中文教育”专栏
欧洲汉语研究的开端
/ [意] 陆商隐
汉学家专页
霍克思与韦利汉学关系考述
/ 王丽耘
德国东方文献学家魏汉茂
/ 杜卫华
美国汉学家田浩的中国思想史研究
/ 刘玉敏
学人与书评
九州大学汉学家中里见敬教授访谈录
/ 李莉薇 [日]中里见敬
汉学在奥地利的学科史之构建
——《忘与亡:奥地利汉学史》引发的思考
/ 何 俊
“语言侨易史”与“文化负载词”
——读司佳《近代中英语言接触与文化交涉》
/ 叶 隽
编后记
关注汉学(中国学)在新时代的发展
/ 任大援
本期摘要
文明交流的力量:中国与世界体系中力量的消长
阮 炜
摘 要:今日西方霸权是西方在利用比其自身大得多的世界体系基础上,率先实行现代工业资本主义的一个结果。18世纪中叶以前,西欧在世界体系中大体上只是一个配角,18世纪之后才逐渐取得支配地位。从根本上讲,被称之为“现代”的科技和工业资本主义是世界体系里各大文明的共同成果。随着现代文明的理念、制度在中国和其他非西方国家被创造性地发展,西方凭借现代资本主义所获得的巨大文明规模与总体力量正在逐渐丧失,中国和其他非西方大国凭借其实力,将在世界体系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关键词:中国;世界体系;西方;西方霸权;工业资本主义
莱布尼茨历史语言通信中的中国话题与语言思想
潇 潇
摘 要:在近代早期博古好学思潮影响下,历史语言通信激发了莱布尼茨对亚洲语言与文化的广泛兴趣,开启了他与耶稣会中国研究的相遇之路。以重建人类多样性统一为目标的历史语言研究不仅是莱布尼茨前定和谐形而上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更为其多元文化主张与世界民族交流愿景提供了独特的思想基础。深入解读莱布尼茨历史语言通信的知识背景与思想旨趣,不仅可以全面理解这位博学史家在历史语言领域的开拓性工作,而且有助于在一种泛历史解释框架中重新思考17世纪欧洲东方观的形而上学边界及其本土学术传统。
关键词:莱布尼茨;历史语言学;比较语言学;博学时代
从“天学”的分化看明末“礼仪之争”发生的背景
[韩]全洪奭
摘 要:“中国礼仪之争——天学的分化”发生的背景和原因一直是相关研究的主要关注点。特别是处于论战中心的耶稣会内部的争议点可以看作是后来不同传教会之间、文明之间所有纷争的缩影,因此有针对性地深入分析和解读其产生的原因非常必要。事实上,中国耶稣会士的“礼仪之争”源于基督教“福音”和儒教“文化”之间的传教学矛盾性。利玛窦着重于二者间的连续性,采用厚古薄今的学术(理性)传教方针,而龙华民偏重于不连续性,选择古今否定的平民灵性传教方针。利玛窦的适应路线形成于排除俗儒理学的真儒古教的命题,而龙华民的非适应(保守)路线,可以说是在利玛窦的反理学框架基础上形成的对立理论。
关键词:耶稣会士;礼仪之争;天学;传教策略;利玛窦;龙华民
宋明理学在欧洲的传播
刘绍晨
摘 要:本文从井川义次所著《宋学西渐——欧洲迈向近代启蒙之路》入手,述介该书的内容和逻辑架构,缕析启蒙时代的中学西传对我们重新思考欧洲启蒙思想生成发展的重要方法论意义。同时,梳理日本中学西传研究之学术史,述评20世纪20年代以来日本学者在中学西传研究所取得的成果及其局限性,反观我国的中学西传研究的思路与方法。在此基础上,以“他者”观照“自我”,阐明译研日本中学西传研究本身的价值,及其对建立东亚乃至世界中学西传研究学术网络所具有的作用与意义。
关键词:欧洲启蒙;日本汉学;中学西传研究;他者与自我
雷慕沙及其弟子的中国小说史观
唐桂馨
摘 要:雷慕沙作为西方专业汉学的开拓者,为法国汉学培养了首批专业人才。同时,他与其弟子也将西方世界对中国小说的译介引入了自觉时代。他们在大量翻译实践的基础上,以新视角解构中国传统小说史观,并在以西方思想阐释中国文学的同时,吸收当时正茁发的中国小说批评观念,由此构建出19世纪世界视域中新的中国小说史观。
关键词:雷慕沙;中国小说;文化史观;中西融通
俄罗斯版《中国通史》中国上古史研究评述
