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文艺批评·斜目而视 | 《柳青》

田波 文艺批评 2022-03-18

点击上方蓝字 关注文艺批评



导演: 田波
编剧: 田波 / 王苗霞 / 马秀华
主演: 成泰燊 / 丹琳 / 师清峰 / 卢学习 / 韩帅 /  魏子杨 / 费伟妮 / 唐伟鹏 / 郑新胜

类型: 剧情 / 传记 / 历史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大陆
语言: 汉语普通话
上映日期: 2021-05-21(中国大陆)
片长: 115分钟


影片简介

影片真实再现了五六十年代,新中国百废待兴,全国开展了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农村合作化运动。青年作家柳青辞掉北京优渥的干部待遇,他决心亲自参与实践,创作一部反映社会主义人民集体创业的史诗巨著。柳青举家落户在皇甫村的一所破庙里,他深入农村建设一线,扎根人民十四年,历经各种运动, 面对农业合作社建设的各种困境,他铁肩担道义,和农民一起开辟了社会主义事业在农村的新局面,在各种困境中创作出《创业史》第一部,一经发表,轰动全国。就在他雄心勃勃展开第二部创作时,一场更大的风暴席卷而来,面对人生的磨难,他不忘初心,最终用一生书写了一段艰苦卓绝的社会主义创业史。


本片改编自柳青长女刘可风创作的《柳青传》。该书呈现了一个不同于文学史经典叙述的丰富的柳青,也详尽、真实地展现了柳青创作《创业史》时不为人知的艰辛与坚守。


 电影《柳青》海报,此系列海报荣获2020金点设计奖。


导演访谈   

原文地址:

https://search.weixin.qq.com/k/RlZVWVZFbVRaQFBQQFZdaE9WR0xSaUdQUlFlRVVQblZcXlY2VVcnWSNvXQ?scene=3&from=singlemessage


问:如何理解当初拍摄电视纪录片《路遥》和此次拍摄电影《柳青》拍摄之间的关系?


田波导演:路遥这位人民作家毫无疑问将是不朽的。无论他本人,还是他那部用生命铸造的史诗巨著《平凡的世界》。我非常崇敬他,也受他作品的影响,导致我大学时期就开始关注现实,关注普通人的命运。在我27岁的时候,我们创作了八集《路遥》纪录片,这对我的从影历程而言,意义深远。在我艺术观尚未完全形成之时,能够有机缘全身心走进这位作家的内心世界和生命历程,就如同缺钙的儿童及时补充钙片,让我的骨骼更加硬朗,精神更加饱满,不至于昏昏沉沉,迷茫无助。这部作品确认了我为谁而创作,为什么要当导演的信念。


还有一点就是,通过创作电视纪录片《路遥》,让我深刻认识到,艺术的使命就是揭示事物的真相,沟通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创作者不能欺骗观众,也不能欺骗自己。我们的劳动是启发、引领大众走向更广阔的天地,探索生活里快乐的元素,探索寻找美的能力,沟通国与国、民族与民族、过去和现在的因果关系。如果能够启发民众,那么创作者的心里就会升腾起一种价值感,觉得艺术创作虽然艰辛,但很值得。路遥有句名言:“像牛一样劳动,像土地一样奉献。”只有这样的情感投入,才有可能成就一种事业。


我时刻警告自己,必须追问自己认识的是不是事情的本质?我看到的是真相吗?我是否带着傲慢和偏见选择了某种东西?必须思考这些问题。因为最终采用的技术和艺术手段都是为这个最本质的东西服务,要不断追问自己。


没有十多年前的《路遥》创作,就不会有今天的电影《柳青》。念念不忘,必有回响,仿佛当初拍摄《路遥》就是为了十多年后拍《柳青》做的准备。在路遥的文学生涯中,柳青深刻地影响了他,用路遥的话说:“柳青是我的文学教父,人生导师。”路遥用他短暂的一生虔诚地继承和发扬柳青的文学精神,并且取得很高的文学成就。这种文学精神的传承造就了“文学陕军”的崛起。我也是潜移默化受到这种精神的洗礼,专门到柳青的墓地祭拜了先生。我记得曾在墓地发了一个愿望:“我必须在四十岁之前,不惜一切代价把您的故事搬上大银幕。”这么做的理由很平常,就是想借柳青的生命历程和人格魅力来弘扬生而为人的良知,表达我对艺术、对历史、对共和国创业史的一种思考。在我看来,柳青就是一面当代文坛的镜子,他可以启发我们思考为谁而歌,为谁而活,为何从艺。



问:经过多次修改,《柳青》越来越显示出一种近乎“完美”的气质。但是比起之前纪录片的拍摄,影片的开放性难以阻挡地在减少。在这种情况下,作为创作者,你们的真实体验是什么?有没有一种满足感和不满足感的矛盾交织?


