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全国首个法定企业家日!深圳市委书记:“大家可以通过我的手机微信直接和我联系”

深圳梦 2020-09-17

11月1日上午,深圳举行第一个企业家日活动。据报道,在深圳市长陈如桂谈了这两年来深圳在优化城市营商环境方面作出的努力、十几位企业家代表在现场发言后,广东省委副书记、深圳市委书记王伟中在现场公布了手机号、微信号,同时公布了秘书的联系方式,接连念了四遍,让在场的所有人都能记得下来。“大家可以通过我的手机、微信直接和我联系!

从2017年开始,深圳每年都会推出 “我在深圳等你”的宣传片。华为、比亚迪、大疆,这三家每相隔十年诞生的代表企业,便是2019版本的开场。


作为“深圳之问”的当事人,“任正非们”的回答如下:

“深圳有一个很好的创新环境,法治环境、市场环境都会比别的地方好。1987年用2万元创立华为的任正非,如此讲述对城市的评价;


“比亚迪和深圳一样,充满了创新的血液。1995年从一个车间开始创业的王传福,如此描述对城市的感受;


“大疆的快速发展,离不开深圳良好的营商环境。回顾2006年开始的企业史,大疆总裁罗镇华如此表达对城市的感谢。


成为公认的“企业家之城”,也被认为是“企业家精神之城”,这是深圳坚持改革开放的产物,也是推行市场经济的结果。


全国首个法定“企业家日”来了!

王伟中:“有问题可直接跟我联系”


向企业家致敬!11月1日上午,深圳企业家日活动正式启动,深圳成为全国首个法定设立“企业家日”的城市,市委书记王伟中宣布“企业家日”活动正式启动并讲话,市长陈如桂,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骆文智等市领导参加活动并与企业家代表举行座谈。


“大家可以通过我的手机和微信直接跟我联系”,市委书记王伟中在座谈会上公布了自己的手机号、微信号、秘书的联系方式,表示企业家有问题可以随时反映,企业家们纷纷记下手机号与微信号,现场反响热烈,纷纷点赞。(据称,现场接连念了四遍,让在场的所有人都能记得下来。)


在座谈会上,陈志列、王传福、李东升、李贤义、陈忠和等深圳知名企业家先后发言。


“深圳是企业健康发展、企业家健康成长的沃土,企业家日的设立,犹如给营商环境注入新养分,相信对全市企业家将起到巨大的激励作用!”企业家代表陈志列说道。


深圳企业家日的设立,意味着深圳对企业越来越重视。企业家代表王治军接受采访时表示:“企业家精神对于企业发展至关重要,成功企业离不开好的营商环境,对于企业家日的设立,我们感到非常激动和欣慰,这是政府对于企业家的一种关爱,一种鼓舞,也意味着政府在打造更好的营商环境。”


据了解,深圳的创业人数全国第一,拥有庞大的企业家群体,设立企业家日,更有利于吸引企业家来深创业。“我留学归来深圳创业已经十年,企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恒者有恒心,现在有了企业家日,是对于企业家的一种认可”,企业家代表周文川说道。



被问及深圳企业家今后该如何做出表率,深圳市工商联(总商会)副主席陈国雄说:“作为企业家,首先应找好企业定位,做好祖国建设工作,深圳有了企业家日,肯定了企业家的地位,深圳建设先行示范区,这方面是走在前列的,深圳企业家应该更富有激情、富有力量,为深圳建设作出贡献”(来源:深圳发布、深圳商报 记者 钟旭辉)

11月1日:深圳企业家日

向企业和企业家致敬!

首个“深圳企业家日”正式启动



11月1日,深圳企业家们迎来自己的首个节日。当天上午,市委书记王伟中宣布“深圳企业家日”正式启动。


此前召开的市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六次会议,表决通过每年11月1日为“深圳企业家日”的议案,深圳成为全国首个法定设立“企业家日”的城市。

市长陈如桂在启动仪式上致辞,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骆文智出席活动。在随后召开的深圳企业家座谈会上,王伟中、陈如桂等市领导同深圳企业家代表面对面交流,陈志列、王传福、李东生、李贤义、陈忠和、倪泽望、赵心竹、王文银、马蔚华、刘自鸿、万捷、张思民、吴光胜等13位企业家先后发言,展望未来发展,提出意见建议。



王伟中向全市广大企业家致以节日问候。他说,今年11月1日是习近平总书记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一周年,把首个“深圳企业家日”设在这一天,具有特殊意义,希望以此表达对企业家的尊敬和肯定,进一步营造尊重企业家、鼓励创新创业创意的社会氛围。


王伟中指出,刚刚胜利闭幕的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为企业发展和企业家创新创业提供了稳定的预期。



