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读博读书月记| 2021年3月的“读过”与“想读”的三四十本书

高行云 社会学理论大缸 2022-06-17

文/高行云

首发时间:2021年4月14日


3月份在豆瓣读书上标记,“读过”22本书,“想读”16本书。其中,读过的书除了《迪尔凯姆社会学》,其它都是这个月翻的——当然不全是从第一页读到最后一页;也有几本书太老,都没ISBN,豆瓣上也标出来。

 

上个月阅读,是两个主题:

1.韦伯的理想类型(ideal type)

2.理解逻辑实证主义及相关思潮,在美国社会学的发展史有关,尤其涉及到二战后到1970年代的theory building movement

 

 

一、韦伯与理想类型

 

我知道我的博论最麻烦的问题之一,是要面对韦伯,韦伯研究太多了太全了吧,而且韦伯的文本的语言、版本问题都麻烦。

 

毕竟是开题报告,很快我就意识到,如果现阶段韦伯的理想类型,我还是只谈1904年的《客观性》一文就够了。只是作为了解,重看了《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经济与社会》涉及部分的几十页。

 

中译本用了张旺山的《韦伯方法论文集》(联经,2013),英译本用了Hans Henrik BruunMax Weber : Collected Methodological WritingsRoutledge2012)。


早在读硕的时候,导师就和我说过,要中译和阅读韦伯方法论,张旺山的译本虽好,但一定要同时参考Bruun的英译本。虽然我不懂德文,但看了Bruun译本和学界的评价,确实感觉很有道理。导师当时的理由之一,是张旺山想把韦伯的德文本来的语法与结构翻译出来,但可能也未必更好理解。张旺山也承认这一点。对于懂德文的学者来说,这是非常棒,就像我们看从英文翻译过来的译本,如果英文够好,很容易看出原先的语法结构,有的部分能猜出翻译得对还是错。

 

之所以推荐这个英译本,是因为英译时处理了一些德文和韦伯本身写作问题。这其实对于韦伯翻译也是常见的做法,有失败也有成功。但似乎这个英译本得到一致好评!韦伯专家Richard Swedberg就说这个译本比1949Edward Shils的译本是非常大的提升。也看到有德国韦伯学者吐糟希尔斯的翻译不行,有的关键地方都漏掉了。不过,韦伯的这篇《客观性》(1904)还有一个英译本是《经济与社会》新英译者Keith Tribe2004年翻译的,但还没看到怎样的评价。

 

Swedberg举过一个例子,说三个版本不同:

韦伯:“gedankliche Steigerung”

ShilsFinch翻译(1949):“analogical accentuation”

Keith Tribe2004)翻译: “conceptual accentuation”

Bruun2012)翻译:“theoretical accentuation” 


 

尽管挑了一些不错的研究,但其实发现就我关注的concept formation议题,最好的研究却不是最新的。其实,Weber的方法论研究,还一直能在一些不错的社会学、社会科学哲学期刊上的每一两年固定有发表。

 

尽管Fritz K. Ringer这样的韦伯专家、以及像Richard BiernackiReinventing Evidence in Social Inquiry(又重读)一书发挥得太不韦伯了,都确实是厉害,也看了他有中译本的《韦伯学术思想评传》的方法论部分,但真正感觉有帮助的还Uta GerhardtFriedel Weinert尽管她说自己受到达伽默尔一位学生的影响,但我觉得更像受到舒茨的影响。碰巧的是,这二位的韦伯发表,都是90年代。

 

有意外收获的是,本来是想看Mario Bunge怎么吐糟韦伯,所以找了Max Weber's 'Objectivity' Reconsidered2007)一书看看,但意外发现,《导言》写得实在是好,把韦伯的三种支配类型变成文本阅读的三种取向,又衔接了福柯对author-function的讨论。


 二、实证主义与社会学



首先是了解了下1930s年代美国社会学家Lundberg等人发起的“操作主义”运动,比如:

先是读了实证主义社会学不错的两本通论作品:

