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E2系列舰载预警机概览

2016-10-22 特约观察员饶玉柱 信息与电子前沿



学术:下一代预警机主要特征与发展趋势研究

学术:预警机发展70年

学术: 无人预警机技术特点分析及架构设计

崔继先:空中作战机群突防区域分析与评估


E2“鹰眼”是当前世界上装备数量最多的预警机,也是世界上第一种专门设计的预警机,由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Northrop Grumman Corporation)为美国海军设计和建造,在航空母舰战斗群中担任空中预警和指挥控制任务。用于舰队防空和空战导引指挥,但也适用于执行陆基空中预警任务。

1956年3月开始设计,研制之初被称为W2F-1,经过方案论证后,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共生产了3架原型机,原型机称为YE-2,第一架原型机于1960年10月21 日完成首飞,1961年4月19日装备全套机载设备的飞机完成实用性飞行后,正式名称改称为 E-2A“鹰眼”。1964年1月19日,第一架批生产型E-2A正式交付海军使用。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历经多次改型,E-2系列预警机主要经历了以 A、B、C、D型为代表的四个阶段。形成了E-2A、E-2B、E-2C、E-2C Group 0、E-2C Group I、 E-2C Group II、“鹰眼”2000及E-2D等多个型号。

生产商

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是主承包商,负责设计、开发、制造、组装、综合、内装设、测试以及软硬件评估和相关的工程服务,还负责飞机任务舱和飞行员驾驶舱航空电子系统的现代化项目,洛克希德.马丁公司负责雷达现代化项目等一揽子系统升级,雷神公司负责机载协同作战系统开发。

E-2A

E-2A是E-2系列的第一个型号,第一架于1960年10月21日首次试飞。E-2A采用上单翼双发动机悬臂式四立尾布局。在机身背部的支架上有直径4.11米的雷达天线罩。1964年1月19日开始交付美国海军使用 ,到1967年停产时总计生产了62架,其中51架后来改装为E-2B型。


1966年,第一批E-2A被部署到CVA-63“小鹰”号攻击航母上(70 年代美国海军取消了攻击航母和反潜航母的区分后,“小鹰”号航母的编号改为CV-63) ,充当美国海军舰队的空中监视之眼。

表1 E-2A载机参数

机身长:17.60m

机高:5.58m

翼展:24.56 m

机翼折叠时宽度:8.94m

实用升限:8777m

雷达天线罩呈圆形薄饼状,直径7.32米、高度0.76米,内装雷达天线和敌我识别天线,由液压马达驱动,每分钟旋转6圈。

最大平飞速度:592km/h

常用巡航速度:478km/h

最大巡航速度:602 km/h

爬升率710米/分

空重:14.128t

最大起飞重量:24.866t

续航时间4小时。能在1万米高度空中巡逻7小时

动力装置:2台艾利森(Allison)公司制造的T56-A-8涡轮螺旋桨发动机,每台功率4050马力, 驱动2台四叶可顺桨和反桨转动的恒速螺旋桨

 

机组人员共5名,包括正副驾驶员各1名,作战情报官员1名,空中控制官员1名以及雷达操作员1名。 在执行长时间巡逻飞行时,可多带 1 名空勤人员,以便轮流休息。

E-2A预警机的典型执勤程序是:在搜索雷达发现空中和海上目标后,通过“机载战术诸元系统”进行数据处理,然后将目标的距离、速度、高度和航向等诸元信息及时传输给航空母舰上的“海上战术诸元主系统”,同时对己方作战飞机和其它武器系统实施指挥引导,对来袭目标进行拦截或发起攻击 。

E-2A“鹰眼”预警机的空中战术数据系统(ATDS)由一个自动探测雷达、机载计算机、存储器和数据链系统组成,与部署在舰队司令部的美国海军战术数据系统(NTDS)相连,能提供整个战术态势图片。E-2A预警机可执行空中早期预警和战术指挥任务,具有海面监视、敌我识别、方位测定、目标搜索和指挥作战等能力。

E-2A的雷达是AN/APS-96,它采用12个单元的八木阵列天线,安装在机身背部扁圆形天线罩内,为了减轻天线罩的电气与结构设计难度,采用天线罩与天线一起旋转的办法(“旋罩”一词由此产生)。雷达发射机采用束射四级管,抑制杂波采用超声波石英延迟线来实现两脉冲对消,能抑制海上杂波干扰,从而捕捉到海面目标。雷达只作二维探测,无测速、测高能力。

在实战中,E-2A“鹰眼”预警机也暴露出不少问题,主要是机载雷达的战术性能欠佳,探测距离较短,精度较低,且抗干扰的能力较差等。到1971年12月,美国海军的59架E-2A“鹰眼”预警机中,有51架升级至E-2B标准,4架改装成TE-2A“鹰眼”教练机,2架改装成为E-2C预警机的原型机YE-2C,还有2架被改装成 YC-2A型飞机(作为C-2A“快轮”舰载运输机的原型机,于1964年11月18日进行了首次试飞)。1998年5月4日,第一架 E-2A“鹰眼”预警机被送进博物馆保存。



