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深度】对抗还是合作?警惕中美关系危险信号!

2018-03-12 plus评论员徐秉君 学术plus


学术plus】 新添加号内搜索功能!

进入公众号→点击菜单【智库扫描】→【搜搜文章】

→输入关键词→一键检索您需要的文章。快来试试!


【兼职】神秘岗位正在向你招手,敢来么?

【厚度】学术plus年终巨献:2017年 你不可以错过的重磅报告们!(全文阅读链接)



图片来自网络


年初,特朗普政府接连公布了《国家安全战略报告》、《国家防务战略报告》、《核态势审议报告》,以及特朗普的国情咨文等一系列文件,从不同角度对中国重新定位。如果说特朗普执政第一年对华政策尚处于碎片化状态,那么,2018年则标志着美国的对华政策开始逐渐走上具体化。对此,学术plus特约评论员、军事学者徐秉君对该热点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解读。


由合作伙伴到战略对手?


值得注意的是,在过去的几十年,美国总体上还是将中国视为合作伙伴,在官方文件谈及中美关系时,一般是先讲中美之间的合作及共同利益,然后再讲中美之间的分歧与竞争,主流还是强调合作的。而特朗普政府新近公布的这一系列文件,却不再谈合作,而是只讲一面并直接把中国视为战略竞争对手。在《国家安全战略》中,特朗普将中国称为“修正主义大国”;美国国防部的《国防战略报告》也多次提及中国,指称中国为美国的战略竞争对手。

特别是特朗普在国情咨文中的表述:“在世界各地,我们面临‘流氓政权’、恐怖组织和中国与俄罗斯这样的对手,它们挑战我们的利益、我们的经济和我们的价值观。” 直接把中国和俄罗斯与“流氓政权”和恐怖组织并列,这无疑是中美关系的一个危险信号!人们不禁要问,特朗普的对华政策究竟要向何处去?


挑拨拉美与中国的关系


实际上,美国已经开始了新的举动。2月初,美国国务卿蒂勒森在任内首次拉美之行途中,于2月1日在得州大学奥斯汀分校发表演讲,称拉美地区不需要“新帝国主义列强”。“中国现在正在拉丁美洲站稳脚跟。它正利用其经济影响力将这一地区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问题是各国要付出什么样的代价。”蒂勒森此言可绝不是随便一说,表明美国已开始实施把中国作为对手的战略。因此,蒂勒森不顾事实意欲挑拨拉美国家与中国的关系,并警告,“拉美国家不要过度依赖于中国的经济联系”,承诺“在今年这个美洲人之年里,美国将继续成为西半球最坚定的、最强大的和最持久的伙伴。”其潜台词是拉美国家不要和中国走得太近,而是要选择与美国合作。


鼓动东盟对中国要“硬起来”


2月初,在新加坡亚洲最大航展上,率团参加新加坡航空展的国务院负责政治军事事务的首席助理国务卿帮办蒂娜·凯达诺,鼓动东盟对中国要“硬起来”。她强调,东南亚各国在南中国海涉及各自利益的问题上,应当持更强硬立场。此次新加坡航展,美国派出包括国务院、国防部、商务部和联邦航空局的高级官员及170多个参展商,是本次航空展上最大的代表团。美国为什么高调出现在新加坡航展?对此,凯达诺说,美国派出高规格代表团凸显美国深切致力于东南亚地区事务。她的言行表明,她试图打消美国在该地区影响力正在减弱的观念。为了显示美国在该地区的存在和影响力,她还表示,美国代表团将“竭尽所能”鼓励东南亚国家购买美国生产的武器装备,其中包括购买F-35战机等先进武器。并声称,东南亚国家购买美国武器,“不仅是安全问题,而且是地区平衡问题。”

由此可见,美国正在有步骤的对中国实施新一轮战略围堵。一方面在拉美地区指责中国是“新帝国主义列强”,挑拨拉美地区国家与中国的关系,警告不要与中国走的太近,促使其与美国合作。另一方面,鼓动东盟各国对中国要强硬起来,其实质在于“竭尽所能”推销美国生产的武器装备,进而全面推进美国新亚太战略。


究竟谁是帝国主义列强?


