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文艺批评 | 钱谷融著译目录初编

文艺批评 文艺批评 2024-03-13

点击上方文艺批评关注我们

单篇文章


1.《给苦闷的青年》,《读书青年》1933年第2卷第1期

2.《国防与青年》,《读书青年》1933年第2卷第4期

3.《为谁读书?》,《学校新闻》1937年第63期

4.《“不能走那条路”》,《语文教学》1956年第1期

5.《谈“汉末童谣”》,《语文教学》1957年第5期

6.《论“文学是人学”(关于现实主义问题的讨论》,《文艺月报》1957年第5期

7.《“特写”与“小说”(“特写介乎调查报告与短篇小说之间”—高尔基),《语文教学》1958年第5期

8.《人物分析——以“林家铺子”为例(一次课堂讨论的总结),《语文教学》1958第13期

9.《作家·批评家·批评》,《上海文学》1962第7期

10.《试说话剧台词》,《文汇报》1962年1月20日版

11.《不可无“我”》,《文汇报》1962年8月11日版

12.《“雷雨”人物谈》,《文学评论》1962年第1期

13.《“夏天里的一个春梦”——谈“雷雨”中的周冲》,《文艺红旗》1962年第7—8期

14.《管窥窥测——人物创造探秘》,《文艺报》1963年第3期

15.《庄严的悼词,战斗的檄文——学习〈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和前驱的血〉》,《破与立》1978年第5期

16.《鲁迅杂文的艺术特色》,《安徽劳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8年第4期,《鲁迅研究年刊》(1979年)

17.《曹禺和他的剧作》,《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9年第3期

18.《来信摘登》,《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9年第4期

19.《文艺创作的生命与动力》,《文艺报》1979年第6期

20.《〈雷雨〉人物谈——四凤、鲁大海、鲁贵》,《文学评论》1979年第6期

21.《“不公平的命指使我来的!”——谈〈雷雨〉中的侍萍》,《思想战线》1979年第6期

22.《〈木木〉与典型化问题》,《上海文学》,1979年第11期

23.《关于〈雷雨〉的命运观念问题——答胡炳光同志》,《戏剧艺术》1979年第1期

24.《曹禺戏剧语言艺术的成就》,《社会科学战线》1979年第2期

25.《生活之树常青——从四人帮的破坏谈文艺与生活的关系》,《语文教学通讯》1979年第1期

26.《“真实”与“真诚”》,《人民日报》1980年4月23日版。

27.《〈论“文学是人学”〉一文的自我批判提纲》,《文艺研究》1980年第3期

28.《关于文艺特征的断想》,《文艺理论研究》1980年第3期。

29.《谈鲁迅杂文叙述与议论的形象化》,《教学通讯:文科版》1980年第3期

30.《简论〈雷雨〉》(上),《语文学习》1980年第4期

31.《简论〈雷雨〉》(下),《语文学习》1980年第5期

32.《谈谈〈日出〉中的陈白露》,《剧本》1980年第5期

33.《关于(俄)陀思妥耶夫斯基——〈舅舅的梦〉中译本序》,《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第4期

34.《陀思妥耶夫斯基和〈舅舅的梦〉》,《名作欣赏》1980年第1期

35.《简谈陈白露》,《语文教学通讯》1979年第5期

36.《论托尔斯泰创作的具体性》,《文艺理论研究》1981年第1期

37.《论〈“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的写作背景和特点》,《教学通讯:文科版》1980年第9期

38.《关于〈论“文学是人学”〉——三点说明》,《新文艺论丛》1981年第1期

39.《谈文艺批评问题(一九八一年四月二十六日在现代文学思潮、流派问题讨论会上的发言)》,《文艺理论研究》1981年第4期

40.《纪念鲁迅话研究》,《鲁迅研究》1981年第5期

41.《鲁迅和他的小说》,《工人创作》1981年第10期

42.《鲁迅〈秋夜〉讲析》,《语文教学通讯》1981年第11期

43.《鲁迅〈秋夜〉讲析(续)》,《语文教学通讯》1981年第12期

44.《祥林嫂是怎么死的?——论〈祝福〉的思想锋芒》,《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年增刊

