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文艺批评 · 斜目而视 | 《掬水月在手》

陈传兴 文艺批评 2022-03-18

点击上方蓝字 ·  关注文艺批评


斜目 · 而视


掬水月在手

纪录片

传记




导演: 陈传兴
主演: 叶嘉莹
类型: 纪录片 / 传记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大陆
语言: 汉语普通话
上映日期: 2020-10-16(中国大陆) / 2020-07-26(上海电影节)
片长: 120分钟
又名: Like the Dyer's Hand



内容简介



2020年10月16日,文学纪录片《掬水月在手》在全国艺联专线正式上映,影片作为陈传兴导演“诗的三部曲”的最终章,记录了当代诗词大家叶嘉莹先生的传奇人生。她一生历经战乱、政治迫害、海外飘零,晚年回归改革开放的中国,持续创作、传承教学,重系文革中断的古典诗词命脉。影片交织了叶嘉莹个人生命和千年中国古典诗词,表现她在诗词长河中寻求存在的意义轨迹。《杜甫〈秋兴〉八首集说》为叶嘉莹最重要的研究代表作,《秋兴》八首描绘中国盛唐兴衰,本片借此隐喻叶先生经历的动荡岁月,并邀请音乐家佐藤聪明以《秋兴》八首为本,结合雅乐及现代乐,创作电影音乐,为杜甫诗歌带来新的生命。


作为叶嘉莹先生唯一授权的传记电影,《掬水月在手》辗转十个地区,采访43位受访者,历时近两年才完成拍摄制作。主创团队采访了叶嘉莹本人和她的学生白先勇、席慕蓉、汉学家宇文所安等名家,凭借影像之光将这位诗词大家的一生娓娓道来。该片曾在今年上海国际电影节放映,在陆陆续续的点映之后,许多观众被叶嘉莹先生融于诗词世界的丰富一生而感佩,也有一些观众认为电影并没有很好地呈现叶先生的人生精髓,大量大光圈唯美空镜头似乎在讲述诗词的曲高和寡,但事实上,诗词通过叶先生之手,变得更为亲民大众,也让她的“弱德之美”变得更为可习得可传播。




预告片





关于陈传兴


陈传兴,1952年出生于中国台北。法国高等社会科学学院语言学博士,行人文化实验室创办人,中国台湾清华大 学副教授,2012 年获颁法国艺术与文学勳位(军官勋章)。拍摄纪录片包括有《移民》《阿坤》等,除了担任文学电影纪录片《在岛屿写作》第一系列总监制,并亲自执导《如雾起时——郑愁予》《化城再来人——周梦蝶》。重要著作包括有《银盐热》《木与夜孰长》《道德不能罢免》等。(摄影:刘立宏)


2012年,继张艺谋、贝聿铭、侯孝贤、金庸、莫言之后,法国政府为又一位华人颁发了法国文艺界的最高荣誉“法国艺术及文学勋章”,他的名字叫陈传兴。对于公众来说,这个名字是陌生的。以至于奖项公开后,人们都还在好奇他是谁。


许多人知道陈传兴,是因为他作为总监制的系列文学纪录片《他们在岛屿写作》。一上映就在院线连映五周,成为台湾当年重要的文化事件。这个系列纪录片,至今在豆瓣上的平均评分高达8.5,其中以诗人周梦蝶为主角的《化城再来人》的评分是9.0。


《他们在岛屿写作》系列第一季海报


在导演和摄影大师的身份之外,他还是一位艺术评论家、大学教授。旁人眼中,陈传兴总是难以定义。而他在采访中对自己的形容是:一个怪物,一个迷宫。 


陈传兴很清楚外界对他的评价——“讲的话没人听得懂,写的书没人看得懂”,但他并不在意。 “一直到现在,我的东西都不是写给这个时代的人看的。我跟过去几百年几千年的人对话,写给未来六十年或一百年的人看。我很骄傲,到现在我都维持这种骄傲,我一直这样讲。”


