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文艺批评·斜目而视 | 《冷战 (Zimna wojna)》

帕夫利科夫斯基 文艺批评 2021-01-25

点击上方“文艺批评”关注我们


斜目

而视



导演

帕维乌·帕夫利科夫斯基

编剧: 雅努什·格沃瓦茨基
主演: 乔安娜·库里格 / 托马斯·科特 / 波利斯·席克 / 阿伽塔·库莱沙 / 塞德里克·康 / 更多...
类型: 剧情 / 爱情 / 音乐
制片国家/地区: 波兰 / 法国 / 英国
语言: 波兰语 / 法语 / 德语 / 克罗地亚语 / 意大利语 / 俄语
上映日期: 2018-05-10(戛纳电影节) / 2018-06-08(波兰)
片长: 88分钟
又名: 没有烟硝的爱情(台) / Cold War


电影预告片



剧情简介


故事始于1949年的波兰,正是二战后资本主义阵营与社会主义阵营刚开始冷战的时候。出身不好的姑娘祖拉凭着天籁般的嗓音,加入了一个乐团,而一眼相中她的,则是乐团的指挥维克托。两个人相爱了。这两个人如此地不同。在祖拉向维克托坦白,自己一直奉命向上头报告他的一举一动时,维克托再也无法忍受,他离开波兰去往法国,与祖拉相约在巴黎见面。后来他们几次分分合合,每次重逢都爱得死去活来,而又往往因为性格的差异闹得不愉快。他们也有过别的伴侣,但在起起落落的人生中,始终把对方当做生命中的最爱。



主要角色

祖拉 (乔安娜·库里格 饰 )


一名从农村来的姑娘,参加歌舞团选拔结识维克多。维克多希望祖拉可以和他逃走,被祖拉默拒了,后嫁给了一名意大利人以此得到了去找维克多的机会。后维克多入狱,通过出卖自己获得维克多的释放,最终二人成婚赴死。


维克多 (托马斯·科特 饰)


一名小有成就的音乐艺术家,指挥、作词、编曲样样精通,通过歌舞团选拔结识祖拉并与之相恋。歌舞团演出至华沙,维克多希望借此机会说服祖拉与他一同逃到巴黎,被祖拉默拒,最终独自一人逃到巴黎。后与祖拉重逢,但二人感情坎坷,为找回祖拉,维克多入狱。祖拉为救维克多而出卖自己,最终二人成婚赴死。


精彩影评

 

历史的罪过还是性格的悲剧

——《冷战》散记


吕晓明

(原上海电影家协会副主席、研究员)


    《冷战》在这届电影节的展映单元里颇显特殊,不光是它同《小偷家族》一样是一个月前的戛纳节的大嬴家,对电影节的观众来说新鲜度极高(事实上,此片到上海之前仅是5月10日和6月8日分别在戛纳和波兰举行了首映式,在美国要到圣诞前的12月21日才能看到)此外,它"超短"的片长(85分钟)、黑白片的影像,乃至对白语种的多样(波、法、德、克罗地亚、意、俄等语种)都使它在众多的展映片中引人注目。


  也许还有一个特殊点,无论戛纳节还是上海节,涉及当代的难民、恐袭、宗教、贫富问题等等的影片不少见,追述冷战历史,以它为背景的影片却罕见(指故事片)。大背景和小人物的结构本不新鲜,使编导重拾这样的叙事模式,自然是如片尾的献词所示,有感于个人的身世,出自于家族的记忆。正是在这一点上,令观影时的我(尤其在影片的开始部分)联想到《芳华》,它们有完全不同的故事背景和制作背景,却都源于了私人经历的情结和对历史的某些思考。


  两片都把非常体制下的官方艺术团体(省军区文工团和玛祖卡艺术学校)和团体中个人的命运作为对象,借体制内的艺人的坎坷磨难折射大背景的反人性和违悖常理。在结构上,影片的开始都是男主人公把有着出身或经历上弱点的女角带入了体制,一次普通的招生改变了一个女孩子也改变了男性引路人的命运。


  当祖拉不再唱起"妈妈不让我嫁给一个小伙子"的忧伤调子(这支歌似乎暗示着她和维克多的命运)而在斯大林的巨幅画像下歌颂农业合作化或社会主义阵营大团结的时候,当军区文工团的姑娘们跳超《红色娘子军》或《沂蒙情》的时候,它们的相似点也就达到了终点。维克多逃往了西柏林,开始了与祖拉苦难的爱情历程。而刘峰何小萍们则继续留在体制内等待命运的摆布。


