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NASA-2017“创新先进概念”项目

2017-04-20 信息与电子前沿



本文转载自微信平台:“国防科技要闻”(ID:CDSTIC),作者:冯云皓 中国国防科技信息中心来源:NASA网站/图片来自互联网





NASA的2017年“创新先进概念”(NIAC)第一、第二阶段项目分别选择了15个和7个富有创见性的空间探索概念提案进行投资。这些技术提案有潜力改变未来载人和无人空间探索任务,并显著改进当前建造和运行航空航天系统的方法。



NIAC项目简介

NASA正通过NIAC项目为未来空间探索任务做准备。2017年NIAC项目选定提案包括可锚定到小行星的具有柔性表面的柔性机器人航天器,用于长期深空任务的人造重力装置以及其他先进技术。所有项目都尚处于早期研发阶段,在用于NASA任务之前,大部分项目的概念成熟化和技术发展尚需10年或更久时间。NIAC项目由NASA空间技术任务部资助,以支持NASA实现当前和未来任务。

2017年NIAC第一阶段项目


▲向上滑动

1

给火星土壤去污和增肥以使其适用于农业生产的合成生物学架构。

2

支持星际先驱任务的突破性推进系统,将提供利用超高功率激光的突破性方法,从而实现常规尺寸航天器在整个太阳系内及更远的深空中的快速运输。该系统将在三方面进行创新:直径10千米、输出功率100兆瓦的激光阵列;调谐到激光频率的光伏阵列,能以高达70%的效率将激光能转化为电能,并产生12千伏的输出电压;70兆瓦的直驱式锂(非氙)离子推进系统,比冲为5.8万秒。

3

用于火星任务的真空飞艇,采用刚性结构,排出空气以维持真空并提供升力。

4

用于星际任务空间推进的“马赫效应推进器”(MET),可摆脱对推进剂的需求,第一阶段工作将包含三项任务:改进当前实验室级设备,提供实际推进应用所需的长期推力;设计并研发电源和电力系统,以提供输入交流电压及决定MET效能的谐振频率的反馈与控制;改进理论推力预测并建造可靠的设备模型,以辅助完善设计。

5

冥王星“蹦、越、跳”探测器,使在冥王星上着陆的总推进剂需求低于3.5千克,以较低重量、合理成本在10~15年的任务期内实现冥王星表面的原位科学任务。

6

涡轮电梯,一种在长期空间探索任务中辅助航天员的线性人造重力技术。

7

在火卫一拉格朗日点L1运行的系绳试验,悬浮在火卫一上空的传感器包通过系绳与一颗在L1运行的小卫星连接。

8

梯度场爆聚线性聚变推进系统,将大幅缩短火星旅行时间并为太阳系载人探索提供强大的空间推进系统。

9

通过微波烧结实现的航天制动机制,大幅扩展可向地球返回资源的近地小行星数量,实现空间资源的大规模经济利用。

10

使用“效应面积柔性机器人”(AoES)从碎石堆小行星取材。

11

连续电极惯性静电约束聚变技术,寻求实现较低的比质量,并可避免由于中子俘获导致的材料激活。

12

“萨特”,一种用于小行星勘测任务的突破性望远镜创新方案。

13

使用“太阳引力透镜”(SGL)技术建造天文望远镜,对外行星进行直接百万像素高分辨率成像和光谱学成像。

14

“太阳冲浪”项目,研发能反射高达99.9%太阳总辐射的新型耐高温涂层,用于抵近太阳的探测任务。

15

在一个太阳系实验室中对暗能量与正常物质的相互作用进行直接探测。




2017年NIAC第二阶段项目

▲向上滑动

1

使用原位动力和推进力的金星内部探测器,对金星大气层进行持续探索。

2

远程激光蒸气分子吸收光谱学传感器系统,远程探测低温太阳系目标(小行星、彗星、行星、月球)的分子构成。

3

“薄膜航天器”第二阶段研发工作,继续研发“薄膜航天器”概念,该概念将创建配备集成太阳能电池、动力、通信、指控、姿态确定与控制、电推进和形状控制系统的二维薄膜航天器,有望用于轨道碎片清除。

4

外行星的恒星回波成像,利用星体发出的强度波动,使用现代计算成像技术对外行星进行探测和成像。

5

用于极端环境的无人探测车,在金星表面的极端环境进行长期原位探索。

6

小行星、月球和行星“光学采矿”技术,利用高度凝聚的太阳光挖掘和加工小行星材料,目标是实现可持续的人类探索和太空工业化。

7

使用聚变动力的冥王星轨道器和着陆器。






    声明: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观点不代表本机构立场。



  • 《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学报》欢迎各位专家、学者赐稿!投稿链接 

  • 电话:010-68893411

  • 邮箱:dkyxuebao@vip.126.com

2017文章全收录(1-2月)

2016文章全收录 · 信息与电子前沿

DARPA的13个科研成果转化项目

DARPA2016年最受关注的10大项目

DARPA的关键研究领域:信息,生物,技术边界

只要内容过硬,其他都无所谓的,2016微信大调查

两院院士:评选2016年中国、世界10大科技进展

15张图看未来30年科技改变社会

未来30年,塑造社会变化的6个关键趋势

美国陆军报告:未来30年,影响世界的24个核心科技趋势

麻省理工科技评论:2016年十大突破技术

新视点:漫谈面向未来之颠覆性技术

新视点:美国国家创新体系发展进程概览

新视点:中美在网络空间如何达成共识:一种建构主义视角

新视点:特朗普大选获胜是颠覆式创新的胜利

新视点:透过数据看美国国防科技创新体系(三)

新视点:智慧城市就是更多参与

新视点:漫谈面向未来之战略前沿技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