田波导演:电影《柳青》是一部非常难拍摄的电影,这种困难超乎常人的想象,尤其是作家人物传记类的电影在国内本来就很罕见,而柳青这个人物所处的历史背景又非常复杂。在以往的电影里,我们几乎看不到对这段波澜壮阔历史的呈现,所以表达的尺度就很难把握,好像是一次在无人区的冒险探索。影片历经九次大改,现在看来近乎“完美”,作为编导的我,无法用言语表达那种复杂的心情。因为柳青精神,这部作品从孕育的时候就有自己独特的气质。


 2021年5月20日下午,电影《柳青》专家座谈会暨全国首映礼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举行。图为田波导演在座谈会上分享创作历程


问:“用严肃的思考和青春的热忱激活生活和历史”,对于“受苦人”的种种深情,是我对两位创作特质的整体感受,这种创作特质使得两位从纪录片到故事片的创作,都有着一种当代艺术家少有的豪迈和深沉。《走马水》中,支书出门工作、办事,妻子为他擦亮的摩托车卷起尘土,行驶在广袤的原野上;村主任和妻子收黄豆,在山坡上艰难而有经验地背起沉重的一捆豆子并放置到驴车上,无处不在的这些场面无不令人深深感动。除了情感,技术和艺术手段对于这些贴切的表达,有没有促进?


田波导演:无数的艺术手法都是为内容和思想服务的。我们采用的表现手法是否适用于想要表达的内容?这就要求我们创作者平时多研究、多思考,不能光搞形式,沉醉于形式美。我浅显的认知是,技术和艺术手段要在创作实践中锻炼,在心里不断演练各种可能,要画出来,甚至要在电脑前模拟演练,还要看大师们是如何表现的。在拍摄纪录片的时候更能体现作者的水平,因为机会只有一次,现场瞬间万变,你把握不好就丧失了机会。不像电影,现场可以反复拍摄,纪录片几乎没这种可能。


 《柳青》花絮:田波导演谈创作历程


精彩影评   点击标题直达原文

传一人,写一代,

电影《柳青》的当代情怀

四味毒叔 • 王力扶


电影《柳青》讲的就是一人一事。一人就是做圣人,一事就是种庄稼。电影表面的故事是写书,那是做圣人的天职,解稼穑。种地这事儿有多难,我想中国的读书人真知道的不太多。


柳青有三个身份:官员,作家和他自己选择的农民。这使他有了三份心事:使命,职司和人情。电影是从这三个身份开始讲述的,这让人捏一把汗。但很快就会放心的是,它很清楚的说明了一个对得起天地良心的柳青。


种地这事很复杂,它让做人和写书都变得很复杂。中国人种地,从井田种到均田,从分封种到郡县,从根上一直没有改变的一个身份,也从根上没有解决一个矛盾,他们到底是农业的奴隶还是受惠者。没有政治君王和制度的时候,那是他们和天地的关系,有了前者,稼穑立刻成为最复杂的事情。有良心的读书人要在这种处境里完成自己,还要写书。写书其实就是写时代。这点上,柳青的身份特征非常中国化,中国历史上大部分现实主义作家,都是官员。在政治正确和文学使命上怎么建立自己的良知和怎么取舍自己的利益,就是更大块的人性主题。柳青恐怕是第一个把几个身份合并成一个真正的农民的第一人。



你不可能看不到他的真诚,从《创业史》里。梁生宝就是王家斌,柳青在王三老汉的土炕前,像孝子一样给王三老汉送了终。他当然是农民的孝子。他在情感利益上忠于他们一点儿问题都没有。电影里,我们看到了柳青的这种选择。这点,我想是一般的文艺作品很难做到的对人物的理解深度。这是可贵的用心。它的高度不是谁创造的,而是自然就在那里的。


种地的事儿,因为太多的非常因素,让为它洒血洒汗的农民吃亏了。这让柳青无比痛苦。他敢说“我就是失败了,也是对文学的一种贡献。”但他敢说,我们就是失败了,也是对人民的一种贡献吗?