45.《对〈对文学中人与现实关系问题的一点意见〉的意见》,《文艺研究》1982年第1期

46.《艺术的魅力——在一个会上的发言》,《上海文学》1982年第6期

47.《开展百家争鸣,促进文艺创作——本报“问题小说”座谈纪要(二)》,《文学报》1982年1月14日

48.《评论家应该首先是读者》,《解放日报》1983年9月13日

49.《鲁迅的小说》,《天津师专学报》1983年第3期

50《〈论“文学是人学”〉发表的前前后后》,《书林》1983年第3期

51《读高尔基与茨威格的文艺书简》,《读书》1983年第7期

52《〈郁达夫新论〉序》,《读书》1983年第8期

53《关于旅游文学》,《文汇月刊》1983年第9期

54《说东坡中秋词——〈水调歌头〉》,《艺谭》1984年第4期

55《要有“事外远致”》,《文汇月刊》1984年第7期

56《重视对创作心理的研究》,《文汇报》1985年3月25日

57《面向文学,面向未来——近年来上海文学批评之一瞥》,《文汇报》1985年7月23日版。

58《读〈晌午〉》,《名作欣赏》1985年第4期

59《〈虬龙爪〉讨论会:我读〈虬龙爪〉》,《小说界》1985年第6期

60《梳理新文学的真实发展线索——〈中国新文学社团流派丛书〉》序》,《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5年第4期

61《如何更好地发挥文学的社会作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5年第1期

62《华东师大一九八四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试题专业:中国现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1985年第1期

63.《维护创作自由,必须坚决反“左”》,《上海文学》1985年第3期

64.《关于艺术性问题——兼评“有意味的形式”》,《文艺理论研究》1986年第1期。

65.《与自学青年谈读书》,《中文自学指导》1986年第7期。

66.《对一种文学评论的评论》,《文艺报》1987年9月26日版

67.《〈自我·个性·创造〉》序,《文艺理论研究》1987年第5期

68.《〈中国现代文学大辞典〉序》,《新文学史料》1987年第4期,署名贾植芳、钱谷融

69.《当代文学散思》,《上海文学》1988年第1期

70.《我更爱古典主义作品——答友人关于我的文学观》,《文艺报》1989年4月8日。

71.《人道主义的苦难历程》,《文汇报》1989年5月9日

72.《希望看到更多的力作》,《人民日报》1989年1月17日

73.《个性·启蒙·政治——关于中国新文学的对话》,《社会科学家》1989年第1期

74.《四十年来文艺理论的反思:从什么是文学说起》,《文艺理论研究》1989年第2期。

75.《且说说我自己》,《收获》1989年第2期

76.《个性·启蒙·政治——关于中国新文学的对话》,《社会科学家》1989年第1期

77.《多重变奏:文学与政治 人道与阶级——关于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对话》,《江淮论坛》1989年第3期

78.《论“探索小说”——中国新时期文学的一个侧面》,《社会科学辑刊》1989年第1期

79.《从什么是文学说起》,《文艺理论研究》1989年第2期

80.《争鸣三境界》,《文艺证明》1989年第1期

81.《中国现当代文学与人道主义》,《时代与思潮》1989年第2期

82.《忆王瑶先生》,《文学报》1990年1月18日

83.《谈〈伤逝〉》,《鲁迅研究月刊》1991年第6期

84.《论文学鉴赏——读林家英〈诗海拾贝续集〉》,《社科纵横》1991年第6期

85.《序〈20世纪中国小说的文化精神〉》,《小说评论》1991年第6期

86.《治学与写作》,《文艺理论研究》1991年第3期

87.《小说与“闲书”》,《文艺理论研究》1992年第3期

88.《纯真的爱心 清新的文字——尤今其人其作》,《当代作家评论》1993年第1期

89.《郭沫若的才能为何未能充分发挥》,《名作欣赏》1993年第3期

90.《郭老的才能为何未能充分发挥——在纪念郭沫若一百周年诞辰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文艺理论研究》1993年第1期

