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王辉特稿:“西海固梦”为何只成了一个“梦”| 访“杰出母亲”马志英二三事

宗融艺文馆 宗融艺文馆 2020-08-17
来自专辑
时代表情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本公众号


编者按

昨日,本馆刊发 大庇天下女童俱欢颜:“中国十大杰出母亲”马志英和她的五百多个女儿 ,报道了曾获“中国十大杰出母亲”称号的马志英的母爱事迹,使读者泪目,并有留言表示关切和慰问。我们特约驻馆作者王辉撰写了这篇侧记,满足读者更多了解这位时代英模的愿望。

马志英与孩子们

“西海固梦”为何只成了一个“梦”

——访马志英二三事


王辉 | 文


2015年2月的一天,牛街春寒料峭。李佩伦先生、石彦伟和我一行三人,刚刚会访过一位来宾,又去敬老院看望了张景臣老人,正在街边漫无目的地散步。忽然身边这一老一少几乎同时停住了脚。
“看——”彦伟伸手指向路边超市的绿色牌匾,“西海固梦……这名字后面准有故事。”老先生也说:“来牛街几次都路过这家超市,可惜不得空。走,进去看看!”说着,一行三人就下了台阶,走进这间半地下的铺面。
正是晚饭时间,店里几乎没人。办了一下午事,老先生也累了,靠在不起眼的货架旁小憩。这时老板走过来邀请他到货架后休息,递来矮凳,端来水果点心,一通忙活。如此的热情,全在意料之外。老板操着一口方言自报家门:“我叫杨万海,来自海原。”
“敢情是宁夏的朵斯提,那边我常去。”李先生一如既往地热情寒暄。
“我认识您,您是回回的骄傲。”
“您认识我?”
“鼎鼎大名的李佩伦教授,中央民族大学的。”说着,杨老板转过身来,目光投向彦伟,“这位老师我也认识,读过您的《穆钧书角》。”
“不会吧?”本是准备打酱油的彦伟这会儿瞪大了眼睛,分明不敢置信。
“我记得您好像还写了一篇丢钱包的文章,还获了奖。另外,还有到王府井书店光顾着看书把书包丢了的事……”杨老板如数家珍,“您写的我都爱看。”
这时一位瘦削的妇女送来饮料。“这是我的爱人马志英。”杨老板浅淡地介绍了一下,不想彦伟大为惊讶:“马志英……难道就是那位获得‘中国十大杰出母亲’称号的马志英?”
马志英不好意思地微笑点点头。

“听说过,了不起!”李先生也站了起来,伸出拇指赞叹。
对我而言,马志英的名字也不陌生,不想在这里偶遇。面对“从天而降”的民族精英,我知道彦伟是不会轻易放过的。他习惯性地打开手机录音功能,询问了马志英的一些情况。先前只是听说名字,关于她长年资助五百余名西海固女童完成求学梦的事迹还了解不深,几问几答下来,大家已经被深深震动了。
“有人为您写报告文学或报道宣传这一切吗?”夫妇低下了头,才知道报道虽然也有,但大块文章还是不大能见到,也没有记者来,他们更不想去找,只想平平常常地过自己的生活。
“如果信任我的话,我愿意写。”彦伟语调平静地说。
天色已晚,顾客也多了起来,我们便起身告辞,马志英夫妇出门相送。忽然,彦伟摸了摸头顶,似乎想起了什么:“我的帽子!”正欲转身折回,马志英闻听,快步跑进店里,瘦弱的背影映在灯光下如一片摇曳的树叶。
临别,李佩伦先生提出合个影。镜头中的彦伟,手里还提着从店里买的食品,原本马志英夫妇是不想收钱的,彦伟依旧交了钱。这些食品并非宁夏特有,在北京的任意商店都能买到。


