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与中国开战,不可思议之议!(一)

2017-02-21 信息与电子前沿



与中国开战,不可思议之议(一)


   



美国和中国之间的战争对两国、对东亚以及对全世界来说,可能都是毁灭性的,似乎不可想象。但事实并非如此:中国和美国一直就几个地区起争端,可能导致双方之间的军事冲突甚至暴力。这两个国家都有大规模的、能近距离作战的军事实力。如果事件发生或危机过热, 两个国家在被他们的敌军攻击之前,都有动机攻击敌军。如果战争爆发,这两个超级大国都有足够的军事实力、科技、工业实力,和众多的人员,可以在大范围的陆地、海洋、空中、太空和网络空间进行长期的激烈战斗。因此,中国和美国之间的战争,很可能规模巨大,代价惨重,而不仅仅是可能的,它需要三思。


在美国——显然,像在中国——对战争进行系统性分析已经成为战争规划者的职责。这不够好,因为战争规划者主要关心如何获得军事优势,而不是如何避免经济上和政治上的损失。然而战争的后果可能远远超出了军事上的成功和失败:世界经济可能受冲击,比如,国际秩序可能被打乱。因为中美战争的范围和影响可能比军事规划这样的战争的范围更广泛,最最重要的是,考虑和规划的范围比我们以往考虑和规划的范围更加广泛。


与此同时,中国军事能力的改善,意味着一场战争并不一定会以美国战争规划者计划的方式进行。尽管以前美国似乎能够取得明显的胜利,但是现在的冲突越来越有可能演变为没有结果的战斗,使双方产生巨大的损失。美国不能期望还能控制一场不能限制在军事领域的冲突。规划如何打赢一场与中国之间的战争依然是有必要的,但是已经远远不够了:美国必须还要考虑如何限制战争的规模与成本。


本研究旨在填补这一空白,思考美中战争的突破口,通过调查中美之间战争可能采取的每一个可选路径、每个路径对这两个国家的影响,以及如果发生战争,美国应该进行的准备工作,和采取的平衡美国战争目标与成本的方法。本研究不仅考虑了军事因素,而且考虑了从2015年到2025年时间框架内的经济、国内政治和国际政治因素。对美国陆军的影响意义深远。作者强调,这一分析是参考性的,并不是确定的,而且这些发现是初步的。本研究报告并没有给出定论,希望它能够启发他人,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这项研究是由陆军副部长办公室发起的,在兰德公司阿罗约中心的战略、原则和资源计划范围内进行的。兰德公司阿罗约中心,兰德公司的一部分,是一家联邦政府资助的研发中心,由美国军队提供资助。


该项目唯一标识代码为(PUIC),用于生成这一文档的项目为HQD146848。

 

 

  


 

随着美国军事优势的下降,美国不能确信与中国爆发的战争将按其预期来进行。中国军事能力的提高,特别是反介入和区域封锁(A2AD),意味着美国并不认为能获得作战控制,摧毁中国的防御,而且如果爆发战争,美国不一定会取得决定性的胜利。有鉴于此,本报告调查了美国和中国之间战争可能采取的可选路径,双方损失以及对双方的其他影响,如果发生战争,美国应该进行的准备工作,和采取的平衡美国战争目标与成本的方法。


我们假定战争是区域性的、传统的。战争主要会在海上和海底的船只、各种各样的飞机和导弹、太空(卫星)和网络空间(计算机系统)发动。我们假设战争在东亚地区开始,并一直保持于此(潜在的中美冲突热点),而且几乎所有的中国军队都驻守于此。每一方日益增加的远程快速派遣军队的能力、不断增长的追踪和攻击对方部队的能力,都可能把大部分的西太平洋变成“战区”,造成严重的经济后果。核武器不太可能使用:即使是在一场非常传统的激烈的暴力冲突中,双方都可能将其损失看得非常严重,其前景如此可怕,或者风险如此致命以致于它将会冒着毁灭性核报复的风险,首先使用核武器。我们还假设中国不会攻击美国本土,除了通过网络空间进行攻击外,考虑到中国至少能使用常规武器应战。相比之下,美国打击军事目标的非核武器攻击在中国可能范围更广。时间框架研究设置为从2015年到2025年。