91.《散文两篇》,《作家》1994年第1期

92.《读黄海澄著〈艺术价值论〉》,《文艺理论研究》1994年第1期

93.《要审视作家的创作心理:〈鲁迅创作心理论〉序》,《小说评论》1994年第4期

94.《鲁迅创作研究的新成果》,《南通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1期。

95.《一次富于独创性的探索:读〈鲁迅创作心理论〉》,《文艺报》1994年5月28日。

96.《论节奏》,《文艺理论研究》1994年第6期

97.《关于李鹏翥著〈濠江文谭〉》,《文艺报》1995年8月4日

98.《往事不如烟:往日四题》,《芙蓉》1995年第1期

99.《蜻蜓》,《星火》1995年第1期

100.《评委的发言》,《小说界》1994第4期,署名徐中玉、钱谷融等

101.《性情之作——〈南京姑娘〉序》,《上海文学》1994年第4期

102.《散文两篇》,《作家》1994年第1期

103.《朴实无华 自然醇厚——谈夏丐尊的〈白马湖之冬〉》,《名作欣赏》1995年第2期

104.《真诚、自由、散淡——散文漫谈》,《文艺理论研究》 1995年第2期

105.《钟声》,《广西文学》1995年第2期

106.《谈戴望舒——〈戴诗解读〉序》,《文艺理论研究》1995年第3期

107.《灯下:外两章》,《芙蓉》1995年第5期

108.《作家要有一颗博大的心》,《文艺理论研究》1996年第4期,署名钱谷融、王雪瑛

109.《对我影响较大的一本书》,《中国图书评论》1996年第1期

110.《谈张爱玲》,《读书》1996年第6期

111.《关于戴厚英》,《当代作家评论》1997年第1期

112.《〈世纪的回响〉丛书序》,《人民日报》1997年6月7日

113.《〈雁峰书话〉序》,《楚雄师范学院学报》1997年第12期

114.《文艺问题随想》,《文艺理论研究》1998年第2期

115.《上海,我还是喜欢的》,《小说界》1998年第6期

116.《关于无边的人道主义》,《粤海风》1998年第2期

117.《曹禺先生追思》,《随笔》1998年第5期,

118.《谈谈我对研究生的培养》,《教学与教材研究》1998年第3期

119.《反思白话文运动》,《文汇报》1999年4月10日

120.《论文艺批评的魅力——关于文艺问题的问答》,《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99年第4期,署名钱谷融、殷国明

121.《我的母亲》,《作家》1999年第8期

122.《有感于山川灵秀》,《文汇读书周报》2000年2月5日   

123.《〈论“文学是人学”〉发表的前前后后》,《中国文艺家》2000年第1期,署名钱谷融、殷国明

124.《形式与内容》,《文艺理论研究》2000年第2期

125.《我的希望    》,《学术月刊》2000年第1期

126.《怀念“五四”》,《世纪》2000年第6期

127.《有感于当教师》,《人民日报》2000年12月15日

128.《令人憧憬和痴迷的艺术境界——关于〈雷雨〉》欣赏答问录》,《文艺理论研究》2001年第5期

129.《我的中学时代》,《新文学史料》2001年第1期  

130.《不必羞愧的缪斯女神──我看通俗文学》,《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1年第2期

131.《关于艺术性问题:有意味的形式?情感的形式?》,《常熟高专学报》2001年第15期

132.《新世纪与青年学子论学》,《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5期

133.《〈江南味道〉序》,《书屋》2001年第9期

134.《关于艺术的具体性》,《中文自学指导》2001年第1期

135.《钱钟书与现代西学》(学术专著),《当代作家评论》2002年第1期

136.《人·正直·真诚》,《文艺争鸣》2002年第1期

137.《我的大学时代》,《新文学史料》2002年第3期  

138.《雾》,《语文教学与研究》2002年第22期

139.《读季进〈钱钟书与现代西学〉》,《文学评论》2003年第1期

140.《与青年学子谈读书》,《文艺理论研究》2003年第2期

141.《以简代文——致李岭同志的一封信》,《文艺理论研究》2003年第4期

142.《〈文学心理学〉修订版前言》,《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

143.《一个“追梦人”的絮语》,《人民日报》海外版,2004年3月15日

144.《与〈论“文学是人学”〉有关的事》,《上海文学》2004年第4期

145.《我的祝贺》,《上海鲁迅研究》2005年第1期

146.《诗意与世长存》,《上海文艺界》2005年第1期

147.《我的初中年代》,《中学生阅读(初中版)》2005年第4期

148.《桥——代我的人生观》,《语文新圃》2006年第4期

149.《文学漫谈》,《上海文学》2007年第8期 

150.《关于〈“夏天里的一个春梦”——谈周冲〉》,《语文学习》2007年第4期

151.《碧萝湖公园》,《上海文艺界》2008年第4期

152.《〈伍叔傥集〉序》,《现代中文学刊》2010年第5期

153.《我校六十大庆感言》,《中文自修》2011年第6期

154.《可靠的良伴》,《读书文摘》2011年第9期

155.《给我影响最大的一本书》,《语文教学与研究》2011年第33期   

156.《回忆贾植芳》,《现代中文学刊》2011年第2期

157.《难忘伍叔傥师》,《中华读书报》2011年9月7日

158.《序〈胡适的文学思想〉》,《东吴学术》2013年第1期

159.《思想与情感的力量》,《文汇报》2013年11月5日

160.《美的追求》,《新民晚报》2014年10月29日

161.《〈胡适·鲁迅·莫言:自由思想与新文学传统〉序》,《东吴学术》2015年第4期

162.《文学是人学,艺术也是人生——序鲁枢元新版〈创作心理研究〉》,《文汇报》2016年7月18日

163.《台湾文学研究的新创获》,《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16年第2期




专著


1.《高尔基作品中的劳动》, 普罗兹霍庚著,钱谷融译,泥土社,1953年10月版

2.《〈雷雨〉人物谈》,钱谷融著,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10月版,共印6000册

