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想要和平,就要准备战争!与中国开战不可思议之议​(二)

2017-02-22 ​☞ 学术plus



雄心勃勃首先应该考虑交战双方之间的平等,所有的王子从目前最大的优势可以期待获得某些领土,这不会支付战争的利息费用,而其全体居民甚至没有方法知晓在行动中丧生的公民数量。

——腓特烈大帝

目  的

关于如何与中国开始并进行战争的研究和意见中,很少有关于战争的规模和后果的严肃分析,至少公开资料是这样的情况。这是一个巨大的缺失,因为中国与美国对于多个地区争端存在严重分歧,这些分歧很可能导致军事对抗乃至军事暴力,另外,这两个超级大国都有庞大的军队、坚实的工业基础,和众多的人员,可以在大范围的陆地、海洋、空中、太空和网络空间进行长期的激烈战斗。本研究旨在填补这一空白,思考美中战争的突破口,通过调查中美之间战争可能采取的每一个可选路径、每个路径对这两个国家的影响,以及如果发生战争,美国应该进行的准备工作,和采取的平衡美国战争目标与成本的方法。本研究不仅考虑了军事因素,而且考虑了从2015年到2025年时间框架内的经济、国内政治和国际政治因素。对美国陆军的影响意义深远。


虽然我们的主要受众包括美国政策制定者和策划者,我们希望他们的中国同行也仔细考虑一下与美国进行战争的可能的路径,以及战争后果,因为战争可能会摧毁现代中国所取得的大部分成就。没有迹象表明中国已经对战争的潜在影响给予了严格的关注。

基本原理

需要认真思考与中国的战争会让一切军事技术的发展和相关原则变得更加紧迫: 用于瞄准敌方军队的传感器、全球定位、武器制导、数字网络、和其他性能已经先进到美国和中国军队彼此对对方构成严重威胁的地步。这创建了在敌军袭击自己之前打击敌军的能力以及理由。这势必会影响两国的战争计划。军事技术和策划会因此造成一个偏见,认为战争一开始就是尖锐的、相互的打击,双方均有意获得上风或至少拒绝另一方的要求。


引用中国战略家们之言:


“[我]已经有可能在敌人做出回应之前,到达作战目标。如果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军)与一个高科技和强大的敌人进行战斗,我们必须攻克作战意外。”


这种信心和紧迫性的结合可能是错位的,而且极其危险——不仅是对中国而言。


所有战争计划本身的危险是,它设定并限制了实际会发生什么的预期。只有在军事上占主导地位的交战国才能够如此傲慢,而当涉及到中国时,美国不再占据主导地位,它也无法如此傲慢。因为其军事优势与中国相比比较衰落,美国不能确信战争将会按其预期进行。中国军事能力的提高,特别是反介入和区域封锁(A2AD),意味着美国并不认为能获得作战控制,摧毁中国的防御,而且如果爆发战争,它不一定会取得决定性的胜利。


因为中美战争即使胜利也很可能代价极其高昂,它不大可能源自任何一方有预谋的袭击。然而中美危机可能发生,并涉及引发敌意的事故或失误。在美国干预的阈值以下,中国可能试图恐吓其邻国,但是有可能对阈值在哪里做出错误判断。中国可能会低估在中国东海有争议的领土危机中美国支持日本军事的意愿。此外,中国在其200海里专属经济区(EEZ)宣称主权和美国坚持认为这些区域是国际水域以外的12海里之间的矛盾,在任何一方如果选择执行其立场时,可能把军队置于近距离作战的危险之中。


关于中国和美国之间如何冲突的例子的观点可能会导致战争出现在南中国海。为了支持几乎整个南中国海主权领海隶属于中国的证据,中国一直在建设人工岛屿、飞机跑道和其他军事上有用的基础设施——而且宣称其周围200英里的专属经济区。美国不会接受这个说法,因为它与美国的几个利益相冲突:和平解决争端的原则,公海自由原则,事实上,约40%的世界贸易途径南中国海,菲律宾和其他美国的朋友期待美国不会容忍中国的单边行动。因此,美国人已经在中国宣告主权并进行建设的海域大幅度发展海军水面战斗人员。毫无疑问,中国将在这些有争议的水域操纵军队,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和美国军队将露面、积极跟踪或制约对方的军队。或者,如果出现危机,引发的风险造成无意的冲突可能加剧,很可能很大。此外,面对如此多的危机,双方的政治领导人可能变得不那么灵活,军事指挥官可能会敦促支持升级,以阻止冲突或为冲突做好战斗准备。虽然目前的赔率强烈支持美国在南中国海的军事力量,让北京比华盛顿更容易让步,但是中国的A2AD在这个方向上的改进和扩展可能让危机更难以化解。与中美战争一样可怕,它不能被认为是难以置信的。