最终,柳青还是把那句话说了,用了很多修辞,远远超出赋比兴。他的苦心,路遥明白了。在《平凡的世界》里,这句话的意思凸显了:我们就是失败了,也是对时代的一种贡献。



电影表达了柳青的悲愤,要我说,这是当代中国电影的第一悲愤。雨夜里,一向温和的柳青举起手杖,那狠狠的一击。这太难能可贵了。为此,我要向创作者致敬。柳青的悲愤,之所以超过屈原也超过贾谊,是他的忠诚,指向人类的终极价值。


“我要是认了,我就不是柳青了。”话只能说到这里了。


“对得起良心,又不是为了表扬。”


刊物不表扬你,我们有人民。柳青有知音,有传人。


最重要的,是在当代,还有这么一部电影。



生动演绎人民作家的心路历程

——评电影《柳青》

人民日报文艺 • 张阿利


电影《柳青》以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还原历史原貌,从场景设计、演员表演等多方面真实展现了新中国成立初期陕西关中农村的地域风貌,具有强烈的真实性与感染力。方言的加入更容易让观众接受,故事背景更加清晰,成就了影片的“乡土味”,带给观众最为亲近的观影体验。电影空间的生活化表达也特色鲜明。立在田地的石人石马、皇甫村村口的大槐树、稻田里的黄牛、村民议事的戏台、柳青居住的中宫寺等诸多场景,极具乡土味与历史感,为人物的生存与成长提供了大舞台。柳青第一次到皇甫村,画面中皇甫村广袤的土地,极富陕西地域文化特质的石人石马竖立在田地周围,远处的秦岭山脉依稀可见,驾驭牛车的老农的吆喝声传遍皇甫村,年长的妇女在织布。一组镜头,将皇甫村淳朴、和谐的面貌展现在观众面前,构成一幅美丽灵动的田园风光画卷,也为柳青对这片土地的热爱营造心理氛围。

  


电影中多处出现柳青的独白。如“新的人物总是在人们不知不觉中成长起来,当他们做出惊人业绩时,人们才看见他们”等语句,展现了柳青深远的历史眼光。电影还以画外音的形式,将柳青的想法向观众袒露出来,进一步拉近了观众与柳青之间的距离,在情感层面增加了电影的真实感,对塑造人物形象、提高作品价值发挥作用。电影中的主观镜头如同人物的眼睛,引领观众深入剧作内部,让观众身临其境、感同身受。



尴尬的《柳青》:

撕裂的情感、分裂的观众

遥望黎明 • 秦明


电影《柳青》终于在上周五上映了,首日票房仅17万,加上周末两天,累计票房也仅二十多万,这样的票房成绩不可能用“热映”来形容了。


电影《柳青》“遇冷”的重要原因之一,固然可以归结到影院少的可怜的排片以及注定冷场的排片时间,但是我们应该也还记得,同为革命题材的电影《古田军号》上映时,同样遭遇了资本控制下的院线的“刻意”排片,但《古田军号》依旧收获了456万的首日票房以及超过5000万的最终票房,更重要的是《古田军号》收获了良好的口碑和大量的“粉丝”。


因而,电影《柳青》遇冷的根本原因,还得从电影本身去寻找。


笔者注意到,电影《柳青》在宣发过程中,既找了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副会长胡澄、独立学者司马平邦这样的传统的左翼文艺评论人士,也找了作家贾平凹、经济学家张维迎这样的传统右翼人士,来共同进行推介。



这样的宣发阵容本身就透着分裂、对立的意味。尽管张维迎、贾平凹有一个共同的身份,那就是作家柳青的陕西老乡,但他们还有一个更重要的身份,即他们所代表的阶级和所承载的意识形态方向。


回到电影本身,这样视角“撕裂”也是显而易见的——尽管按照后世著史立传者的表述,“撕裂”可能已经发生在柳青自身,可能存在着“前一个柳青”以及“后一个柳青”。


值得肯定的是,电影《柳青》仍然对“前一个柳青”给予了足够的尊重:还原了大人物对柳青的评价——“深入到农民群众中去,同农民群众打成一片”的文学道路;有限却基本正面呈现了上世纪50年代农业合作化运动中轰轰烈烈的群众生产生活斗争实践。


然而,作为农业合作化运动和那个时代符号的毛主席的形象却在影片中被最大限度地压缩了,以至于影片用写意的笔触为柳青生造了另一个精神图腾——“不可能是柳书记亲戚”的“身为贵族而追求平静生活”的长胡子托尔斯泰,而非真实历史中,柳青在无数次演讲和文章中反复提到的毛主席。