需要思考与中国的战争是要发展更加重要的军事能力。用于瞄准敌方军队的传感器、武器制导、数字网络、和其他信息技术,已经先进到美国和中国军队彼此对对方构成严重威胁的地步。这创建了在敌军袭击自己之前打击敌军的方法以及动机。反过来,这将造成一个偏见,认为战争一开始就是尖锐的、相互的打击,然而,双方中任一方都不能获得控制,而且双方都有充足的能力保持战斗,即使军事损失和经济损失上增加也在所不惜。


中美冲突不太可能涉及大型陆地作战。此外,美国和中国军队的前所未有的射击目标和摧毁彼此的能力——传统的打击军事力量——可能会大大地消耗几个月的军事能力。之后,双方可以在一场工业- 科技- 人口动员比赛中补充和改善他们的军队,这取决于太多的因素,不能精确推测,除了成本将继续攀升外。


这项研究的主要受众是美国政策团体,我们希望中国的政策制定者也仔细考虑一下与美国进行战争的可能的过程,以及后果,包括潜在的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损害,对中国的平衡和凝聚力的威胁。我们在公共领域很少有发现表明中国政治领导层对于这个问题给予了应有的关注。


四种分析情况



战争的路径可能主要由两个变量定义:强度(从轻微到严重)和持续时间(从几天到一年或一年以上)。因此,我们分析这四种情况:短期而严重的、长期而严重的、短期而轻微的,以及长期而轻微的情况。决定强度的主要因素是,是否从一开始,美国和中国政治领导人授予各自军队权限来执行他们的毫不犹豫地攻击敌方军队的计划。考虑到双方的实力有材料、有必要的资金打一场长期战争,那么,决定持续时间长短的主要因素是,是否以及什么时候至少有一方失去了战斗的愿望或预测到继续这样做会适得其反。


我们将每一种情况的影响分类为:军事、经济、国内政治和国际政治。军事损失包括飞机、水面舰艇、潜艇、导弹发射器和存货,以及C4ISR(指挥、控制、通信、计算机、情报、监视和侦察)系统,这些会越来越容易受到网络和反卫星(ASAT)战争的攻击。经济损失包括贸易、消费的萎缩,以及海外投资收益的减少。(能源供应的中断在贸易收缩的影响下会被注意到。)从军用到民用领域的网络战升级,使重要的基础信息设施受到影响,经济活动可能会进一步遭到破坏。国内政治影响可能包括从阻碍战争政策到危及内部稳定。国际反应可以是支持性的、敌对的或不稳定的。


当前军事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中国在A2AD方面以及双方在网络战争和反卫星ASAT能力方面的发展,意味着未来十年将有一个潜在的重大变化,这对调查2025年情况与2015年情况的差异有决定性的影响。经济条件也将从现在到2025年有所改变——中国经济很有可能超越美国经济,中国海外投资增长,两国经济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依赖电脑网络——尽管不足以定性地改变战争对经济的影响。试图说明从现在开始的十年中,战争对国内政治和国际的影响将更加不确定。因此, 仅从军事层面上分析了2025年与2015年之间的不同。


这四种情况以及对损失、成本,和其他影响的参考性发现列示如下:


