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人文型智慧城市才是终极目标

2016-11-14 信息与电子前沿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 智慧城市管理服务公司

近些年,随着我国在智能化、信息化、物联网、云计算等诸多领域的快速发展,"智慧城市" 建设也逐渐兴起。在先进技术与传统模式、现代理念不断地碰撞、融合与重构下,诸多智能应用几乎延伸到城市发展的各个角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魔术"般变化的同时,也让城市焕发出令人惊喜的生机与活力。

何为"智慧城市"?它又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智慧城市建设中还存在哪些难题?又该如何 "智慧"破解?

"智慧"如此改变生活

百度搜索"智慧城市",得到的答案是:"利用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一系列先进的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以整合和系统的方式管理城市的运行,让各个功能彼此协调运作;通过城 市各个信息系统间的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和协同运作,整合优化各种资源,从而实现城市科学和 可持续的发展。"

这样抽象的解释似乎不太容易理解,那么如果这样说——

自从4G网络覆盖了地铁公交,北京的小李就不那么愿意开车上班了,因为一个多小时的路 程可以用来看书、追剧、逛淘宝,还可以处理一下紧急的工作邮件。便捷的移动互联网和不再"卡 壳"的网速,让原来难捱的路上时光被充分利用甚至成为了一种"享受"。

最近迷上了"网购"的孙阿姨再也不用为买了米面粮油却扛不动而烦恼,因为只要在家动动 手指,就有快递小伙儿把这些重物直接给送到家。

在这个大雨不断的夏天,海口的许先生在手机上下载了一个关注城市积水、便民服务、排水的 APP,帮了他大忙。逢雨日,许先生出门前都会打开这个应用,查看一下哪个路段有积水需要绕行,提前选择好交通方式和路线给他免去了不少麻烦,让他倍感贴心。

一部手机就可以交易支付、跟踪快递、查寻违章、实现远程医疗;轻划屏幕,景区热力地图 跃然"屏"上,人流趋势一目了然;通过"天眼工程",民警可以"视频站岗、鼠标巡逻","天网"下违法犯罪行为无处遁形;上至市长下至科员,电子政务系统全员接入,审批效率成倍提升; 道路轻微事故,无需交警和保险人员到场,当事司机掏出手机动动手指就能快速处理,耗时不到半小时......

可以再想象一下,随着智能化发展,我们可以在智能终端的指导下快速地找到车位,每天走 进家门的时候能通过智能终端来遥控家中的所有智能家居,比如自动打开百叶窗窗帘、自动调整 灯光亮度、空调温度......这所有的智能化被我们统称为"智慧城市"。

"其实,我们每天都生活在充满智能化的都市之中,享受着智慧城市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便捷。 可以说,智慧城市已经从原先的概念探索进入了实质建设阶段。"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杨保军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为“弯道超车”创造新机遇

“随着城市承载的人口越来越多,城市面临的挑战也愈加繁多和复杂。对于正处于城镇化加速发展阶段的中国而言,大城市的'城市病'也将更加严峻。建设智慧城市已经成为挖掘城市潜力、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杨保军表示。

在中国,智慧城市建设已经被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2014年,《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 年)》。《规划》要求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并且指明了网络信息宽带化、规划管理信息化、基础设施智能化、公共服务便捷化、产业发展现代化、社会治理精细化等六个智慧城市的建设方向。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智慧城市建设大幕正式拉开,截至去年底,中国智慧城市试点数量已经增至 500 多个。

其实,中国在城市的智能化建设方面一直紧跟世界步伐:早在1995年,就提出的数字城市建设,那可以说是智慧城市的1.0时代。10 年后的 2005 年,进入互联城市或无线城市的2.0时代。 随着2009~2011 年“智慧地球”的提出,中国智慧城市的建设开始进入3.0时代,即"感知智慧城市"。

“感知智慧城市”的特点,是运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手段感测、分析、整合城市运行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从而对包括民生、环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务、工商业活动在内的各种需求做出智能响应。其实质是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城市智慧式管理和运行,促进城市运行的便捷化和高效率,进而为城市中的人创造更好的生活品质,促进城市的和谐、可持续成长。大量数据表明,建设智慧城市已经是新型城镇化建设不可或缺的手段之一,更是必然趋势。

"我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如今面临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艰巨任务。如何抢占新技术革 命制高点,如何利用智慧城市建设经验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健康发展,现在全社会各方各界都在 积极思索并实践着,建设好智慧城市,或许是我们实现'弯道超车'的新机遇。"杨保军认为。

智慧城市还需“智慧”建设

“虽然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实际上我国智慧城市建设还处在初级阶段,大多数城市在建设智慧城市中普遍存在缺乏顶层设计、信息孤岛,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公众获得感不强等问题。 严格来讲,很多'智慧城市'其实还处于数字城市、信息化城市的发展阶段,距离'智慧'还有不小的距离。"杨保军说。

"智慧城市要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中国城市和小城镇中心原主任、智慧城市联盟理事长 李铁在近日举办的"2016 中国智慧城市年度论坛"上指出,我们通过国际经验看到,在很多城市 的各类企业管理上,在智慧城市科技手段运用上,企业所发挥作用远远超过政府,企业会把各种 科技手段和创新利用到极致,因为它有市场和利益的需求。所以,在智慧城市建设中,政府如何 运用好 PPP 方式来购买企业的服务,才是智慧城市发展的正途。虽然各级政府非常重视企业的作用,但一定要知道企业才是主导,政府应该发挥各种政策平台的作用,引导企业发挥主导性作用。

