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文艺批评·斜目而视 | 《鲁斯·巴德·金斯伯格》

科昂 / 韦斯特 文艺批评 2022-03-18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文艺批评


斜目而视



鲁斯·巴德·金斯伯格


外文名:Ruth Bader Ginsburg

其它译名:不恐龙大法官(台) / 挑機法官RBG(港)

导演:朱莉·科昂 / 贝齐·韦斯特

主演:鲁斯·巴德·金斯伯格 / 比尔·克林顿 / 奥林·G·哈奇 / 拉什·林博 / 安东宁·斯卡利亚

类型:纪录片 / 传记

制片地区:美国

对白语言:英语

片长:98分钟

上映时间:2018-01-21(圣丹斯电影节)



剧情简介


鲁斯·巴德·金斯伯格是美国联邦最高法院的第二位女性法官、第一位犹太裔女性法官,哥伦比亚法学院历史上第一位获得终身教职(tenure)的女性,最高法院的自由派法官之一。影片讲述了美国联邦最高法院有史以来第二位女性大法官鲁斯·巴德·金斯伯格的生平事迹。近期即将上映的纪录片《鲁斯·巴德·金斯伯格》与影片《性别为本》(又名《司法女王》,文末有链接)讲述的是同一个主人公,即鲁斯·巴德·金斯伯格的故事。



获奖记录


第91届奥斯卡金像奖  (2019)

最佳纪录长片(提名) 

朱莉·科昂 / 贝齐·韦斯特

最佳原创歌曲(提名) 

戴安·沃伦


第72届英国电影学院奖  (2019)

电影奖 最佳纪录片(提名)

 

第71届美国导演工会奖  (2019)

最佳纪录片导演(提名)

朱莉·科昂 / 贝齐·韦斯特


第30届美国制片人工会奖  (2019)

最佳纪录片制片人奖(提名)


第69届美国剪辑工会奖  (2019)

纪录片最佳剪辑(提名)


第90届美国国家评论协会奖  (2018)

最佳纪录片


第24届美国评论家选择电影奖  (2019)

最佳歌曲(提名)


第23届金卫星奖  (2019)

电影部门 最佳纪录片(提名)


第17届华盛顿影评人协会奖  (2018)

最佳纪录片(提名)

华盛顿特区最佳写照(提名)


第31届芝加哥影评人协会奖  (2018)

最佳纪录片(提名)


第5届豆瓣电影年度榜单  (2018)

评分最高的纪录片(提名)


导演简介



朱莉·科昂(Julie Cohen),演员、词曲作者、歌手、导演。她来自纽约市,从百老汇的舞台开始她的演艺生涯。朱莉·科昂以Once Upon a Time in America (1984)、Thanksgiving in the Land of Oz (1980年)、Streetwalkin (1985年)而闻名。她曾为她的乐队City Fritter写歌。2012年,City Fritter被解散,她和她的丈夫约翰尼把乐队的名字改为Jewels and Johnny Nation,主要在家乡为这个乐队创作和唱歌。



贝齐·韦斯特(Betsy West),制片人、导演,以Makers: Women Who Make America Video Archive (2012)、The Lavender Scare (2017)、Constantine's Sword (2007)而闻名。


精彩影评


在一个公司可以因为女人怀孕而合法解雇之、女人贷款必须有老公签字的年代,RBG和那个年代的女性们一起身体力行,推进女性的生育自主权、投票权、男女同工同酬的法案,推动US的平权运动,进而将女性从男性附属品的身份解放出来。其中一个鳏夫vs美国社保局的案例令我印象深刻:一个男子失去老婆后,想领取过去只有单身妈妈才能拿到的养孩补助金,却遭社保局以他为男性为由拒绝。RBG帮助这位男子打赢了官司,也阐述了在社会中以性别为区别对待的理由,不仅会对女人造成伤害,也对同样对男人造成了伤害,进一步为废除含性别歧视的法案法规提供了先例支持。联想到《东京女子图鉴》中女主在Gucci的女上司安奈所言“我们这一代收了多少苦才换来男女平等的!”,我们今天可以握在手中的开明与自由,皆离不开如今或已人至中年、或已白发苍苍的先辈们之对抗与争取。