宋胤男
摘 要:本文以《剑桥中国史》《哈佛中国史》和日本讲谈社《中国的历史》为参照,评述俄罗斯学者编纂的十卷本《中国通史》对中国上古史的研究方法、撰写范式,阐释其对中国历史的基本态度。俄罗斯学者综合使用考古学与文献学研究方法,从整个东亚历史区域的维度考察上古时期的中国文明,描述了东亚广阔疆域上既具共性又各有千秋的诸多文化类型,勾勒了上古时期不同文化载体之间的交往过程,并最终在双重文化空间中审视华夏文明有机统一体的形成,为解读中国历史提供了俄罗斯视角。
关键词:俄罗斯版《中国通史》;中国上古史;外位性;俄苏汉学
林泰辅的甲骨文研究及早期甲骨学中日研究互动
李安竹
摘 要:20世纪初,日本学术界盛行疑古思潮,普遍否定甲骨文。林泰辅以其独到的学术目光,力证甲骨文的真实性和史料价值,率先断定甲骨乃殷商卜人所掌之遗物。他长期从事甲骨文研究,写出一批精深的甲骨文研究论著,开启了日本甲骨学的先河。林泰辅运用多元实证方法研究甲骨文,与王国维“二重证据法”有异曲同工之妙。林泰辅的甲骨学成就受益于其深厚的汉学根基,也离不开与罗振玉、王国维等中国学者的学术互动。
关键词:林泰辅;甲骨文研究;学术互动;多元物证
俄罗斯汉学彼得堡学派概述
李 佳
摘 要:彼得堡学派是俄罗斯汉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圣彼得堡为中心形成的彼得堡学派在整个俄罗斯汉学发展进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是俄罗斯汉学的引领者,为俄罗斯汉学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彼得堡学派与欧洲汉学有着密切联系,虽研究侧重领域存在一定差异,但彼此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当代彼得堡学派所取得的成就依然显著,从共时层面研究其发展现状具有重要价值,可为我国世界汉学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关键词:俄罗斯汉学;彼得堡学派;欧洲汉学
冯梦龙文言小说《范希周》最早英译本研究
赵连城
摘 要:《范希周》作为最早被完整译为英文的文言小说之一,映射出19世纪初期英国汉学之境况。通过比较小斯当东译本和韦斯顿译本,可见彼时英国汉学家翻译动机各异其趣、翻译水平参差不齐。两位译者将《范希周》归入关系错综的不同文类,究其原因,不仅是由于中英知识体系之间的碰撞,还与当时两种体系内部或隐或现的变动有关。
关键词:《范希周》;英国汉学;小斯当东
《西游记》在马来西亚的译介与传播
韩 笑 张 威
摘 要:《西游记》约在19世纪末传入马来西亚半岛,在此后的一百多年里先后被翻译成峇峇马来语和马来语,传播范围也从拥有华人血统的峇峇娘惹扩展到马来西亚各个族群。进入21世纪后,《西游记》在马来西亚的译介传播进入加速期,甚至在当地掀起一股“西游热”。究其原因在于该国华社对中华文化有着深厚情感,且对译本的译介传播采取了有效策略,从而形成中国文学在当地传播的成功模式。这种模式在与马来西亚国情相近的国家中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和推广价值。
关键词:《西游记》;峇峇马来语;马来语;译介与传播
欧洲汉语研究的开端
[意] 陆商隐(Luisa M. Paternicò)
摘 要:本文通过对15世纪手稿和印刷品以及新发现文本的介绍和分析,概述欧洲汉语研究的开端、涉及的人员、他们所编写的语言学习工具,并分析他们描述、比较汉语与他们母语不同的使用方式。
关键词:汉语教育史;欧洲汉学;西方传教士;中文教材
霍克思与韦利汉学关系考述
王丽耘
