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讯|《外国文学》2024年第2期目录及摘要
主 编: 金 莉
副主编:姜 红 马海良
本期目录
本期摘要
评论:外国女性文学研究
《托马斯和比尤拉》中的黑人性和黑人中产阶级家族史书写
王卓
内容提要:美国非裔桂冠女诗人丽塔·达夫的获奖诗集《托马斯和比尤拉》被学界普遍视为她回归“黑人性”的作品。达夫通过对“黑人性”的性别化书写和流动性书写成功质疑并协商了“黑人性”是由种族差异性和阶级、性别一致性决定的观点。在诗集中,“黑人性”演化为一个异质性场域和一个种族、性别、阶级的多元对话空间,而这一独特的“黑人性”再现方式在很大程度上质疑并颠覆了美国非裔身份书写中的种族单一维度和由此生成的黑人刻板印象。同时,在夫妻之间的隐性对话和个人与历史之间的显性对话形成的张力之中,达夫书写了一部有态度的美国黑人中产阶级家族史。
关键词:达夫;《托马斯和比尤拉》;黑人性;中产阶级;家族史
日本女性文学与中国
肖霞
内容提要:中日两国一衣带水,交往频繁。古代中国文化给日本以巨大影响,汉诗文是贵族必须掌握的基础教养;女性文学也不例外,额田王、紫式部等人的作品从构思、意境到遣词造句等都受到中国文学的影响。近代日本“脱亚入欧”,开始将中国“他者化”,为建构自己的现代身份,日本女性与男权社会合谋,歪曲、丑化中国,她们的言行极大地改变了日本人的中国观。战争期间许多日本女性因各种原因来到中国,为中国人的善良淳朴以及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所折服,中国成为她们的心灵故乡,书写中国成为她们文学的原点与表现内容。她们在思考战争与人性的同时反战、反核,建构了各具特色的文学。
关键词:日本;女性文学;中国影响;中国书写
当代俄罗斯女性小说创作的若干转向
陈方
内容提要:俄罗斯女性文学从 20 世纪八九十年代发展至今,其内部发生了若干转向。女性小说创作主题呈现多样化趋势,女作家们从家庭、女性私人生活等“小主题”转向个人历史、家族历史、20 世纪国家历史以及跨越性别的全人类性质主题,聚焦族裔、身份、知识分子命运以及文化记忆等问题。女性叙事从内囿、封闭、私密的空间转向更为开阔的空间,河流、城市等空间形象扩大了女性叙事的边界和范围,而梦境等非现实空间则增强了叙事张力。女性作家更加偏爱长篇小说,文学创作呈现出更加多元化的特征,风格上的杂糅、虚构和非虚构之界限的模糊成为新的趋势。上述转向折射出当代俄罗斯女性作家创作的总体特征,也体现了当代俄罗斯女性文学作品中所渗透的女性意识的不断演进。
关键词:当代俄罗斯文学;俄罗斯女性小说创作;女性意识
从“百纳被”到“麻将会”——《喜福会》中的姐妹情谊
张莉
内容提要:在西方历史上,姐妹情谊经历了从家庭范围内的血亲关系走向公共领域中的女性友谊,继而形成女性共同体的漫长历程。美国华裔女作家谭恩美在《喜福会》中对姐妹情谊的书写,在继承西方女性文学传统中“百纳被”叙事和审美的基础上,融合了以“麻将会”为象征符号的、和合共生的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和理念,消解了姐妹情谊在性别、阶级、族裔等问题上的二元对立,调和了女性共同体内部同质化与个性化的矛盾,为姐妹情谊在多元文化冲突与融合背景下的继承和发展提供了华裔女性的智慧和策略。
关键词:谭恩美;《喜福会》;姐妹情谊;百纳被;文化共同体
作为生态女性主义核心批判路径的删截叙事简析
韦清琦
内容提要:生态女性主义批评家玛蒂·基尔提出的“删截叙事”表明,很多话语体系只停留在问题的入口处而没有深入其根源,在视野上呈现出不完整和不彻底性,是脱离了语境的叙事。交叠性的思考方法能够指出寻找被“删截”部分的路线图,并且发出这样的警示:假如不能找出被删截的因素,那么已有的观念就是孤立、残缺的,由此展开的考察、关怀和评判始终处于不能完善的状态。生态女性主义据此而提倡的整体论,是在看到种种被删截或被忽略的元素的前提下,力求对这些失却部分的追索。在实际的批评操作过程中,交叠性理论、“删截叙事”批判、整体性思维成为密不可分、彼此支撑、相互激荡的铁三角。
关键词:删截叙事;交叠性;整体性;生态女性主义
“陌生”的乡土:论伍尔森的南方书写
周铭
内容提要:康斯坦丝·费尼莫尔·伍尔森很久以来一直被评论界视为乡土色彩作家而遭到贬抑。本文将伍尔森的创作置于美国内战后南方游记书写的语境中,展现其作品对于美国南方的“陌生”想象,认为评论界的性别政治遮蔽了伍尔森作品的真实内涵。她的南方书写并非传统意义上的乡土色彩文学,而是呼应了当时在文化上整合南方的美国国家话语,始终聚焦于美国的现代化与一体化进程。本文认为,伍尔森的创作将南方刻画成“角落”和“文物”,将南方人刻画成“陌生之地的陌生人”,在主题上体现出强烈的北方收编南方的文化政治意图,因而与诸多男性经典一样属于“国族主义”文学。