文字来源:微信公众号-幕味儿https://mp.weixin.qq.com/s/FIiiCIP6-kxjhHyXakZruA




关于叶嘉莹


叶嘉莹,号迦陵,出生于1924年,1945年毕业于北京辅仁大学,师从诗词名家顾随。上世纪中期曾在台湾执教于台湾大学、辅仁大学、淡江大学。1969年迁居加拿大温哥华,受聘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终身教授,1991年当选为加拿大皇家学会首位中国古典文学院士。1979年起,她每年利用假期回国讲学。2013年,因年老不能再越洋奔波,决定正式回国,定居南开。 


叶嘉莹,号迦陵。南开大学教授,中央文史馆馆员。


1924年,叶嘉莹生于北京。叶家是旗人,叶赫那拉氏。叶赫氏在有清一代出了两个大名人,一个是纳兰容若(纳兰成德、性德),另一个是慈禧太后。叶先生自称在血脉上与纳兰性德那一支更近一些。


叶家诗礼传家,底蕴深厚。祖父纳兰中兴是光绪朝满汉翻译进士,工部员外郎;伯父叶廷乂留学日本早稻田大学,回国曾做行政工作,后精研医术,成为名医;父亲叶廷元毕业于北大英文系,任职于民国政府航空署,曾经引介、翻译西方航空资料数十种,推动了中国航空事业的发展。母亲李玉洁旧学深厚,曾在女子职业学校任教,婚后退回家中相夫理家。


旗人规矩大,女孩子轻易不许外出,所以叶嘉莹由父亲和作教师的姨母启蒙。叶嘉莹出生于1924年,她3岁开始识字背诗,6岁开始跟随家庭教师诵读《论语》,9岁进入笃志小学,17岁考入北京辅仁大学国文系。毕业时,老师顾随对他说:“假使苦水(顾随别号)有法可传,则截至今日,凡所有法,足下已尽得之。”


叶嘉莹1945年毕业于北京辅仁大学。上世纪中期曾在台湾执教于台湾大学、辅仁大学、淡江大学。1969年迁居加拿大温哥华,受聘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终身教授,1991年当选为加拿大皇家学会首位中国古典文学院士。1979年起,她每年利用假期回国讲学。2013年,因年老不能再越洋奔波,决定正式回国,定居南开。



她一生致力于古典诗词的教学,获得了使古典诗词于当代“再生”的赞誉。90岁生日时,国务院前总理温家宝向她发来贺信,温家宝在信中称赞她心灵纯净、志向高尚,诗作给人以力量,多难、真实和审美的一生将教育后人。


如今,93岁的叶嘉莹仍然投身于中国古典诗词的教育中,因为她还有最后一个心愿:“我想在我离开世界以前,把即将失传的吟诵留给世界,留给那些真正的诗歌爱好者。”



文字来源:微信公众号-高校人文界https://mp.weixin.qq.com/s/5BTQSSSxBMniFYkgb0V4Ywhttps://mp.weixin.qq.com/s/FIiiCIP6-kxjhHyXakZruA



陈传兴导演与叶嘉莹先生



精彩影评


澎湃有戏 · 唐棣

https://mp.weixin.qq.com/s/wrNrTpoMzdwStWmx305slQ


诗词是一种叶先生与生活对话的语言。我在纪录片中看着看着,想到一个残酷的事实:巴别塔的未建成没有使人走得更远;共同的语言也没有使人走得更近。



电影需要在漆黑的场地播放,那种仪式感的场地,就有点像大海中的蓝鲸游动。隔着银幕,叶嘉莹先生的吟诵声,通过这种光影语言,与坐在黑暗中的观众交流。


也许,《掬水月在手》纪念的,也不仅是一个“末代贵族”个体,它的野心在于,抓住了人心里共通的希望,此刻需要的是点亮它。诗词这些可能不是最主要的,那只是看点,希望才是内核,在我看来,也是希望,让孤独最后变成一种“正确”。



新京报书评周刊  · 肖舒妍

https://mp.weixin.qq.com/s/Ux7jTOZATAAZYNFzx2NyUg


所谓诗人,也是凡人


叶嘉莹先生虽然早已闻名,在大众心中却始终和她传播、创作的古典诗词一样,留存着“阳春白雪”一般的形象,高雅、美好、可远观而不可亵玩。但《掬水月在手》一片,却将镜头拉近,展现了她作为“凡人”的一面。