3.《论“文学是人学”》,钱谷融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10月版,共印10200册

4.《文学的魅力》,钱谷融著,山东文艺出版社1986年8月版,印3500册

5.《艺术·人·真诚——钱谷融论文自选集》,华东师大出版社1995年4月版,王晓明作序,印3000册

6.《中国当代大学者对话录:钱谷融卷》,钱谷融、殷国明著,中国文联出版社2000年2月版,印5000册

7.《散淡人生》,钱谷融著,倪文尖编,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3月版,印5150册

8.《闲斋书简》,钱谷融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2月版,2100册

9.《当代文艺问题十讲》,钱谷融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5月版,6000册

10.《钱谷融论文学》,钱谷融著,殷国明编,华东师大出版社2008年5月版,印5100册

11.《钱谷融论学三种》,钱谷融著,河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5月版;

12.《闲斋忆旧》,钱谷融著,罗银胜编选,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6月版,印4250册。

13.《钱谷融文论选》,钱谷融著,上海文艺出版社2009年9月版,4500册;

14.《钱谷融文集.文论卷》,钱谷融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年11月版;

15.《钱谷融文集.散文、译文卷》,钱谷融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年11月版;

16.《钱谷融文集.文论卷:文学是人学》,钱谷融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年11月版;

17.《钱谷融文集.对话卷:有情的思维》,钱谷融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年11月版;

18.《闲斋外集》,钱谷融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10月版




主编的书


1.《中国现代文选》,钱谷融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1985年10月第1版,1988年4月第2次印刷,印9200册;

2.中国新文学社团、流派丛书,钱谷融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现实主义的初潮—文学研究会作品选》,1986年6月版,印3500册;《爱的歌声—湖畔诗社作品选》,1986年5月版,2600册;《新文学的先驱—〈新青年〉〈新潮〉及其他作品选》,1985年10月版,6000册);

3.《当代作家国外游记选》,钱谷融主编,上海文艺出版社1986年12月版,2200册;

4.《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读》,钱谷融、吴宏聪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6月版,100000册;

5.《文艺心理学教程》,钱谷融、鲁枢元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12月版,共7000册;

6.《中国现代文学史指要》,钱谷融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年4月版;

7.《中国现代文学精解》,钱谷融主编,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年8月版,印7200册;

8.《中国当代文选》,钱谷融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年11月版,印1400册;

9.近人书话系列,钱谷融主编,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1999印全;

10.《文学心理学》,钱谷融、鲁枢元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8月版,5100册;

11.《世界文学名著赏析》,钱谷融、刘洪涛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4月版;




发表出处待查


《怀古说》,1938年12月

《嘉陵江畔》,1939年

《雾》,1939年12月

《雕楼上的少女》,1939年3月

《鸭》,1940年3月23日

《春雨》,1940年4月

《桥头》,1940年4月22日

《子规》,1940年4月27日

《平安》,1940年3月

《再会吧》,1940年3月

《足音》,1940年

《死》,1940年

《四月》,1940年

《树荫》,1940年5月

《路灯》,1940年5月

《蜻蜓》,1940年6月1日

《纳凉》,1940年5月24日

《钟声》,1940年

《灯下》,1941年

《寂寞》,1941年9月28日

《绿色的陷阱》,1940年11月12日

《柏溪山居》,1940年3月20日

《柏溪春日与友人书》,1940年3月11日

《小语(拟〈世说〉》,1940年6月3日

《〈归马〉诗序》,1940年6月4日

《说水(述志)》,1942年

《远山》,1940年

《柏溪游记》,1939年

《乡土山水志》,1940年

《篱下》,1940年

《缪慈礼赞》,1945年

《灵魂的怅望——人类对真善美的思    慕》,1945年

《智慧的迷宫》,1945年

《道德的陷阱》,1945年

《真善美的统一》,1945年

《艺术化人生》,1945年4月

《形式与内容》,1945年11月15日




注:《钱谷融著译目录初编》是作者献给钱先生百岁华诞之礼,原文载于《云梦学刊》2017年第2期。


   明日推送:

贺桂梅:“文明”论与21世纪中国   


  或许你还想看:

悼念钱谷融先生·文艺批评 | 百年洒脱钱先生

悼念钱谷融先生·文艺批评 | 钱谷融:论“文学是人学”

悼念钱谷融先生·文艺批评 | 陈平原:散淡中的坚守


本期编辑

谢菲尔洛

微信号:Wenyipiping

微博号:文艺批评Wenyipiping



IPHONE用户

由此赞赏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