摘 要:霍克思与韦利二人学术间存在传承,汉学界对此似无异议,但其间具体的学术渊源与传承却是一个至今尚未说清的话题。本文借鉴历史分析、“推源溯流”、整合描述及文献考据等研究方法,还原霍克思汉学历程中承继韦利汉学研究的历史图景,钩沉与完善英国汉学发展谱系中重要的一环:霍克思是英国汉学发展史上第一代专业汉学家代表,韦利是英国汉学自学院式汉学向专业汉学时代过渡时期的“绅士—汉学家”代表,二人在英国汉学发展谱系上一后一前,不仅在汉学交游上颇有交集,且从汉学根本原则、基本学术路径到翻译基本理念均存在汉学学术传承关系。
关键词:霍克思;韦利;汉学交游;汉学学术传承
德国东方文献学家魏汉茂
杜卫华
摘 要:德国目录学家魏汉茂博士终生从事图书目录事业。作为东方文献学家,截至2019年,魏汉茂编撰了各类汉学研究书籍145本、汉学相关书评和各类文章577篇;另有日本学相关研究64种,阿尔泰学、蒙古学、满洲研究194种,藏学研究23种,俄罗斯学21种;另有45种情色学研究和305种目录学、媒体学和编目学论述。本文采用人物志研究方法,论述魏汉茂的成长经历,分析他开展的与东方学相关的目录整理工作,指出他在世界东方学研究中的重要地位。
关键词:德国汉学;魏汉茂;目录学家;东方文献学家
美国汉学家田浩的中国思想史研究
刘玉敏
摘 要:本文旨在介绍和概述美国汉学家田浩先生的学术研究和贡献。他重新厘清了“新儒学”、道学、理学等术语的边界,避免了使用上的混乱。他以平行的视角审视南宋诸儒之间的关系,重新评价了吕祖谦、朱熹、张栻等人的历史地位。他通过梳理后朱熹时代南北道学的发展演变,深入剖析了朱熹及其“道统”最终成为正统的原因,弥补了金元思想史已有研究的不足。他运用历史考证的方法,将儒家思想与历史、文化、政治、社会、宗教背景等结合起来研究,丰富和助推了中国思想史的研究。
关键词:田浩;汉学研究;中国思想史
期
刊
在线阅读及其下载
在北外期刊官网,阅读全文
https://www.bfsujournals.com/c/2019-07-18/486514.shtml
在知网下载期刊全文
https://navi.cnki.net/knavi/journals/ZESP/detail
期刊介绍
本刊由著名学者任继愈先生创办于1995年,系北京外国语大学主办,是国内目前唯一一份致力于海外汉学(中国学)研究的正式专业期刊。常设栏目主要有汉学一家言、学术访谈录、早期西方汉学、汉学家专页、海外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文史研究、中外文化交流、中国经典在海外、世界的中国形象、域外汉语研究、国别汉学研究、文献研究、书评与书介等。
本刊已被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及CNKI数据库收录,为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和“2022年度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扩展期刊。
期刊订阅方式
中国邮政订阅:
邮发代码:82-914
国内统一刊号:CN10-1272/K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95-9257
1、各地邮局期刊征订处
2、订阅拨打中国邮政官方电话11185订阅
淘宝、天猫电商销售:
单期购买。通过外研社天猫旗舰店购买当期以及过刊。
https://detail.tmall.com/item.htm?abbucket=1&id=731597752457&rn=8f5ff6451aed73e2c261d8944a3e2262&spm=a1z10.3-b-s.w4011-22665586135.12.734037e9gnf7KW&skuId=5070290173812
往期精选
点击“阅读原文”,购买本刊
转载请注明来自微信订阅号:北外学术期刊
北外学术期刊官网:https://www.bfsujournals.com/
欢迎分享与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