关键词:伍尔森;乡土色彩;南方游记;陌生
理论
空间形式小说的意义生成机理研究
韩智浅
内容提要:探究空间形式小说的意义生成机理有助于理解这类小说的意义机制和现代小说的美学形式,为构建空间叙事理论提供依据。场景、意识流叙事、意象和文体技巧是四类核心意义单元。场景建构是作者表达瞬时经验的手段。意识流叙事、意象和文体技巧将场景构成要素转化为象征代码,将场景转化为意象性空间,创造融物质性和超越性于一体的艺术形象。空间形式小说意义单元的组织法则与音乐对位法相通。同类型意义单元顺时分布在叙述时间中,以重复、转接、并置等方式相关联,生成独立主题线索。不同类型意义单元依托同时性时间意识,同步行进于故事时间中,以因果、对照、反讽等方式相关联。意义单元的相互作用营造出“映现效果”,其内在机制是“历史化”。
关键词:空间形式小说;意义;生成机理;发生学研究;经验表达
死亡,独异性与责任:德里达后期思想中的死亡诗学
李雨轩
内容提要:德里达 20 世纪 90 年代对死亡问题有相对集中的论述,《赠予死亡》是其中的代表作。他从帕托裘卡、克尔凯郭尔等人的著作出发,参考海德格尔、列维纳斯的观点,对死亡问题进行了独到阐释。死亡在德里达这里有两层含义,一是“赠予”的非经济性,二是通常意义上的生命消逝。就第二层含义而言,德里达在《赠予死亡》中接受了海德格尔对死亡向来属己性的规定,将死亡视为独异性和责任的基础,并建构了现代的责任主体。在对亚伯拉罕献祭以撒的讨论中,德里达既将上帝一般他者化,又将上帝内在化、自我化,从而揭示了伦理决断的普遍绝境。但在之后的《绝境》和《持存》中,德里达又试图引入他者与自我的关系,解构死亡的向来属己性,展现了死亡诗学的变易过程。
关键词:德里达;死亡诗学;独异性;责任;上帝
西方文论关键词
愉悦
殷企平
内容提要:曾几何时,愉悦话题变成了雷区,其背后有政治、经济等社会历史原因,也有某些“前卫”理论兴风作浪的原因。有鉴于此,我们有必要重新认识愉悦的三个命题:一、何为愉悦;二、为何愉悦;三、愉悦何为,这些命题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对其间的复杂性和相关性不可不察。愉悦究竟为何物?就西方文论而言,最富魅力的相关学说来自康德,他的论述为后来华兹华斯等人倡导愉悦的重要性和深广功用铺平了道路。从华兹华斯到克默德,我们可以看到一条思想脉络,即强调愉悦关乎人类尊严,关乎生命的奥秘。从亚里士多德到马尔库塞、詹明信和伊格尔顿,我们看到了一个传统,即不断拓宽并深化愉悦功用的努力。
关键词:愉悦;趣味;尊严;共享;共同体
哥特生态
蒋建
内容提要:哥特生态,作为哥特与生态相结合的批评理论,是一种试图重塑自然形象的思想体系。它植根于荒野,发轫于非人类转向,对浪漫化、绿色化的自然进行重新编码,凸显其神秘、暴力、恐怖的一面。它借鉴和吸收了物质生态批评、后殖民生态批评和生态女权主义的理论成果,形成了非人类哥特生态、种族哥特生态、女性哥特生态三个理论样态。它以“生态恐惧症”为内核的自然观不仅为我们重新认识人与自然的本质,以及人类与非人类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考方式,还为分析与绿色生态批评格格不入的哥特文学或文学中的哥特元素提供了新的批评方法和理论依据。
关键词:哥特生态;哥特自然;哥特躯体;生态恐惧症
文化研究
论外国经典儿童文学中的“尺度”
张生珍
内容提要:“尺度”与种族、性别等维度一样,影响着人们对身份认同与社会文化规范的认识,并对人们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产生深刻而持久的形塑。“尺度”不仅影响了人们的自我认知与评判标准,也作用于价值体系与社会规范的建构,但这一差异性标志却屡遭忽视。本研究从身体大小这一尺度的文化表征切入,辨析大尺寸身体和小尺寸身体在儿童文学中的具体呈现。通过聚焦儿童文学作品中的庞然大物和矮小形象,如矮人形象、巨人、机器人、相较于成人矮小的儿童、小动物等,探察隐藏在“尺度”背后的意识形态运作,如自我与他者、权力关系等,展现看似弱小的儿童群体所承载的颠覆力量,进而深度发掘由尺度所引发的价值评判等问题。
关键词:文化尺度;身体尺寸;权力关系;标准规范;儿童文学
消失的叙述者——《绿衣亨利》的文体传承与自我书写
丁君君
