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兴被制裁,中国迎来最好的时刻——贸易战中房产走势分析(一)
专家太多了!我只想从一个普通购房者的角度,谈谈买房这事儿
自从贸易战开始,我就反复纠结应该写点什么,但总觉得要写的内容太多,范围太广,无从落笔。这几天在外地呆了一下,静了下心,开始把想的东西分篇写出来。我尽量用最通俗的语言来讲清楚一些道理,希望让更多普通的人都能看懂弄明白。这也是我做这个公众号一贯以来的初衷。
别急,这一篇虽然没讲房地产,但这是为下一篇做基础的,我们只有认清楚了经济大趋势,才能更精准的看待房产问题。我们将从宏观到微观,分几篇来写贸易战中房产走势的分析。
这次要从中兴的事件说起。
PART 1
美国商务部在2018年4月16日宣布未来7年将禁止美国公司向中兴通讯销售零部件、商品、软件和技术。理由是中兴违反了美国限制向伊朗出售美国技术的制裁条款。
具体内容网络上介绍的文章很多了,这里不展开。我只关注到两点:
其一,中兴代表了一部分中国企业的思路,在法律面前抱有侥幸心理。美国为什么会有借口制裁他,关键在于中兴没有很好的履行自己的承诺,让别人授之以柄。
中国是个人情社会,虽然法制在慢慢健全,但是很多时候,托关系,花点钱,还是能搞定一些事情的。但这种情况是我们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一个过程中的产物,今后一定会渐渐杜绝。而把这种思路带到国外法制健全的社会去,还想用国内的那一套,那只能是自己作死。
更可笑的是,竟然还发表申明说不接受制裁。自己不遵守约定抗议啥?真是丢脸丢到家了。
所幸,中兴通讯终于清醒过来了,4月22日也就是今天的晚间公告说“公司已经且正在采取措施以遵守该拒绝令。公司积极与相关方沟通以及寻求解决方案”。
遵守法律法规,重视诚信,恪守职业道德,这是办企业最起码要有的底线。
其二,中兴还代表了一部分中国企业的发展思路,只追求眼前利益。美国这一禁售,对中兴的沉重打击相当于釜底抽薪。因为中兴大部分的芯片都是靠进口。
说白了,靠组装别人的产品赚钱,就是个代加工厂,代工厂是什么?就是按别人的要求干重复劳动的活。那么一旦别人不想让你干了,你就立马趴下。
关于这一点,我在下一节展开。
PART 2
中国人很多企业都急功近利,最典型的反映在资本投资上。大部分的资本都喜欢赚快钱。
我们常常听到投资方和经营者之间闹矛盾的新闻。说到底就是理念不同。投资方追求的是实际的投资回报,经营方更多的是倾注了心血,希望自己的企业像自己的孩子一样今后有更长远的发展。
这一点上或许因为经营思路的不同,我们不能完全说孰对孰错。但另一种更普遍的现象却是真的要引我们的重视了。
现在的风投在干些什么事情呢?拿着大把的钱,怎么选择项目呢?
一是看故事讲得好不好;二是看有没有垄断资源;三是看能不能上市。而前两点其实也是为了最后这一点。
说到底,就是投资的钱的目的是为了赚到更多来投资的钱。而不是想着企业怎么赢利来赚钱。这话是不是很拗口?
我拿一个日常生活中的简单例子来说明。
譬如有个奶茶铺,他的卖点是煮的奶茶像小时候妈妈煮给你的味道。第一点故事有了。
开这个奶茶铺的老板,和某个城市的地铁公司老总私人关系不错。能够用相对较低的成本,拿到各个地铁口的铺位。第二点垄断资源有了。
这个时候投资的资本就来了。投资资本考虑的是什么?我钱投进来,支持你一下子开20家,然后品牌的效应建立起来了。剩下的就等着人傻钱多的人来加盟。
自己做一家店多辛苦啊,租金,人力成本,能赚多少呢?他们要赚的是加盟费。如果加盟很顺利,开到了100家,那就下一步,去准备上市。只要一上市,那就是几十倍的赚了。
至于奶茶好不好喝这些,反而是次要的。
这本来也没什么不对,可是往往这些企业和资本的算盘就只到这一步。今后这个品牌怎么样长久的生存下去,怎么做个百年企业,根本没有人去动这个脑子。
一切的一切基本上到了上市股票解禁后就结束了。然后资本又寻求下一个风口。(说明:这只是打比方,为了让大家容易理解,事实上具体细节要复杂的多。)
在我看来,这真的是件很可怕的事情。 和旁氏骗局有区别吗?大家可以各自思考。
PART 3
杭州新组建了一个西湖大学,校长是施一公。他在2014年9月16日的欧美同学会上做了一个演讲。标题是:科研水平低下,所有精英都想干金融,是中国潜伏的最大危机。
这其实和我前一节讲得是一个类似的问题,只是他站的高度更高。“不是说金融不能创新,但当这个国家所有的精英都想往金融上转的时候,我认为这个国家出了大问题”。
为什么会大家都往金融上转?很简单,因为这个最赚钱,来钱最快。
上一节举例的奶茶铺就是这么回事。一个经营十年的老字号奶茶铺单店和融资加盟开起来的连锁奶茶店,在盈利方面完全不是一个等级的。
