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批评·首发 | 刘复生:《我和我的祖国》为什么让王菲来唱?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文艺批评”
编者按
建国七十周年“十一”档主旋律影片口碑票房双丰收,《我和我的祖国》显示了主旋律影片的新变化,主题歌找王菲来唱,更是成为众说纷纭的热点,有人赞有人否。其实,问题的争议并不在于王菲翻唱得不好听,只是好听得不对劲。王菲撒娇式的转音把人唱得双眼迷离,骨软筋酥,总有一种以郑声唱大雅的感觉。但在某种意义上,王菲又准确地把一层韵味唱出来了,可谓得其所哉——这支歌区别于郭兰英演唱的深情澎湃的《我的祖国》,在于把歌唱者与祖国的关联,从无条件的命运性、血缘性的前定,转换为了有条件的对偶像的情人般的依恋。这也正是以七个短片组成的影片,以小人物视角所讲述的大时代故事核心和抒情变革。从革命与社会主义新中国,再到改革开放,“我”与“我的祖国”之关系已经同《我的祖国》有了根本的不同。作为“我”与共同体关系的表征,《我和我的祖国》用一种去历史化的方式将“我”与国的关系带离了《我的祖国》所表达的深刻认同,更偏向表现出对利益共同体的依附,爱国成为了爱自己的升华形式。去政治化导致了世界观的空洞和历史质感的欠缺以及人物性格的模糊和戏剧性的丧失,最终,每个短片最后的共同观看的意识成为了表达的重点。共同的观看仪式隐含着强有力的召唤机制,它迫不及待地走向最后的大场面,在剧场的共同的凝视中激发出共同体情感,用这种诱导式的集体观看的氛围召唤观众的情感。
感谢刘复生老师授权“文艺批评”独家首发!
大时代呼唤真的批评家
刘复生
《我和我的祖国》
为什么让王菲来唱?
今年国guo庆qing档,主旋律影片口碑票房双丰收,尤其是《我和我的祖国》更是显示了主旋律影片的新变化,从小人物视角讲述大时代,非常成功。虽说主旋律大卖,和同档期缺乏强劲对手有关,但不可否认,片子好,面目清新,一改以往主旋律的说教腔或不接地气,让人喜欢看,还是主要原因。对于这部片子,大家夸得也差不多了,我想提点不同意见。比如说,主题歌为什么要找王菲来唱?
王菲翻唱得不能说不好听,只是好听得不对劲。王菲撒娇式的转音把人唱得双眼迷离,骨软筋酥,越听越别扭,总有一种以郑声唱大雅的感觉。按某位朋友的说法,这支歌区别于《我的祖国》,在于把歌唱者与祖国的关联,从无条件的命运性、血缘性的前定,转换为了有条件的对偶像的情人般的依恋,所以,王菲才准确地把这层韵味唱出来了,真正得其所哉。
我和我的祖国 (2019)
导演: 陈凯歌 / 张一白 / 管虎 / 薛晓路 / 徐峥 / 宁浩 / 文牧野
主演: 黄渤 / 张译 / 韩昊霖 / 杜江 / 葛优 / ...
电影为什么叫《我和我的祖国》,而不是《我的祖国》,听听王菲的柔声细语,我们就明白了。选王菲来唱,而不是找韩红更不要说韩磊来唱,还真是大有深意。七个故事按时序排列,从开国大典讲到2017年朱日和大阅兵,显示出了一条走向富强之路。于是,革命与社会主义新中国,再到改革开放,连成了一条平滑的逻辑线条。七个短片,七个不断上升的节点:开国大典、原子弹试爆成功、女排夺冠、香港回归、举办奥运盛事、载人航天成功、两次大阅兵等,标识了走向复兴与崛起的历史脉络。这成为我们热爱祖国的理由,甚至重新归来的理由——其中不断复沓的出走后的回归主题意味深长,如《夺冠》中小美随母(刘涛)赴美,长大后回国认祖归宗——很多人认为成年后的重逢是画蛇添足,其实不是,吴京与马伊琍暧昧的见面才是表意的完成。顺便说一句,吴京已经被定型化了,成了富强后的中国的象征,由他客串的角色都是功能性特别强。于是他也成了某些自由派最看不惯的演员;任达华在国家困难时逃港,国家强盛时见证回归,重回祖国怀抱。“我和我的祖国”,不再是命运式的关系,而是可以选择的情缘。