《冷战》剧照


  看片之前查阅了不多的资料,无一例外地把维克多和祖拉的悲剧归昝于冷战下东西方的分裂和苏欧体制的僵化,当85分钟过去,疑问随之而来,事情真是这样吗?维克多在东西柏林分界线苦等恋人不来时,仿佛是告诉观众从此两人将天隔一方,重逢无期了,事实却是他们不断地有机会在欧洲各地见面,待祖拉同意大利人结了婚,合法地来到巴黎,两人的接触更无任何障碍。那么,以后两人的争吵和好,分分合合应同冷战无直接关系了吧。我想,帕里考斯基并不想把一切归于政治推给历史,也不想以这个故事去直接反映历史或评判历史,冷战是一个背景(这个背景更多地是通过音乐来展示,从民间音乐到颂歌到爵士到滚石及各种粗俗的pop)也可能是悲剧的原始推动力,但爱情的变数自有其本身的轨迹,政治可以影响爱情的进程,却未必会规定爱情的结局。帕里考斯基完全不同于他的前辈,他无瓦依达的政治焦虑,也不打算如扎努西那样从宗教情绪中寻求解脱,也与同样长期生活在西欧的基耶斯洛斯基不同,道德和哲学探讨的时代已过去,一切明朗。作为幼年就移居西欧的导演,波兰是故土,但不是他成长的地方,他的思维方式、关注点很难从波兰本土电影史的角度去评价,个体的经历、经验及个性才是可靠的参照。


  很同意国外的一些评论,维克多和祖拉的爱情结局是fateful(命中注定)的,因为他们的恋情是一种mismatch(错配的意思)祖拉的冲动、刚烈与维克多的文人气质并不相容,同样,维克多对西方世界的向往也非祖拉所能理解,对祖拉来说,从一个带罪之身的农村姑娘一跃而为明星,即使不再唱"两颗心,四只眼睛"或是"妈妈不让我嫁给他"这样的民歌,改唱颂歌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因此才有了柏林失约。以后的岁月里,两人的情感关系风波不断,也无非同双方同其他异性的关系或文化上的差异(如维克多为祖拉提供的歌词是她所不能理会的,加之歌词来自维克多曾经的情人)最后的教堂一场,断垣残壁中圣徒的画像利锐的逼视,仿佛在拷问这对即将结束自己生命的男女。落日余辉中祖拉站起对维克多轻轻说道"到那边去吧,那里比这里更美",人物走出画面,留下一个让人留恋的美好阳世。IMDb的《冷战》网页把suicide(自杀)作为第一关键词,兴许是怕观众没看懂结局,影片的确表现得隐晦,如同前面的每一场戏都用段落式结束,结局也是在观者未必有思想准备下出现的,我猜想这或许隐喻着两人的迷茫,与其争吵不断却又情缘未了,不如回到初心,在美好的记忆中共赴黄泉,实践当初生死同心的誓言。


  一对背景、经历、文化、政治观念和temperamenfs(性格,气质)不同的恋人以悲剧收场,固然有政治的因素在内,亦有passionate(易冲动,易被情欲支配的意思)等个体的原因造就,这可能才是作者的本意吧。



  以上四幅照片是著名的摄影家Brassai拍摄的巴黎夜景。《冷战》的黑白影像让人想起塔尔科夫斯基或约瑟夫.洛塞,但其中的巴黎场景却不能不令人把它们同Brassai的照片对照,影调、线条(对黑白影像而言尤为突出)和构图都好有一比。再说一句可能缺少根据的话,这两人(帕导和Brassai)的经历颇类,都是从小自东欧的故乡(B是匈牙利人)迁移去英法的,这会不会让帕导在内心中把B前辈引为同道呢?


(文章来自公号“上海影评学会画外音”)



《冷战》:

梦想一个远离我们的荒野是徒劳的


近期看过的最好看最完美的电影,没有之一。

 

电影《冷战》并不是那么如其名,虽以冷战为名,讲述的却是冷战背景下的爱情故事,一个始终贯穿的主题是“爱情就是爱情”。

 

爱情就是爱情,当爱情讲究得如此纯粹的时候,事情的逻辑往往会简单得多。此时,在上帝的视角看来,在两个人的爱恋面前,世俗的价值与道德往往只能靠边站。

 

《冷战》剧照


这部电影非常好看,但好看之处绝对不是男女主角的爱情故事,事实上,维克多与祖拉的爱情故事没什么看头。

 

不得不说,如果硬要描述一下这部电影的爱情故事本身的话,我觉得这样描述比较合适:剧情无聊,故事空洞理想化,像中学生爱看的文摘中的幻想唯美爱情的低级小说。

 

