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批评·斜目而视 | 《立春》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文艺批评
斜目而视
《立春》
导演: 顾长卫
编剧: 李樯
主演: 蒋雯丽/张瑶/李光洁/焦刚
类型: 剧情
制片地区: 中国大陆
语言: 普通话
上映日期: 2008年4月11日
片长: 90分钟
预告短片
剧情简介
王彩玲在小县城学校教授音乐,虽然貌不出众,但她却有一副好嗓音,对歌剧尤其着迷。然而,闭塞小县城的普通百姓对歌剧并不感冒,志不得意的王彩玲一心想要调到北京,在那里一展歌喉发挥自己的天才。
事业知音难觅,生活中同样。虽然她和小县城的几位男人都有过瓜葛,但是爱她的人她不爱,唯一一次付出的真情,却是落花有意,流水无情。绝望的王彩玲甚至想到了以死了结。
高贝贝找到王彩玲,她自称身患绝症,唯一的心愿就是可以参加全国歌手大赛并获奖。在北京求职多次碰壁已经让王彩玲深深失望,同时为了帮助高贝贝,王彩玲放弃了进京的梦想,将这笔金钱用来资助后者打通关系。却没想到,自己的好心面对的是一场精心策划的谎言。
在新年的飘飘雪花里,在母亲点燃的鞭炮和祝福里,王彩玲似乎感到生命的冬天也快到了尽头,虽然春天的温暖还找不到,但是立春了,一切就都不会远了。她到孤儿院收养了女孩小凡做女儿,在对女儿的教育和天伦之乐里,重新有了寄托不再孤单。
获奖记录
第27届金鸡奖 (2009年)
最佳女主角 蒋雯丽
第五届中美电影节 (2009年)
金天使”奖最佳女主角 蒋雯丽
第二届铁象奖 (2009年)
年度女主角奖 蒋雯丽
角色简介
王彩玲
蒋雯丽饰
一个小城市里的师范学校里的声乐老师,虽然貌不出众,但她却有一副好嗓音,酷爱唱美声、酷爱歌剧,理想是能够唱到北京、唱到巴黎歌剧院,是心比天高命比纸薄的人物。
胡金泉
焦刚饰
一个地方上群众艺术馆的舞蹈老师,看着好象不正常,因为他对于理想一直有一种追求,一直在追求自己的梦想,但是这个梦想和那样一个环境不太匹配,所以大家对他有很多的偏见。最后没有挣扎过去,面对社会的压力,并没有勇敢的承认自己的同性倾向,反而有了和王彩玲假结婚的想法。
黄四宝
李光洁饰
没有实现伟大的画家梦,却因为一夜情后的思想转变,迫切的加入到了下海的队伍。
周瑜
吴国华饰
最平淡和焦虑的一位文艺青年,他无法面对自己的现实状态,又没有一点主见的实现梦想,最终因为感情的挫折放弃了自己的伟大梦想。
精彩影评
百度糯米电影·梦里诗书
《立春》在简短的时间中,塑造了极为充沛的人物群像,这源于电影对小人物出色的写实,也更源于这个以梦想为引故事的耐人寻味,当然这并不是一部传统的励志片,作为顾长卫继《孔雀》后的又一部佳作,电影虽有着如同前者般带有诗意的风格,但在立意上却比前作来的更为深刻,现实的残酷在其中犹如一道一道惊雷,让人所见追逐梦想的道路,并非一定就是一条康庄大道,也充满着荆棘,但这个故事在惊雷过后,却仍有着希望,让人感受到春的希望。