  • 短期而严重的情况:如果美国或中国政治领导人不论任一方授权其军事指挥官执行猛烈攻击敌军的计划,那么严重的暴力战争将会爆发。截至2015年,美国海军和空军的表面损失,包括使航空母舰和区域性的空军基地失去能力,可能是很严重的,但中国的损失,包括以国土为基础的A2AD系统,则要大得多。几天之内, 对双方而言这不言而喻,即在有利于美国的损失方面的早期差距仍将扩大,如果战斗继续的话。不过,到2025年,美国的损失将会增加,由于中国A2AD能力的增强。反过来,这可能会减少中国的损失,尽管这些损失仍将超过美国方面的损失。那么继续战斗是否会导致任何一方的胜利,这可能并不很清楚。从经济方面来看,即使是一场时间短暂但严重的战争,也会对中国的全球贸易产生冲击,其中大部分冲击将会变迁到西太平洋战区,然而美国经济损失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受限于与中国的双边贸易。国际的和国内的政治反应不会有多大影响。


  • 长期而严重的情况:截至2015年,严重的战争拖延的时间越长,中国的结果和前景越糟糕。然而,到2025年,早期战斗中不确定的结果可能会激发双方继续战斗,尽管遭受的损失惨重但仍然期待战争。尽管美国军事胜利的前景会比现在更糟,这也并不一定意味着中国会胜利。随着战斗的持续,西太平洋的大部分区域,从黄海到南中国海,可能会成为危及商业海运和航空运输的危险。大幅度地减少贸易,包括能源供应,可能会大量地、严重地损害中国经济。冲突的时间越长、程度越严重,涉及到其他国家的可能性越大,尤其是美国在该地区的盟友——最主要的是,日本。


  • 短期而轻微的情况:考虑到快速的军事胜利前景并不确定,有失去控制的风险,和主要经济损失的阴霾,中国领导人和美国领导人——根据需要可能拒绝授权全面打击对方的军事力量。可以遵循的严格限制是,低等级的、零星的、不分胜负的战斗,而且军事损失最小。假设两国领导人愿意结交朋友,并且有足够的政治协商自由,这种冲突可能在导致重大的经济损失或国内和国际政治动荡之前就会结束。


  • 长期而轻微的情况:随着战斗被遏制和损失的可容忍,双方可以尝试通过持续低等级的冲突,避开妥协的政治成本。因为双方中的任一方在军事上也不会占上风,这可能会持续相当长一段时间。同时,即使战斗有限,经济损失也将会增加,尤其对中国而言。随着时间的推移,国内和国际政治反应将会加剧,虽然不如长期而严重的那种类型的结果那么严重。


这些情况表明,不论美国还是中国的先进的常规军事打击能力都可以从一开始及整个的(尽管无核武器国家)敌对行动中就能导致主要的军事损失。一旦任一方军事力量被授权开始打击,双方控制冲突的能力将会大大受损。每一方都认为,对对方的军队实施先发制人的攻击,是在战争初期获得可持续的优势的主要方法,可以减少己方的损失、保持获胜的能力;这说明了双方的传统对抗能力和作战方案存在内在的不稳定性。


到2025年,增强的中国A2AD将会缩小中国和美国军事损失的差距:中国的损失仍然是非常惨重的;美国的损失,虽然不及中国那么惨重,可能比其在2015年的战争损失更重些。尽管美国的军事胜利变得不太可能,中国的胜利仍然难以捉摸。因为双方会继续遭受惨重损失,可能没有一方愿意接受失败。历史经验表明,破坏性的僵持战斗并不会使交战国同意停战。一场严重的、冗长的、军事上没有结果的战争,将削弱双方的实力,并使其容易受到其他威胁。


非军事因素的重要性



军事僵局意味着战争的前景可能最终由非军事因素决定。这些因素在现在和将来都对美国有利。虽然战争会损害两国的经济,对中国的损害将是灾难性的并旷日持久:在为期一年的战争中,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将大约减少25 – 35%;相比之下,美国的GDP大约减少5 – 10%。即使是轻微的冲突,除非立即结束,都有可能会削弱中国的经济。长期的、严重的战争可能破坏中国经济,拖延其来之不易的发展,造成大范围的困难和混乱。


