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文艺批评·斜目而视 | 《罗马11时》

朱塞佩·德·桑蒂斯 文艺批评 2022-03-18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文艺批评


斜目而视


罗马11时

导演: 朱塞佩·德·桑蒂斯

编剧: 朱塞佩·德·桑蒂斯 / 科拉多·阿尔瓦罗 / 巴西利奥·弗兰基纳 / 埃里奥·贝多利 / 詹尼·普奇尼 / 鲁道夫·索内戈 / 切萨雷·扎瓦蒂尼

主演: 伊娃·瓦尼切克 / 卡拉·德尔·波吉奥 / 马西莫·吉洛蒂 / 露西娅·波塞 / 雷夫·瓦朗

类型: 剧情
制片国家/地区: 意大利 
上映日期: 1952-02-27(意大利)
片长: 107分钟
又名: Rome 11:00 / 罗马十一时 


01

内容简介


本片根据发生在罗马的真实事件改编。二战后的罗马,上百名女子应征一个打字员的职位。在等待面谈时,她们蜂拥挤进一座老房子,在挤楼梯时造成楼梯倒塌,很多人被掩埋在砖头瓦砾中。她们中有贫困艺术家的妻子、试图从良的妓女、不喜欢本职工作的女佣、失业工人的妻子等等。每个姑娘的故事独立成篇又彼此交织,令人既对她们的遭遇产生同情,又对时政的混乱不公提出质疑。影片在最大程度上真实反映了战后意大利经济复苏时期的社会现状,揭露出当时严重的失业和贫困问题,是具有相当社会批判力度的杰作。





    罗马一个会计师,要招聘一个女打字员,结果上百个女子去应聘。一个年轻女子要化好几秒钟才能在键盘上找到字母按下去,而另一个上了点年纪的打起字来像开机关枪。有个姑娘特爱唱歌,先在街边的摊点上买了张新歌的歌谱,在楼梯上排队等候时,教大家唱了起来。一对姐妹,一个在这里应聘,在门口遇一要去营地报到的士兵,俩人一见钟情,她答应会给那士兵回信;妹妹去另一处找工作,分手时,俩人把脚上的鞋互换了。一个退休将军,带了他几个女儿前来,让其中一个在这里排队应试。但房屋破旧不堪,人又拥挤,十一点钟时,楼梯拦杆塌了,人们纷纷跌下去。那个姐姐死了,躺在床上,她妹妹来了,欲哭无泪,把自己脚上的鞋给姐姐换上。天黑了,楼前空无一人,却有一个姑娘蜷缩在铁门前,说是等着应聘那个打字员岗位......



02

关于导演


朱塞佩·德·桑蒂斯


意大利电影导演,1947年开始了导演生涯,摄制了影片《悲惨的追逐》。后又拍摄了《艰辛的米》、《橄榄树下无和平》(1950)、《罗马十一点》等反映战后社会现实的影片。这些影片成为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杰出代表作品。1995年获得第52届威尼斯电影节终身成就金狮奖。



1942年,他与维斯康蒂合作撰写了电影剧本《沉沦》,该片被公认为新现实主义电影的萌芽。从1947年开始,他接连拍出了一系列优秀的新现实主义影片:《悲惨的追逐》(1947,获第八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大奖)、《艰辛的米》(1949)、《橄榄树下无和平》(1950,获卡洛维·发利国际电影节大奖)、《罗马11时》(1952)、《一年长的道路》(1958年摄制,1959年获美国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和美国电影评论协会最佳外语片金球奖,同年马西莫·吉洛蒂获旧金山电影节最佳男演员奖),等等。这些具有高度思想性和鲜明的艺术形式的影片不仅使他成为新现实主义电影的巨擘,同时还使他跻身于世界名导演之列。


《一年长的道路》


德·桑蒂斯一贯忠于新现实主义电影的创作方法和美学原则,坚持在自己的影片中反映意大利劳动人民的生活和他们为争取劳动权利与社会进步而进行的斗争,因此,他的所有影片都是表现意大利尖锐迫切的社会问题的,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因素。而意大利有关当局则对这一流派采取敌视态度,认为它是在“抖落脏被单”,有损于意大利的形象,因而对它的创作人员在政治和经济上百般压制和迫害。德·桑蒂斯对此采取了毫不妥协的态度,所以长期找不到制片人或拍片所需要的资金,最后不得不到国外去拍片。