图1 E-2A/B图示

E-2B

E-2B“鹰眼”是以E-2A为原型发展起来的一种改进型预警机,从未进行专门生产。改进部分包括将E-2A型机的磁鼓存储计算机改进为可编程数字式计算机,即利顿公司的可编程控制的高速数字式L-304型通用计算机;此外提高了电子系统的可靠性,加大了二个垂直尾翼。1971年l2月美军将尚能使用的51架A型机全部改为B型机。


虽然在E-2B预警机投入使用后不久,新一代E-2C预警机迅速崛起,但为数不多的几架E-2B“鹰眼”仍在美国海军中一直服役到1986 年。


从E-2B“鹰眼”预警机开发到使用的过程并权衡其作战性能可以看出,在设计之初,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就把 E-2B 作为一种过渡型产品,以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与之前的E-2A预警机相比,其技战术性能上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进。

E-2C

E-2C是E-2系列预警机的成熟型。E-2A的机载雷达可在海杂波中检测出低空目标,但它是根据远离陆地的深海区作战的要求设计的,故在近海或海岸上空的作战性能较差,美海军后来改装的B型机使用的AN /APS-125雷达,陆地下视能力仍然较差。美海军将B型机载雷达换成具有定陆地下视能力的AN/APS-138 等型雷达,并将其命名为E-2C。


图2 E-2C图示

E-2C预警机于1968年开始研制,两架E-2A进行技术改装后作为原型机,称为YE-2C。1971年1月20日,原型机YE-2C完成首次试飞。E-2C于1971年1月20日首次飞行,1973年11月,首批11架生产型E-2C预警机正式装备美国海军,开始了漫长的服役道路。到1987年,全部84架E-2B都改装成与C型相同的标准。  

E-2C是目前装备数量最多的预警机,全美海军总计有18个E-2C中队(含后备役中队),总共装备了约140架E-2C。美国海军现役航母的每个舰载机飞行联队都配备一支包括4到5架E-2C预警机的预警飞行中队。E-2预警机的外销超过40架,其中以色列4架,日本13架,埃及 11架,新加坡6架,泰国3架,台湾6架,法国若干架。除卖给台湾的是在E-2B基础上改装的E-2T外,其他外销机型均为E-2C。



图3 E-2C预警机在全球的销售情况


美国海军航母预警机联队及美国海军航母预警机联队及其所属中队部署如图4和表2所示。



图4  美海军E-2C常驻基地图


表2  美国海军预警机部队部署情况表

部队番号

部队编制

部署情况

部署地点

VAW-121、123、124、125、126中队

大西洋舰队航空兵预警机联队

20架E-2/5个中队

弗吉尼亚州诺福克海军基地

VAW-112、113、115、116、117中队

太平洋舰队航空兵预警机联队

20架E-2/5个中队

加利福尼亚州默古角海军基地16架,日本厚木海军基地4架

VAW-120中队

大西洋舰队航空兵预警机联队(用于海军训练和替补)

12架E-2/1个中队

弗吉尼亚州诺福克海军基地

VAW-77、78中队

后备部队

8架E-2/2个中队

佐治亚州亚特兰大基地4架,弗吉尼亚州欧欣阿纳基地4架

5. E-2D

美国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在E-2C的基础上,研制出最新改进型舰载远程雷达预警机--- E-2D(AHE,Advanced Hawkeye Eye,“先进鹰眼”)。


E-2D AHE是一种扩展了预警和监视功能的全天候、双引擎舰载飞机。这是自1971年E-2C“鹰眼”预警机首飞以来一系列改进的最近一次。


E-2D作为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为满足美国海军网络中心战的迫切需求而研制的新一代主力舰载预警机,是一种扩展了预警和监视功能的全天候、双引擎舰载飞机。E-2D具有强大的战场管理、态势感知能力和多传感器数据融合能力,能够与海军导弹/传感器防御网联接,进一步提高其在海军战区防空反导系统中的作用,与海军“宙斯盾”系统配合,是海军未来对付巡航导弹等低空时敏目标的重要手段。除了可以执行空中警戒、指挥与控制、海面监视、攻击与封锁控制和通信中继等军事任务外,还可执行边境防守和搜索救援等多项民事任务。



 图5 E-2D预警机在航母上降落

 

学术:下一代预警机主要特征与发展趋势研究

学术:预警机发展70年

学术: 无人预警机技术特点分析及架构设计

崔继先:空中作战机群突防区域分析与评估



  • 《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学报》欢迎各位专家、学者赐稿!投稿链接

  • 电话:010-68893411

  • 邮箱:dkyxuebao@vip.126.com


系列合集:精品原创阅读

学术:基于业务感知的空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流量分类技术

学术:面向军民融合的空间信息云服务平台体系研究

VR技术:隐藏在巨大机遇背后的隐患?

网络空间治理,有点难?

学术:天基综合信息系统安全策略设计与验证技术研究

学术:天地一体化天基骨干网络体系架构研究

学术:软件定义可重构卫星网络系统研究

学术:聚合SDN控制的新一代空天地一体化网络架构

中俄军演新看点:海上联合防卫行动2016

十一连载:预警机总体构型设计(七)

关于联合情报体系建设的几点认识

新视点:国家创新体系概述

新视点:漫谈面向未来之战略前沿技术

学术:基于MBD的产品设计制造技术研究

学术:三维打印的现状与未来

大数据时代的意图搜索

学术:数字化工厂技术在电子制造领域的应用

学术:量子成像和量子雷达在遥感探测中的发展评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