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开始】精读韦伯?或者,如何学会【提问】?
文/高行云
首发时间:2021年6月3日
1. 究竟要怎么阅读一手文本?
2. 怎样的读文本才是精读?
3. 为什么读来读去都感觉像教科书一样?
4. 如何才能理解韦伯、涂尔干到底在说什么?
5. 如何形成自己的批评意识与创新观点?
相信这是很多学习社会学理论的同学都会想要了解的问题。
这篇日记,是回顾2020年《社会学理论体系化精读》暑期班第1讲,内容是韦伯论官僚制,来自《经济与社会》中的一章(该讲的PPT,见页底)。
01
一旦精读,一章就有30个疑惑式提问!
课程还没开始,我就用“石墨文档”,建了个提问文件,请提问同学填以下内容:
1. 提问人
2. 问题描述
3. 问题涉及文本中的页码及原文相关段落(必填)
结果,光是第1讲就收到30个提问!
为什么能提出问题了?因为我们开始读一手文献,并且以精读为目标!
不过在这三项要求里,最重要的是最后一项,因为需要培养学生不要“飞来飞去”,抓上一句名人名言就开始大放议论。让自己聪明的“快脑筋”变成笨笨(扎实)的“慢功夫”,是精读文本的第一步。
虽然我们的课堂是以中文版呈现,但以英文版为底稿。中文版只是有利于课堂讲解。
比如,有一位同学问到,韦伯在《经济与社会》中文版第1123-1125页说“民主将会不可避免地同官僚化趋势发生冲突,而这种趋势正是产生于同显贵的斗争”。于是,她提出以下问题:
韦伯所指的“民主化”究竟是什么意思?它与从被治理者的“平等权利”衍生出来,并与官僚化趋势产生冲突的民主政治概念有什么不同?
不要小看这个问题!
因为这位同学已经注意到,不仅要一般层次上理解“民主化”是什么,更要从特定人物(韦伯)、特定部分(第1123-1125页)来理解到底它是什么意思。如果只停留在一般层次上理解,那就是离开了思考、离开了批评。这位同学更是注意到了,韦伯的这句话里,还蕴含了矛盾关系,这就不再只是像“名词解释”的考试题一样,一词一词的抓取记忆,而是放在一个概念网络中,理解它们的关系。
还有同学,具体指出《经济与社会》中文版第1097页,交代了“比如现代公共行政理论认为,通过政令处理某些事务的权威……而只是对该事物进行抽象调整,……”。他也进一步提出以下问题:
不理解“抽象调整”的意思,老师能否给举个例子?
如果我们大而化之是读这句,直接跳过了,只关注与教科书上总结韦伯的官僚制理论的要点一样,关注的是前一短语“通过政令处理某些事务的权威”。但是,当我们放慢脚步、开始精读的时候,会不放过这句话中其它部分:“抽象调整”。进一步,这位同学开始要求从案例的角度给出解惑。
03
再到反驳式提问,再到学术小社群的诞生
就在精读的氛围下,学生形成了提问的开端了。
我在上大学的时候,有一位“神奇”的老师,叫王邦虎。他曾在90年代初就从美国拿了教育学博士回来,博士论文还是研究方法论与纯理论,后在社会学界工作。这在当时是很少见的。他向我们提出过一个观点:
只有爱提问的学生,才有会成长的老师。
当时上大学,我听到这句话的感受是:那我要做个爱提问的学生,于是就成了“麻烦学生”,每次课间抓着老师问各种奇怪的问题。但是,当我现在变成讲课的老师的时候,重新思考这句话,发现意思不一样了。
如果我愿意做一位会成长的老师,那我要如何让学生爱上提问呢?