悲惨的追逐

1

橄榄树下无和平

2


由于强大的政治经济压力和自身的艺术局限性,新现实主义电影运动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便已出现衰退和分化。一些导演开始转向商业电影,另一些导演则转向现代主义或宗教神秘主义。有的甚至认为在“经济起飞”时代,新现实主义电影已经过时了,它的那些丑陋、肮脏、可怜的主人公在银幕上已显得不真实了,因此,今天制作关于偷自行车的人的影片似乎不再重要了,重要的是了解这个自行车被偷的人现在心里和脑子里在想些什么。这种背离新现实主义电影的行为和论断使德·桑蒂斯异常愤慨,他不仅撰文严厉加以驳斥和嘲笑,而且在创作上继续坚持新现实主义电影的方向。他在美国得了三个奖的《一年长的道路》是他在南斯拉夫拍摄的,就是对上述论断和意大利当局旨在消灭这一流派的政策表示抗议的最后尝试之一。它描写一个贫穷的小山村的失业农民为修一条把自己的村子与区里的商业和文化网点联系起来的道路而与当局展开的斗争。该片虽然是在南斯拉夫的达尔曼齐亚拍摄的,但描写的却是他的故乡乔恰拉的风土人情。


03

精彩影评


二战后新现实主义的滥觞对之后电影观念产生巨大冲击。“还我普通人”,“把摄像机扛到街上去”,以实景拍摄、运动镜头、非职业演员、自然光效等美学原则记录下一幕幕触目惊心的社会现实。


电影以报上一则招聘启事为开头,尖锐触及到意大利社会潜藏的许多问题:工人失业、人民生存失去保障、人性扭曲、苛捐杂税……会计师、失业女性、建筑师、律师、记者、警察局长,以点带面描摹出一幅众生相。而律师记者警察这些本该维护正义的人物却良心尽丧,预示着整个社会的不堪与腐朽。





电影打破传统叙事围绕中心事件、中心人物层层推进的模式,截取横断面多头并进交叉展开。应聘者多近景与特写,屏幕一直是满的,没有缝隙与退路。窒息般的焦灼与紧张。十二个出身、经历、性格、教育各不相同的应聘女性连带着若隐若现的社会关系,从不同侧面展现了意大利人民的生存状况,话在画外。


——选自豆瓣



在罗马11时中,楼塌了,谁是祸首?这好像陷入一个类似罗生门的漩涡。每个人都没有错,但是出了人命,塌了楼房。影片最后给了交代,专员对记者说,你不是要写新闻嘛,好好写吧。背后,是那个等工作的姑娘。


战后的世界百废待兴,失业,人们的生活,有无数的问题等待政府来解决。电影创作者用这件真实的事件,触动到了当局紧张的神经,导致该片在国际上知名度降低,一个奖项也没有取得。


《罗马11时》中国电影出版社


但是,它以动人的故事,各自叙事,分别讲述了十多个女人的故事,又相互联系,将多线叙事用单线描述的方式表现。描绘出一个个生动的角色,每个阶层都刻画的入木三分,退休封建的将军,渴望从良怀揣梦想的妓女,为爱吃苦找工作的富家小姐,没有尊严的女佣……她们代表了一个时代的缩影,在大的社会背景之下,她们无力改变什么,有人活着就得有人死,权利阶层掌握了生产资料,一线工人只能拼命讨一口饭吃。这个题材美国好莱坞也拍过,卓别林的摩登时代,同样表现了底层人民的无奈。但是战后的美国优于西方,意大利又是战败国,其状况首先不能与美国相比。其次描述时代背景不一样,摩登时代描述的是二十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大萧条时的景象。摩登时代被认为有红色共产主义的危险倾向,这也不难理解,讴歌一线工人,底层民众的罗马11时为何被当局视为洪水猛兽了。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高潮之作,从电影语言的角度去看,影片的现实性表达很大程度上归功与它的叙事视点。影片的视点非常有意思,它几乎关注到罗马城市所有不同的阶级,不同的性别,不同的职业,甚至是不同的年龄阶段者;但同时又和他们保持着一样的距离,在这安全的距离里进行客观而又有节制的叙述。以一件小事描绘出罗马城的众生相。人物形象或许因此刻板而单一,但众生相的表达宽度却又极大地丰富了影片的形象塑造,构造出一副多么有层次感、有生命质感的现实画卷。同时,这种现实感在某种程度上具有超历史性,放在今天看来,它都是可以成为当今社会的一种镜像表达。


——选自豆瓣



或许你想看


文艺批评·斜目而视 | 《祖与占》

文艺批评·斜目而视:《佩索阿遇上卡瓦菲斯的那个夜晚》

文艺批评·斜目而视 | 《无主之作(Werk ohne Autor)》

文艺批评·斜目而视 | 《何以为家》

文艺批评·斜目而视 | 《命运无常》



长按下方二维码关注我们


欲转载本公号文章,

请后台留言申请,

转载请注明来源。

本期编辑:虫仔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