内容提要:19 世纪瑞士作家凯勒的现实主义长篇小说《绿衣亨利》有两个版本,其 1854/1855 年的初版面世时,正值法国文学走向现代主义的转折时代,然而这部与《包法利夫人》有颇多共通之处的小说却因为文体结构的失衡遭到市场冷遇,经历了大幅改动后于 1879/1880 年再次出版,后成为德语现实主义文学的经典之作。本文从《绿衣亨利》的成书史以及版本差异问题出发,将初版小说置于德语文学启蒙以来的叙事体裁传统中,并借助福柯对欧洲主体伦理实践的考察来理解其作为自我书写的内在逻辑,反思 19 世纪德语现实主义小说所面对的历史困境。
关键词:凯勒;《绿衣亨利》;异闻小说;自我技术
《奥德赛》中的主客伦理关系
张杰
内容提要:尽管古希腊语中的“客人”有主客两义,暗含紧张对立关系,“客谊”却是荷马史诗人物普遍接受的信念,是神圣的,且受到宙斯的保护。漂泊的奥德修斯是否能够处理好主客关系,关系到他能否顺利归返家园。而对列维纳斯与德里达而言,好客是他们对西方哲学与复杂社会现实深入反思的切入点。两位哲人对有条件好客与无条件好客、他者、礼物等问题的哲学探讨可激发对荷马史诗好客伦理的当代思考,而追求知识和智慧的哲学英雄奥德修斯则需重新面对严惩求婚人的伦理尴尬。
关键词:好客;客谊;赠礼;奥德修斯
《大主教之死》的美国西南历史再现与现代性批判悖论
周雪松
内容提要:本文聚焦《大主教之死》文本内外的美国西南空间动迁,揭示薇拉·凯瑟在小说中的历史转向并非出于对现实的逃避,而意在借古喻今。主人公解辖域化式的传教之旅寄寓着作家对 20 世纪初美国现代性因逐新求变的特质而引发的物质主义、审美降级等问题的质疑与反思。不过,主人公创建美国天主教区的历程,亦参与并推动了 19 世纪的西扩运动。这一再辖域化改造隐含着作家对美国西南现代空间再生产的肯定,从而暗示了其现代性批判中存在着无法调和的矛盾。
关键词:凯瑟;美国西南;历史再现;现代性
古希腊诗体墓志铭的文学演进与诗歌传统
王公纬
内容提要:古代希腊的诗体墓志铭是欧洲诗歌艺术的重要源头之一。作为一种经典文本,它既有历史学意义上的铭文价值,同时作为人类最古老的以诗歌形态存在的文本资料之一也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本文将古风至古典时代的希腊诗体墓志铭作为一种整体性的文学文本进行考察,挖掘其作为一种诗歌形式的文学价值,分析其在发展演变过程中体现出的社会结构、审美意识以及价值认同等问题,并论述它作为一种源于社会功能性的文本逐渐向文学自觉的转变过程,及其在这一过程中所形成的种种对后世欧洲文学影响深远的诗歌传统。
关键词:古希腊;墓志铭;诗歌;古风;古典;社会文化
书评
穿透回音壁:评伊格尔顿《批评的革命者》
许小凡
内容提要:本文从伊格尔顿新著《批评的革命者》中提取了关于学院内外、审美公共性、批评的求真这三条线索,梳理了伊格尔顿在本书中与自身著作谱系的对话;同时也探讨了本书在宏观问题意识和具体论述层面,与近十年涉及文学批评伦理的其他重要著作的对话,尤其是诺思的《文学批评:一部简明政治史》。本文提出,《批评的革命者》通过重返 20 世纪上半叶剑桥英语系“批评革命”的传统,希望召唤一种能够穿透学院话语回音壁的公共批评,并期待在批评中重建一种更广阔的审美意识。本书人物的选择和论述的重点,也暗示了一套可欲的批评传统:一种肉身实践与话语相互印证的努力。
关键词:伊格尔顿;诺思;文学批评;审美;瑞恰慈;利维斯
期刊介绍
本刊创办于1980年,为国内外国文学研究领域历史最长、影响最大的专业学术刊物之一,主要栏目包括评论、理论、西方文论关键词、文化研究、书评等。
荣誉及数据库收录:本刊已被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及CNKI数据库收录,为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2022年度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核心期刊和“2018最受学界欢迎的20种学术期刊(人文学科类)”。
期
刊
在线阅读及其下载
在北外学术期刊官网,阅读期刊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
在知网,查阅下载期刊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
期
刊
订购信息
天猫旗舰店
单期购买。通过外研社天猫旗舰店购买当期以及过刊。
打开淘宝,扫一扫
往期精选
点击“阅读原文”,获取购买链接
转载请注明来自微信订阅号:北外学术期刊
北外学术期刊官网:https://www.bfsujournals.com/
欢迎分享与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