往菜市口地铁走的路上,爷仨还在聊着这次意外寻访的感受。“全北京的回回都应该来支持这家小超市,一对外地人,多难呐。”李佩伦先生在寒风中心事重重。“真想印份宣传单,天天就站这街上发,哪怕进来买块香皂也好啊。”彦伟又是一贯的理想主义。
是啊,只有来超市的人多了,夫妇俩才能挣到钱,才能把贷款还上,才能有更好的条件去帮助更多的弱者啊。
没过多久,彦伟告诉我,他腾了个富裕的时间,专门又去了一趟超市,把马志英的事迹基本采完了,不过最好还能再深入一些。这次,没有忘记带上摄像机和录音笔。
再次来到“西海固梦”,已是在次年盛夏。在鲁院学习的少数民族学员们希望多在北京走一走,转一转,最好到具有民族风情的街巷感受一下。我自然想到了牛街,想到了马志英的“西海固梦”。为了让学员们收获更大,我特意安排大伙上午先到回民公墓参观,触发对人生意义的思索。
马志英见这么多作家都来看她,高兴得有些手足无措。当她得知,十多位访客中的大多数都是来自故乡的同民族作家,宛如他乡遇故知一般,亲切之感更是油然而生。此前,我已把马志英的事迹,大体讲给了大家。现在,面对面地见到真人,大家的激动溢于言表,关心、慰问、羡慕、敬仰,无穷无尽。

最为激动的还是两位彝族女学员和一位藏族女学员,她们围着马志英不停地询问。


藏族公益人、歌手韩红对马志英赞赏不已


全程都是杨老板在回应,马志英微笑着在一旁静听,偶尔插上一两句话而已。俗话说,成功的男人后面都有一位伟大的女人,眼前的情景却是“妇唱夫随”。


临别合影,背景依旧是那块寄托着梦想的招牌。只不过这一次,不是傍晚,而是一个阳光灿烂的白天。我想这么多写作者都来了,这回英雄母亲的故事,应该不难被人知道了。
去往下一个参观点的途中,那三位彝族、藏族学员特意放慢脚步,来到我的身旁,像是有许多话想说。“这么伟大的母亲,你们回族人怎么不宣传呢!如果是我们民族,我至少会用我的笔让她的名字传遍全中国!”这声善意的“质问”,令我支支吾吾,哑口无言。
我总安慰自己,一个民族的文化自觉总是需要时间的,长于经商的族人很难意识到文化表达的重要,很少去关心那些为祖国各项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英模为民族带来的荣誉。有一些人,自己写不出来不说,有人写了,你让他去读一读,转一转,他都老大不情愿,好像这好像这事跟他没有半点关系,不反过来冷嘲热讽一下,就算给面子了。
但一切都需要开始。
不是已经有这么多写作者走进了现场吗?只要搭好了桥,不愁没有好东西问世。这些年在作家群体中的志愿服务,总会结出丰硕的果实。我在心里暗暗企盼。
那句来自兄弟民族同胞的“质问”,也如惊雷一般总是响彻在我的耳际。从此,我在端起照相机、摄像机,甘当导游员、服务生的同时,也忐忑地拿起了手中的笔,以小学生作文的方式,记录着母族在时代行进中的点点滴滴。

本馆摄于海原“女生之家”,左下为杨万海


时隔不久,我将冲印好的合影给杨万海送去。此时,超市已是满目萧条。
因为住得远,平时不太往牛街去。后来听人说,超市亏损得厉害,夫妇俩已经关上店门,返回家乡了。我将信将疑地来到牛街,果然看不到那块绿色招牌了。“西海固梦”,就这样成了留在照片上的一个不会醒来的“梦”。
想到那对孤零零地像树叶一样离开北京的夫妇,心中满含酸楚。如果这时有一些知寒知暖的文章出来,应该多多少少能让马志英心里感到一丝安慰吧。我这样“梦”着。
但没有。撒出了十多粒种子,只收回一颗果实。对此我已满含感激。只是文章写得还有些简单,便没有转给夫妇俩看。这失落的心情,我独自消化许久,没有对任何人说。
2017年的一天,我在《回族文学》上读到一篇《大庇天下女童俱欢颜——马志英和她的五百多个女儿》,作者是石彦伟。那么详实的故事、真切的细节,我的眼前又浮现出那块“梦碎”的招牌。彦伟看到自己的文章发表,丝毫高兴不起来,连连叹息说:“写得太迟了,人家已经走了,帮不上了。若是早点写出来,复印上一千份,就站街上发……”得,又来了。
我当然清楚这篇文章迟到的原因。进入2015年以来,彦伟就开始自发地进行京杭运河流域的人文考察,一到节假日就背着摄像机在运河线上跑。到了该年年底,纪录片《回望运河》项目上马,担任总导演、总撰稿的他开始了密不透风的高强度运转,整整一年半,才算完成全部十五集的摄制任务。就这,他还专门抽空跑了一趟宁夏海原,亲自去参观采访了“女生之家”实地,才踏实下来,写成了这篇纪实。
“写出来就是好的。这样的事迹永远不过时!”我安慰彦伟,也安慰着自己。
后来,此文收录在《泰斯比哈》一书中,又被一些公众号转载。陆续有新的朋友读到马志英的故事受到感动,很惦记夫妇俩的生活:“马志英的病怎么样了?”“女生之家还在办么?”“现在还有什么困难……”有的则辗转找到我们,希望表达一份爱心。
“女生之家”的孩子们为母亲写的墙报,本馆摄于海原