Christopher G. A. Bryant1985)的Positivism in Social Theory and Research

Peter Halfpenny1982)的Positivism and Sociology : Explaining Social Life

尤其是后一本,是导师第一学期就推荐的书,但我当时一直没看。现在来看,非常不错,能够在方法技术、学科史、人物史、哲学史之间有些平衡。确实应该早读,其中区分的12positivism用法,很解惑。Bryant写得差一些,但收集一些不错的社会学史材料,也有可看之处。

 

然后是Robert Bierstedt1981年出版的American Sociological Theory一书对Lundberg介绍。其实这本书还是挺期待的,但有点失望,介绍得不好。这本书介绍的一些美国社会学家,现在都很少被谈了,比如Florian Znaniecki Robert Morrison Maclver,但并非如今就没有价值,像Zaniecki,大多只记得他和Thomas合著的《身处欧美的波兰农民》,但他也提出过analytical induction的质性方法论,后来被Howard Becker一代发扬起来。Maclver就比较惨,他当年一方面赶上帕森斯飞升的时代,另一方面又很快把哥伦比亚的阵地输给了默顿一代,所以早年写的东西也没人看出。

 

尽管LundbergFoundations of Sociology1939)也翻了一点,但没仔细看了。豆瓣读书上加不了,当时没有ISBN。令我惊讶,原来Lundberg一直视自己是杜威的信徒,还有杜威有持续通信。BierstedtLundberg生平介绍挺有意思。美国早期社会学有不少大佬,真是家境平寒,和欧洲太不一样了。

 

顺流而下,早先大概必读Carl Hempel1952Fundamentals of Concept Formation in Empirical Science这本书——其实是长篇论文一样,是收录在逻辑实证主义的科学统一百科全书。其实学科史充分了误解,如今都一谈逻辑实证主义社会学,都必指他和Paul Oppenheim1948年合作的作品,谈law and explanation,其实这是哲学思潮的社会学误植。只要看当年的社会学作品引用Hempel的情况就知道了。遗憾的是,这本书看得时候着急,想赶着写论文,所以就没有做笔记。


同样的社会学史误解,是太看重默顿的“中层理论”,那说真的,历史记住的是响亮的东西——例如:口号。殊不知哥伦比亚大学同时代的另一大佬,不是拉扎菲尔德,而是Hans Zetterberg,所以必读的是他的On Theory and Verification in Sociology1954)。这是社会学界第一本专谈verification。比起默顿的含糊不清,这是非常清楚了。

 

60/70年代的一批类似发展,只挑了些章节来读,没有读Zetterberg仔细了。

Dubin, Robert. 1969.

Theory Building.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这本书太有名了,尤其在管理学里喜欢引用,但主要因为书名没有那么学科化,写得没有其它类似几本书。

Reynolds,Paul D. 1971/2006. 

A Primer in Theory Construction. Indianapolis, IN:Bobbs-Merrill.

这是当年那堆书中,唯一一本21世纪还再版了,也是写得最清楚的top3

Wallace, Walter L.,1971. 

The Logic of Science in Sociology. Chicago: Aldine Publishing Co.

这是当年那堆书中,加印数最多的一本。现在的中文的“方法”教材,经常在一开头就抄一个术语——“科学环”,就是来自这本书。但遗憾的是,这本书在国内都没有几家图书馆有馆藏,到底那些教材是从哪些教材里再抄过来的呢。

这本书算是看得详细一些。有意思的是,他引用科学哲学真是广泛但只是“有用型引用”,不介入甚至争端。

* Wallace还是奥巴马夫人——米歇尔·奥巴马的导师!

 

还有一些,豆瓣上懒得建条目,就没标记了。

 

不过,最受益的,其实是谢宇老师的著作《社会学方法与定量研究》,遗憾的是还没有找来他书中提到的生物学哲学家的作品来看。他的这本书和Ryan Saylor2013)关于measurement论文,直接影响了上个月的essay写作。


 我在广州工作时认识做量化的林景兄,当时就和我谈到谢宇老师这本书,我也找来翻过,但不是很了解。直到最近再读才理解一些。我也在写这个essay和定量的测量有点关系,所以多次请教林景兄——现在是老师啦!


