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批评·斜目而视 | 《文学的故乡》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文艺批评
斜目而视
《文学的故乡》
导演:张同道
类型:纪录片
制片国家/地区:中国大陆
语言:汉语普通话
主要嘉宾:莫言/贾平凹/刘震云/阿来/迟子建/毕飞宇
首播时间: 2018年6月8日
集数:6集
01
精彩短片
02
观看链接
https://tv.cctv.com/2020/07/20/VIDE5yEsCV2aBQ6Uz0Br04uI200720.shtml?spm=C55924871139.P4qdNCrxgIU6.0.0
03
内容介绍
中国当代文学已经成为世界文学版图的重要风景,像莫言的《高密东北乡》、贾平凹的《商州》、刘震云的《延津》、阿来的《嘉绒藏区》、迟子建的《冰雪北国》、毕飞宇的《苏北水乡》。这些文学风景植根于中国大地,吸取了中华文明的精华,丰富了世界文学的版图。从2016年夏开始,北京师范大学纪录片中心主任张同道率团队历时两年,跟踪拍摄了6位作家回到故乡,回到文学现场的历程。摄制组也远赴日本、美国、欧洲多国,采访了30多位汉学家、翻译家、出版家、诺贝尔文学奖评委等国际知名专家,记录下中国文学向世界传播、莫言摘取诺贝尔文学奖的历程。
《文学的故乡》分为《莫言》、《贾平凹》、《刘震云》、《阿来》、《迟子建》、《毕飞宇》六部。其中《莫言》入选了中宣部、国务院新闻办组织实施的“纪录中国”传播工程项目。历时两年,从冰雪北国到南方水乡,从青藏高原到胶莱平原,《文学的故乡》摄制团队跨越秦岭和黄河,跟随作家们回到故乡,揭开他们创作的秘密。
04
分集剧情
第一集《贾平凹》
秦岭是中国的一个龙脉,它横卧在中国的腹地,它是提携了长江和黄河的,统领了北方和南方的,它是中国最伟大的一座山,也是最有中国味的一座山。当年贾平凹19岁的时候离开家乡就翻过了秦岭到西安。
第二集《阿来》
1989年,阿来写了一首诗,叫《30周岁时漫游若尔盖大草原》,说他感觉到一个诗人已经诞生了。30岁的阿来,出了两本小书,一般来说算是初步成功了,但拿到出版后的书,他发现自己不愿意再看了,很空洞的感觉。
第三集《迟子建》
子建出生于黑龙江省漠河市北极村,她回到故乡,在童年的小屋里回忆和姥姥一起生活的往事,回到供销社,她回忆起童年喜爱的糖果,在黑龙江上,迟子建冰钓,在林海雪原中,她辨认动物的足迹。这里是她文学生涯的起点,关于故乡的回忆深刻而温暖。
第四集《毕飞宇》
毕飞宇说,由于自己的父亲是被领养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自己是一个没有故乡的人,也是一个没有祖先的人,但是作为一个作家,他可以在虚拟的世界里写写那块土地和祖辈。他像是大地上的游侠儿,铆足了劲儿往前冲,寻找到了思想的边界,也找到了文学的故乡。
第五集《刘震云》
摄制组跟随刘震云回到了他的故乡——河南省延津县,在童年小院里,刘震云深情回忆了他与姥姥之间那些难忘的往事,讲述了姥姥的人生智慧。在纽约时代广场,在莫斯科,在新德里,在阿布扎比,小说中的人物带着刘震云领略不同的文化背景,一个又一个陌生的新世界让他的思维更加广阔。
第六集《莫言》
作家的故乡并不仅仅是指父母之邦,而是指作家在那里度过了童年,乃至青年时期的地方。这地方有母亲生你时流出的血,这地方埋葬着你的祖先,这地方是你的血地。让我们跟随作家莫言回到山东高密,一起去探寻他文学里的高密东北乡。
05
精彩影评
豆瓣·乐之
第一集贾平凹,让我改变了对当代文学的看法,原来是不齿,而今是共鸣。贾平凹说他若不当作家,看门都看不好。确是。秦岭和我家乡纬度相近,山木相似,日暮朝阳,旷寂回空,似乎在深山里长大的人,都有一点个人主义,又狐独爱自由。其实贾平凹挺砺志的,如果我碰见二十多岁的贾平凹,不览其文,只闻其人,必心中暗想,写小说又不深刻,那里比得上孔孟程朱,不学无术。失敬。此处即可知,各人有各人前程,走下去即可。光明或黑暗,到了再计算。