正如我们会看到的,战争的起因以及双方对战争重视的程度可能会影响战斗进行的强烈程度和时间长短,虽然敌方行动是动态的、激烈的,超越了理性的预测。如果双方都有实质性地发动战争的能力,没有一方能获得作战优势和控制,那么会有旷日持久的激烈战斗的危险,代价惨重,尽管双方都可能会策划并期望战争会很快结束。这种情况下回忆起1914年的欧洲战争,当危机一触即发——被攻击之前自动执行军事计划进行攻击,当时双方的经济相互联锁,而且双方都预计战争会很快结束。随着战争激化、伤亡人数上升,和领土不断丢失或赢取, 交战国发现他们自己的战争远远不止于一个涉及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寻求结束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的奥匈帝国控制的事件。现在,同那时一样,后果可能是巨大的军事损失(然后在步兵,现在在武器平台)和持久的双方的经济损失。


总之,某些中美交锋的风险将会导致战争,美国获得军事作战控制的能力下降,双方军队传统的打击军事力量的能力(美国军队和中国军队均能定位目标和并摧毁对方),两国经济的易受攻击性和长期战斗带来毁灭性结果的可能性,需要有启发性地但冷静地思考中美之间的战争。因为由此看来,与中国的战争并不是难以置信的,可能是非常危险的,而且很有必要,美国必须为此做好准备。对中美战争的军事要求已经明显地描绘在美军的战争计划和作战概念中(正如其在中国所做的那样)。但更大的、取决于战争的强度和持续时间的国家需求,并没有受到同等的关注。美国和中国都需要意识到战争的代价可能是什么。如果常规打击军事力量能力的进步正在使战争更难以控制,领导人需要政治工具阻止战斗的破坏超过它可以获取的利益。

考虑的因素

随着美国军事优势的减弱,美国战略家们必须考虑一系列意外事件(正如本研究所做的)和相应的要求。最近关于战略决策的研究发现,战斗的持续时间能被事先规划、得到控制和限制的这一不合理信念,在发动以失败告终的战争中是一个常见的错误。分析了大量历史案例后,兰德公司的一项研究得出结论说,“自信敌人会遵照脚本和决策的结果可以得到控制,这无异于假设没有风险。当这导致未能准备坏的结果时,结果可能更糟糕。”


基本上,尽管是美国武装部队有战斗和胜利的计划,但过度自信这样的计划,可能会对美国和平时期的政策、危机管理和战时作战都有不利影响。在最坏的情况下,不注意与中国的战争可能的路径和后果的范围,可能会导致美国措手不及。同样地,中国将会极度错误地认为,提高他们的军事能力使其与美国的战争处于可控状态、并能获得胜利,而且花费能负担得起。正如我们将看到的,有可能是这两个国家都不能控制、获胜,或者承受未来的战争。


矛盾的是,当双方琢磨军事策略意图控制战争的时候,他们倒是减少了控制战争的可能性。两国军事官员对如何实现作战优势,或至少通过在冲突一开始就攻击另一方的势力范围避免劣势,进行了口头的和书面的描述。考虑到“先发制人”的优势和相应的危险,敌对行动升级的概率不断增加,这增加了每一方发动战争的压力,必须对避免战争与赢得战争进行权衡考虑。同样地,我们将会看到,赢得一场战争的目标必须加以权衡包含其支出花费的目标。考虑到长期冲突潜在的军事、经济和政治成本,每一方都想快速获胜。因此,中国强调需要打击美军的早期干预,然后限制随之而来的战斗的持续时间和范围,特别是通过阻止对中国本身的攻击。反过来,美国作战概念停留在获得作战控制、限制损失,并实现胜利的逻辑中,可能取决于在中国A2AD可用于全面使美军丧失能力之前,使其丧失功能。


这两个国家强烈偏好避免长期战争,仅仅是出于本性的,鉴于预期军事损失和其他成本花费。然而正是呼吁每一方努力而尽早地(也许先发制人)打击对方军队的这样一个军事策略,可能对战争结束的妥协不利,并可能导致战争的延伸和扩张。考虑一下20世纪的主要战争,最先进行攻击的一方——德国两次和日本一次——激起了另一方的战斗意志,坚持不懈,并最终获胜。事实上,明智的作法是听从简单的真实性,即最先攻击并不能确保胜利。此外,中美战争的路径可能不仅仅通过军事行动来确定,还取决于经济、政治、国际影响和压力。我们将看到,战争持续的时间越长,非军事因素可能会变得更加重要。


中美战争很快就会结束的假设并不被支持,有证据表明任何一方将会迅速耗尽其战争——制造能力。中国与美国一样有相当大的军事、经济、工业和人口结构的深度。如果中国在与美国的战争中很容易受到严重短缺的伤害,它可能是前线军事体系——及其很大程度上逐渐被废弃的后备部队——的损失,——或者在石油供应中,约60%的石油供应靠进口,而且已经宣布战略储备只有十天左右。


