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文艺批评 | 毛尖:《邪不压正》——分裂的小姜和老文

毛尖 文艺批评 2021-01-23

点击上方蓝字

 

关注文艺批评


编者按

自7月13日姜文导演新作《邪不压正》上映以来,因口碑不一,评分波动,引发讨论热潮,现各大自媒体已出现相当数量的的评论文章。评论文章的热门话题是讨论姜文到底还是不是原来的姜文,片子究竟是低是高。

文艺批评今日转载毛尖老师评《邪不压正》的文章。姜文变否暂不说,毛尖仍是那个毛尖。本篇影评节奏比姜文电影紧凑,好句频出,又戏谑又认真:“整体而言,这部电影算是相当合群的,姜文不再那么屌,十五岁以下的当《奔跑吧哥哥》看,五十岁以上的当《摔跤吧儿子》看,”“集中在彭于晏身上的各种线索,都没有产生真正有效的银幕驱力,家仇国恨都留在台词层面”,“他的彭于晏因为没有真正的精神生活显得缺乏紧张度,他自己因为没有真正的肉身生活显得缺乏生命感。”

这篇评论把一些失望的观影者未能清楚捕捉的东西巧似地表达出来了——正如作者毛尖所说,姜文“成为一个分裂的小姜和老文”。


感谢保马公众号、作者毛尖授权文艺批评转载!


大时代呼唤真的批评家




毛尖



《邪不压正》

——分裂的小姜和老文

《邪不压正》结尾,彭于晏对着北平屋脊激情呼喊周韵扮演的角色:“巧红,巧——红——”,那一刻,作为被姜文定义为“太监”的影评人,心里倒晃过一丝小感动,这么多年了,姜文和周韵的感情还是那么好,自己给彭于晏当爹,老婆当彭于晏恋人,别说在娱乐圈了,在生态圈里都不多的。


周韵扮演的北平第一裁缝关巧红

巧红与李天然


可能也因为姜文和周韵感情好吧,这部电影洋溢着一种不愿正视自己的中年感,姜文、廖凡加上美国演员安地,都字正腔圆地搞笑,该露和不该露的屁股,一律露上,各种势力全部沾染一点,但好势力坏势力都显得动漫,美国人死得不惨,日本人死得滑稽,中国人也死得表情包,电影焦点是周韵,整部电影的节奏就是,呼啦一下,我们跟着彭于晏飞檐走壁去找周韵,呼啦回来,呼啦我们又跟着彭于晏脚踩屋顶去看周韵,所以,整体而言,这部电影算是相当合群的,姜文不再那么屌,十五岁以下的当《奔跑吧哥哥》看,五十岁以上的当《摔跤吧儿子》看,好色看许晴,纯情看周韵,前面半小时,还以为要看民国版《阳光灿烂的日子》,但是集中在彭于晏身上的各种线索,无论杀师父杀师娘杀未婚妻还是毁美国爸爸毁蓝爸爸,都没有产生真正有效的银幕驱力,家仇国恨都留在台词层面,就像彭于晏的屋顶裸奔,只在技术层面令人操心。


许晴饰演的交际花唐凤仪

电影《邪不压正》中的裸奔场景


如此,尽管姜文试图创造一个民国哈姆雷特,但影片的文化逻辑还是师父(亲父)养父教父之间的恩情剃度,而本来,单凭从亲父进阶到教父的“异父异母”新感情新阶级逻辑,影片还有希望创造“邪不压正”的终极高潮,至少整出一个让人热血沸腾的新版《少林寺》,可惜的是,三位父亲人设一个比一个缥缈,搞得彭于晏最后确实只能像一个妇科大夫一样成为妇女之友,他给许晴打不老针,帮周韵放大小脚,抗日只是一个壳,所以彭于晏脑袋左右晃晃能躲过子弹,倒也算不上抗日神剧,因为他根本没好好抗日。这么说吧,姜文过往岁月里的抱负在这个电影中,展现为一种中年世故,他攀附挪用的各种符号,包括北平大院、美国医院、日本庭院、朱元璋画像、民国军阀、七七事变,正史野史一锅煮,好像条条通向无限的历史隧道,但条条都是谜底跟谜面一样玲珑的政治假面,他过去的电影至少还有一个立场和站位,他现在更像屋顶上的电影诗/商人,就像他讨好一个影评人来骂一溜影评人,他的态度似乎戏谑其实虚弱,他不敢在电影中硬了。


