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文艺批评·《人境》评论专辑 | 刘复生:关于刘继明的长篇小说《人境》

2017-03-15

作者 刘复生

《人境》评论专 辑


刘继明著 作家出版社2016年版


1

1

1

编者按

       《人境》无疑是近年来最值得关注的长篇小说之一,尤其是它所显示的偏离当下文学陈规与模式的勇气与写作姿态,使它卓而不群。小说以强大而充沛的叙事能量,在几个时代之间建立起既悖反又承接的血缘关系,搭建起粗壮的故事逻辑框架。作家刘继明以近乎经典戏剧的严谨法度,书写了一部中国当代的精神史及其演变的辩证法,他采用现实主义的叙事策略,尝试整体性地回应当下中国的社会危机和精神困境。

         故本刊特推出由刘复生教授主持的“《人境》评论专辑”,这组新锐批评从不同角度对《人境》进行解读,力图给读者提供另辟蹊径的思考范式与角度。本专辑为了方便读者阅读,同时推送《人境》选读第六章,《人境》故事梗概。

     

 “《人境》评论专辑”目录如下:

1.刘复生:《关于刘继明的长篇小说<人境>》

2.张慧瑜:《我们如何理解人境》

3.罗晓静:《孤独个体的自我救赎》

4.桂琳:《从<江河湖>到<人境>——论刘继明的“知识分子小说”》

5.陈若谷:《历史的回返与现实的勾连》

6.胡一峰:《<人境>:八十年代精神遗民的返乡之旅》

7.蔡家园、刘继明:《在后撤中前行——关于长篇小说<人境>的对话》

8.《人境》篇章选读

9.《人境》内容梗概

       

本专辑评论文章刊发于《长江丛刊》2017年3月上旬。

感谢《长江丛刊》授权发表

大 时 代 呼 唤 真 的 批 评 家


主持人刘复生:

关于刘继明的长篇小说《人境》

刘复生

 

《人境》无疑是近年来最值得关注的长篇小说之一,尤其是它所显示的偏离当下文学陈规与模式的勇气与写作姿态,使它卓而不群。小说以强大而充沛的叙事能量,在几个时代之间建立起既悖反又承接的血缘关系,搭建起粗壮的故事逻辑框架。而在这个由历史情境构成的戏剧情境中,一个个人物获得了生动的面目和潜流涌动的内心世界。刘继明以近乎经典戏剧的严谨法度,书写了一部中国当代的精神史及其演变的辩证法。当马垃在坟前倾听两位精神导师在虚拟中进行的激烈争辩之时,刘继明将小说内在的戏剧性推上了巅峰。

 

小说正面呈现了八十年代与九十年代以后的“当下”世界,也向集体化时代的依稀背景投去眼神复杂的一瞥,这其中,八十年代无疑居于关键的位置。不可否认,八十年代的确是一个具有巨大解放性的时代,但是我们往往忽略了这种解放性的一个隐秘来源,那就是它所暗中继承的六十年代的革命理想。当那场冲击旧体制的运动失败以后,七十年代演变为一个非常平庸和沉闷的时代,甚至走向变本加厉的专断与压抑。正是在这样的历史前提之下,才产生了“启蒙主义”的批判与反拨,它从西方现代性的思想文化资源中,去寻找对旧的历史实践的批判的灵感。从历史的废墟中劫后余生的“归来者”们,把原来的社会理想,又投射到作为遥远彼岸的像美国或“西方”这样的对象上去。逯永嘉们所追求的决非真实的美国式的生活,他们追求的只是一个以想象中的“现代西方”为象征的未来世界。而这种追求,正是革命的精神遗产的一种变形的延续。作为八十年代这个神话年代的世俗阶段,九十年代以后的历史既是它的真实历史内容的呈现,也是它的最终完成,更是对它的背叛与庸俗化。马坷走到了逯永嘉,这才有了慕容秋的假设,假如马坷活着会怎样?