但是不是把主导权交给企业就能"坐享其成"了?业内人士认为,规划类的主导权还应掌握 在政府手上。有专家表示,智慧城市虽然与信息化部门的业务有一定交叉,但大部分内容还是比 较陌生的,于是很多城市选择了向规划类企业购买服务,委托他们进行规划。

然而,"甩手掌柜"并不好当。据报道,住建部一位主管领导曾在一次内部试点培训会上指 出,首批智慧城市试点申报时,存在多个城市申报材料相同的情况,有的城市的申报材料上甚至 写着其他城市的名字。这当中折射出来的问题显而易见,部分企业制定规划时并没有进行实地调研,而是想当然地胡编乱造,甚至一稿多用,骗取服务费。另外,现在很多规划类企业都有自己 的产业合作伙伴,而不是从实际去考量和规划,上了很多不必要的项目。

杨保军认为,建设智慧城市是一项庞大且复杂的系统工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调动来自方 各面的力量。"智慧城市发展中的难点、痛点问题,不是纯靠政府、纯靠企业、纯靠市场就能解 决的,必须充分发挥全社会的创造力,构建政府、企业、大众三方加智库的架构,形成合力效应, 为各方发展创造机遇。"他表示。

业内专家普遍认为,智慧城市建设不是简单的像铁路那样的基础设施建设,应该是"治理体 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的推进。因此,智慧城市的建设需要经济、政策、管理多管齐下,需要 政府、企业、市民共同参与,智慧城市考验政府的管理水平,需要城市管理者、领导者的大智慧。

人文型智慧城市是终极目标

“建设智慧城市不是只有技术就万事大吉,还需要在顶层设计中强调人文建设。智慧城市建设的最高目的不仅要有物质与技术的便利、制度和秩序的保障,更要有人的幸福和梦想。以人文智慧引领智慧城市建设,是推进其健康发展的关键。”上海交通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士林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据了解,智慧城市建设主要分为三个阶段:一是以数字科技为中心的科技型智慧城市, 重点是先进信息通讯技术研发和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的信息化水平;二是以市政管理为中心 的管理型智慧城市,重点是信息通讯技术在政府管理中的应用,提升城市管理和运营的效率;三是以人文科学为基础的人文型智慧城市,重点是信息通信技术在公共服务和文化消费中的应用, 提升城市的人文关怀和居民的幸福满意度。

“目前我国的基本情况是,科技型智慧城市是主流,管理型智慧城市受到高度重视,而人文型智慧才刚刚提出。当下的智慧城市建设,如果脱离了市民日常信息消费和使用需要,智慧城市 建设也就偏离了城市发展的本质和目标。”刘士林表示,地理信息系统、遥感、三维仿真等技术再发达,数字城市、数字政府、数字交通等建得再先进,如果不能和市民,和城市信息“汪洋大海”中具体的“求助者”结合起来,那就既不可能降低城市运行的巨大压力,也不可能真正提升城市生活的便捷性,最终达到"科技让城市更智慧"的目的。

“新型城镇化强调‘以人为本’,同样,‘技术’和‘管理’也只是建设智慧城市的手段,而人文型智慧城市才是智慧城市建设的终极目标。把‘不可缺少的手段’与‘不能抛弃的目的’有机结合起来,才能为早日建成有意义、有价值、有梦想的中国现代化城市提供全面的信息化系统工程支持。”刘士林说。

那么,到底什么是“人文型智慧城市”?一位城市基层信息部门的工作人员的理解是,“人文精神就是我们从传统和历史中总结出来的传统价值、本土情怀。一个大众参与、人人自我约束、 居民需求能得到精准及时的反馈和满足、依靠科技优化资源配置的城市才是我们要的智慧城市。 不仅如此,智慧城市还要有城市性格。城市在发展演变过程中会形成有地域特色的民俗文化,这是宝贵的人类文化财富。如果忽视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再现代的科技也不能使人内心充实和幸福。”( 本文摘自:OFweek仪器仪表网)



  • 《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学报》欢迎各位专家、学者赐稿!投稿链接

  • 电话:010-68893411

  • 邮箱:dkyxuebao@vip.126.com

系列合集:精品原创阅读

BZN复相陶瓷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温度载荷下光互连模块对准偏移分析

学术:面向军民融合的空间信息云服务平台体系研究

好书 | 一部难得de军民融合研究好教材,不容错过

E2系列舰载预警机概览

学术:基于业务感知的空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流量分类技术

学术:面向军民融合的空间信息云服务平台体系研究

约稿函:《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学报》诚邀稿件

雾霾是一种病,得治,我有药。

VR技术:隐藏在巨大机遇背后的隐患?

网络空间治理,有点难?

十一连载:预警机总体构型设计(七)

新视点:透过数据看美国国防科技创新体系(三)

新视点:透过数据看美国国防科技创新体系(二)

新视点:透过数字看美国国防创新体系(一)

新视点:国家创新体系概述

新视点:漫谈面向未来之战略前沿技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