电影中李天然(彭于晏饰)躲过子弹

廖凡饰演的北平警察局局长朱潜龙


他硬的时候不需要观众夸,因为他霸王虞姬一身兼,现在他迫切需要年轻观众的首肯,但是他又不舍得把最好的自己全部交给彭于晏,所以他把力气活交给彭于晏,作为奖赏给他匹配两女主,而显然两女主和彭于晏都无法化学反应,但所有那些曲里拐弯十里排场的政治话语和搞笑台词,他全部留给自己享用,因此,他确实还是从前那个姜文,银幕上妥妥的智商情商财商志商灵商代言,但是没有了能高高飞翔的身体,高飞低翔的话语就显得花哨做作。作为一种银幕现象,姜文的身体动作和他的语词从来是高度统一的,他就是那个能让太阳照常升起的男人,那个能让子弹飞一会的男人,他所有的银幕转喻都是太阳太阳太阳,那个一脚一个荷尔蒙坑的男人,但是蓝爸爸的命名和他最后被拔光牙的嘴一样,好像是幽默,其实是血坑,姜文深陷在自己的后资本身体里,他的彭于晏因为没有真正的精神生活显得缺乏紧张度,他自己因为没有真正的肉身生活显得缺乏生命感,如此,他既架空了张北海原著中的侠气和隐逸,他费劲搭出的北平就空留一个浪漫屋顶,同时他也架空了自己的身体和精神,他成为一个分裂的小姜和老文。


姜文电影《让子弹飞》(2010年)

电影《邪不压正》改编自张北海小说《侠隐》


到最后,他确实只剩下周韵。所有的好演员都逃逸了他的掌控,像廖凡,在电影中,脸蛋越来越白,但心理层面越来越空濛,所以,电影结尾的这一句“巧红”,就导演的工作而言,确实是一种赞美,整出戏,只有周韵一直是尽心尽力实践了导演的要求,尽心尽力扮演了一个和原著没有一点关系的关大娘,一百多号演员,姜文也就说(shui)服了她。


《邪不压正》剧照


因此,看完《邪不压正》,有一种空心感。一直来,我都把姜文视为当代最重要的导演和演员,在他身上,一直有一种真正的野心,一种进入世界顾盼自雄的傲气,但是这个野心在这部电影中因为过于芜杂的线索和链接而显得兵荒马乱,没有了原著的从容,姜文成了一个饶舌又含糊的中年人,本来,他完全可以从他的青春片起步有理有节地提升中国电影品质,但正不压邪的电影圈还是夺走了他的节奏和类型感,就像撒向关巧红天台的那些钱,跟史航的裙子一样,一个是意淫,一个也是意淫。踩着屋顶走也好,飞也好,骑车也好,没有真正踏实的地面支持,就只是浮夸。


李天然在屋顶奔跑


好吧,最后,我就借对岸天字第一号浮夸标题喊一句:请用真正老北京说服我。

本文转载自保马公众号



明日推送

酒井直树:什么是亚洲?有关人类学差异


或许你想看

文艺批评 | 毛尖:生的欢愉与债务

文艺批评 | 毛尖:就这样,和曼斯菲尔德在一起

文艺批评 | 毛尖:杀手们的爱与死

文艺批评 | 陈若谷:枯木里长出的“自由人联合体” ——《青年马克思》观影记

文艺批评 | 孙佳山:《后来的我们》——中国电影还想有“后来”么?

文艺批评 | 张成:《第三度嫌疑人》——是枝裕和的决绝



长按下方二维码关注我们

长按赞赏


编辑 | 井水甜不甜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