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如何对待孩子在数学学习中出现的错误 ——家长该陪伴孩子学习(数学)的误区(2)

永泰一中张祖冬 初中数学延伸课堂 2022-07-16

强烈推荐本公众号部分资源汇总

(以下内容均可直接点击打开阅读或观看)

各章节(共29章)资源

中考真题与备考相关

各学期期中期末资源专题专项与初高衔接
相关图书了解与购买成套免费视频教程
教学思考体会与实操关注孩子与教育热点
《尖子生之路》共七册-配套视频解析
《尖子生之路-计算专项》-配套视频完整版
热门中考压轴按知识点|省份-分类汇总
最新实时热点/文章/热门推荐/分类汇总

如何对待孩子在数学学习中出现的错误
——家长该陪伴孩子学习(数学)的误区(2)
对待孩子数学学习中的错误,如果没有认真分析好错误原因对症下药,往往会适得其反,严重时还会错上加错,而一旦成为习惯性错误,那让孩子改过来的代价将是十分残酷的。
孩子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在所难免,有的错误是必需经历的,因为学习本身就是在不断纠错的过程中得到训练和强化,经过一定数量的"错误"才能得到"质"的变化,进而得到巩固和提高。请注意这是一个必经的学习过程,如果不出错反而有点不太正常,就有可能今后会酿成更大的错误,如果家长们没有认清错误的原因、背景和有些错误所产生的作用,而施以不同的方法强制纠错,对孩子的学习成长极其不利;但有的错误是完全不应该的,是不可原谅的,无论如何也要想尽办法让其"断根",永绝后患!
到底有哪些错误要想尽办法,毫无商量地花大代价改之呢?
一、数的基本计算(不包括巧算)出错绝不可以原谅
基本计算出错是没有任何理由,不可原谅的,绝不可以以任何借口原谅自己。然而多数家长往往觉得这只是"孩子粗心不认真"造成的,不以为然,因此很少家长会花大精力思考其中的严重性而想尽办法弥补,只是一直告诉孩子:下次计算一定要认真点!可下下下次还是出现错误,甚至更严重,家长们可以打开孩子之前的作业或试卷对比后就会发现这种现象,这是家长督促孩子学好数学的一个非常重大的误区,这个误区会造成:在家长的"我孩子就是粗心不认真"借口的掩护下失去了最佳改正机会。
事实上,简单的计算极其重要,没了计算,一切"免谈",更何况理科学习中的相当多数知识均需要靠计算才可完成。简单地说,连最简单的计算都会出错,都没办法完成的好,怎有可能应付后续的繁杂计算或综合计算?

请家长们务必理解:最基本的计算出错,后续将会被无限放大,计算错误就会成了习惯性的,就会出现:一看到计算就怕,就担心出错,有的甚至就不敢去算,对计算越来越没信心,即便勉强算对,也是靠浪费大量的时间代价换取。请永远记住:基本计算一旦出错,那可是天大的事!

传说的学霸也好,学神也罢,其实他们都是建立在"快且准的计算"上基础上练就而成!张老师特别期望孩子们:能用心用脑对待计算,千万小心,务必谨慎,细心再细心,努力争取达到"炉火纯青"的"条件反射"式的计算能力,达到"肌肉"式记忆的熟练程度,这样在今后数学学习(甚至物理、化学科)将会势如破竹,数学成绩焉有不好之理?

当然,要想达到上述目标,良好的计算习惯是成功的关键,必要的定量定时训练绝不可少,切记:计算只有对错,只有快慢没有"粗心不认真",家长务必时常(挂在嘴边)强调并督促孩子:绝不可为自己的计算慢、错找任何借口,家长更不可帮"倒忙"——说什么那只是粗心不认真,下次注意…,否则"亡羊补牢"只会付出更惨痛的代价,而且效果也未必能理想,试想:"先入为主"的不良计算习惯想改变它,哪有那么容易?