 

读谢宇的时候,我才更明白英国的量化社会学大佬John H. GoldthorpeSociology as a Population Science一书。同时,谢宇谈到邓肯晚年关注的Rasch模型,是从心理学的分支psychometrics来的。我前几个月在收集资料时候,就发现philosophy of psychology有很多学者会讨论psychometrics议题,尤其是关注测量方面,经常发表在Theory & PsychologyMeasurement等期刊。教育学也有,但质量差一些。社会学科学哲学的讨论里,确实经济学和心理学被关注得最多一些。也是为了想借鉴心理学哲学的讨论,所以这个月也从这个角度看看他们学界怎么看待测量议题,所以找来了Uljana FeestElina VessonenJoel Michell等人的讨论。但坦白地讲,收获不大。这可能和我对心理计量学本身的争论还不够了解有关。哎,也可能是不及时记笔记,现在又忘记了!

 

三、一些没有来及读但还“想读”的

 

韦伯方面

1. 舒茨谈韦伯的ideal type,还没有看。尽管舒茨的提问方式是更加存在论式,未必用上,但确实这样提问会逼得韦伯的方法论往新的方向发展。

2. John McKinney及其从Howard Paul Becker传统下来的、对韦伯的类型学批评和新发展,也没有看。HowardPaul Becker是英语社会学界最早研究ideal type的,但现在也没人谈了。

3. 关于Weberideal type,有些专著,尤其是和Rickert的关系。但思想史的讨论,对我的研究帮助不大。尤其是我看了Uta GerhardtRickert故意制造韦伯和他的学脉关系的研究。

4. 最遗憾的是Gerhardt2001年出过一本德文专著谈idealtype,但看不了。

5. Richard Biernacki高度推荐潘诺夫斯基的艺术史研究,而潘氏也是布迪厄的思想来源之一,希望有机会再读读《哥特建筑与经院哲学》。


实证社会学方面,一些没来及读,但应该读的

1. Hubert M. Blalock的著作是要再仔细看看,但时间不够,而且他的文章的技术味比其它同类书太强,所以我也感觉有难度。

2. Arthur Stinchcombe的名著ConstructingSocial Theories也遗憾没读。我一直想有时间把Stinchcombe的作品都找来读读。有的时候,真是读了他的作品,过了一两年才更有感觉。学长李越民曾和我说:“有一本研究,是你读了会让你变得聪明的。”他当时举的就是Stincocmbe,我深为同意。

3. DavidWilier的作品。他和Blalock一样,是理工科转到社会学。令人神奇的是,David Wilier1960年代出道,到现在还活跃在社会学界!最近读Sociological Research and Method上的文章,还有他谈replication议题的文章!

4. Lazarsfeld。他有一些作品不是很好找,也只是从学校reqeust扫描了一些,尤其是他19511966年的几篇文章,值得一读。更不用提,The Language of Social Research一书了。

 

四、读过几篇不错的论文


上个月读的论文里,有篇不错的,不妨举三篇

1. Zhao, Shanyang. 1996. “The Beginning of the Endor the End of the Beginning? The Theory Construction Movement Revisited.” Sociological Forum 11(2):305–18.

这位华人学者对1960-70年代的逻辑实证主义在社会学里的影响,有不错的梳理

2. Saylor, Ryan. 2013. “Concepts, Measures, and Measuring Well: An Alternative Outlook.” Sociological Methods & Research42(3):354–91.

这篇文章让我更明白一些量化文章在干嘛。虽然是发在SMR,但遗憾还是政治学学者。这些年在这刊物上好文章,真的都是政治学得。

3. Gerhardt, Uta. 2002. “The Wonderful World(s) of Ideal Types.” Perspectives (the newsletter of the Theory Section of theAmerican Sociological Association) 25(3): 5-7.

虽然只是newsletter,但这篇还是挺简洁但有趣的,吐糟了李凯尔特如何创造韦伯偷学于他的历史。


往期相关荐读


读博读书月记| 2021年2月的读过与想读、跳读与泛读……

读博学习月记(2021年1月下旬到2月下旬)

读博学习月记(2020年12月底到2021年1月底)

读博学习月记(2020年11月底到12月底)


新书的幕后话| 《历史社会学的逻辑:双学科视角下的理论探索》

幕后的话| 拿了2020年台湾社会学学会的硕士论文佳作奖


五一集训班,已报70%+名额!当代社会学实例化精读课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