彦伟联系到杨万海大哥,转达读者的问候。他深深感谢大家的挂念,也介绍了一些近况:马志英的病,因为一直查不出病因,不想白白浪费钱,只好在家调养。“女生之家”改成了幼儿园,一学期每个幼儿仅收五百元学费,用于聘请幼师及工勤人员;对一些单亲及孤儿免费。后由于多方面条件尚不具备,暂且搁置下来。西海固的公益“梦”还在延续,但梦想需要机缘,眼下最希望的还是安安静静地生活,不必惊动再多朋友了。关于社会赞助,他坦诚表示,不想因为这一点而让人产生哪怕丝毫的误解。他有一份退休工资,两口子紧着点花,也够了。

用画笔向往美好的马志英


就在我写这篇补记的今天,一位读者坚持希望通过宗融艺文馆平台转去他的一份爱心。在彦伟的耐心劝说下,杨大哥只好勉为其难地同意。不过这钱,他们一分也不会留,将随手转给当地那些贫困、孤寡、残疾、需要帮助的人们。

 


宗仰百籁

END

融裔晓声


          


媒体转载需经本馆授权。


作 者

简 介

 

王辉,回族,1967年生于北京。现为基层工人,宗融艺文馆联合筹办人。2004年起担任文学志愿者,致力于作家口述历史采访摄录、档案保护等公益文化事业。撰有多民族作家印象记多篇。





图片来源 | 本馆/网络     本期编辑 | 大鹏


链接

本文相关

大庇天下女童俱欢颜:“中国十大杰出母亲”马志英和她的五百多个女儿


链接

作者更多

1.冯福宽图书室访记:当清真寺为文学留出这温暖动人的一角

2.阿慧印象记:我为什么愿意用工资买《羊来羊去》送朋友|辉哥侃文
3.阿麦印象:竟然遇上这样一枚爱书狂|宗融·文学


链接

往期力荐

1.史上首次回族文学朗诵会:让春天倾听真诚|宗融·朗读(视频巨献)

2.在西安回坊有一间冯福宽图书室,它的幕后竟有这么多动人掌故

3、《榴花图》:回族文化史上首部沉浸式戏剧的诞生 | 宗融艺文馆·世界戏剧日特稿
4.第一次把汤瓶写得如此美的不是回回诗人,是昌耀| 回族题材诗歌《青峰》鉴读

5.洪烛:“请允许我献上异教徒的敬礼吧!”| 洪烛民族题材诗文纪念专辑

6.为什么我的心胸被冯福宽的诗句穿透|附《啊!回回,我的回回啊!》朗诵视频
7.木斧回族题材诗作选:你从我的泪珠中找到你的形体(附代表作《回回家》朗诵视频,感人至深)

8.马金莲和她的鲁奖小说《1987年的浆水和酸菜》(颁奖视频/照片/小说同步奉献)

表述自我  多元共融  守住文脉  启发新声

|民族|文学|电影|艺术|朗读|口述史|地方志|


宗融艺文馆

微信公众号: zrywg2017

E-mail:zrywg2017@163.co

好内容分享更多读者,敬盼  [留言]  [转发]  [在看


Modified o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