希望广大企业家用心感悟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对企业发展的高度重视和深切关怀,始终听党话、跟党走,保持定力,坚定信心,持之以恒推动企业更高质量发展。要抢抓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双区驱动”重大历史机遇,扎根深圳、服务深圳,在壮大实体经济、推动创新发展、参与国际竞争合作、落实社会责任、推动企业党建上发挥更大作用,在新时代改革开放大潮中奋勇搏击、再立新功。市委、市政府将持续加大营商环境改革力度,着力在降成本、促融资、拓空间、优环境上下功夫,千方百计为企业发展和企业家成长创造最优条件,让企业家办出更多世界级企业,为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提供有力支撑。



陈如桂表示,深圳过去40年取得的成就,与深圳特有的企业家精神息息相关。市政府将在市委领导下,更好地服务企业和企业家,积极帮助企业减轻负担,全力保障产业发展空间,切实帮助企业降低融资成本,着力解决好企业关心的人才住房等问题,不断提高企业办事的便利化水平,以更高的标准把城市规划好、建设好、管理好、服务好,努力为企业发展营造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把深圳打造成为全球创新创业和投资发展的最佳首选地,让深圳的每一位企业家生活得更有优越感、幸福感,更加热爱深圳这座城市。


▲现场合影


市领导林洁、刘庆生、高自民、张晓莉,市检察院检察长王雁林等参加活动。(来源:深圳特区报)


深圳:以一座城市的名义致敬企业家


11月1日,这是属于所有深圳企业家的日子。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深圳特别设立首个“企业家日”。


深圳,以一座城市的名义,致敬企业家!


深圳,以前所未有的仪式感,给予企业家群体特殊的关爱与尊重!


改革开放40年来,深圳各类企业不断涌现,企业领军人物层出不穷。他们敢于冒险,勇于创新,善抓机遇,务实拼搏,善于学习,永不言败。


这些特质,构成了深圳城市精神的独特基因,也形成了独树一帜的深圳企业家精神。


深圳,是一座改革开放之城,更是企业家的传奇家园。


截至今年10月底,深圳商事登记主体数量逾322万户,居中国城市首位,其中企业近199.6万户。全市每千人拥有企业153.2户,创业密度全国第一。


企业和企业家,是一座城市的宝贵财富,是城市发展的活力之源。



40年来,深圳涌现出平安集团、华为、正威国际、恒大集团、招商银行、腾讯、万科等世界500强标杆企业,以及比亚迪、顺丰、大疆等国际行业巨头。


这些企业的诞生、发展和壮大,离不开优秀的企业家群体——他们,勇于开拓创新、敢于接轨国际、善于学习提升。他们,用价值观引领行业,影响世界。他们,配得上一座城市最高的敬意!


企业家是推动深圳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力量。


深圳企业家,创造了六个90%的奇迹:90%以上的研发机构设立在企业、90%以上的研发人员集中在企业、90%以上的研发资金来源于企业、90%以上的创新型企业是本土企业、90%以上的职务发明专利出自于企业、90%以上的重大科技项目发明专利来源于龙头企业。


当今城市之间的竞争,表面上是企业资源、发展要素的争夺,实际上是企业家智慧、企业家精神的比拼。


一座城市,企业家若人才辈出,这座城市一定会成为财富的洼地、创新的高地、创业的福地。


身为移民城市的深圳,海纳百川,鼓励竞争,宽容失败。这样的城市文化哺育了一大批勇于开拓创新的企业家,他们心怀梦想,踏实起步,努力奋斗,引领行业发展,制订国际标准,不断进军全球行业话语权高地。


感恩改革开放,回报全国人民。企业家们心怀大爱,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向城市赋能,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中坚力量。

深圳,是一座成就企业与企业家的城市。


这里,政府着力打造中国最好的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和最具活力的创新发展环境。


深圳是法治中国示范城市,前海拥有中国首个提供法律查明服务平台,深圳国际仲裁院是国际化程度最高的国内仲裁机构。


世界500强中,7家深圳企业上榜;中国500强里,27家本土企业入围。


深圳诞生了394家境内外上市公司,登陆中小板和创业板的深企数量连续12年中国第一。截至2018年,深圳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超过1.44万家。


深圳的发展史,也是千百万企业家的“创业史”。



目前,深圳已形成较为完备的创新生态: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4.2%,是中国平均水平的两倍;PCT国际专利年申请量连续14年居中国首位,接近全中国的一半。实施最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率先在全国打造“基础研究+技术创新+产业转化+金融支持”的全链条创新体系。


深圳在营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方面持续发力,先后推出“营商环境20条”、100个“不见面审批”事项清单、商事登记“三十证合一”、 “深圳90”改革、“减税降费措施十条”……努力营造“审批最少、流程最优、效率最高、服务最好”营商环境。