这和《我的祖国》所表达的意义迥然不同,郭兰英歌声里的祖国,是生长的地方,是不可选择的命运,同时是政治性的终极决断。那是对中国文化、生活方式与新中国社会理想的深刻政治认同,也是颠沛流离中的热爱,艰难困苦中的不离不弃,不贪恋富贵的从容取舍,甚至是看不到胜利前景的奋斗与牺牲。这样的“我”是闻一多和钱学森,江姐和董存瑞,张思德和王进喜,也是每一个怀着仁爱之心、推己及人的热爱中国食物和风物的寻常百姓。《我的祖国》从独唱向合唱副歌的转折,表达着“我和我的祖国”的真正血肉关联,独唱既融合在和声里,又清晰地浮现出来,那是共同体之中的我,与我背后的共同体,它流露出豪迈的主人翁气概。
《我的祖国》是由乔羽作词,刘炽作曲,郭兰英演唱的一首爱国主义歌曲,是1956年电影《上甘岭》主题曲。
而《我和我的祖国》强调的“我”与国的关系,更多的是对利益共同体的依附。国也不再是神圣的应许之地。《白昼流星》以宗教寓言形式许诺的也不过只是致富的前景。爱国是爱自己的升华形式。这当然不能说不对,应该承认,七十年代末当人民共和陷入危机,集体主义沦落为狭隘意识形态工具之时,启蒙主义以“我”为中心,大胆追问“我与祖国”的关系,是完全正当的。《苦恋》式的诘问的确具有振聋发聩的解放性和批判性意义。但是,从此,伴随着国家的政治合法性转向经济增长,祖国逐渐成为非政治化的中性国家概念,它和人民共和的政治理念慢慢疏离,和文化中国的内涵渐行渐远,1985年,《我和我的祖国》唱响,成为国guo庆qing的主打歌,“太政治化”的《我的祖国》被取代,退入单纯的经典怀旧曲目。与此同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歌颂领导核心的“春天的故事”“走进新时代”也开始成为主旋律歌曲的经典模式。
两首歌,一首分娩于立国之战的硝烟初散之际(1956年),一首诞生于第一波市场化改革大潮之后(1985年);对于前者来说,我和我的祖国不可分割,是自然正当、天经地义的前提,而对于后者,不可分割的深情告白,却暗示这种关系已经成为有待省察的命题。
《我和我的祖国》是张藜作词、秦咏诚作曲、李谷一原唱的爱国主义歌曲,创作发行于1985年。
在《我和我的祖国》中,仔细倾听,我们还可以听出《我和我的祖国》的歌声压倒了《我的祖国》的歌声,王菲压倒了郭兰英。但八十年代以来的经验表明,《我和我的祖国》之所以唱得人们心潮澎湃,恰恰是因为我们听出了《我的祖国》的回响,或者说,我们听到了背景声中隐约的巨大哼鸣,它构成了强大的副歌与和声。尽管它可能在逐渐隐去。
正因如此,我最喜欢《相遇》。顺便说一句,这个单元广受好评,一个重要的原因,据说是张译和任素汐演技好。但我恰恰认为表演上有瑕疵,至少是没表现出应有的水平。张译就不说了,口罩救了他,任素汐明显没有达到自己的及格线,要知道,她基本上已被公认为当下演技最好的女演员了。公交车一场戏长镜头调度是很好,可惜人物对白出了问题,任素汐没能把那种平淡中的压抑委屈,平静随意中的巨大隐忍,甜蜜回忆中的郁结痛苦,绝望中的最后挣扎……,这种种复杂的情感张力传达出来。结果是把故做的平淡演成了真平淡,关于三次见面的讲述情绪明显不到位,戏剧性强度没到点儿。任素汐理解人物不够。或许,是历史本身对于当代年轻人来说已经变得不可理解。
《我和我的祖国·相遇》
导演:张一白 / 主演:张译、任素汐
当然,平心而论,这七个短片,最突出的还是《白昼流星》,相比于其他六个质量均衡的小片,它显得格外突出。凯歌导演果然不负众望,非常富于创造性地把个扶贫题材给拍砸了。看完这个段落,我长出了一口气,如释重负:这才是陈导演现在的真实水平嘛,发挥总算没有失常。陈导演牛刀小试,突显了自己的总导演身份,王者风范,出手不凡,鸡立鹤群。
《白昼流星》对我触动最大的是,江珊怎么变得这么胖!