但很多金融行为赚的钱往往是零和的。譬如股票中低买高抛,你赚的钱就是别人亏的钱。投资公司上市,原始股极低的成本和今后高价卖出的钱,其中的获利赚的就是后面二级市场上投进来的钱。而不是这个企业每年有多少赢利。
而另一方面,很多金融行为本身也不产生效益。他赚的更多的是流通过程中的钱。
再举个夸张的例子,但事实也是在发生的事情:
很多搞金融的人,只是牵个线,搭条路子,做个中间人。某个企业要发展,需要融资,那么就是这个中间人去找一笔钱,然后一边5%年息拿进,一边10%年息借出,好了,他就躺着拿着5%的利差,空手套白狼。
干这种事情的人多了,真正需要用钱的企业成本抬高,发展自然愈发困难。
我们经常在强调要发展实体经济,实体经济是什么?中国实体经济也不少,各类基建、服装、农林渔牧、出口外贸的大部分都是实体经济。中国对国外很多国家的贸易顺差也是不得了。
国家也说要给实体企业减负,包括这次定向的降准,其实很多都是在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难。期望中间盘剥的环节能够少一些。
中国真正缺少的是高科技含量的实体经济经济。譬如华为巨资投入的海思芯片,譬如京东方花了5年时间投入发展的显示屏。
我们老是沾沾自喜的宣称“新四大发明”——高铁、扫码支付、共享单车和网购。
除了高铁,其他三个都是流通环节。
不得不说,国家还是高瞻远瞩的。布局的高铁才是我们崛起的最坚实的实体基础之一。
PART 4
那么为什么会缺少高科技含量的实体经济呢?我认为有三方面原因。
一方面是历史上的问题,我们各方面起步晚当然是事实。
二是很多企业和中兴一样,急功近利,没有长远的目光,不愿意投入力量去干回报慢的事儿。但有长远目光的企业也不在少数,只是他们没有起来之前,大家都不知道而已。
三是大环境不友善。很多生产出来的东西,暂时竞争不过原有市场的统治者。这种竞争不过有时候不是能力上的不够,而在于消费者习惯上的使用,以及相关产品的匹配程度。
其中第三点其实是被大家忽略了的。我认为这一点反而是最大的影响点。也就是新的产品怎么去占有市场。
我再打个比方来解释这一点。
譬如苹果手机和华为手机。大部分消费的人都有一种消费惯性。用惯了苹果的系统,都不太愿意用其他系统。这很难说谁更好,真的只是一种习惯而已。
又譬如,苹果因为有一定市场占有率,会滋生出很多相关的产业,譬如贴的膜,外套的手机壳,电池等等。那么一般肯定是市场占有率高的,这些相关的配套产业就会丰富些。这就是一个良性的循环。而市场占有率低的商品想要杀入,打破这个循环,本身就是比较难的,需要一定的契机。
而现在,对于国内的企业来说,中美贸易战其实是一个非常好的契机。
这是一个占领国内市场的机会,而且还是对手直接送到我们面前的机会。
PART 5
芯片被封杀了,刚好国产的芯片可以上。以前有的选择的时候,大家可以选择更好的,更习惯的。现在没得选了,那就只能用国产的了。
用不习惯怎么办?多用用就习惯了。用的不好怎么办?市场的反应自然会催化产品的晋级。
何况,我们的芯片企业也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弱。
举个阿里的例子,在铺设完整个平台之后,阿里的发展方向也在往产业的上游覆盖。
目前阿里最主要的增长极阿里云年营收20亿美元+,年增速高达100%。未来三四年,营收超百亿美元也是大概率的事件。
他必须掌握自己云计算平台的核心技术,包括芯片在内。原“龙芯”团队的“寒武纪”获得阿里投资,其AI芯片已经搭载在华为高端手机的麒麟处理器上。
互联网企业中,百度推出XPU、阿里发布Ali-NPU。华为海思已经是全球第7的纯芯片设计公司。小米也收购了松果处理器。
以前市场占有度极低的国产芯片可能是产品不够成熟,也可能是很难打破原有的循环。
而现在真的是个最好的时刻。我们要有信心。
结 语
最坏的时刻,可能也是最好的时刻。
黎明前的黑暗是最难捱的。但只要挺过去,迎接的便是曙光。
下一篇,我们来谈这一切对房地产的影响。
历史文章精选(请直接点击下方文字部分,即可进入相关链接页面):
(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
►请加微信(maotongshouhu13),拉您入杭州跑盘小王子的二群,期待您的加入让我们交流共勉!
►敬请关注转发朋友圈,您的关注是我跑盘的动力。
►欢迎后台留言,顺便点点赞。
- End -
▼
文∣杭州跑盘小王子
编辑∣杭州跑盘小王子
©本文版权归“杭州跑盘小王子”所有
图片、数据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