反过来,这样的经济损失可能会加剧政治动荡,以及助长在中国的分裂主义分子。尽管中国政府及其安全部队大概可以承受这样的挑战。但是,在一场艰难的战争中,这样做就需要加强压迫、提高税收,进而影响中国政府的合法性。与此相反,美国国内党派冲突可能会影响战争的努力,但并不会危及社会的稳定性,更不会影响国家的生存,不管冲突的长短和激烈程度如何,只要仍然是常规的战争即可。提升网络战争的级别,尽管会伤及双方,但是会使中国的经济问题恶化,降低中国政府控制不安定的民众的能力。


总的来说,国际反应也支持美国进行长期的、严重的战争:美国东亚盟国的支持可能会损害中国的军事机会;俄罗斯、印度、和北约的响应也会对其有少量的影响;北约可以中和俄罗斯在欧洲的机会主义的威胁。如果这些国家参与相关争端,日本很可能会加入,而且几乎可以肯定,如果其领土(美军基地在那里)受到攻击,日本绝对参与。东京对宪法限制使用武力和程序改进日本军事实力的解释更为宽容,到2025年,日本的加入会对战争的过程和结果产生很大的影响。中东地区动荡加剧可能对中国和美国的利益都有害。


这些发现强化了普遍持有的观点,即认为中美战争将如此有害以致于这两个国家应尽全力避免中美之间爆发战争。而巨大的预期成本将使得预谋的战争变得不大可能,他们还需要强烈的危机管理和两国政府对军队的文官统治。考虑到允许一国的军队在其发动袭击之前会受到攻击的极端惩罚,很难在战争一开始就创造相互宽容,因为这一点至关重要。实际上,即使战斗已经开始,它也需要有一个合作的能力。因此,当战争开始时以及危机期间可能引发战争时,都需要领导人——领导人之间进行即时的、未经筛选的交流。


因为美国可能无法控制输赢,也无法避免严重冲突造成的重大损失和花费,它在执行期间必须警惕自动性,如果不启动,激烈的、迅速的打击军事力量将会交换。这要求可靠地保证明确总统批准开展军事计划,反过来,也要求军事指挥官为总统提供一系列可行的选项。


尽管中国已经改善了A2AD能力,中国在更严重的冲突中还会有更大的损失,而且它在高科技、高速战争与军民协调的经验较少。中国领导人也没有理由认为军事现代化的趋势会表明战争时间短暂、胜利的可能性大。更有可能是一场严重的、漫长的、军事上不确定的战争,与经济、政治有关,可能有利于美国的国际影响。中国与美国一样都有那么多的理由防止自动执行激烈的、迅速的打击军事力量交换的军事计划,其中包括明确的对政治决策的要求。


为美国军队推荐的军事行动



战争开始时,中国对攻击美军的限制取决于中国预期美国会采取的行动。美国军方不应该依赖于在冲突的第一时间就摧毁中国的A2AD能力的计划。这种依赖可能会破坏危机的稳定性,使中国预先倾向于先发制人地进行军事打击,并加剧自动性的危险,使得激烈的战斗从一开始就不可避免。此外,美国军方不应预先判断或限制总统的选择,即只提供一个立即的传统的打击军事力量的攻击计划,也不得使其本身毫无准备地开展替代计划。


一般来说,稳定点可能会更好,至少有利于阻止美国军方强调对长期高强度战争的计划,并把这种强调向中国公布。在中国的A2AD能力可以用来对付美军之前,发出明确的特定倾向于打击中国A2AD能力的信号,会增加这些功能在他们自己被攻击之前就会被使用的风险。


实施防止危机变成暴力以及暴力变得更加严重的措施的同时,美国应该尽量通过投资于生存力更强的武器平台和投资于自身A2AD功能(导弹、潜艇、无人机和无人机发射平台、网络和反卫星ASAT)来减少中国A2AD的影响。这些功能将驳斥中国胜利的信心,也能提高危机的稳定性,以及冲突中关键的初始阶段的稳定性。但他们不会恢复美国的军事优势,也不能控制或避免美国在严重冲突中遭受重大损失或经济损失。