可是,“新帝国主义列强”这顶帽子似乎是张冠李戴了。中国曾经深受帝国主义列强的欺辱,经过一百多年的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国才获得了独立自由。 “帝国主义”对每一个中国人来说都深恶痛绝,怎么这会以这种方式欺凌他国?众所周知,中国的对外合作始终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平等互利的原则,不会以损害一方利益为代价,自私地推动自己优先发展。

中国与拉美地区的经贸合作,互利共赢,从不附加任何条件。最新数据表明中国与拉美地区经贸关系正在健康发展。据中国海关统计,2017年中拉贸易额近2600亿美元,同比增长18.8%。中国是拉美地区大宗商品重要出口市场,也越来越多地进口拉美的农产品和工业制成品,双边贸易结构正在不断优化。另据商务部统计,中国对拉美累计直接投资已超2000亿美元,成为中国海外投资第二大目的地。

另据联合国拉美经委会统计和预测,2014年以来,中国已成为拉美地区第二大货物贸易伙伴。2000年-2017年,拉美地区对中国的出口额占该地区出口总额比重从1%跃升至10%,中国已经成为该地区第三大出口市场。从中国的进口占其进口总额的比重从2%增加到18%,中国已成为该地区第二大进口来源地。

反观美国又是怎么做的呢?多年来美国在西半球奉行“门罗主义”等各种“霸权政策,“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美洲不容许欧洲列强染指。”这就是美国总统詹姆斯·门罗抛出的著名的“门罗主义”。并成为美国在拉丁美洲建立“后院”的工具。在拉美问题上,美国长期奉行“胡萝卜加大棒”政策干涉拉美国家事务,并通过所谓“华盛顿共识”对拉美国家经济发展“乱开药方”,导致拉美地区一直存在着强烈的反美情绪。蒂勒森这次出访墨西哥、阿根廷、秘鲁、哥伦比亚和牙买加拉美5国,主要是拉拢拉美国家诋毁中国,以减少和缓解与美国的对立情绪,并重塑美国在拉美地区的影响力。

在亚太地区,特朗普推行新亚太战略,试图把印太地域概念上升为战略概念。长期以来,美国一直想把印度洋地区纳入东亚战略,这无疑是美国全球战略调整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是维护美国的全球领导地位。由于未来美国的战略重心仍在亚太地区,中国的崛起则被视为对美国战略的挑战。因此,美国更加重视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印度、东盟等支点国家和地区,加强美日韩澳同盟自不必说,新举动是拉拢印度,鼓动东盟各国以强硬立场对抗中国,形成对中国发展的干扰与遏制态势,并以此扩大美国在该地区的影响力。

然而,无论是“新帝国主义列强”还是“修正主义”的帽子,怎么也戴不到中国头上,反倒是美国戴着正合适。对此,美国有媒体称,是哪个政府在一年之内令自由国际秩序的根本要素解体并对它们进行了“修正”?这个政府质疑北约和美国结成的其他联盟的价值,退出了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重新考虑美国对其他多边和双边自由贸易安排的承诺,退出了全球气候变化谈判。在“美国优先”的主导下,不顾盟友和其他国家的利益“让美国再强大起来”,能让人家信赖和支持吗?