学生的提问能力、疑惑能力、批判能力,都是可以引导和培养的。也许我现在才领悟到王邦虎老师这句话背后的意义:
如果老师会成长,那么学生就会提问。
我开设《社会学理论体系化精读班》,也有这样的初衷。每次讲课前一天,是我最忙的时候。因为课前问题收集完毕,我要赶在开讲之前,调整和修改了我的PPT内容,或者逐条写下答疑,方便同学在听课时能够及时补充和理解。见下:
像这样,我在讲课到某一段落,和学生的提问相关,给予专门的解读。提问的同学也会感到受到尊重、得到解惑,才更有提问的动力。同时,其他的同学也会感到这一点提问是有意义的,也会得到激励、愿意一起参与提问。
但是,即使通过2个小时的讲课、一句一句地解读韦伯的文本,问题不会就此结束,反而又来了!理论批评就是这样,一旦开始,永不止尽!
大家一起读文本,思考被激发出来,慢慢知道怎么提问、敢于提问,于是有一位同学,在课后,在课程交流群里,指出我的一处解读不够合理。因为我在课上指出,韦伯有一处说得前后矛盾,不够融贯。但是,有同学反驳我,认为这是融贯的。
这时候,我是选择从“权威”的角度,维护自己所谓的“面子”呢?不理这位同学的反驳?说些“不会错误的废话”继续只说自己的观点?
从疑惑式提问,到反驳式提问,是学生的更大进步。
必须尊重这种进步!
老师被学生反驳,这说明老师被认真看待。
这是我在和台湾“中研院”社会学所研究员谢国雄老师那里特别学习到的。2015年,台湾大学中生代老师王志弘在《台湾社会学刊》上发表论文,评论谢国雄、叶启政等人的作品,提出批评观点。按学术惯例,被批评的学者要写回应文章。谢国雄老师回应时,开篇便肯定了这种批评,并且提出了感谢:
我的谢意和敬意不单单是因为《港都百工图》(注:谢的著作)被认真看待,而且是因为《三种途径》(注:王老师的文章)对于建构自主的台湾学术社群的贡献。
我不敢说一次讲课会涉及到“学术社群的贡献”,但只有接受自己被学生、晚辈批评和反驳时,“被认真看待”这件事和这种心态,才能往学术社群批判性建设的贡献发展。为此,我再重新看了这段话,重新给出关于整段话的逐句分析。
这场讨论还没结束!
又有同学加入讨论,重新听了一遍精讲课程,再提出对这段话的新解读。我也必须重新再看一遍,再回复这位同学。
从一人开讲到二人沟通,再到三人讨论,小小的学术社群就这样诞生了!
不过,重点不是我们在争论的是什么(What)文字,而是如何(How)争论?一句一句、甚至一词一词地读,甚至前后关系对照着读,我们关注的是argument(论证),而不再是像教科书上一样的“结论”(conclusion)、“框架”(framework)的条条框框、一二三四要点。
难道我们阅读韦伯,只是为了得到“铁笼”、“理性化”“新教伦理”是什么的名词解释吗?
不是!
我们也学会大师(如韦伯)的论证,学会如何跟大师一起思考。
03
这有了精读基础,发散阅读更能串连
关于韦伯的学习,虽然只是《社会学理论体系化精读》的第一讲,但并不是讲完、听完、讨论完就结束了。这些课程内容,经过精读都理解深刻、记忆很深。一旦我在研究过程中看到相关文献,都会分享给各位。
比如,当我看到历史学顶尖期刊Past and Present当年有一篇文献,是谈韦伯的理论,对美国19世纪末20世纪初国家官僚制发展有所解释,里面谈到很多《官僚制》一章内容。因为韦伯当时写了很多对美国的政党体制的分析,我们在课上也专门讨论了。于是,我又分享到《理论精读课程群》了这篇文章:
Link, Stefan, and Noam Maggor. 2020. “The United States As A Developing Nation: Revisiting The Peculiarities Of AmericanHistory.” Past & Present 246(1):269–306.
* 这是Sociological理论大缸的第553期推送 *
往期相关荐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