记住为低概率的、与中国的战争全面准备巨大花销的同时,美国应该确保谨慎地进行下列准备工作:


  • 提高在严重、紧张的军事行动中维持和存活的能力

  • 提高中国附近的盟友和伙伴的高优先级的军事能力以及与其的军事协同操作性

  • 与日本和其他东亚盟友和伙伴进行应急(应变性)计划

  • 与北约磋商关于涉及与中国发生冲突的突发事件,其中包括俄罗斯和伊朗的可能的反应

  • 采取措施以缓解来自中国的关键产品的中断

  • 制定拒绝中国有权使用战争关键进口品的选项(比如,燃料)。

  • 美国陆军在其标题X及其连带责任,可以贡献

  • 投资于反A2AD能力——例如,可移动的陆基导弹和综合防空以使得预计的中国军事、海军和空军损失恶化

  • 加强、建议和支持东亚合作伙伴配备强大的防御

  • 评估如果发生长期严重的战争时的高需求武器和库存


因为美国这样的措施可以被中国视为充满敌意,美国,包括美国军队,还应该扩大和深化中美之间的军事理解,并采取措施减少误解和误判的风险。


  



尽管目标定位系统的先进性为传统的打击军事力量提供了条件并减少美国的作战优势,他们并不意味着中国的主导地位或胜利。两个国家之间的战争会始于毁灭性的打击;很难控制;持续数月,如果不是持续数年;没有赢家,给双方的军事力量带来巨大损失。这样的战争肆虐的时间越长,经济、国内政治和国际影响的重要性越大。这些非军事的影响会使中国损失巨大,但也会在很大程度上损害美国经济以及美国应对世界范围内挑战的能力。美国应该做出明智的准备发动一场漫长而激烈的与中国的战争。但是它也应该开发计划去限制战争的范围、强度和持续时间,使它的民用控制系统更牢固;并扩大在和平、危机和战争时期与中国的沟通。



文章来源:兰德公司报告《与中国开战:不可思议之议》

想了解本出版物的更多信息,请访问www.rand.org/t/rr1140




  • 《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学报》欢迎各位专家、学者赐稿!投稿链接 

  • 电话:010-68893411

  • 邮箱:dkyxuebao@vip.126.com

  • 封面及文章配图来自于网络。

  • 如需转载,请在后台回复“转载”。

系列合集:

2016年文章目录

DARPA的13个科研成果转化项目

DARPA2016年最受关注的10大项目

DARPA的关键研究领域:信息,生物,技术边界

只要内容过硬,其他都无所谓的,2016微信大调查

两院院士:评选2016年中国、世界10大科技进展

15张图看未来30年科技改变社会

未来30年,塑造社会变化的6个关键趋势

美国陆军报告:未来30年,影响世界的24个核心科技趋势

麻省理工科技评论:2016年十大突破技术

新视点:漫谈面向未来之颠覆性技术

新视点:美国国家创新体系发展进程概览

新视点:中美在网络空间如何达成共识:一种建构主义视角

新视点:特朗普大选获胜是颠覆式创新的胜利

新视点:透过数据看美国国防科技创新体系(三)

新视点:智慧城市就是更多参与

新视点:漫谈面向未来之战略前沿技术

学术:SDN安全技术研究

学术:电磁武器打击链构建理论与方法研究

学术:图像在战术数据链中的可靠传输协议研究

学术:基于内部安全隧道防止节点隐藏木马的新方法

学术:量子计量技术在预警机中的应用

学术:传感器辅助的WiFi指纹室内定位方法

学术:三维打印的现状与未来

学术:网络空间进攻机理初步研究

学术:无人机在优化时敏目标杀伤链中的作用研究

学术:量子计量技术在预警机中的应用

学术:一种基于多频分级架构的空中自组网研究

学术:基于国防部体系架构(DODAF)的美军信息支持计划(ISP)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