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度】十九大报告为什么没提“智能制造”
本文转载自:走向智能论坛,文:郭朝晖
大会报告为什么没提“智能制造”
走向智能研究院工业大数据首席专家郭朝晖博士
10月18日,智研院在其公众号“走向智能论坛”发表一篇文章指出:在大会报告中,首次提到人工智能,也提到了“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却没有提“智能制造”、更没有提到“工业4.0”。
我想,这不是偶然的。
“工业4.0”是德国人提出的概念,大会不提很正常。但为什么不提“智能制造”呢?对于“智能制造”我讲过很多次课。最大的体会是:这个概念很难讲清楚,社会存在的误解非常多。有些地方甚至“为智能制造而智能制造”、盲目地上些产业园,出现了过热的现象。
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分析过热的害处:在自己想不明白的前提下,各级领导层层加码,把价值和意义层层放大;导致急功近利、偏离制造业本身应该追求的目标。在我看来:任何偏离本质目标的热潮,都有可能导致误入歧途。当然,不强调也不是不重要。事实上,“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不就是“智能制造”最基本的内涵吗?尤其是强调“深度融合”,其内涵就是要强调系统看问题 31 29374 31 9279 0 0 3647 0 0:00:08 0:00:02 0:00:06 3647不能做表面文章、不跟风。
报告中还有一句话,我特别赞赏:“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 在我的报告和公众号文章中,不知多少次强调质量的重要性——可惜的是,我强调的质量的文章,阅读量都非常小。说明公众尚未意识到质量的重要性。
在我看来,“质量”或许是一个比“智能制造”更重要、更根本的概念。没有高质量,中国不可能成为制造强国;没有高质量,中国的经济发展无以为继;没有高质量,技术创新就没有牵引力;没有高质量,智能制造的价值就难以体现。
说得更透彻一点:没有高质量,产线智能了又有什么用呢?反之,如果质量特别好,不智能的产线未必会差。事实上,即便是智能制造强调的“个性化定制”,本质上也是质量问题——质量的本质就是适用。很多专家担心:“弯道超车”其实容易翻车——如果不重视质量,只强调智能制造,翻车就是难免的。
在我看来,ICT技术与制造业的融合,一般是ICT技术服从于制造技术的需求,帮助制造业做得更好、而不能藐视制造业。很多制造技术,是人类摸索了千百年的技术;而前人并不愚蠢,不是那么容易超越的。
做IT、互联网的人,应该对制造多一点“敬畏之心”。这让我想起一个笑话:微软的员工对通用汽车的人说:如果通用汽车也像微软这样热爱创新,100美元可以买辆车、100公里只用1升油。通用汽车的人则回敬说:如果我们像微软这样创新,车开到一半会突然熄火;只好关闭所有的窗户(Windows)才能重新发动起来.....
的确,高端制造业对安全可靠的追求是外人难以想象的。在工业界,一个技术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决定于这些问题的解决。60年代,苏联科学家曾经问NASA专家:你们什么时候能把人送到月亮上去?NASA专家的回答是:当我们确信能够接他们回来的时候。为了取得安全可开行,需要研究大量的细节问题。期间甚至会耗尽多少代人的心血、甚至是血的代价——制造业强调工匠精神,自然有它的道理。既然强调“深度融合”,就应该多理解一下制造业。
作者简介:
郭朝晖——博士,教授级高工,走向智能研究院工业大数据首席专家、宝钢中央研究院首席研究员,《三体智能革命》作者之一,从事自动化、数据建模、智能化等相关工作,智能制造名家。
欢迎大家评论
《 召 集 令 》
身怀学术绝技的你速速前来!
1,有学术水准:一定的专业学术水准是必须的!
2,有独到思想:具深度,广度,锐度者为最佳!
3,内容范畴: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等不设限!
4,资讯或翻译类文章:符合上述条件的均可以。
学术plus咨询/投稿邮箱
xueshuplus@163.com
声明: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观点不代表本机构立场。
《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学报》欢迎各位专家、学者赐稿!投稿链接 http://kjpl.cbpt.cnki.net
学报电话:010-68893411
学报邮箱:dkyxuebao@vip.126.com
美智库发布《首次打击——中国对美国在亚洲多个军事基地的导弹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