豆瓣·若寒anita
虽然只有短短的六集,每一集讲述一位作家,每一位作家都是响当当的,文学成绩突出的作家,而选择作家的故乡为切入点,讲述他们创作的文学地图,无疑是这部纪录片最大的看点。
记得有一位作家说过:一个作家的创作轨迹大概定格在15岁的经历之前,之后就是终其一生不断的追溯、弥补和完善的过程。
对于每一位创作者而言,有故乡的人是幸福的,从故乡中汲取养分,不但构建自己文学世界的人,更是幸福的。
在《文学的故乡》中,我们可以看到莫言的“高密东北乡”,可以看到贾平凹的“商州”,可以看到刘震云的“延津”,看到阿来的“嘉绒藏区”,看到迟子建“北极雪国”,看到毕飞宇的“苏北水乡”,这些一条条的文学筋脉,拼凑并丰富了中国文学版图,并丰富着世界文学的版图。
莫言的故乡,在山东高密东北乡,高密位于山东中部,其实东北乡并不是实际意义上的行政区划,而成为文学中的一个意象,就像每一个在乡野中长大的孩子一样,她或者他眼中的世界,就会化成他们文学世界,而莫言文字中的东北乡,便是这样一片村落的统称,没有村子叫东北乡,所有的村子都是东北乡。
或许,这就是文学的魅力,我们会认为莫言所有的故事,都在这一片热土上产生,纠葛着它历史与现实的脉络文存。生活在其中的人,在历史的长河中承载着文脉的传承与消偃,而典型的地方文化,也在这块土地上如烟雾般弥漫。
《文学的故乡》中记录的一代写作者,是20世纪60年代的一批写作者,其中莫言年龄稍长,但也和年青一代的迟子建、莫言经历过相似的培训,前后相差几年,可以讲是同一代写作者,这一代写作者身上的时代特征明显,探求自我的需求强烈,对个体醒觉的关心,对人性外延的探索及外界束缚的求解,就像是中世纪后期,西方艺术家对人的关注,带着试探的触觉,去触碰看似强大的外壁,用谨慎的语言文字表达,来慢慢掀开用文学慰问人性的大幕。
所以,当看到《额尔古纳河右岸》中的老酋长的女人,和《蘑菇圈》中的阿妈斯炯时,两个文学人物,生活相距将近上万公里,但对自然万物的崇拜,是真实而又具体的,对人性真正的关心,这样的关心,让长久生活在高压之下的人们,感到遥远而又陌生。
有时候,我想,或许文学的力量,就是能够让你从平凡忙碌的日常中暂时抽离,返回到自己的精神世界中,去抚慰自己的心灵,去安抚自己的灵魂。
艺绽
莫言的高密东北乡,贾平凹的商州乡村,阿来的嘉绒藏区,迟子建的冰雪北国,刘震云的延津世界,毕飞宇的苏北水乡……这些中国当代文学版图里的著名风景,也是作家们生活过的故乡。正在央视纪录频道播出的纪录片《文学的故乡》,带领观众跟随六位作家重返故乡,走进他们文学之梦最初升起的地方,听他们讲述如何把生活的故乡转化为文学的故乡。作为这部纪录片的总导演,张同道相信每一个人都应该有一片文学的故乡,这个故乡就是心灵的家园。
每位作家都贡献了独创性文学景观
《文学的故乡》是第一部大规模集中反映中国著名作家的纪录片。总导演张同道说,之所以拍这部纪录片,是因为莫言获得诺贝尔奖给了自己很大触动。当中国文学赢得了世界的尊重,他希望能用镜头为当代中国作家留下他们创作的历程。“莫言通过《红高粱》,把高密东北乡变成了世界文学的风景,我觉得从这个切口进去,能看到文学背后的文化土层、地理风貌。支撑作家们创作的那片土地,其实就是‘文学发生的现场’。”
整部系列片分为《莫言》《贾平凹》《刘震云》《阿来》《迟子建》《毕飞宇》六部。在拍摄对象选择上,来自农村、把自己的故乡变成文学的故乡、都有名作,是张同道选择作家的标准。在他看来,这几位作家其实都是被一片土地选中的代言人,“一个好的作家能提供原创性的文学景观,对生活的发现、对生命的体验,还有标志性的风景。我选的这几位作家就是这样,比如莫言把高密东北乡写成世界文学风景,贾平凹把商州变成文学风景,故乡是他们文学的现场,也是他们生活的土地。”