豆瓣·圣墟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影片完全可以采用一种悲剧到几乎令人绝望的表现手法,从几个人的羁绊看到生活中的种种无奈与不安,但有趣的是,影片没有完全展现悲苦,演员们全部说包头话,搞笑的台词不时逗得观众大笑。如王彩玲会一根筋地说:“我不想在这个城市发生爱情。”也会一厢情愿地对黄四宝说:“你会永远爱我吗?”周瑜更是在大段朗诵普希金诗歌时说:“我朗诵诗歌的时候,在场的考官没有一个不哭的。”有人曾说看到这部片子时间或会有种带着眼泪微笑的感觉,人与人的歧路感与道德感在影片中不止一次的展现,例如导演在叙述王彩铃与被丈夫欺骗后携款而逃的邻居交谈时的一组正反打镜头,明确的暴露了导演对现实生活中人与人在内心上的羁绊与隔阂的理解,王彩铃曾说:“你并不是真把我当朋友,你只是在心里寻找比你更不幸的人,每一个不幸的人都好像和我同病相怜。”有时人与人之间在内心存在的关系让顾导深切的暴露在了镜头前。
导演在讲述这部电影片名的时候,说道“立春之时,春天却未至,天气依然寒冷,但人们心中已经有了对春天和温暖的渴望”。追梦寻梦,梦圆梦碎,现实怀揣梦想,梦想照进现实。就像有立春,年年日历翻至此处,春天的梦早已在每个人心里孕育开来了;也就像人生虽有理想未达,现实会有改变,新的理想亦也一定会再次出现。人人心里有个梦,就永远不会绝望。
豆瓣·木卫二
站在更高层面上,《立春》里王彩玲的失意有着多重原因,天赋不足、手段不够,总之她是失败了。失败的背后可以有背景解读,表面上某一年的事件把所有人蒙在鼓里,但所有人都不自觉地受到它的影响,保持缄默。同样失败也有理想不受待见的地方,经济起飞的物质富足,迅速填补了精神空虚的疾苦。对于慢沿海地区几拍的北方小城,瓦解的过程并没有特别明显,但已经逐渐开始。
理想的楼阁在破败中坍塌,小城的人们在春风中,产生着始料未及的变化。不安分的背后,包含着主人公内心的迷乱与躁动。立春所带来的希望,在一番扭动后化为了失望。歌剧一方面是拥抱理想,一方面是寻找自由。王彩玲的困境来自理想无法实现,无法实现又带来拘束与限制。歌剧是王彩玲私人的美妙空间,又是她痛苦不断的缘起。
高雅与庸俗,一直是无法协调的矛盾,当高雅的歌剧从一个丑陋的女人嘴中飘出,一部分人还是无法接受。中国人往往过于强调各司其职,抵制不务正业,三餐饱饭才是真。艺术往往被归在受歧视的正业之外,“打着艺术的幌子”成为口诛笔伐的一大托词。
必须正视的是,王彩玲为代表的这些人不仅能解决温饱,还有个工作,与常人不同就在于心怀理想与追求。他们不至于处在与现实决裂、沦落至街边苟活的地步,跟被夸张、剥离后的艺术家事迹,还是有着本质区别。他们的珍贵在于他们的渺小,他们的悲哀亦是,编剧李樯对这些人还有这三十年都太了解了。
托斯卡咏叹调的高亢优美,到结尾只是天安门前的温馨童谣。背景由虚到实,由一人的异乡无路到两人的母子情深。小女孩的名字也只是叫小凡,王彩玲跟着一车牲畜,在刀板上剁断了理想,踏实地走上了正常人的道路。黄四宝摇身一变,堕为不能再俗的另一个极端。作为爱好者的周瑜,也是平平淡淡、收获至真。只有胡金泉做出了有预谋的反抗,如愿进入牢狱,外面对他来说只不过是个大一点的监狱罢了。如果是在严打年头,他可能会听到《青红》结尾砰砰砰的枪声,还好九十年代初的大环境不至于此。
第二个十年,烟尘尘的开头,光明到来的假象,小人物在小城的挣扎不甘。舍得之后,方见完美,我知道我是自己被自己给感动了,这是多么假的一个结尾。
或许你想看
本期编辑 | 木青
图源 | 网络
长按关注
欲转载本公号文章
请后台留言申请
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