因此,一些国家发出了不同的声音。澳大利亚外交部长朱莉·毕晓普对此说“我们对俄罗斯和中国的看法显然(与美国)不同。我们认为,俄罗斯和中国不会对澳大利亚构成军事威胁,我们将继续与中国密切合作。”她的表态,或许代表了许多美国盟友和一些国家和地区的真实想法。

一些专家认为,抹黑中拉关系只能适得其反,反倒使中国的影响力更加扩大。美国政治学家丹尼斯·埃特勒指出,拉美历史上发生的一系列军事侵略、政变、自然资源遭掠夺等很多都留下了白宫的印章。“干涉拉美政策的不是中国,而是美国,一直以来在经济上掠夺拉美的也是美国。”他还表示:“中国之所以在拉美和加勒比地区广受欢迎,是因为与美国相反,它是一个好的贸易伙伴,尊重这些国家的主权,并不试图使这些国家的执政方式发生任何改变。”


高度警惕应对新的战略挑战


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一直致力于建立合作、互利、共赢对外关系。中美关系的历史早已证明,合作则互利共赢,对抗则两败俱伤。而现在的问题是,特朗普政府对中国的战略定位发生了重大转变,这无疑动摇了中美关系长期稳定的基础。目前的中美之间不仅存在贸易摩擦,而关键是特朗普政府对中国的战略不信任,将中国定位与“战略竞争对手”,则必然对中国采取遏制政策。这表明美国对华“接触”的核心基调已经终结,进而转向一种新的遏制战略,在全球政治、经济、军事等多个领域和中国展开全面较量。

美国的这种逆潮流而动的“冷战思维”无疑是在开历史的倒车,这反映了美国在战略上对中国作出误判。对此,清华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阎学通分析认为,“无论特朗普政府提出与中国合作还是与中国对抗,中国都不必立即反应。对美政策不要根据美方宣布的政策进行反应,而应以美方的具体行为作为反应的依据。”因此,对于中国来说必须要保持高度警惕,并相应作出战略调整,以应对新的战略挑战。与此同时,通过多种途径和手段消除误判化解危机。




(作者:徐秉君)

欢迎大家评论


【厚度】学术plus年终巨献:

2017年 你不可以错过的重磅报告们!(全文阅读链接)


【兼职】神秘岗位正在向你招手,敢来么?


【重要】学报投稿必看!

《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学报》官方严正声明




    声明: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观点不代表本机构立场。


 

  • 《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学报》欢迎各位专家、学者赐稿!投稿链接 http://kjpl.cbpt.cnki.net

  • 学报电话:010-68893411

  • 学报邮箱:dkyxuebao@vip.126.com


数据链中消息标准的标准化研究(上)美军数据链信息标准全解析

数据链中消息标准的标准化研究(下)美军数据链消息标准的管理以及对我军的启示

一种应用于多功能雷达的低成本收发系统设计

资源受限条件下的大规模网络构建方法

基于半实物平台的战场复杂电磁环境信号生成与实现:信号构成与实现方法

基于半实物平台的战场复杂电磁环境信号生成与实现: 信号生成方法与综合建模技术

美智库发布《首次打击——中国对美国在亚洲多个军事基地的导弹威胁》

美智库分析: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

美智库分析:新时代的来临(组图)

美智库分析:中国是否有能力进行一次先发制人的导弹袭击?

美智库分析: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实施导弹打击的目标与所需库存评估

美智库分析: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精确打击能力的建模与仿真

2017文章全收录(3月)一篇文章满足你

2017文章全收录(1-2月)

2016文章全收录 · 信息与电子前沿

DARPA的13个科研成果转化项目

DARPA2016年最受关注的10大项目

DARPA的关键研究领域:信息,生物,技术边界

只要内容过硬,其他都无所谓的,2016微信大调查

两院院士:评选2016年中国、世界10大科技进展

15张图看未来30年科技改变社会

未来30年,塑造社会变化的6个关键趋势

美国陆军报告:未来30年,影响世界的24个核心科技趋势

麻省理工科技评论:2016年十大突破技术

新视点:漫谈面向未来之颠覆性技术

新视点:美国国家创新体系发展进程概览

新视点:中美在网络空间如何达成共识:一种建构主义视角

新视点:特朗普大选获胜是颠覆式创新的胜利

新视点:透过数据看美国国防科技创新体系(三)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