……


RBG现今已快90岁了,一生中战胜过两次癌症,从不缺席一天的工作。纪录片中她还在健身房里积极锻炼(器械与非器械),言语风趣幽默,她看到电视台里对自己的模仿秀后哈哈大笑;她戴着标志性nerdy圆框眼镜和各种收藏的假领子的样子,登上了T恤衫的印花、替换了脸的流行元素、以及人们身上的tattoo。每个人都有老去的那一天,媒体与年轻人捧她为superhero般的icon不仅是因为她先驱者的身份,大概也因为她给出了一个女人,或者说一个人这辈子可以如何活的新定义。


——豆瓣·枫影来下



RBG作为康奈尔大学毕业的女性,在她那个年代是非常特殊而了不起的,在她们的学院里加上她一共有九名女性,其他一百多人全部是男性,除了人数上的劣势,在奖学金、就业等各个领域她处处受限,然而作为女权斗士她从来没有放弃。仅仅从外表来看,她很温柔并且安静,但她的内核却是强大的,作为推动美国女性法律地位不断上升的女法官,她用自己的专业、坚持、权威为美国女性开辟出了一个崭新的天地,毫不夸张的说,没有她的努力和勇气,美国女性的平权之路不会走得这么顺利。时至今日,无论在国外还是在国内,女权运动一直在进行,包括谴责性侵女性的运动me too也在做着各类宣传,然而,在平权的路上女性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至于女权的概念,我个人的理解是,它并不是要彻底颠覆男权社会,而是要颠覆人们的认知,从而使女性可以拥有与男性一样的社会地位,并不是只有女性才可以投身女权运动,可以说现在有越来越多的男性也加入了女权运动。人类的文明走到了一定阶段,它要求或者它必然带来人与人之间追求平等的欲望,所以未来女性的地位会进一步得到提升。RBG不仅仅为女权而斗争,她也为任何一个不公平的、不公正的案件中的受害人而斗争,并且八十多岁的她为了继续在美国最高院任职而进行健身活动,这是令人倍受鼓舞的事情。



作为法律人,RBG用法律的手段,通过深刻而准确阐释法律的价值来为每一个她经手的案件的弱势一方(受损失一方)争取权力。法律的核心价值就在于追求公平与正义,这两个是最为重要的,至于其他价值必须为公平正义让步。在市场经济时代,如果为了追求效率而牺牲了公平正义,这断然是得不偿失的。法律条款虽然不能轻易变更,但法官却必须用公平正义作为价值取向从而去解释法律,运用法律。法官与法律条款之间不是一种简单机械的关系,要是谁以为法官只是生搬硬套法律条款的人,那显然他不了解法官的工作。一个法官,她不仅仅是专业法律人,同时她也应该是了解人性并且怀有怜悯之心的人,法律虽然总是带着无情的面具,然而法官却应该以公平正义为导向,带着悲悯之心去维护弱势一方的权利。当然,我明白,在这个阶段,追求这样的效果显然是不切实际的,但是我相信未来在法治思维与法律权威的引领下,我们会迎来更加公平与正义的社会。 


——豆瓣·Tina



在平权运动正新的当下,种族歧视是原罪,同性恋平权是时尚,只有女权夹杂嘲讽和不重要。这让我们知道,越是庞大的群体,权利平等越是困难。


少数女权主义者激动挥舞双臂,以激烈语言为武器,背后站着占一半人口的群体,却只有微薄力量。是支持者不够多吗,是武器不够锋利吗,是情绪不够激烈吗?可能都不是。也许与其他的平权运动不同,越是激烈的女权运动,越是彰显着不平等。



女权从来不是,也不应该是从不平等中滋生出来的。女权是女性天然地对自我的认同,对自己以人的身份,人的价值的认同。我与你的区别,在生理上是天生的,在价值上却是相同的。我可以也应该追求自我价值实现,我可以也能够为自己和别人创造幸福。


女权首先要教育的不是男性,是女性。告诉每一位女性,不要因为女性身份而不敢发声,不要因为处于弱势而怀疑自己。


——豆瓣·陆圆远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获取观影链接


或许你想看


文艺批评·斜目而视 | 《性别为本 (On the Basis of Sex)》

文艺批评 · 斜目而视 | 《妇女参政论者》

文艺批评·斜目而视 | 《花神咖啡馆》

文艺批评·斜目而视 | 《香料共和国》

文艺批评·斜目而视 | 《白日美人》


本期编辑 | 法国梧桐

图源 | 网络

@文艺批评Wenyipiping

长按下方二维码关注我们

长按赞赏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