“政府的职责就是要服务好企业、服务好市民。让企业和企业家在深圳发展得更舒心、更安心、更有获得感”。


企业家与深圳,相互成就,共同提升。


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龙头企业迅速崛起:华为成为全球最大通讯设备制造商,腾讯成为全球最大互联网公司之一,比亚迪成为全球最大新能源汽车企业,研祥智能是全球第三大特种计算机研发制造厂商。


一批高成长性的创新型中小企业不断涌现:大疆通过技术创新创造消费级无人机新市场,占据全球约80%市场份额,优必选产值去年增长6倍,超多维成为国内规模最大的裸眼3D技术提供商……



历史,总在重要节点掀开新的篇章。


在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与推动下,中央赋予深圳新的使命——朝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方向前行,努力创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


深圳,站到了新时代改革开放的新起点。


深圳企业家将主动融入国家发展战略,积极担负城市发展责任,以实际行动挑大任、担大义、开拓创新,不负时代,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来源:深圳发布 作者:鲁军)


“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深圳;

没有深圳,就没有我们”

——企业家代表畅谈和深圳共成长


11月1日,首个“深圳企业家日”正式启动。上午,在深圳企业家座谈会上,陈志列、王传福、李东生、李贤义、陈忠和、倪泽望、赵心竹、王文银、马蔚华、刘自鸿等10位深圳企业家代表作正式发言,回顾和深圳共成长的激情燃烧岁月,畅谈参加“深圳企业家日”活动的感受和体会,对深圳如何抢抓“双区驱动”重大机遇、创造新的更大奇迹提出意见建议。座谈会上,发言的企业家代表还包括:雅昌文化集团董事长万捷、深圳海王集团董事长张思民、华讯方舟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光胜。



陈志列(市工商联主席、研祥高科技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


作为高科技企业家和市工商联主席,我看到了深圳市委、市政府对全力打造营商环境的真抓实干,看到了深圳市公务员们对企业的服务热情、服务质量。我们企业家普遍认同:深圳的干部敢于担当、敢为企业家办事、敢为企业家撑腰。我们认为这就是“亲”、“清”政商关系的具体体现。 当前全市上下正聚焦粤港澳大湾区和先行示范区建设,实现这一宏伟目标离不开广大企业界人士的担当作为和积极参与,时代给了深圳企业家更广阔舞台,广大企业家要增强坚守实业、办好企业的信心,增强向世界展示先行示范区勃勃生机和光明前景的信心,谋划好发展方向发展模式,努力把企业做强做优,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做爱国敬业、守法经营、创业创新、回报社会的典范。我建议设立深圳企业家精神博物馆。



李东生(TCL集团董事长):


过去20多年,我们深刻感受深圳投资环境、营商环境不断优化,行业服务水平不断提速增效。近年来推出的减税降费、简政放权等政策措施更是大大降低了企业成本,在经济下行压力下激发了企业活力。今年TCL虽然面临压力,但销售收入仍保持增长,这离不开深圳对企业的支持。 深圳是全国先进制造业最密集的地区之一。先进制造业的发展优化了经济质量、产业结构。而先进制造业突破的关键在于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大数据等智能制造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未来深圳先进制造业发展应更关注智能制造方面的提升和产业核心技术领域的构建。



陈忠和(和品光电有限公司董事长):


我在1989年以三来一补的模式在深圳投资办厂。当时的企业家和特区领导有着一个共识:“苦虽苦,吃苦不苦,难是难,知难不难”,这是我们在当时的唯一信念,同时也可以说是深圳特区精神最扎实的基础之一。 经历了30年在深圳办企业的历程,我要说深圳的营商环境是全国最好的,例如依法依规保护企业家合法权益的法制环境,保护企业家的财产权、创新权、自主经营权,同时又能有效地不断出台能激发企业家自主研发、创新技术与新科技的相关政策,充分对应着企业的需求。深圳正朝着多功能、全覆盖、服务型的政府在扎根、在前进,同时也在先行与示范中,树立全国城市有效治理与服务的表率与楷模。



赵心竹(深圳市中意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深圳是一座创新的城市。机制创新、环境营造、政策导向是政府的责任;而产品创新、技术创新、模式创新是企业家的责任。现在深圳面临大湾区和先行示范区“双区”叠加的重大历史机遇期,对于企业来说,惊喜之余、压力更大。我们将整合现有的资源,提高效率谋求发展;进一步加强研发的力量,保持竞争优势。这是我们企业的责任,我们能做到做好,责无旁贷。 建议深圳强化基础创新能力建设和有效汇聚跨区域创新资源,政府要引导一些龙头民营企业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围绕产业战略需求开展基础研究。鼓励民营企业跨部门、跨区域、跨领域协作合作,促进创新要素在大湾区有序流动和创新资源高效利用,构建起多渠道、多形式、网络化的协同格局。