电影《柳青》的叙事主旨最终承接的是《柳青传》,因而面临着这样的尴尬:站着1978的门槛一方面要为十七年文学的代表人物立碑作传,另一方面要彻底否定人民公社及毛时代后十年,以至于今天民间舆论场的左与右都不买账。因为右要全盘否定的不仅仅是后十年,而是整个七十年;左虽对十七年有批评,但更多是批判地继承,他们才是写出《创业史》的柳青的忠实观众。


遗憾的是,电影《柳青》首鼠两端的叙述方式,注定它在价值观和阶级立场上的撕裂,以至于在已经分裂的观众中很难找到一个真正的忠实观众。


点击边框调出视频工具条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width=500&height=375&auto=0&vid=k3246sbg7cq  

 电影《柳青》中国作协点映场后,各作协成员对该片的点评


评电影《柳青》:

如何制造作家的平庸形象

保马 • 保马公众号编辑部


下面,要提出我们的批评:这部影片可以说较好地塑造了柳青这个著名人物的形象,但却制造了一个作家的平庸形象。



作家的不平凡的形象必须是“隐形”的。他能够消融于他所塑造的文学世界里,与他描写的环境、人物、故事合而为一。我们借助他的眼睛看到了万物,却看不到眼睛本身。塑造这样一个柳青的形象并不难,因为柳青是现代文学史上极少数能够彻底做到与他的创作、创作参照系统完全融合的作家,他能花费半生岁月,长久坚韧地观看着一片景物(皇甫村/蛤蟆滩),一场运动(农业合作化集体化),一个人物(梁生宝/王家斌),将想象世界和现实生活完全打通,将自己彻底隐身于群众的浩荡队伍当中。电影中王家斌向柳青说,你在小说里写我和改霞谈恋爱,我哪儿有时间啊?这个情节恰好说明,现实人物的误认的前提是现实和文学的高度一致,完全分处两个世界的人物是不会发生误认的。影片中,有几次接近于这种不平凡的形象了(我们也因此而感谢导演和编剧),比如王家斌背起包裹走向村外,观众都知道,那在文学史上令人激动不已的“梁生宝买稻种”的一幕要出现了,但镜头一转,稻种就买回来了,在利益上算计精明的农民开始了争夺。突出某个人孤高芳洁的形象必然要贬低他周围的人群,电影中的群众也就必然充满了乡土气息而自私蒙昧,用电影和小说中的群众形象稍作比较便会了然,这种表现是庸俗的。


我们并不指望能把电影《柳青》拍成《创业史》大电影,这部当代文学的高峰至今还无人有能力(抑或有意图)进行影视再现,但万分恳切地希望能通过柳青的视角让我们再次进入那个已被遗忘已久的世界,只有丰饶生动的“遍地英雄下夕烟”的文学世界才是作为作家的柳青所处的真正位置。



最后,让我们撇开不平凡的作家和文学理想世界,仅仅谈时至今日普通观众的简单希望。首先,观众不想看个人的苦难,只要多和人打交道,现实世界里的“苦人儿”比书里多多了,通过艰难苦恨证明某人的伟大更是于理不通。苦难只能证明斗争的必要,只有知道为什么苦难而斗争,苦难才有意义,比如只有知道雷锋的母亲被地主强奸逼死,才能理解他对敌人的“残酷无情”;只有充分理解红军战士为阶级而战的满腔仇恨,才能不会像“残酷物语”一样在党史教育里大讲陈树湘绞断自己的肠子。柳青的生活和作品里有着丰富的斗争和为什么斗争的充分理由,不去表现这些是失败的。其次,不管过时不过时,那段历史都是我们今天生活世界的根据,今日中国或许走上了一条和《创业史》不完全相同的道路,但从根本上,在基本方向上没有绝对的性质区别。有一位参与了电影《柳青》拍摄工作的青年画家“半桶老阿汤”创作了一幅精彩的美术作品:在迈向未来的“金光大道”上,拉着板车,开着拖拉机,骑着自行车的先辈们和我们今天的奋斗一起共同迎来朝阳。这幅画实际上代表了青年一代对柳青和《创业史》的新理解的可能,代表了很多观众希望看到的作家柳青那不平凡的形象。


精彩预告   


点击边框调出视频工具条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width=500&height=375&auto=0&vid=b3245g3un51  

END



或许你想看



   


长按左侧二维码关注

欲转载本公号文章

请后台留言申请

转载请注明来源



本期编辑|蜉蝣

图源|网络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