二、属于解题规范性错误绝不可以原谅
解题格式的规范性,即俗称的常规要求,每一个知识内容与试题的解答格式都有其严格规定,每一个教师都会详细地不厌其烦的反复强调,而往往一些孩子总不以为然,慢慢地就养成了极其不良习惯,在各种考试中,这方面的丢分十分严重,很多孩子"梦中醒来"时,发觉已经"先入为主"了……
家长也十分明白常规方面的重要性,虽然在孩子面前也一直强调,但可能因各种原因(如学业时间紧)未拿出实际行动让孩子死心踏地的改掉,因此就出现:不论是教师还是家长如何的反复强调,就是嫌麻烦而听之任之,我行我素,总以为考试时认真做到就可以了,但这有可能吗?
强烈建议:家长有空时一定要花出时间,不妨翻翻孩子的作业本或试卷,如果看到有此类问题(东扣一分,西扣一分,南差一点,北差一点)出现时,应以"天大"的事来对待,务必想尽办法用尽心思让孩子彻底改掉,让不规范的问题和不良习惯"胎死在腹中"。

三、基本概念(含公式、定理、法则)等出错绝不可以原谅
概念(含公式、定理、法则等)这些是数学最基本的学习"工具","工具"若出问题,何谈"工作"效率和"工作"成效?
多数"工具"是约定俗成,不但需要少量的记忆,还需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更需要在辛苦训练中达到长久记忆,需要使用时,方能条件反射式得到反应。在工具使用初期,只能老老实实记忆后"依样画葫芦"地训练,这个过程是必需的,在这个过程中,切不可以死抱着"工具"训练,要尽快学会逐步离开"工具"用脑训练。
如果家长发现你的孩子经常性的边看"工具"边做作业,此时务必提醒,否则不但学习效率低下,而且不利新知识的掌握,后续知识一多,自然就会容易忘却。
小结:其实数学"玩"的就是概念和计算。基本概念与计算出了问题,后续将会无限放大,差之毫厘,失之千里!"玩"好了概念与计算,一切皆有可能,否则一切免谈!

以上仅个人的体会,欢迎朋友们来评论区评论!

如有收获,请在文末点个"在看"和点个"赞",关注标星,鼓励一下作者!
相关文章
在孩子的数学学习上,你是否在帮"倒忙"?——家长该陪伴孩子学习的误区(1)
不要为计算出错找借口,得了计算得数学天下

数学优秀的孩子始终都走在学习的最前面——再谈超前自学

成为真正有"高度"的优秀孩


(注:已建立各省和各年级的家长微信群,主要分享号主本人的公众号文章与相关的资源,帮忙快速查找本公众号(超过3500篇原创作品)中对应的文章,公众号内容已经全部涵盖了初中数学所有知识内容,尤其是中考备考相关的资源,可直接点击打开文章“为记忆而留下,做一个有情怀的教书人(兼谈《尖子生之路》的几个特色)”详细了解,若想加入相关微信群,请添加微信Chenyue_ok,务必备注好:省市+年级+姓名,然后拉入对应的地方群与年级群,欢迎你的到来!)
推荐阅读

写给七年级的孩子

写给将参加中考的孩子|基本题训练好了,中难压轴题就没那么可怕!

初中后什么样的孩子可以继续优秀?

央视数学大片—《被数学选中的人》全集

怎样学数学?葛军大爷这样说(视频)

数学解题的五层境界,你到了第几层?

2021年中考试题压轴部分解析汇总11-8版

2020年中考试题压轴部分解析汇总

2019年中考试题压轴部分解析汇总

2018年中考试题压轴部分解析汇总

2017年中考试题压轴部分解析汇总

图书推荐《尖子生之路》培优系列共8册

推荐理由:丛书内容均是本公众号之前发布的公众号文章精选更新而成,丛书最大的特色是:个人独立编写有着其他教辅书无法替代的优点!详细了解与购买,请点击打开《尖子生之路》系列丛书特色介绍.
关注本公众号
相关公众号

点击阅读原文,阅读更多详细分类汇总内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