马蔚华(招商银行原行长):


深圳今天成就的背后是创新。深圳企业家一样具有生生不息的创新精神。创新是深圳的品质、灵魂、名片,也是深圳企业家的代名词。深圳未来发展还要继续靠创新,仍要在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创新各方面走在全国甚至全球前列。 我们的创新应当是更有高发展理念的创新,也就是坚持可持续发展。当下,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了全球最关注的课题,深圳企业家应当带头实践这样的创新。 深圳企业家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一定要同时关注社会价值,实现社会价值的最大化,创造好产品好服务的同时,要继续努力让世界更美好,这才是深圳企业家的胸怀和眼界。



王传福(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


深圳精准分析当前民营经济发展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出台针对性很强的普惠政策,极大的激发了市场活力和创造力,促进了全市经济的健康发展。今天,深圳市设立企业家日,进一步营造了全社会尊重企业家、理解企业家、支持企业家的浓厚氛围,也必将吸引更多企业家来深圳投资兴业,为深圳先行示范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比亚迪是深圳经济社会发展的亲历者、建设者、先行者,也是受益者。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深圳;没有深圳,就没有比亚迪。比亚迪取得的成绩,得益于深圳市这片创新、创业、创意的土壤,得益于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作为在深圳诞生并发展壮大的民营企业,比亚迪将始终与深圳同成长、齐进步、共命运,争当可持续发展先锋,为深圳建设先行示范区贡献力量。



李贤义(香港信义玻璃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


信义创建于1979年,是改革开放后最早投资祖国内地的香港企业之一。四十年的发展,由小到大,由大到强,目前业务遍及160多个国家和地区。我们见证了深圳的发展,也得益深圳的发展。我们是深圳良好营商环境的最好证明。我希望深圳能够继续珍惜、培育、发展成为世界最好的营商环境,让企业家发挥更大的作用、做出更大的贡献。我们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兢兢业业把企业做好。



倪泽望(深圳市创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设立“深圳企业家日”是对深圳企业家的充分肯定,,必将进一步激发企业家干事创业的激情。 没有良好土壤环境再好的树苗也很难长成参天大树,深圳企业家取得的伟大成就也得益于深圳市委市政府不断改革创新、不断提升营商环境,我们应该以更卓越的成就、更大的担当回报这种关怀支持、回报这个伟大时代。作为国有企业和创投行业的代表,唯有牢记使命,砥砺前行,才能不辜负市委市政府的厚望,才能无愧于这座伟大的城市。



王文银(正威国际董事局主席):


今天是深圳企业家自己的节日,很感动很激动。我们企业在深圳发展壮大的最大体会就是深圳的营商环境。我常说,深圳插根筷子就能长成参天大树,企业进入深圳20多年,深圳的营商环境也越来越好。 党和国家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历史重任交给深圳,是对深圳的莫大信任,对深圳企业而言,这既是机遇,也是责任使命。深圳不仅要自己做得好,更重要的是要对全国作出示范,多出经验。未来希望深圳进一步把政府、高校、企业联合起来,成立全球院士集聚地,不断提高源头创新能力和科技转化能力。



刘自鸿(柔宇科技公司董事长):


深圳设立企业家日,作为深圳企业家倍感骄傲自豪。记得刚来到深圳,这座充满活力和创新精神的城市就深深吸引了我,这么多年过去,我对深圳的印象概括起来就是开放、创新、务实。 开放方面,深圳作为一座移民城市,提出“来了就是深圳人”的理念,这句话听上去很简单,但背后的力量是巨大的。这座城市的心态非常开放非常国际化,这对于吸引多元化的人才在这里集聚十分重要。创新方面,深圳是一座有创新基因的城市,越来越注重知识产权的保护。务实方面,深圳有很多成功的企业,他们不仅有很多创新想法,而且有决心有行动有能力把想法变为实实在在的产业。 放眼全球,珠三角地区一大优势就是产业链的完善。我认为产业链在城市提升竞争力中愈发关键,尤其对产业链上那些小而精的企业要特别重视,他们是必不可少的关键一环,对产业链作用巨大,应予以足够的重视支持。(来源:深圳特区报 记者 甘霖/文 何龙/图)


来源:深圳梦(微信号ID:SZeverything)综合自深圳发布、深圳商报、深圳特区报


相关文章

关于深圳的一切,关注深圳城市、精神生长!

我们的使命是:星辰大海,只与梦想者同行!

拥有深圳梦,请关注(微信号ID:SZeverything)

欢迎来稿,合作,畅谈深圳梦,邮箱至:SZeverything@qq.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