开篇的一串空镜之后,叶嘉莹在影片中出现的第一个镜头是工作人员帮她量血压、别耳麦,工作人员小心翼翼把耳麦藏在她后颈衣领之下,她却带了点着急笑嘻嘻催促:“不用藏啦,又拍不到我背后。”而另一个镜头,在工作人员轻轻别过飘到叶嘉莹眼镜上的发丝时,她顺势捋了捋头发,骄傲地说:“我头发多吧?这可都是真发,上回还有人问我是不是戴了假发,我本来头发还要多,上个月跌跤摔到后脑勺掉了不少。”

 

《掬水月在手》剧照


人前的叶嘉莹端庄,也爱美。镜头中她总是穿着得体,一条高领旗袍搭一件对襟开衫,为了整体服饰的和谐,两个小时的影片中,她不同颜色、不同材质的眼镜链就出现了三条。

 

但离开学生和友人的目光,私下的叶嘉莹,96岁还带着些孩子气。制片人兼副导演沈祎记得,一次接叶先生到北京录音,工作结束之后,叶先生邀请陈导演到房间里聊天。因为在拍摄之外,团队关掉了所有摄影机,而叶嘉莹就坐在床尾,放松地晃着腿,“像个小女孩在荡秋千”。

 

导演陈传兴最遗憾没有剪入成片的,也是一个相似的画面:叶先生回想起自己儿时的夏夜,她和父亲铺着凉席躺在老宅四合院的树下,在航空公司工作的父亲就教她认识天上的星座和星辰,讲到这一段时,她手指着天空,眼睛痴痴看着上方,“哇哦,你就觉得她似乎回到了小时候的夏夜,她面对的星辰星空,其实也是她之后的生命历程,诗的星辰、诗的宇宙,就在她的手指里面。”

 

《掬水月在手》在北京的一场点映结束之后,一位观众悄悄告诉制片人廖美立:“这部电影让我想到了我奶奶,我奶奶和叶先生一个年纪,等影片上映,我一定要带我奶奶一起来看。”

 


这部纪录片,让我们意识到,叶嘉莹是著名诗人、是博士生导师、是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也是一个普通的老奶奶,有自己的小心思,不是坐在不食人间烟火的神坛,而是活在凡尘里经历和我们一样的喜怒哀乐。



海螺社区 · 滕威

https://mp.weixin.qq.com/s/raKKOKZl_KXGMel77NU0uw


(这部纪录片)整个的调性和风格比较符合“例外”的美学和叶嘉莹先生的气质。



我对这个片子的概括,第一它和主流的片子相比起来,是反燃点的,你期待了它应该来打动你的地方都没有,不煽情不矫情。比如说这里面有没有家国情怀?有没有作为一个老师的师者之道?有没有作为母亲、妻子、女儿对家庭的付出,当然有。但它不会把这些点煽起来,都是点到为止,有些甚至不细细体会就难以感受。所以,能喜爱这部纪录片的观众可能本身就是惯常拒绝廉价的鸡汤和励志叙事的。



第二个,它是一部反人设的传记片。坦白来讲,我特别不喜欢别人说这是一个女学者,这是一个女老师。很多拍女性的纪录片会给你分开她的事业、家庭,然后她家庭的某些原生的或者原罪的东西会导致她事业和人生的某些特别的走向。我非常讨厌这种因果逻辑。那我有些庆幸地今天我没有看到这些。常看到人们说,叶嘉莹是“最后一个穿裙子的先生”,这个说法我觉得有些硌得慌。第一,她不可能是最后一个值得万民敬重的女性;第二,穿裙子的先生这样的修辞它不是拔高叶嘉莹,而是贬低。先生就先生,作家就作家,非得强调性别是什么意思呢。所以,很庆幸,这部片子没给叶先生立这个人设。



它对叶嘉莹与人、世、事之间的关系,都是通过细节和诗词来呈现的。比如说我写一个作家评论或者一个导演的专论,我希望用被评论者的风格去评论他们,这样我才能知道他们做的是什么样的美学实践。这个片子做到了用叶嘉莹的方式去拍叶嘉莹。


  


或许你想看




本期编辑 | 丈二人間

图源 | 网络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