其实,《白昼流星》并不是扶贫题材,它原初的立意非常好,并不像表面上看起来那么简单。故事场景设置在少边穷地区,不单是把主题指向了共同富裕的社会理想,而且隐含了多元一体政治文明的复杂表意,连带着社会主义理念与各民族宗教理想之间的会通,以及更高层面上的中国政治认同和文明认同。可惜陈凯歌驾驭不了,或许意识到了其间的关节,却苦于无力完成,只好直通通地从前提蹦到了结论,于是,两个少年豁然受了天启,脱胎换骨,拨开人群,突破安保(天知道怎么做到的),冲上前去,抬起了景海鹏。
《我和我的祖国·白昼流星》
导演:陈凯歌 / 主演:田壮壮、刘昊然、陈飞宇
陈导的长篇电影是不能看了,也不敢看了。不过对于他的短片,大家还是有期待的,毕竟他是短片圣手,曾经拍出过《百花深处》这样的佳作。何况,他还拍出了轰动的《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短片堪称现象级,家喻户晓,无极好看。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此片虽为陈导所拍,却不是本人剪辑,陈导大胆启用了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新人,一时传为美谈,还闹到了法院。
关于《白昼流星》的尬点,网上已吐槽很充分,不必重复,不过,我们应该庆幸,它不是最后一个短片。最后一个出场的是文牧野的《护航》,巾帼不让须眉,女版《壮志凌云》,曲终奏雅,性别政治正确,有力地回击了《回归》对“半边天”的挑衅:在回归前夜,一口山东腔的升旗指挥员居然对旗手们说,活干好了给你们一人发一媳妇儿。这把女汉子宋佳惹毛了,隔空给薛晓路泼了一脸白开水。
《我和我的祖国·护航》
导演:文牧野 / 主演:宋佳
七个故事,小品串烧,尽管有些故事不失精巧,却难掩世界观上的空洞,普遍存在着生活逻辑和历史质感上的欠缺,更不要说人物性格上模糊和戏剧性的虚焦,《回归》《护航》最典型。为什么张一白、陈凯歌要策划七个故事的麻辣烫?或许他们很清楚,没有那么充沛的戏剧力量和人物发展来支撑一个九十分钟以上的长篇。去政治化也阉割了讲故事的能力。但是,对于戏剧性的丧失,或许他们并不觉得可惜,他们更关心的是最后的集体的仪式感。
七个短片,基本上都突出了最后的集体观看仪式:《前夜》《回归》的升旗,《相遇》的街头群众庆祝,《夺冠》的集体看直播,《北京你好》还是看奥运开幕式直播,《白昼流星》围航天员归来……。在我看来,这标识了当代主旋律艺术的重要转变,即,重心从故事和人物过渡到集体观看的大场面。这一点在另一部国guo庆qing档献礼片《中国机长》那里得到了印证。
共同的观看仪式隐含着强有力的召唤机制,它并不鼓励政治性思考,对历史本身的戏剧性能量也并不看重,对情节逻辑上的bugs也不敏感。它迫不及待地走向最后的大场面,在剧场的共同的凝视中激发出共同体情感,而且在这一过程中不希望观众过多追问共同体的政治性质。
中国机长 (2019)
导演: 刘伟强 / 编剧: 于勇敢
主演: 张涵予 / 欧豪 / 杜江 / 袁泉 / 张天爱 / ...
《中国机长》戏剧性很薄弱,它全部的力量都集中在营建共同的观看仪式上,机场塔台、空军基地、航管中心,齐刷刷地将目光投向了3U8633。很多观众不理解为什么要加入关晓彤这一条毫无用处线索,这一大帮航空爱好者除了站在旁边看还能干么呢?说对了,他们的作用就是加入集体去观看。
这是好莱坞主旋律大片的老套路了,想想《阿波罗十三号》等数不尽的片子,美国人甚至在影幕上强迫各国的地球人一起望天祈祷。如果实在没有集体观众怎么办,那就硬造出来,于是,韩国宏扬民族主义情感的《鸣梁海战》就硬生生安排了一大帮闲杂人等在岸边为本国海军呐喊,非常无厘头,能把人笑死。
其实这种表意逻辑并不可笑,它非常有效。前一段时间的《银河补习班》的结尾不也非常好莱坞地集体观看了一回吗?
我们观众需要这种诱导式的集体观看氛围,正如齐泽克分析情境喜剧的预录笑声时所指出的,我们其实并不知道什么好笑,“大他者”会提示我们,《鸣梁海战》中的海岸上的看客就是“大他者”的化身,它提示着韩国观众应该如何反应。
而“大他者”怎么想,天知道。
2019年10月7日于海甸岛
明日推送
迈克尔·哈特
走向“爱”的政治概念
或许你还想看
文艺批评·特稿 | 刘复生:所以,我们来到了人文传播学院——2019新生开学典礼致辞
文艺批评 | 刘复生:新革命历史小说的身体修辞 ——以《我是太阳》、《亮剑》为例
文艺批评 | 汪荣:类型叙事、跨地生产与青年消费 ——“主旋律”电影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文艺批评·首发 | 张慧瑜:走向新中国——五十年代的中国电影文化
长按关注
欲转载本公号文章,
请后台留言申请,
转载请注明来源。
本期编辑 | 陶令篱边色
图源 | 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