所以说,好看之处在电影本身,在于给人视觉感官的画面,在于刺激人听觉的音乐,在于不可名状的电影节奏,在于艺术感。总的来说,在于导演的功力。

 

《冷战》是一部黑白片,在时间上,从开始到结尾不到九十分钟,如果仅算电影画面本身的话,满打满算能有个八十分钟,比正常电影的时长短了不少。

 

影片的时长虽短,却完全没有一丝紧迫的感觉,伴随着大量悠扬的音乐,使得《冷战》在整体上非常舒缓,简直像一件艺术品。

 

说这部电影像艺术品并没有多少吹捧的意思,因为就画面而言,绝对撑得起艺术的高度。


《冷战》剧照


总的来说,推荐点:音乐与画面居首,故事在后。



《冷战》:

特殊时期的动人爱情 黑白影像绝美


波兰导演保罗·帕夫利克夫斯基的新作《冷战》跟他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前作《修女艾达》一样,影像极为突出。1:1.33的画幅、干净的黑白摄影、精巧的构图,在大银幕上看真是一种享受。而这部叫做《冷战》的电影,其实没有太多地讨论政治,而是描绘了特定历史环境下的一段动人爱情。导演把两个人15年的故事,放在80多分钟的片长中,高效、极简、又回味无穷。


电影的开头容易让人联想起《芳华》。故事始于1949年的波兰,正是二战后资本主义阵营与社会主义阵营刚开始冷战的时候。出身不好的姑娘Zula凭着天籁般的嗓音,加入了一个“文工团”,而一眼相中她的,则是“文工团”的指挥Wiktor。这部分有很多歌舞的场面,乐团到各地巡演,弘扬斯大林主义领导下的社会主义文化。


《冷战》剧照


在这个乐团中,两个人相爱了。这两个人如此地不同,一个是出身贫寒的乡下姑娘,为了洗脱犯罪嫌疑、过上好日子加入乐团;另一个是受过良好教育、颇有天赋的音乐家,他一心想到自由的西方去。在Zula向Wiktor坦白,自己一直奉命向上头报告他的一举一动时,Wiktor再也无法忍受,他离开波兰去往法国,与Zula相约在巴黎见面。后来他们几次分分合合,每次重逢都爱得死去活来,而又往往因为性格的差异闹得不愉快。他们也有过别的伴侣,但在起起落落的人生中,始终把对方当做生命中的最爱。


音乐也是电影的一个重要角色。Zula用一首波兰民歌、一首苏联歌曲赢得了Wiktor的青睐,在乐团期间她唱了许多“红歌”,到了巴黎后,又唱起了法式风味的爵士乐。而Wiktor在乐团里弹肖邦,其实他内心爱的是爵士乐,也在后来的巴黎生活中如愿以偿。电影中还出现了中国观众比较熟悉的《国际歌》、《喀秋莎》。


《冷战》剧照


《冷战》使用的黑白摄影、近乎方形的画幅,都跟《修女艾达》一样,可一开始,导演是想拍彩色电影的,因为他不想重复自己。可那个年代是波兰的灰暗的,他找不到合适的色彩去表现,所以还是用黑白来呈现了这部作品。除了构图足够精巧独到外,也给出了足够的留白,让电影看起来有一种“高级感”。


电影用字幕的形式提示年份和地点,以此来作为故事的节点。华沙、柏林、南斯拉夫……主角们走过的地方都是政治激荡的中心,而导演却没有对政治背景过多着墨。这两位爱人似乎离不开对方,可一旦在一起却又无法相处。是政治、历史的洪流阻碍了他们的感情,还是他们自身的缺陷?是否存在能超越一切的爱?导演把这些留给了观众去思考。


《冷战》剧照


电影的片尾打出了一行字幕:“献给我的父母”,导演的父母已经去世,而他们的名字正是Wiktor和Zula。他的父母就是故事中男女主角的原型,虽然经历不尽相似,但同样分分合合却此志不渝。导演用这样一部美丽的电影,向那个年代的爱情致敬。特殊时代相爱的人有着太多的障碍,而爱却是可以粉碎障碍的。


(文章来自“新浪娱乐”)


或许你还想看

文艺批评·斜目而视 | 《镜子》

文艺批评·斜目而视 | 《根西岛文学与土豆皮馅饼俱乐部》

文艺批评·斜目而视 | 《赎罪》

文艺批评·斜目而视 | 《巴比伦柏林》

文艺批评·斜目而视 | 《脸庞,村庄》


 

本期编辑|玉宇灵空

图源|网络

 


微信号:Wenyipiping

微博号:文艺批评Wenyipiping



IPHONE用户

由此赞赏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