纪录片中展示了每一位作家独特的人生轨迹,讲述了他们如何观察生活,如何成长,如何遭遇文学,如何开创自己的文学世界。阿来的《尘埃落定》《空山》等作品是他对嘉绒藏区这片土地跨越半个世纪的记录。纪录片中,摄制组陪着阿来一起走过激发他诗歌冲动的梭磨河,改写他命运的松岗水电站,以及孕育《尘埃落定》的土司官寨、启迪《空山》的茂密山林,还有蕴含着文学密码的四姑娘山。纪录片就像一部纪实与想象交织的作品,不仅讲述了作家回故乡的故事,更呈现了作家创造文学故乡的心理图景。
重返故乡一棵树都能激发情感
在每一集纪录片中,张同道要求所有拍摄都要聚焦文学创作的角度,同时每个作家必须回一次故乡。“这和在书房里说故乡不一样。回去之后,原来熟悉的地方,一棵树,一个马槽石墩,都能激发他们的情感和回忆。像迟子建回到家乡,刚进北极村的大门,本来还挺高兴的,结果睹物思人,说着说着就哭了。”
《文学的故乡》跟踪记录作家重返故乡的过程,寻找作家童年的秘密,寻找他们与文学相遇的原点,甚至文学作品孕育的过程。拍摄《莫言》这一集时,张同道前前后后六次前往山东高密。剧组先把高密的高粱拍下来,然后陆续跟莫言去了他当年当兵的地方、当年放羊的地方,小说中写的地方。“事实上莫言每年都回高密写作,在那个地方写作的时候,他和大地、山川是通的,所以他的作品带着鲜活的生活质感。”
说到拍摄中记忆深刻的故事,张同道回忆起莫言为95岁老父亲过生日的一个情节,“开始老人不同意去城里办酒席,后来终于被说动了,有两句话我现在一直被触动,老爷子说,'家里有干粮,咱们带着点。'莫老师说,'不用,饭店都有。'老人又说,'家里还有烟,要不要带上?'他没有把儿子看成是一个多么了不起的人物,就是一个普通的儿子。莫言获奖,老爷子说,'你获奖前和别人平起平坐,获奖后比别人要低半头。'这就叫家风,这就是文化,也饱含了生活哲理。”
如何说服顶级作家配合拍摄?
作家喜欢安静,喜欢躲在镜头背后。《文学的故乡》中的几位作家都是中国最优秀的作家,他们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忙,劝说他们加入拍摄不是件容易的事。莫言很多年都不接受纪录片拍摄,张同道一开始提出拍摄请求时,莫言的第一句话就是“作家不是演员”。
不过,当拍摄真正开始后,几位作家都表现出了极高的配合度。包括一开始“坚决拒绝拍摄”的莫言,最终前前后后拍了20天。张同道说,最关键的是让对方看到自己的诚意,体会到我们的苦衷。“作家就是和人打交道的,他对人性有洞察,你搞那些花言巧语、云山雾罩的东西,一眼就会被看穿。同时你要对作家有深度的阅读,要了解他们的作品,你还要突破普通的文学研究,要用生命体验去感知他的小说,才能用自己的真诚去说服他们。”
每个人都有一片文学的故乡
拍摄这些作家的过程中,张同道也在思考中国土地和文化的关系,莫言、贾平凹、阿来等几位作家都是穷苦孩子出身,故乡的生活曾带给他们痛苦、屈辱的经历。比如莫言小时候因为贫穷偷了根胡萝卜,就被人揪住遭受惩罚,回家后又被父亲痛打一顿,这些经历让他从小就能洞察到人性的底线,换句话说,他对人生的理解会比普通人更为深刻。“莫言老师有一句话说得特别好:我把好人当坏人写,我把坏人当好人写。我们通过纪录片就是让大家看到,莫言是如何把他的生命体验,和故乡的文化、故乡的风景结合起来,创造了一个充满想象力的高密东北乡。”
“在我的心目中,文学始终是我的故乡。这次拍摄其实也是借机重新圆我的一个文学梦。”虽然“读完文学博士就开始转行纪录片”的张同道自称是“文学的逃兵”,但他相信每一个曾经热爱文学的人都不会彻底把文学忘掉。张同道也希望观众看完这部纪录片后,能够找到自己的文学故乡。“我们平时工作很累、压力很大,大家谈的都是房子、孩子、车子。但在物质生活之外,我们也需要一座心灵的花园。我用了两年多时间来拍摄,也是希望通过纪录片的方式把文学呈现给观众,引发大家重回阅读,重回经典的兴趣,从文学中找到属于自己的诗和远方。”
或许你想看
长按关注
欲转载本公号文章
请后台留言申请
转载请注明来源
○
本期编辑|木青
图源|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