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批评 | 刘大先《远道书》:“印象”的生产与符号经济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文艺批评
编者按
刘大先老师的新著《远道书》介于散文随笔和田野札记之间,以作者多年的游历为对象,将都市与乡野、腹地与边疆、行走与美食、风景扫描与个人感受、人类学式观察与内在的哲理性思考结合,带动读者的参与感,同时揭示时代与社会的文化风向。
在本篇文章中,作者通过对山水实景演出的考察,他发现“印象”的生产是当代文化产业与创意经济转型的必然结果。这类“印象”的生产是将某些标志性元素夸张化、精细化、精致化,以此让人印象深刻,一眼难忘。但这样“印象”的生产必然会走向刻板印象的生产和经济利益的获得,让人感到审美疲劳。作者认为,我们时代真正的文化命题,是如何适应并且向切合民众利益的方向引导这种“印象”生产和消费。
本文选自刘大先新著《远道书》,转载自公众号“80后文学研究与批评”,特此感谢!
大时代呼唤真的批评家
刘大先
“印象”的生产与符号经济
山水实景演出可能是为数不多的中国独创的当代表演形式,它一般位于某个风景名胜所在,用为数众多的演员、庞大瑰丽的舞美设计、辅之以绚丽夺目的视觉奇观,让走马观花的游客目眩神迷。很多时候,它已经成为旅游行程中一个不容错过的观光项目。
2013年春天,我到山东泰安进行文化考察的时候,晚上乘车到天烛峰下看了场“中华泰山·封禅大典”。那就是个典型的例子。近六百平方米的舞台依山而建,据说是拥有全世界最大的LED活动屏幕,演出分为七个章节,抽取了历史记载中秦、汉、唐、宋、清几个朝代的帝王对泰山的封禅活动为叙事元素,以祖孙两人山间问答的序幕和尾声将它们串起来,时长约八十分钟。这是山东省文化旅游的重点项目,由泰安市委、市政府和泰山管理委员会于2009年开发,由梅帅元操刀完成。
梅帅元是此类演出的开创者之一,开演之前屏幕上一直滚动着播出“印象·刘三姐”、“禅宗少林·音乐大典”、“天门狐仙·刘海砍樵”、“大宋·东京梦华”、“井冈山”、“天骄·成吉思汗”、“道解·都江堰”等分布在全国各地的类似演出,主创都是他。这里面最早也最出名的当然是“印象·刘三姐”,2002年梅帅元最初策划的时候,请的是张艺谋、王潮歌、樊跃做导演,2004年在漓江书童山十二峰正式公演,大获成功。
2005年我去看“印象·刘三姐”的时候已经是12月份,天气虽说谈不上寒冷,夜晚的江风也凉气袭人。即便如此,还是座无虚席,红、绿、蓝、银几个段落的设置突出了灯光的震撼效果,红绸渡江的片段尤为让人叫绝。那次阳朔之行,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这个“印象”了,因为在那样一个以“发呆”作为想象性文化主题的旅游胜地,一般人的期望值也就在“印象”。
印象·刘三姐
“印象”的生产是当代文化产业与创意经济转型的必然结果,它通过将某些标志性元素从其原生处抽离出来,通过夸张的手法将其精细化与精致化,达到直击式的一眼难忘的传播效果。因而,“印象”的生产必然会走向刻板印象的生产。因为张艺谋、王潮歌等人最初树立的文艺利维坦式的宏大叙事风格,此后的一系列类似“印象文化”生产往往都带有结构庞大、整齐划一、气势浩瀚的崇高美学意味。这种美学可以追溯到社会主义文化时代将个体融入到集体中所产生的群体性的伟大力量,在新世纪以来则有着隐藏着资本的威力和大国崛起的雄心。