正是在八十年代走向堕落之时,人物的命运开始了分化,辜朝阳、马垃、慕容秋等,他们的命运其实代表了八十年代或逯永嘉身上的多重可能性,以及这种可能性在新历史情境中的呈现与展开。


通过直面这样的重大命题,《人境》重又回到了长篇小说的正途!从整体上把握历史的热情!当然,这样的说法注定是要招致反对的,那就让他们反对去吧!在这里,刘继明与当下的“纯文学”分道扬镳,他又重新找回了文学的力量,面对历史与岐路徬徨的现实,刘继明焕发出与之对话与介入的美学雄心,这使《人境》闪现出十九世纪长篇小说的美学风采和内在的英雄主义气质。


历史既延续又断裂,它又与现实紧紧纠缠,正是这样的情境,构成了人物命运的舞台,而人的能动性也在改变着世界,使它成为新的“人境”。这一点是如此鲜明,它自然也成了这辑文章的各位作者关注的中心。


陈若谷正是在这样的前提下来分析小说所呈现的当下中国严重的阶层分裂和价值撕裂,它也可以被看作是几个时代(革命时代、八十年代、九十年代以后)的争吵。“被分裂撕扯的马垃在短暂的茫然中回到神皇洲村,因为他需要可能非常漫长的时间来消化这种激烈的辩论,也就是说,他需要在发展的整体社会空间里慢慢消化启蒙理想和革命英雄主义的遗产。他对马坷和逯永嘉的种种回忆也就在这个意义上进行了回返式的对话。”


胡一峰显然也注意到了精神史上的八十年代的枢杻意义,我大体同意他的如下判断:“作为一个带有特殊标记的时代,八十年代是一个世道变了,人心还没有变的时代;是一个人们开始向钱看了,但大道理还值钱的时代;是一个阶层已经开始分裂,但道术还未为天下裂的时代。正是在这种精神与物质、理想与现实、过去与现在的撕扯中,孕育了逯永嘉这样卡里斯马型的精神导师,而马垃,则是喝着八十年代的乳汁长大的精神遗民。”或许罗晓静也是在“遗民”的意义上来理解马垃的“孤独”吧。


桂琳分析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时,潜在的重心似乎也落在对“启蒙知识分子”的批判之上,当然,也对当前知识界脱离社会实践的主流道路进行了反省,桂琳通过对《江河湖》到《人境》的人物谱系的梳理,认为刘继明正在自觉地塑造也是呼唤一种新型的马垃式的“有机知识分子”。关于知识分子的道路选择与社会功能,的确是刘继明持续的关注点之一,《人境》的下部将目光聚焦于学界,当然是有用意的。


在我看来,对这部小说最简炼精当的概括还是来自张慧瑜,我忍不住要“剧透”一下:“《人境》有一个很大的野心,就是试图重新书写新时期以来的历史,对这段历史做一个总体的评价。相比80年代以来重写20世纪历史或者当代史的长篇小说,《人境》有两个突出特点,一是反思历史的历史感,通过对80年代重写革命历史的再反思,把50年代到70年代重新叙述为新时期的精神资源;二是反思现实的现实感,借助对80年代所形成的新启蒙价值和发展主义理念的批判,重建全球化时代中国从乡村到城市的社会图景。可以说,《人境》采用现实主义的叙事策略,尝试整体性地回应当下中国的社会危机和精神困境。”


当然,《人境》意涵丰富,存在多重阐释空间,事实上,本辑各位作者也都从不同的角度对小说进行了解读,我的点评未免过于简化,也未必恰当。最多只是一个提示吧。


前面我说过,《人境》颇具十九世纪欧洲长篇小说的风采,或许我还可以补充一句,在某些方面,刘继明有点像是一位浪漫主义作家,它表现为那种内在的激情和情怀,那种让人物跳进江河劈风斩浪的冲动,还表现在对社会现实困境的挑战热情上,甚至他会设计出过于轻易的解决方案来,虽然是局部的,比如马垃新型合作社的成功。而唐草儿所象征的化解“现代”之毒的疗救之路,似乎又退回到了对“有机社会”的想象中,这都未凡太简单和轻飘了。


不过,某种意义上,这似乎也怪不得刘继明,在现实尚没有显现另类可能性的时候,他也只能在雾霾深锁中,于终篇处加上一支暗示希望的花环吧。

  

下篇推送

“《人境》评论专辑”——张慧瑜《我们如何理解人境》

“《人境》评论专辑”——《人境》选读


或许你想看

文艺批评 | 本届“茅奖”作品再批判

“茅奖”再批判 | 重新寻找“形式”: 浅谈格非的“江南三部曲”

“茅奖”再批判 | 我们时代的冷记忆和神话 ——论《繁花》

“茅奖”再批判 |《黄雀记》——真实性与现实主义

“茅奖”再批判 | 无处安放的底层关怀——解读《生命册》

“茅奖”再批判 | 将文学归还给文学史 ——论王蒙的《这边风景》

喜欢·交流·学习

你的学术必备

微信公众号ID : Wenyipiping


 大时代呼唤真的批评家!

本期编辑:小肥番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