必要的资金与有形的实力一样重要,是两个国家政治稳定的磐石。首先,中国政府可能会在很大程度上忽略国内反对派,而美国政府不可能忽略。然而,中国政府的合法性取决于它能够提供物质需求并提高全体居民的生活标准,这将被代价惨重的战争置于危险之中。正如政治意愿可以决定一场战争的持续时间,战争的动态——军事成功或失败、伤亡、成本,以及预期进一步的战争可能会带来什么——能确定意愿。在其他条件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军事能力越对等,一方的意愿就越不可能在对方的面前削弱。


最后,承受损失与支持长期作战的意愿可能会受到对冲突结果的预期的影响。因此,战争的起因会影响战争的方式,包括战争的激烈程度和持续时间。考虑几种可能会转变为暴力的情况:


• 中日在东海的领土纠纷发生冲突,而美国已表示,其与日本防务条约适用。

• 中国烦扰在(和对)南中国海的领土宣称——对抗菲律宾或越南,例如,——在面对美国坚持和平争端解决和公海自由。

• 如果北朝鲜发生崩溃,中国、韩国,或者美军的不协调的军事干预。

• 中国威胁或使用武力恐吓、侵占台湾。

• 海上事故,比如飞机被击落,由于部队在近距离作战,也许在中国声称主权的专属经济区海域,但美国认为是公海。


为了图示说明,美国可能坚决愿意通过战斗来阻止中国获得对南中国海的控制,而中国可能寻求一种面对这样的美国决心的和平解决的方法。相比之下,中国阻止台湾从中国独立的决心,可能比美国想防止台湾与中国强行统一的决心更大。接下来的分析并不涉及中美争吵的是非曲直,也不涉及他们将会引发战争的概率,但它确实认识到不对称的利益可能会导致面临损失时不对称的解决方法。


这些因素表明需要严密地调查中美战争可能会如何爆发,它可能持续多长时间,以及战争逐渐增加的成本和不断变换的前景会如何影响每一方继续战斗的能力和意愿。一百年前,欧洲领导人和战略家,已经形成联盟并采用了,如果没有自动,会很容易从对抗引发到战争的动员计划,而后,通过假设战争将会很短暂,这既因为他们将会很快获胜,也因为双方想要在他们的军队和联锁的经济体被摧毁之前结束战争,进一步犯错。然而,四年来双方任一方都在结束僵持不下的大屠杀问题上做出了退让。中美战争将持有类似的危险:一方鼓励先发制人的攻击,而且相信战争将很快就会结束,并花费有限。这种想法可能会把危机变成冲突,而且如果战争发生,这种想法可能会让美国措手不及,而且会证明战争会旷日持久。

如何组织的这份报告

本研究是初步的、概念性的;其所述情况是想象的,而且其估计只是说明性的。记住这些限定性条件,接下来的章节继续进行以下的调查:


• 中美战争的参数是什么?

• 中国和美国策划者如何看待这样的战争应该或将如何进行呢?

• 什么变量将用来描述中美战争?

• 这些变量表明的不同路径是什么?

• 每个路径隐含了什么样的军事后果和要求?

• 可能对美国和中国经济,对中美经济关系,对东亚经济体,以及对世界经济产生的影响是什么?

• 在战争中可能出现什么样的内部政治压力和约束?

• 国际反应可能会是什么?

• 对美国政策的影响、要求,和准备,包括对美国陆军的预期是什么?

 

本报告也有两个附录,提供额外的关于潜在军事损失和经济损失的信息。



  • 《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学报》欢迎各位专家、学者赐稿!投稿链接 

  • 电话:010-68893411

  • 邮箱:dkyxuebao@vip.126.com

  • 封面及文章配图来自于网络。

  • 如需转载,请在后台回复“转载”。


系列合集:

2016年文章目录

DARPA的13个科研成果转化项目

DARPA2016年最受关注的10大项目

DARPA的关键研究领域:信息,生物,技术边界

只要内容过硬,其他都无所谓的,2016微信大调查

两院院士:评选2016年中国、世界10大科技进展

15张图看未来30年科技改变社会

未来30年,塑造社会变化的6个关键趋势

美国陆军报告:未来30年,影响世界的24个核心科技趋势

麻省理工科技评论:2016年十大突破技术

新视点:漫谈面向未来之颠覆性技术

新视点:美国国家创新体系发展进程概览

新视点:中美在网络空间如何达成共识:一种建构主义视角

新视点:特朗普大选获胜是颠覆式创新的胜利

新视点:透过数据看美国国防科技创新体系(三)

新视点:智慧城市就是更多参与

新视点:漫谈面向未来之战略前沿技术

学术:SDN安全技术研究

学术:电磁武器打击链构建理论与方法研究

学术:图像在战术数据链中的可靠传输协议研究

学术:基于内部安全隧道防止节点隐藏木马的新方法

学术:量子计量技术在预警机中的应用

学术:传感器辅助的WiFi指纹室内定位方法

学术:三维打印的现状与未来

学术:网络空间进攻机理初步研究

学术:无人机在优化时敏目标杀伤链中的作用研究

学术:量子计量技术在预警机中的应用

学术:一种基于多频分级架构的空中自组网研究

学术:基于国防部体系架构(DODAF)的美军信息支持计划(ISP)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