比如丽江古城,在无数小资物语和旅游宣传媒介中呈现出来的关键词是“艳遇”,这无疑是一种刻意的文化营销。“印象·刘三姐”的原班主创人马打造的“印象·丽江”,也是在固化有关云南、少数民族及其地域与民族文化的刻板印象。它并非要具体化某种真正意义上的“原生态”——事实上也无所谓“原生态”——而是以工业式的严整统一将不同文化因素和内容秩序精当地安排在通行的宏大叙事之中。2006年,“印象·丽江”在玉龙雪山的甘海子蓝月谷剧场首次公演,到我去年看时已经过去六年。我和数百位中外游客顶着高原烈日,看到来自十六个乡村、包括十多个少数民族的五六百人,在群山间走动,跑马跳跃高歌,“古道马帮”、“对酒雪山”、“天上人间”、“打跳组歌”、“鼓舞祭天”和“祈福仪式”六大部分,将有关丽江的文化元素悉数简化并符号化。经过多年的重复演出,可以看出那些由村民组成的演员团体已经疲沓——他们已经职业化,成了整个符号经济中一个生产环节,必然要以消耗生命活力和激情为代价,换取的是实在的创收和游客离开后回想起来的某些支离破碎的印象碎片。就我作为一个观者的感受,因为看到太多类似的“印象”,已经审美疲劳,再也无法产生期待视野中的感动或震撼。
印象·丽江
泰山封禅大典所包含的章节也处处是定型化的知识展演:“金戈铁马·秦”、“儒风雅乐·汉”、“盛世气象·唐”、“艺术王朝·宋”、“康乾盛世·清”,这可以说是历史通识中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印象,可以安全地放置入任何地方性叙事之中,而地方性文化只不过是表皮的包装,里面盛放着的是资本时代一体化的消费内容:刻板印象。
对于绝大多数无法获得长期可靠的直接经验的观光客、游客、无所用心的爱好者来说,依靠“印象”形成认知无可避免。像我曾经到过的湖北恩施大峡谷中的腾龙洞,也有一个叫做“夷水丽川”的实景演出,以巴王廪君与盐水女神的爱情故事为主线展开,讲述了公元前三千年左右巴人祖先廪君开疆拓土、建立巴国家园的故事。充满噱头的表演辅之以旅行手册,能迅速让一个外来者了解巴人神话、历史、传说和仪俗的来历,增添一些无伤大雅的风土知识。只是需要明白的是,绝大多数“印象”的片面性在于:它是简化和改造了的信息,夹杂了传播者出于不同目的的形形色色的“私货”,其旨归在地方文化形象,而最终总要指向经济利益的获得。
我所做过的此类调研中,几乎所有受访的人都提到这些“印象”演出投资的巨大和给当地经济带来的明显改观:门票收入增加、解决就业压力、衍生产品的出售,乃至附带的文化名片宣传效果。作为一种方兴未艾的经济现象,这种生产还在继续,像我曾经数次造访的河北承德,前几年还没有类似演出,2013年梅帅元的团队已经完成了“鼎盛王朝·康熙大典”这一据称是“史上最大投资、最大规模、全球首部皇家文化主题的大型实景演出”。
鼎盛王朝·康熙大典
因而,不能简单地批判此类空洞的符号化演出的性质,它实际上已经演化为特定时代的现实生产和民众生活的一部分——必然有数百乃至成千的当地人、家庭和相关部门牵涉到这种文化经济活动之中。但是随着批量化地模仿复制,大型山水实景演出的市场空间也正在萎缩,2010年陈凯歌导演完成的“希夷之大理”就并没有取得很好的效果,当地的居民抱怨光污染严重还在其次,主要是迁走了许多原住民,破坏了原来的社会生态。视听印象符号的生产反过来蔓延侵占原来“真实”的空间,带来的是文化和生活方式的深刻变迁:它们既是表演,也是生活;既是虚构,也是真实。如何适应并且向切合民众利益的方向引导这种“印象”生产和消费,才是我们时代真正的文化命题。
本文收于《远道书》
《远道书》
作者: 刘大先
出版社: 安徽教育出版社
出版年: 2019-10-01
页数: 331页
明日推送
金理
历史流变与现代重构:现代名教的界定
或许你想看
文艺批评 | 苏妮娜:由张艺谋的《影》及黑泽明的《影子武士》
长按关注
欲转载本公号文章,
请后台留言申请,
转载请注明来源。
本期编辑 | 木青
图源 | 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